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急救葯品有效期檢查登記表

急救葯品有效期檢查登記表

發布時間:2022-05-24 04:46:03

① 近效期葯品登記表由誰負責建立管理

近效期葯品的管理
1、葯品管理制定責任制
健全效期葯品管理制度,葯品養護管理制度,貴重葯品交接班制度,積壓葯品申報制度等。
2、合理的庫存管理
效期葯品具有嚴格的時效性,對效期葯品應按系統分類,核定合理的庫存量,非急需近效期葯品勿購入,根據臨床用葯情況及庫存情況,按市場所需制定采購計劃。葯品采購部門在購進葯品時,要求葯品距離失效期不得低於1年(有效期在1年以內的,離失效期不得低於8個月)。新增品種需經葯事委員會研究通過並定期清查、核對、更新調換。
3、倉儲單位先進先出原則
保證葯品不會過期的一個重要措施:目前逐漸普及的醫療機構零庫存方案,可能是解決因醫院采購計劃估計過多引起的過期問題的良策之一。隨著葯品供應公司配送能力的提高,越來越多的醫療機構會採取葯品零庫存的供應模式,實際上是將各家原來的葯品倉庫集中於葯品供應公司,隨用隨送,葯品直接到一線窗口,壓縮了葯品在各級倉庫的周轉時間,基本可以解決葯品有效期近的問題。不過,交通不方便的地方可能難以實施這種模式。
4、規范葯品養護程序
做好在庫葯品的養護工作。葯品進葯房後,應嚴格按照效期的遠近,按批號分別存放,在擺放葯品時應將效期較近的葯品放在易於拿取的外側,嚴格執行「近期先出,易變先出」的原則,防止過期失效。嚴格按照其相應的儲存條件保管葯品,密切關注室內儲存條件,尤其是光線、溫濕度變化。根據葯品性質做到密閉、低溫、避光保存,以保證貯存期葯品質量。中葯飲片要特別注意霉變、失效、蟲蛀,應經常檢查晾曬。發現異常,應停止使用,並報告科室,確認合格後方可繼續使用。做好葯品衛生工作,保證葯品整潔有序,每周至少進行一次大掃除。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積極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
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政府信息資源的規范化、標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強互聯網政府信息公開平台建設,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平台與政務服務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開在線辦理水平。
第九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權對行政機關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行監督,並提出批評和建議。

② 搶救車多久清理一次

四定、三及時:四定:定品種數量、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期維修。三及時:及時檢查、及時消毒、及時補充。搶救車管理基本要求

1. 全院搶救車內用物統一、做到四定、三及時,常規備吸氧、吸痰用品,不得隨意更改。

2. 車內用物使用後,及時補充,及時登記,並貼好封條,簽上封存日期及封存者姓名,嚴禁落鎖。

3. 每周大清理搶救車一次,葯物和一次性無菌用品推陳出新,過期物品進行消毒,檢查器械性能,車輪 上油。

4. 各科根據特殊需要另備胸穿包、靜脈切開包、氣管切開包、導尿包等
(1) 搶救車應備有搶救葯品、物品、器械以及用葯換算表等,應定量、定位放

置。

(2) 搶救車設專人管理,不準任意挪用或外借。

(3) 搶救車內葯品每月檢查一次效期,定期更換;無菌物品、器械用後需立即

清理、消毒,註明滅菌日期,消耗部分及時補充,超過有效期應重新滅菌。

(4) 搶救車內物品僅供搶救時使用。

(5) 搶救車在開啟使用的情況下應做到每日核對,班班交接,葯、物對數。

(6) 搶救車在不使用的情況下可封存,每月開封檢查一次葯品的有效期並按要

求記錄。

(7) 封存的搶救車如有啟用應及時記錄並清點補充,經雙人核對、無誤後方可

封存,護士長每月抽查一次,並記錄。

(8) 護士必須熟悉搶救車內各種物品的擺放,搶救時做到快而准。

展開全文

③ 急救葯品使用遵循( )原則,依據近效期先後以( )依次擺放,使用時( )拿出使用即

搶救車的相關要求包括:

