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山葯生長年限與葯效

山葯生長年限與葯效

發布時間:2020-12-30 02:12:36

㈠ 山葯到底有何葯效

您好,山葯是薯蕷的乾燥根莖,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的功效。

指導意見:
臨床上山葯多用來治療脾虛泄瀉、虛勞咳嗽、消渴、遺精、帶下、小便頻數等症,另外由於山葯營養豐富,所以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多做食療。

㈡ 鐵桿山葯和普通山葯功效一樣嗎

一、外觀不同

1、鐵棍山葯通常直徑2~2.5厘米,表皮顏色略深,根莖有鐵紅色斑痕。鐵棍山葯的單支重量一般不超250克,也就是五兩(但沙土鐵棍山葯80厘米以上重量可在500克左右,根據種植技術和管理而定)。

二、包含和被包含的區別

鐵棍山葯是眾多山葯品種之一,鐵棍山葯上有像鐵銹一樣的痕跡,因故得名鐵棍山葯。

二、產地不同

1、鐵棍山葯,鐵棍山葯按地理位置的不同分為臨近黃河的沙土和壚土兩種鐵棍山葯。今河南焦作溫縣、沁陽(古懷慶府)等地,其中以溫縣所在(地理坐標為東經112°51′39″至113°13′20″,北緯34°52′至35°2′48″之間)為鐵棍山葯地理標識原產地。

2、普通山葯,主產地河南博愛、武陟、溫縣等地,山西、陝西、山東、河北、浙江、湖南、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等地也有栽培。以廣西、河北、河南等地為主的幾大產地構成了國內主要山葯栽培區。

㈢ 淮山葯與普通山葯有什麼區別

懷山葯與普通山葯的重要區別:
懷山葯非常容易煮熟,一般用七分鍾就完全熟了,但普通山葯(也稱菜山葯)烹飪的時間要長得多,往往用20或30分鍾。所以當地人(懷慶府人)在出售懷山葯時,通常還帶個鍋進行現場表演。只有真正的懷山葯才能七分鍾熟。

數千年前的中醫就發現,由於水土和氣候條件差異,同一品種,不同地方所產的品質差異甚大,「諸葯所生,皆有境界」「小小雜葯,多出近道,氣力性理,不及本邦」。在這一「葯材要地道」的理論指導下,歷代醫家開始系統化地去比較、篩選、評價各地所產葯材的差異。這實際是一個反復實踐、不斷總結的漫長過程,也是中葯學漸漸成熟的過程。自宋元之後,中醫葯界對山葯這一品種達成了一致意見,懷慶府所產的品質最高、葯效最好。具體論述如下:
• 懷孟間產者入葯為佳
– 《救荒本草》,刊於1406,組織編撰者朱橚(1361-1425),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
• 薯蕷 ,各州府雖皆有之,入葯者河內(懷慶府舊稱)為良
– 《懷慶府志》,刊於1520,作者何瑭(1474-1543),明代史官
• 南北州郡俱產,惟懷慶者良
– 《本草蒙筌》,刊於1565,作者陳嘉謨(1521-1603),明代名醫
• 山葯,今人多用懷慶者,故當今各地葯肆,多用河南懷慶栽培品,特稱懷山葯而出售之,乃遠近知名之葯材,葯肆常備之品也
– 《本草原始》,成書於1593年,刊於1612,作者李中立,生卒年不詳,明代醫葯學家
• 山葯以河南懷慶者良
– 《壽世保元》,刊於1615,作者龔延賢(1522-1619), 明萬曆時期大內御醫
• 生懷慶山中者白細堅實,入葯用之
– 《植物名實圖考》,刊於1848,作者吳其浚( 1789-1847),清代植物學家
• 懷山葯脾腎雙補,在上能清,在下能固
– 《醫學衷中參西錄》,刊於1918-1934,作者張錫純(1860-1933),清末名醫,號稱近代中醫第一人
• 懷慶品帶微弱之甜味,他處產品較為瘠長之一種,則微有葯臭而略帶苦味
– 《本草用葯實地之觀察》,刊於1936,作者趙燏黃(1883-1960),近代本草學奠基人、葯學泰斗

㈣ 山葯的葯效和大小(粗細)有關系嗎

山葯的種類有很多種他的細的有鐵棍山葯,出的有懷山葯有毛山葯他們各有各的功效所以說跟粗細沒關系跟他的種類有關系

㈤ 山葯的葯效有哪些

山葯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不燥不膩,具有健脾補肺、益胃補腎、固腎益精、聰耳明目、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主治脾胃虛弱、倦怠無力、食慾不振、久泄久痢、肺氣虛燥、痰喘咳嗽、腎氣虧耗、腰膝酸軟、下肢痿弱、消渴尿頻、遺精早泄、帶下白濁、皮膚赤腫、肥胖等病症。山葯鮮品多用於虛勞咳嗽及消渴病,炒熟食用治脾胃、腎氣虧虛。
(1)健脾益胃、助消化
山葯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葯食兩用之品。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臨床上常與胃腸飲同用治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泄瀉等病症。
(2)滋腎益精
山葯含有多種營養素,有強健機體、滋腎益精的作用。大凡腎虧遺精,婦女白帶多、小便頻數等症,皆可服之。
(3)益肺止咳
山葯含有皂苷、黏液質,有潤滑、滋潤的作用,故可益肺氣,養肺陰,治療肺虛痰嗽久咳之症。
(4)降低血糖
山葯含有黏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療佳品。
(5)延年益壽
山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澱,預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

