㈠ 新農合轉診證明
衛生廳有規定,患者轉院需先向主治醫生提出來,主治醫生報告科主任,經科主任確認專,患屬者確需轉上級醫療機構治療,就出具《轉院證明》,然後由醫院醫務科蓋章。
參保人員需轉外地醫院治療的,須憑醫療機構開具的《轉院證明》到社保機構辦理有關手續。
1.有無轉診證明的報銷比例不一樣:
1)有轉診證明:
縣級醫院報銷:75%;市級三甲醫院報銷:65%;市級二級醫院報銷:70%;
省級醫院:分段報銷政策:
8000元以內的:只報銷50%;
8000以上的部分:報銷60%
市外的,外地的非省級定點醫院:統一報銷55%;
省外治療報銷:55%;
2)無轉診證明:
統一隻報30%。
2.轉診證明的重要性:
參合患者確因病情需要去省級定點醫院住院的,必須由縣級醫療機構開具轉診證明,到當地新農合辦辦理轉診手續。
㈡ 新農合的轉診手續辦理時間過期了怎麼辦
根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跨省就醫聯網結報轉診流程與信息交換操作規范(試行)》第九條,凡遇雙休日、法定節假日等原因無法正常辦理轉診備案手續的患者,可在出院結算前,通過電話、網路等方式向統籌地區經辦機構申請補辦轉診 。具體情況處理方法建議咨詢當地醫保部門。
以下幾種情況不要轉診轉院證明:
一是在縣內醫療機構住院;
二是在省外居住或打工,只要電話備案,報銷時要居住或務工證明,不要轉診證明;
三是大部分地急診、精神病患者住院時不要轉診轉院證明
轉診轉院證明主要針對縣外就醫的患者。新農合規定:縣內無法治癒或不具備治療條件建議患者在縣外市級醫療機構住院治療,需經醫生出具轉診轉院證明,患者再到縣新農合辦公室轉診處審批後才可到縣外指定的醫療機構住院治療。也有的先到縣外住院,再持住院證或診斷說明書回本縣辦理轉診手續,這種情況下大部分地區報銷比例要降低10%。
2016年8月17日,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以國衛辦基層函﹝2016﹞900號印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跨省就醫聯網結報轉診流程與信息交換操作規范(試行)》。
該《規范》分總則、定點醫療機構范圍、跨省就醫聯網結報轉診患者資格確認、轉診管理流程、轉診單的期限、嚴格規范管理、附則7部分,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基層司負責解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新農合需要轉院就醫的參合人員,轉往市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救治的,需持縣人民醫院或縣中醫院出具的《新農合轉外就醫意見書》;轉往市外醫療機構救治的,需經市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出具《新農合轉外就醫意見書》。
《新農合轉外就醫意見書》要有經治醫生簽名並註明患者基本病情、診療情況、轉診意見、轉往醫院,並經定點醫療機構醫務科(處)或農保辦審核蓋章。
辦理轉診流程:
轉到市級定點醫療機構,參合人員持《新農合轉外就醫意見書》、醫療證、身份證到轄區衛生院合管辦辦理轉診申請。鎮合管辦審核後,通過網路上傳到縣合管辦,縣合管辦當日審批,經批准後,鎮合管辦列印《新農合住院病人轉診申請單》,參合人員持申請單到市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
轉往市外醫療機構的,參合人員持市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出具的《新農合轉外就醫意見書》、醫療證、身份證到轄區衛生院合管辦辦理網上轉診申請手續即可。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跨省就醫聯網結報轉診操作規范 網路
㈢ 新農合如何辦理轉診手續
新農合需要轉院就醫的參合人員,轉往市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救治的,需持縣人民醫院或縣中醫院出具的《新農合轉外就醫意見書》;
轉往市外醫療機構救治的,需經市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出具《新農合轉外就醫意見書》。
《新農合轉外就醫意見書》要有經治醫生簽名並註明患者基本病情、診療情況、轉診意見、轉往醫院,並經定點醫療機構醫務科(處)或農保辦審核蓋章。
辦理轉診流程:
一、轉到市級定點醫療機構,參合人員持《新農合轉外就醫意見書》、醫療證、身份證到轄區衛生院合管辦辦理轉診申請。鎮合管辦審核後,通過網路上傳到縣合管辦,縣合管辦當日審批,經批准後,鎮合管辦列印《新農合住院病人轉診申請單》,參合人員持申請單到市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
二、轉往市外醫療機構的,參合人員持市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出具的《新農合轉外就醫意見書》、醫療證、身份證到轄區衛生院合管辦辦理網上轉診申請手續即可。
辦理轉診證明有兩種情況:
一是在戶籍所在地縣級醫療機構住院,因患者病情嚴重,所住醫院技術條件有限,主治醫生建議轉診,這種情況下一般是本院新農合辦公室配合主治醫生辦理,即本院新農合辦公室出具轉診證明,
主治醫生填寫病人基本情況,建議轉診的原因,再經本院主管領導批准後,加蓋本院新農合公章。患者家屬可執此表、患者身份證、合作醫療證到縣新農合轉診處審批,審批完加蓋公章,可執此表到縣指定的醫院住院治療。