1、統一設立標識系統:根據各科需要保持一定葯品基數,標明葯品名稱、劑量。在每類安瓿的瓶頸,使用不同顏色貼紙以示區別。有效期在 3 個月內使用紅色標簽,以便使用時第一時間提醒護士取用,按標簽顏色判斷葯品有效期。

2、統一擺葯順序:統一要求將每種葯品的安瓿按照失效時間的先後從右到左排序,培養護士的思維定式,以防用葯時不熟悉情況而延誤搶救時機。

因此此題填空內容應為:急救葯品使用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則,依據近效期先後以(從右向左)依次擺放,使用時(從右向左)拿出使用即可。

④ 護理規章制度的核心是

護理十四項核心制度

一、護理質量管理制度
(一)醫院成立由分管院長、護理部主任(副主任)、科護士長組成的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負責全院護理質量管理目標及各項護理質量標准制定並對護理質量實施控制與管理。
(二)護理質量實行護理部、科室、病區三級控制和管理。
1、 病區護理質量控制組(Ⅰ級):由2-3人組成,病區護士長參加並負責。按照質量標准對護理質量實施全面控制,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對出現的質量缺陷進行分析,制定改進措施。檢查有登記、記錄並及時反饋,每月填寫檢查登記表及護理質量月報表報上一級質控組。
2、科護理質量控制組(Ⅱ級):由3-5人組成,科護士長參加並負責。每月有計劃地或根據科室護理質量的薄弱環節進行檢查,填寫檢查登記表及護理質量月報表報護理部控制組,對於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研究分析,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並落實。
3、護理部護理質量控制組(Ⅲ級):由8-10人組成,護理部主任參加並負責。每月按護理質量控制項目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對各病區護理工作進行檢查評價,填寫檢查登記表及綜合報表。及時研究、分析、解決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每月在護士長會議上反饋檢查結果,提出整改意見,限期整改。
(三)建立專職護理文書終末質量控制督察小組,由主管護師以上人員承擔負責全院護理文書質量檢查。每月對出院患者的體溫單、醫囑單、護理記錄單、手術護理記錄單等進行檢查評價,不定期到臨床科室抽查護理文書書寫質量,填寫檢查登記表上報護理部。
(四)對護理質量缺陷進行跟蹤監控,實現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
(五)各級質控組每月按時上報檢查結果,科及病區於每月30日以前報護理部,護理部負責對全院檢查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填寫報表並在護士長例會上反饋檢查評價結果。
(六)護理部隨時向主管院長匯報全院護理質量控制與管理情況,每季度召開一次護理質量分析會,每年進行護理質量控制與管理總結並向全院護理人員通報。
(七)護理工作質量檢查考評結果作為各級護理人員的考核內容。

二、病房管理制度
(一)在科主任的領導下,病房管理由護士長負責,科主任積極協助,全體醫護人員參與。
(二)嚴格執行陪護制度,加強對陪護人員的管理,積極開展衛生宣教和健康教育。主管護士應及時向新住院患者介紹住院規則、醫院規章制度,及時進行安全教育,簽署住院患者告知書,教育患者共同參與病房管理。
(三)保持病房整潔、舒適、安靜、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輕、關門輕、操作輕、說話輕。
(四)統一病房陳設,室內物品和床位應擺放整齊,固定位置,未經護士長同意不得任意搬動。
(五)工作人員應遵守勞動紀律,堅守崗位。工作時間內必須按規定著裝。病房內不準吸煙,工作時間不聊天、不閑坐、不做私事。治療室、護士站不得存放私人物品。原則上,工作時間不接私人電話。
(六)患者被服、用具按基數配給給患者使用,出院時清點收回並做終末處理。
(七)護士長全面負責保管病房財產、設備,並分別指派專人管理,建立帳目,定期清點。如有遺失,及時查明原因,按規定處理。管理人員調動時,要辦好交接手續。
(八)定期召開公休座談會,聽取患者對醫療、護理、醫技、後勤等方面的意見,對患者反映的問題要有處理意見及反饋,不斷改進工作。
(九)病房內不接待非住院患者,不會客。值班醫生與護士及時清理非陪護人員,對可疑人員進行詢問。嚴禁散發各種傳單、廣告及推銷人員進入病房。
(十)注意節約水電、按時熄燈和關閉水龍頭,杜絕長流水,長明燈。
(十一)保持病房清潔衛生,注意通風,每日至少清掃兩次,每周大清掃一次。病房衛生間清潔、無味。