㈥ 山葯片煮時間太久了會不會失去葯效

應該還好吧,之前煮粥也沒啥事

㈦ 鮮山葯和干山葯的葯效一樣嗎

山東定陶陳集的山葯比較好。好像是北京天益生態農業公司生產的。每天做粥吃兩到三根最專好。屬 陳集山葯作為高營養食品,富含大量澱粉、皂甙、膽鹼、粘液質、蛋白質、葡萄糖、維生素、纖維素、硒、鋅、鈣、鐵、銅、多酚氧化酶和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等20多種營養元素和保健成份。其中重要的營養成分薯蕷皂,有滋陰補陽、增強新陳代謝的功效。新鮮塊莖中含有的多糖蛋白成分的粘液質、消化酵素等,有助於胃腸的消化吸收。據檢測,陳集山葯是一種高營養、低熱量的食品,可以放心地食用而不會發胖。
正常人每天都要攝取各種有益於身體的微量元素。比如:鐵:8---12mg(毫克),鋅:12-18mg(毫克),銅:2.2-3mg(毫克),錳:3-7mg(毫克),除此之外,還要有碘、鈷、鍶、硒、鈣等微量元素。微量元素雖然在人體中含量很低,但對人體的作用卻非常大。人體從糧食、蔬菜和瓜果中攝取這些微量元素.

㈧ 山葯還有別的名字嗎,有什麼葯效

山葯又名薯蕷,原名薯豫。屬薯蕷科,為多年生植物。據《本草綱目》載:因避唐代宗名'豫'諱。改薯蕷為薯葯。宋朝,宋英宗名'曙'故又改薯葯為山葯。
山葯形似蘿卜,用筷去皮後,肉呈白色,煮熟後糯軟味美。它的塊根除去外皮後,可入葯。山葯加工後呈園柱形,表面黃白色,光滑,質堅硬,斷面白色、粉質,氣微甘味酸,嚼之發粘。
作用:山葯粘液中含甘露聚糖與植酸。其性味甘、平、入肺、脾、腎經,具有補肺益腎之功用。
懷山葯為滋補佳品,素有'懷參'之稱。據《本草綱目》記載'山葯'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強陰,久服耳目聰明,輕身延年。
一、補中益氣:山葯因富含18種氨基酸和10餘種微量元素,及其它礦物質,所以有健脾胃、補肺腎、補中益氣、健脾補虛,固腎益精、益心安神等作用,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有「健脾補益、滋精固腎、治諸百病,療五勞七傷「之說。

二、消渴生津:該山葯有消渴生之功效:中醫治療虛勞消渴(糖尿病)處方中常有山葯單味使用,或與其它葯物合用,效果更佳。

三、保健:由於山葯富含多種維生素、氨基酸和礦物質,可以防治人體脂質代謝異常,以及動脈硬化,對維護胰島素正常功能也有一定作用,有增強人體免疫力,益心安神,寧咳定喘,延緩衰老等保健作用。

四、養顏:元代脾胃專家李景說:「治皮膚乾燥以此物潤之。「李時珍寫到:「山葯能潤皮毛。「山葯對滋養皮膚,健美養顏有獨特療效。

五、特殊葯理功能:山葯中的銅離子與結締組織對人體發育有極大幫助,對血管系統疾病有明顯療效,山葯中的鈣,對傷筋損骨、骨質疏鬆,牙齒脫落有極高的療效,對凍瘡、糖尿病、肝炎、小兒瀉泄、遺尿症、嬰兒消化不良、潰瘍性口腔炎、肺結核、婦女月經帶下等患者也有很好的療效,久用可耳聰目明,延年益壽。

國內外臨床研究證實山葯能滋補健身,延緩衰老。防治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益智健腦,補虛降血糖,治療糖尿病等。山葯可食可葯,葯用價值很高,臨床治療200餘種疾病.

㈨ 山葯有什麼葯效

山葯的功效;來
山葯為自和緩平穩之補品,具有補而不滯,溫而不燥的特點,對於老年小孩皆宜,應用小兒慢性腹瀉最為有效,在葯膳及食療也常使用。

山葯性平微溫、味甘無毒,為入脾、肺、腎三經,山葯成份含有自由氨基酸、黏蛋白、膽鹼、澱粉 、維生素 B1 、 B2 、 C 及礦物質鈣、磷、銅、鐵等。在葯理作用有,益氣補脾、滋補作用、能助消化、補虛勞益氣力,並有緩瀉袪痰等作用。久食也會使皮膚光滑、白嫩細膩,所以山葯皆可為滋補及食療佳品。在臨床應用上分為以下:

閱讀全文

與山葯生長年限與葯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
馬鞍山到開原 瀏覽:797
版權標記放在哪裡 瀏覽:441
創造與魔法陪配方 瀏覽:724
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感悟 瀏覽:944
定融債權轉讓 瀏覽:41
安徽二手塔吊轉讓信息 瀏覽:413
土地買賣使用權協議 瀏覽:54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知識競賽 瀏覽:484
戶照的有效期 瀏覽: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