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企業所得稅年報截止日期是好久
企業所得稅年報截止日期是5月31日。
1、納稅年度
是從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納稅人在一個納稅年度中間開業,或者由於合並、關閉等原因,使該納稅年度的實際經營期不足12個月的,應當以其實際經營期為一個納稅年度;納稅人清算時,應當以清算期間為一個納稅年度。
2、納稅申報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四條規定: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無論盈利或虧損,都應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企業在報送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
納稅人在規定的申報期申報確有困難的,可報經主管稅務機關批准,延期申報。
(1)2013年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期限擴展閱讀:
1、繳納方式
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但為了保證稅款及時、均衡入庫,對企業所得稅採取分期(按月或季)預繳、年終匯算清繳的辦法。
納稅人預繳所得稅時,應當按納稅期限的實際數預繳,按實際數預繳有困難的,可以按上一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l/12或1/4,或者經當地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分期預繳所得稅。預繳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改變。
2、納稅期限
按月份或季度預繳稅款的納稅人,應在月份或季度終了後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並預繳稅款。其中,第四季度的稅款也應於季度終了後15日內先進行預繳,然後在年度終了後45日內進行年度申報,稅務機關在5個月內進行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3、納稅地點
除國家另有規定者外,企業所得稅由納稅人在其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就地繳納。所謂「所在地」是指納稅人的實際經營管理所在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企業所得稅
② 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申報是什麼時間報
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的時間為一個納稅年度終了後的5個月內(次年的1月1日至5月31日);如您還有其他稅務問題,請移步【51個稅問答】小程序~
③ 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期限
稅法中規定,所得稅匯算清繳期限為每年的4月30日為止,但是,各個地方的回執行情況不一樣。答
所以,到明年過完春節後,2009年做2008年所得稅匯算清繳時你要關注,問下你公司所在地稅務機關的具體規定截止時間。以免延誤。
④ 關於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截止日期
企業所得稅匯算來清繳自截止日期為年度終了後下一年度5月31日之前。納稅人應當在月份或者季度終了後十五日內,向其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會計報表和預繳所得稅申報表。
年度終了後四十五日內,向其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會計決算報表和所得稅申報表,在年度終了後五個月內結清應補繳的稅款。預繳稅款超過應繳稅款的,主管稅務機關予以及時辦理退稅,或者抵繳下一年度應繳納的稅款。
(4)2013年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期限擴展閱讀
所需資料:
1、營業執照副本、(國地稅)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外匯登記證(外企適用)復印件(蓋章)
2、本年度(1-12月)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蓋章)
3、上年度審計報告(年審適用)、上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鑒證報告
4、地稅綜合申報表(1-12月)、增值稅納稅申報表(1-12月)復印件(蓋章)
5、元月份各稅電子回單(蓋章)
6、企業所得稅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4個季度)復印件(蓋章)
7、總賬、明細賬(包括費用明細賬)、記賬憑證
8、現金盤點表、銀行對賬單及余額調節表(蓋章)
9、固定資產盤點表、固定資產及折舊計提明細表(蓋章)
10、享受優惠政策的稅務機關文件及相關證明文件的復印件
⑤ 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間上有何具體要求
納稅人應當自納稅年度終了之日起5個月內,進行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企業所內得稅稅款。 納稅人在年度中間發容生解散、破產、撤銷等終止生產經營情形,需進行企業所得稅清算的,應在清算前報告主管稅務機關,並自實際經營終止之日起60日內進行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企業所得稅款;納稅人有其他情形依法終止納稅義務的,應當自停止生產、經營之日起60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當期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
來源:國家稅務總局。
⑥ 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表截止日期是幾月
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表截止日期是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五十四條 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
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企業在報送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
(6)2013年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期限擴展閱讀:
根據《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管理辦法》:
第七條 納稅人(包括匯總、合並納稅企業及成員企業)辦理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時,應如實填寫和報送下列資料:
(一)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及其附表;
(二)企業會計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相關附表)、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
(事業單位為各類收支與結余情況、資產與負債情況、人員與工資情況及財政部門規定的年度會計決算應上報的其他內容)
(三)備案事項的相關資料;
(四)主管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它資料。
納稅人採用電子方式辦理納稅申報的,應附報紙質納稅申報資料。
第十五條 經批准實行匯總或合並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的總機構或集團母公司(以下簡稱匯繳企業),應在匯算清繳期限內。
向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匯總各成員企業的《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本辦法第七條所規定的有關資料及各個成員企業的《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統一辦理匯繳企業及其成員企業的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