二是患者為急診,直接到縣外住院治療,在住院後3日內執急診證明、患者身份證、合作醫療證到縣新農合轉診處辦理轉診手續。
三是患者非急診,直接到縣外住院治療,在住院後3日內執住院證明或住院診斷證明書、患者身份證、合作醫療證到縣新農合轉診處辦理轉診手續,這種情況報銷時大部分地區報銷比例要降低10%的,因為不是逐級轉診。
如果本省已實施即時結報政策,那麼這種情況有的地區不須回來再轉診手續,由本院新農合打本縣新農合咨詢電話直接實施網轉診即可,出院後直接在本院核算。
報銷比例:
(一)門診報銷
(1)普通門診報銷比例50%,每人每年報銷封頂80元;
(2)門診觀察每日最多可報銷30元,每年最多可報銷1000元;
(3)門診大病報銷比例50%。
(二)住院報銷
(1)鄉鎮級(一級)住院報銷起付線200元,報銷比例85%;
(2)縣級(二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報銷起付線500元,報銷比例70%;
(3)市級(三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報銷起付線700元,報銷比例55%;
(4)省級(三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報銷起付線1000元,報銷比例50%;
(5)經縣級新農合管理機構同意轉診備案,並在縣域外除市級、省級定點的醫療機構住院的,統一報銷起付線1000元,報銷比例40%,保底報銷比例20%。
㈣ 新農合轉診證明是三天還是三個工作日內辦理有效,否則無法報銷
你可以先住上院再辦啊,住院三天內辦理轉診都不影響報銷。
㈤ 新農合轉診證明是三天還是三個工作日內辦理有效,否則無法報銷
轉診證明對開出後何時住院沒有明確的限制,要建立和完善農村醫療救助制度,做好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銜接。加大各級政府對醫療救助資金的支持,充分發揮民政部門的主導作用,動員紅十字會、基金會等社團組織、慈善機構和各類企事業單位等社會力量,多渠道籌集資金。
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明確救助范圍,提高救助水平,重點解決好農村五保戶和貧困家庭的問題。在幫助救助對象參加合作醫療的同時,對個人負擔醫療費用過重、難以承擔的部分,應給予適當補助。
針對農村貧困人口家庭收入低、生活困難大的實際,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中對農村救助對象應給予更多的政策優惠。通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與醫療救助的協調互補,共同解決貧困農民看病就醫難的突出問題。
1、轄區內社會經濟基本情況的基礎數據和統計、匯總數據;
2、轄區內新農合基金籌集和使用情況的全部詳細數據和統計、匯總數據;
3、轄區內參合、實際醫葯費用發生和構成以及補償情況的全部詳細數據和統計、匯總數據;
4、轄區內新農合管理機構的基礎數據和統計、匯總數據;
5、向國家級資料庫上報的反映新農合基金籌集和使用、參合人員費用補償情況的統計匯總數據以及反映社會經濟基本情況和新農合運行與管理的各項數據。
㈥ 新農合跨省轉診。有效期是多久
北京的規定是180天。
全國應該都一樣。
新農合現在改稱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了。
㈦ 新農合怎麼辦理轉診單
一、正常轉診
1、患病後於縣級醫院首診。
病情需轉上級醫院診療時,由醫院開具轉診證明。
2、持轉診證明至縣農合辦公室
農合辦蓋公章、備案,發送電子信息至目的醫院。
3、住院:持轉診證明來院就診,開立住院證、繳費、辦理新農合接診住院治療。
4、出院:轉診證明經科室簽字、蓋章,持新農合知情同意書及其他醫院要求資料結算出院。
二、非正常轉診
未經縣級醫院診療而直接就診於上級醫院,或其他原因縣級醫院未給開立轉診證明。
1、電話或現場至農合辦公室,按要求提供相關資料。
縣農合辦備案,發送信息至目的醫院。
2、住院:持轉診證明來院就診,開立住院證、繳費、辦理新農合接診住院治療
或:無轉診證明,先於上級醫院就診辦理住院,住院期間補辦上述流程
3、出院:轉診證明經科室簽字、蓋章,持新農合知情同意書及其他醫院要求資料結算出院
註:非正常轉診可報銷部分報銷比例較正常轉診降低20%。
三、急診就診
病情符合急診入院條件
接診醫生開立急診住院證,繳費辦理住院及治療
1、醫生開具急診診斷證明,並科室主任簽字,加蓋科室公章及急診公章
2、3個工作日內電話或現場至縣農合辦公室,說明病急,已辦理急診入院。
3、接農合辦要求提供相關資料(入院證、急診證明、農合證件、身份證件等);縣農合辦備案,發送電子信息至目的醫院。
4、出院:轉診證明經科室簽字、蓋章,持新農合知情同意書及其他醫院要求資料結算出院。
㈧ 新農合轉院證明手續有效期多久
這個來沒有什麼有效期限,也看你自怎麼操做。下面沒有必要寫日期,我一次性找醫院蓋章簽字七八份,用了多半年,你可以給他們說不用寫日期的,然後到社保養老機構,人家也只是蓋章,只寫最後一次你回來報銷時的日期,轉院申請證明弄好後,只不過是到養老機構的電腦上登記一下而以。看病前沒有登記,回來補辦也可以的。這個沒有嚴格的操作說明。
㈨ 新農合轉診證明有效期,因蓋章人員休息,報銷可以順延嗎
如果你所住的醫院為即時結報定點醫療機構,出院後在本院報銷即可回!如果不是你的轉答院證明也必不住院期間交還給你們縣新農合,這時的轉院證明是在你出院後拿齊醫院的報銷材料回到本縣新農合報銷時使用,主要為認定你辦過轉診手續,符合報銷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