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社會保險繳費年限是什麼
國家約在1992-1995年間(各省不同)開始實行了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在實行賬戶之前國家社會回保險制度缺失,那時答候已經參加工作的人員的工齡是需要認定的,但他們並沒有繳納養老保險費,於是國家規定把他們的工齡看作為參加養老保險繳費的年限,即為視同繳費年限。而之後,則根據實際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月數計算年限,即為實際繳費年限。
以吉林省為例,吉林省是1995年7月份開始建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如果某個人是1980年1月份上班,之後正常參加養老保險到2013年5月份,則他的198001-199506期間為視同繳費年限,199507-201305為實際繳費年限。
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⑵ 工齡如何計算,是按照實際工作年限,還是按照繳納養老保險年限計算
1995年7月前參加工作的,從參加工作之日起至1995年7月間視同繳費年限,1995年之後參加工作的,每年繳費稱為實際繳費年限。工齡應該是視同繳費年限與實際繳費年限之和。
現在的養老金計算,稱工齡不準確,應稱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基於你的情況,只要從2003年7月補齊所欠的各年養老保險費即可,你的繳費就接續上了,繳費滿15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年60周歲、女50周歲),基本辦理退休手續。當然繳費年限養老金就越多了。
(2)實際繳納社會保險費用的年限擴展閱讀:
計算方法
一,連續計演算法
也叫工齡連續計算。例如,某職工從甲單位調到乙單位工作,其在甲、乙兩個單位的工作時間應不間斷地計算為連續工齡。如果職工被錯誤處理,後經復查、平反,其受錯誤處理的時間可與錯誤處理前連續計算工齡的時間和平反後的工作時間相加,連續計算為連續工齡。
二,合並計算
也叫合並計算連續工齡。是指職工的工作經歷中,一般非本人主觀原因間斷了一段時間,把這段間斷的時間扣除,間斷前後兩段工作時間合並計算。如精簡退職的工人和職員,退職前和重新參加工作後的連續工作時間可合並計算。
三,工齡折演算法
從事特殊工種和特殊工作環境工作的工人,連續工齡可進行折算。如井下礦工或固定在華氏32度以下的低溫工作場所或在華氏100度以上的高溫工作場所工作的職工,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在此種場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個月計算。在提煉或製造鉛、汞、砒、磷、酸的工業中以及化學、兵工等工業中,直接從事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職工,在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從事此種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個月計算。在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在內,但計算連續工齡時不應包括一般工齡(一般來說,因個人原因間斷工作的,其間斷前的工作時間只能計算為一般工齡)。現今確定職工保險福利待遇和是否具備退休條件時,一般只用連續工齡。所以一般工齡當今已經失去意義。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以後,以實際繳費年限作為退休和計發養老保險待遇的依據,之前的連續工齡視同繳費年限。工作年限或連續工齡計算應按國發[1978]104號文件的規定計算,即「滿」一個周年才能算一年。2018年8月,山西省人社廳規定,大學生在見習期間被見習單位正式錄(聘)用的,在該單位的見習期可作為工齡計算。
四,計算原則
職工發生以下情況,其前後工齡連續計算:
1.凡經企業管理機關、企業行政方面調動工作、安排下崗者,調動、下崗(與企業保持勞動關系)前後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2.經企業管理機關、企業行政方面調派國內外學習者,其學習期間以及調派前後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3.因企業停工歇業或者破產,職工經企業管理機關調派到其他企業工作者,調派前後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4.企業經轉讓、改組或者合並,原有職工仍留企業工作者,其轉讓、改組或者合並前後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5.職工在疾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醫療期間,在6個月以內者,連續計算為本企業工齡;超過6個月病癒後,仍回原企業工作者,除超過6個月的期間不算工齡以外,其前後工齡應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6.因工負傷或者職業病停止工作醫療期間,應全部計算為連續工齡;
7.轉入企業工作前的專門從事革命工作的工作年限和革命軍人的軍齡,均作連續工齡計算;
8.學徒在本企業學習期間,應作本企業工齡計算,臨時工、試用人員轉為正式職工時,其本企業工齡,應自最後一次進入該企業工作之日算起。
9.原分配在國營農場,墾殖場當職工的知識青年及其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由國家統一組織下鄉插隊的城鎮知識青年,在他們按政策離開農村、墾殖場或農村回城鎮參加工作以後,其在農場、墾殖場或農村參加勞動的時間,可以與參加工作後的時間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10.歸國華僑職工,從進入本企業工作之日起計算連續工齡 。歸僑職工在國外從事革命工作,確因工作需要調回國內或受迫害回國的,如有可靠證明,報經中僑委審核屬實者,其在國外參加革命的工作時間,可計算為連續工齡。
五,工齡分類
1,工齡可分為一般工齡和本企業工齡。一般工齡是指職工從事生產、工作的總的工作時間。在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
2,本企業工齡(連續工齡是指職工在一個工作單位連續工作的時間。以前,連續工齡又稱為「本企業工齡」。1987年以後它的范圍不限於在一個單位工作的時間,而是包括職工在各個單位按規定應計入的全部工作時間。[2])是指工人、職員在本企業內連續工作的時間。一般工齡包括連續工齡,能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同時就能計算為一般工齡;但一般工齡不一定就是連續工齡。
3,連續工齡和本企業工齡在含義上有一些差別,即連續工齡不僅包括本企業連續工作的時間,而且包括前後兩個工作單位可以合並計算的工作時間。若沒有可以合並的情況,連續工齡就是本企業工齡。國務院1978年6月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規定將「本企業工齡」改叫為「連續工齡。
工齡——網路
⑶ 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計算退休金時一樣嗎
