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使用年限法來估算設備成新率時,機器設備已使用的年限可以用會計中的已提折舊年限來直接代替對
會計中的抄折舊年限和使用年限還是有襲一定區別,關鍵看你這個設備折舊年限和使用壽命是否趨同,還有該設備更新換代速度如何,如果變化不大,可以採納,否則成新率要打折扣。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房屋、建築物,為20年;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電子設備,為3年。
(1)會計已使用年限擴展閱讀
不計提折舊的情況有以下:
1、以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2、單獨計價入賬的土地。
除以上兩種情況,企業應當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下月開始提折舊;
單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計提折舊,下月不提折舊。
『貳』 一批固定資產,其中有幾件已達到使用年限,會計分錄應該怎麼寫
先按照公允價值拆分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要分別入賬的
道達期限以後
借: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清理
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貸:固定資產
『叄』 新會計制度下對固定資產的定義是什麼使用年限價值
一、新會計准則固定資產的定義:
固定資產,是指同時具有下列特徵的有形資產:
(一)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
(二)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
使用壽命,是指企業使用固定資產的預計期間,或者該固定資產所能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的數量。
固定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一)與該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二)該固定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二、固定資產使用的最低年限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三、固定資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外購固定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歸屬於該項資產的運輸費、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
(3)會計已使用年限擴展閱讀:
一、固定資產的主要特點
(一)固定資產的價值一般比較大,使用時間比較長,能長期地、重復地參加生產過程。
(二)在生產過程中雖然發生磨損,但是並不改變其本身的實物形態,而是根據其磨損程度,逐步地將其價值轉移到產品中去,其價值轉移部分回收後形成折舊基金。
二、固定資金作為固定資產的貨幣表現,也有以下特點:
(一)固定資金的循環期比較長,它不是取決於產品的生產周期,而是取決於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
(二)固定資金的價值補償和實物更新是分別進行的,前者是隨著固定資產折舊逐步完成的,後者是在固定資產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時,用平時積累的折舊基金來實現的。
(三)在購置和建造固定資產時,需要支付相當數量的貨幣資金,這種投資是一次性的,但投資的回收是通過固定資產折舊分期進行的
『肆』 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是會計法規定的嗎
固定資產的制使用年限,不是會計法規定的
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一般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規定執行的
《企業會計制度》第三十六條規定: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企業確定的折舊年限等於或大於稅法規定年限的,折舊費用可以稅前扣除;企業確定的折舊年限少於稅法規定年限的,比按稅法計算多計提的折舊應做納稅調整。
『伍』 根據新會計准則,汽車折舊年限是多少年
4年。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除國務院財版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權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有關汽車折舊的幾個基本概念:
汽車折舊基數是指以貨幣表示的汽車價值,當汽車價值增加或減少時,折舊基數也隨之變化。
賬面殘值是指汽車使用期終時的賬面價值,主要用於財務計算,它並不等於此時的實際價值。無論何種折舊方法都不考慮賬面殘值以下的資產價值。
估計殘值是指在更新計算時對不同使用年限汽車的估價。
實際殘值是指汽車在轉賣或報廢處理時實際成交的價格。
折舊壽命是指完全回收汽車投資的時間長度。它一般不等於汽車投資有效使用期,也不等於汽車實際使用壽命。
『陸』 會計上和稅務上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年限有什麼不同
而稅務上規定不得計算折舊的范圍較廣,與會計存在如下差異:
①房屋、建築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稅務上不能折舊,會計上要折舊。比如已經停止使用生產經營的機器設備。
②與經營活動無關的固定資產:稅務上不能折舊,會計上要折舊。比如專門用於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的固定資產。
③其他不得計算折舊扣除的固定資產:稅務上不能折舊,會計上要折舊。比如外購的固定資產沒有取得合法的發票,稅務上就不能計算折舊。
在會計上,包括稅務上規定不得稅前扣除的固定資產折舊一般是進入成本或費用,直接影響當期損益,因此需要調整應納稅所得額。
(6)會計已使用年限擴展閱讀:
一、關於固定資產原值的認定問題
大連某船務公司是湛江某船務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兩公司是關聯企業,協議價是否符合獨立交易原則稅務機關有權審核。鑒於經查證,所用評估價也是虛假的,因此,固定資產原值應按取得時的真實憑據記載的價格加上相關資本化的費用等合理確定。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三條第三款規定,涉稅案件的船舶應以原始買價加上購買衛星通信等設備款、船員工資、接待人員差旅費、港口使用費、燃油淡水款、船舶保險金等費用合計人民幣2901.5萬元,作為涉稅案件中船舶固定資產的原值。
二、關於固定資產使用年限的認定問題
根據現行企業所得稅法律法規的政策精神,企業取得已使用過的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主管稅務機關首先應當根據已使用過固定資產的新舊磨損程度、使用情況以及是否進行改良等因素合理估計新舊程度,然後與該固定資產的法定折舊年限相乘確定。