匯繳企業應根據匯算清繳的期限要求,對各個成員企業規定向匯繳企業報送本辦法第七條所規定的有關資料的期限。成員企業向匯繳企業報送的上述資料,必須經成員企業的主管稅務機關審核。
第十六條 納稅人未按規定期限進行匯算清繳和與稅務機關在納稅上發生爭議,按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七條 各級稅務機關要結合當地實際,對每一納稅年度的匯算清繳工作進行統一安排和組織部署。稅務機關內部各職能部門應充分協調和配合,共同做好匯算清繳的管理工作。
第十八條 各級稅務機關要在匯算清繳開始之前和匯算清繳期間,為納稅人提供優質服務。應通過多種形式進行企業所得稅的政策宣傳,使納稅人了解企業所得稅的政策規定,特別是了解當年出台的新政策和涉及納稅調整的政策;應通過各種途徑向納稅人說明匯算清繳的工作程序和要求。
第十九條 匯算清繳工作結束後,稅務機關應組織開展企業所得稅納稅評估和檢查。納稅評估的對象、內容、方法、程序等按照國家稅務總局的有關規定執行。
⑦ 執行企業所得稅新政策後,年度匯算清繳期限是多少
<企業所得稅法>:
第五十四條 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
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內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容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企業在報送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
⑧ 年度企業匯算清繳的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
一、匯算清繳時間
一個納稅年度終了後5個月內(次年的1月1日至5月31日)。
比如,2017年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間:2018年1月1日至5月31日。
二、匯算清繳對象
匯算清繳的對象有兩個:
1、實行查賬徵收的企業;
2、實行核定應稅所得率的企業。企業無論盈利或虧損,是否在減免期內,均應按規定進行匯算清繳。
3、實行核定定額徵收企業所得稅的企業,不進行匯算清繳。
三、匯算清繳工作
1、匯算。在月度或季度終了後15日內預繳的基礎上,自行計算確定全年應繳、應補及應退稅款。
2、申報。填寫並報送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及其附表,以及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3、繳納。
匯算清繳是指所得稅和某些其他實行預繳稅款辦法的稅種,在年度終了後的稅款匯總結算清繳工作。所得稅等稅種,通常按納稅人的全年應稅收入額為計征依據,在年度終了後,按全年的應稅收入額,依據稅法規定的稅率計算征稅。
為了保證稅款及時、均衡入庫,在實際工作中,一般採取分月、分季預繳稅款,年終匯算清繳,多退少補的徵收辦法。分月、分季預繳,一般按納稅人本季度 (月) 的課稅依據計算應納稅款,
與全年決算的課稅依據往往很難完全一致,所以在年度終了後,必須依據納稅人的財務決算進行匯總計算,清繳稅款,對已預交的稅款實行多退少補
(8)2013年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期限擴展閱讀
內資企業繳納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或者分季預繳,應注意的是:
1、實行按月或按季預繳所得稅的納稅人,其納稅年度最後一個預繳期的稅款應於年度終了後15日內申報和預繳,不得推延至匯算清繳時一並繳納。
2、若納稅人已按規定預繳稅款,因特殊原因不能在規定期限辦理年度企業所得稅申報的,則應在申報期限內提出書面延期申請,經主管稅務機關核准後,在核準的期限內辦理。
3、若納稅人因不可抗力而不能按期辦理納稅申報的,可以延期辦理;但是,應當在不可抗力情形消除後立即向主管稅務機關報告。主管稅務機關經查明事實後,予以核准。
4、納稅人在納稅年度中間破產或終止生產經營活動的,應自停止生產經營活動之日起30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企業所得稅申報,60日內辦理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並依法計算清算期間的企業所得稅,結清應繳稅款。
5、納稅人在納稅年度中間發生合並、分立的,依據稅收法規的規定合並、分立後其納稅人地位發生變化的,應在辦理變更稅務登記之前辦理企業所得稅申報,及時進行匯算清繳,並結清稅款;其納稅人的地位不變的,納稅年度可以連續計算。
⑨ 匯算清繳時間為每年的幾月幾日起至幾月幾日
一個納稅年度終了後5個月內(次年的1月1日至5月31日)。比如,2012年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間:2013年1月1日至5月31日。
1、內資企業匯算清繳期限
納稅人應當在月份或者季度終了後十五日內,向其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會計報表和預繳所得稅申報表;年度終了後四十五日內,向其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會計決算報表和所得稅申報表,在年度終了後五個月內結清應補繳的稅款。
2、外資企業匯算清繳期限
納稅人應當在這季度終了後十五日內,向其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會計報表和預繳所得稅申報表;年度終了後四個月內,向其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會計決算報表和所得稅申報表,並在年度終了後五個月內結清應補繳的稅款。
3、個人獨資企業與合夥企業匯算清繳期限
投資者應當在每月或者每季度終了後7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後30日內,投資者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投資者個人所得稅申報表》,並附送年度會計決算報表和預繳個人所得稅納稅憑證。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9)2013年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期限擴展閱讀
匯算清繳對象
凡財務會計制度健全、帳目清楚,成本資料、收入憑證、費用憑證齊全,核算規范,能正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經稅務機關認定適用查帳徵收的企業,均應當在年終進行所得稅的匯算清繳。其適用對象具體包括:
1、實行獨立經濟核算,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的內資企業或者組織,包括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聯營企業、股份制企業及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組織。
2、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包括在中國境內設立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以及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從事生產、經營和雖未設立機構、場所,而有來源於中國境內所得的外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
3、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投資者個人所得稅。
⑩ 年度企業所得稅的申報期限是多少
從匯算2008年所得稅時已經由原來的截止4月30日改為5月31日,參考資料: 《國稅發〔版2009〕79號 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權管理辦法》:第四條 納稅人應當自納稅年度終了之日起5個月內,進行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企業所得稅稅款。第五條 納稅人12月份或者第四季度的企業所得稅預繳納稅申報,應在納稅年度終了後15日內完成,預繳申報後進行當年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