不是一樣。實際繳費年限是當地開展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之後實際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月專數。視同繳費年限是當屬地開展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之前連續有效工齡的月數。實際繳費年限是當地開展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之後實際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月數。
城鎮職工退休時的工齡=社保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
視同繳費年限:指養老保險繳費制度建立前的正式的、連續的有人事檔案記載的工齡。包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年限,軍人服兵役年限,公派學習或留學年限,不包括臨時工、未轉正人員工齡、被開除、自動離職或辭職人員的工齡。視同繳費年限要靠人事檔案相關材料認定。
城鎮職工退休時的工齡=社保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
視同繳費年限:指養老保險繳費制度建立前的正式的、連續的有人事檔案記載的工齡。包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年限,軍人服兵役年限,公派學習或留學年限,不包括臨時工、未轉正人員工齡、被開除、自動離職或辭職人員的工齡。視同繳費年限要靠人事檔案相關材料認定。
實際繳費年限:指養老保險繳費制度建立後的的社保實際繳費年限,以社保系統記錄認定為准。
⑷ 關於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交費年的退休費如何計算
分析如下:
1、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繳內費基數的高低、繳費年容限的長短等,繳費基數越高、年限越長,退休時領取養老金也越多。
2、計算參考公式為:(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3、如果屬於過渡時期的計算方法按當地規定。
拓展資料
1、退休費也稱退休金、養老金,是一種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
2、退休費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3、從2005年開始至2015年,盡管國家連續第11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但由於受養老金水平差異較大、貨幣貶值和物價上漲影響,社會各界並不「領情」,相反,卻是對養老金替代率連年下降的不滿和質疑。養老金占工資比例連降九年,已跌破國際警戒線。
(資料來源:網路:退休費)
⑸ 工齡如何計算,是按照實際工作年限,還是按照繳納養老保險年限計算
1995年7月前參加工作從參加工作之日起至1995年7月間視同繳費年限1995年之參加工作每年繳專費稱實屬際繳費年限工齡應該視同繳費年限與實際繳費年限之和現養老金計算稱工齡准確應稱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基於情況只要從2003年7月補齊所欠各年養老保險費即繳費接續上了繳費滿15年達法定退休年齡(年60周歲、女50周歲)基本辦理退休手續當繳費年限養老金越多了
希望能幫
⑹ 養老保險中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是指哪些年
養老保險統賬結合時間,年12月31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從按照繳費工資基數11%或12%計入個人賬戶的時間算起;2006年1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從建立個人賬戶的時間算起。統賬結合是指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
繳費年限是指依據有關規定實行個人繳費至職工退休時,單位和個人實際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年限。實行個人繳費制度之前,按國家和自治區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繳費年限。
計發辦法中的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繳費年限不足整年的,按月數除以12換算,保留兩位小數。養老保險中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是指的是個人在2006年1月之前參加工作,繳納保險費用的繳費年限。
(6)實際繳納社會保險費用的年限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必須累計繳夠15年,退休後才能享受退休金待遇,對達到國家規定領取養老金待遇的年齡仍在從業,經本人申請,可以繼續繳費,延緩享受基本養老待遇。延緩期以年為單位。
繳費年齡最長不能超過70周歲。對於1998年1月1日後參加工作,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不發給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一次支付給本人,享受一次性養老金待遇。退休職工個人帳戶儲存額領取完畢時,由社會勞動保險機構按核定標准從社會統籌基金中繼續支付,直至其死亡。
⑺ 什麼是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是指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人員在2014年9月30日以前符合國家和省工齡政策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不含折算工齡)中,按照養老保險政策規定可視同繳費年限的工作年限(按月計算)。
國有或縣以上集體所有制企業職工經調動或被錄(聘)用為機關事業單位正式職工的,原單位為其在企業工作期間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的時間應作為實際繳費年限,不得作為視同繳費年限;未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的時間不得作為實際繳費年限,也不得作為視同繳費年限;在當地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前符合國家及省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繳費年限。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人員被機關事業單位正式錄(聘)用的,原單位為其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的時間應作為實際繳費年限,不得作為視同繳費年限。
機關事業單位編外聘用人員被機關事業單位按正常程序錄(聘)用為正式工作人員的,其中,原單位為其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的時間應作為實際繳費年限,不得作為視同繳費年限;屬於被本單位錄(聘)用的,其在本單位最後一次當臨時工期間的連續工作時間可作為視同繳費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