如果有關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難以准確估計,主管稅務機關有權採取其他合理方法。
『柒』 「企業固定資產達到或超過使用年限而正常報廢清理的損失」「使用年限」是會計年限還是稅法最低折舊年限
1、會計的相關法規制度對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沒有具體的標准,但企業一般根據會計年限計提折舊。
2、《會計准則4號-固定資產》第十五條規定,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3、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29號)的規定,企業固定資產會計折舊年限如果與稅法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不一致,可按以下辦法處理:
4、企業固定資產會計折舊年限如果短於稅法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其按會計折舊年限計提的折舊高於按稅法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計提的折舊部分,應調增當期應納稅所得額。
5、企業固定資產會計折舊年限已期滿且會計折舊已提足,但稅法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尚未到期且稅收折舊尚未足額扣除,其未足額扣除的部分准予在剩餘的稅收折舊年限繼續按規定扣除。
6、企業固定資產會計折舊年限如果長於稅法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其折舊應按會計折舊年限計算扣除,稅法另有規定除外。
(7)會計已使用年限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短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電子設備和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以及與生產、經營業務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本條基本沿用了外資稅法實施細則的規定,但也作了小幅度的調整:首先,增加授予了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可以作除外規定的權力;
其次,將飛機的折舊年限從5年改為10年;再其次,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的最低折舊年限從5年改為4年;最後,將電子設備的最低折舊年限從5年改為3年。
『捌』 會計證的使用年限
根據
《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第73號
。。。。。。。。。。。。。
第二十三條 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實行6年定期換證制度。
持證人員應當在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到期前6個月內,填寫定期換證登記表,持有效身份證件原件和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到所屬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辦理換證手續。
第二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可以撤銷持證人員的會計從業資格:
(一)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作出給予持證人員會計從業資格決定的;
(二)超越法定職權或者違反法定程序,作出給予持證人員會計從業資格決定的;
(三)對不具備會計從業資格的人員,作出給予會計從業資格決定的。
持證人員以欺騙、賄賂、舞弊等不正當手段取得會計從業資格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應當撤銷其會計從業資格。
第二十五條 持證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應當注銷其會計從業資格:
(一)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
(二)會計從業資格被依法吊銷的。
第二十六條 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應當將領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和辦理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換發、調轉、變更登記的條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材料和相關申請登記表格示範文本等在辦公場所公示,或者在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指定網站進行公示。相關申請登記表格示範文本應當置放於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辦公場所,免費提供,或者由申請人從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指定網站下載。
綜合以上情況,如果沒有違規被撤銷或吊銷,每年按時完成繼續教育,定期換證的話,會計從業證書是長期有效的。
『玖』 增值稅會計:購買舊資產如何確定其使用年限
企業外購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和折舊年限,不論是新舊設備,均應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八條和第五十九條以及第六十條處理,其中對購入的舊設備又以按實際使用剩餘年限提取折舊,計稅基礎應為買入價加上相關稅費。
關於企業取得已使用過的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認定問題,如果能夠取得前環節固定資產使用情況的證據,如初始購置發票、出廠日期等能夠證明已使用年限的證據,則可就其剩餘年限計提折舊;對無法取得上述證據的,應當根據已使用過固定資產的新舊磨損程度、使用情況以及是否進行改良等因素合理估計新舊程度,然後與該固定資產的法定折舊年限相乘確定。
根據上述規定,購入舊固定資產,其折舊年限可按不短於《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減去已使用年限後剩餘年限計提折舊;該舊固定資產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可不再提取折舊。新企業應提供取得該舊固定資產使用情況的證據,如初始購置發票、出廠日期等能夠證明已使用年限的證據。
如果新企業無法提供上述證據的,該項舊資產不論是否提足折舊,其折舊年限不得短於《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但個別地方有不同規定,如青島國稅規定可按已使用過固定資產的新舊磨損程度、使用情況以及是否進行改良等因素合理估計新舊程度,然後與該固定資產的法定折舊年限相乘確定。
『拾』 已使用年限包括會計記錄的財產已提取折舊年限---使用年限,以及財產實際使用年限。
比方說一台電腦,可以用5年,那使用年限就是5年,用了2年,那已使用年限就是2年,而可能你使用的時候不注意保養,磨損較大,那麼財產的實際使用年限可能會是3年或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