三、搶救工作制度
(一)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急救知識培訓,提高其搶救意識和搶救水平,搶救患者時做到人員到位、行動敏捷、有條不紊、分秒必爭。
(二)搶救時做到分工明確,密切配合,聽從指揮,堅守崗位。
(三)每日核對搶救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帳物相符。各種急救葯品、器材及物品應做到「五定」:定數量品種、定點放置、定專人管理、定期消毒、滅菌、定期檢查維修。搶救物品不準任意挪用或外借,必須處於應急狀態。無菌物品須註明滅菌日期,保證在有效期內使用。
(四)參加搶救人員必須掌握各種搶救技術和搶救常規,確保搶救的順利進行。
(五)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准確、及時填寫患者護理記錄單,記錄內容完整、准確。
(六)嚴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對制度,在搶救患者過程中,正確執行醫囑。口頭醫囑要求准確清楚,護士執行前必須復述一遍,確認無誤後再執行;保留安瓿以備事後查對。及時記錄護理記錄單,來不及記錄的於搶救結束後6小時內據實補記,並加以說明。
(七)搶救結束後及時清理各種物品並進行初步處理、登記。
(八)認真做好搶救患者的各項基礎護理及生活護理。煩躁、昏迷及神志不清者,加床檔並採取保護性約束,確保患者安全。預防和減少並發症的發生。

四、分級護理制度
分級護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間,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確定並實施不同級別的護理。分級護理分為四個級別:特級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和三級護理。
特級護理:(一)使用對象:
1.病情危重,隨時可能發生病情變化需要進行搶救的患者;2.重症監護患者;3.各種復雜或者大手術後的患者;4.嚴重創傷或大面積燒傷的患者;5.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並需要嚴密監護病情的患者;6.實施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並需要嚴密監護生命體征的患者;7.其他有生命危險,需要嚴密監護生命體征的患者。
(二)護理要點:
1.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監測生命體征;2.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葯措施;3.根據醫囑,准確測量出入量;4.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如口腔護理、壓瘡護理、氣道護理及管路護理等,實施安全措施;5.保持患者的舒適和功能體位;6.實施床旁交接班。
一級護理:
(一)使用對象:
1.病情趨向穩定的重症患者;2.手術後或者治療期間需要嚴格卧床的患者;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穩定的患者;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隨時可能發生變化的患者。
(二)護理要點:
1.每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2.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征;3.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葯措施;4.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如口腔護理、壓瘡護理、氣道護理及管路護理等,實施安全措施;5.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
二級護理
(一)使用對象:
1.病情穩定,仍需卧床的患者;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二)護理要點:
1.每2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2.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征;3.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葯措施;4.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護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
三級護理:
(一)使用對象: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穩定的患者;2.生活完全自理且處於康復期的患者。
(二)護理要點:
每3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征;
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葯措施;
4.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

五、護理交接班制度
(一)病房護士實行24小時輪流值班制,值班人員履行各班職責護理患者。
(二)每天晨會集體交接班,全體醫護人員參加,一般不超 過15分鍾。由夜班護士詳細報告重危及新入院患者的病情、診斷及護理等有關事項,護士長根據報告作必要的總結,扼要的布置當天的工作。
(三)交班後,由護士長帶領接班者共同巡視病房,對危重患者、手術後患者、待產婦、分娩後、小兒患者以及有特殊情況的患者進行床頭交接班。
(四)對規定交接班的毒、麻、劇、限葯品及醫療器械、被服等當面交接清楚並簽字。
(五)除每天集體交接班外,各班均需按時交接。接班者應提前10-15分鍾到科室,清點應接物品,閱讀交接班報告和護理記錄單。交班者向接班者交清患者病情,並對危重、手術、小兒患者及新入院患者進行床頭交接。未交接清楚前,交班者不得離開崗位,凡因交接不清所出現的問題由接班者負責。
(六)值班者在交班前除完成本班各項工作外,需整理好所用物品,保持治療室、護士站清潔,並為下一班做好必要的准備。
(七)交班內容
患者的心理情況、病情變化、當天或次日手術患者及特殊檢查患者的准備工作及注意事項。當天患者的總數、新入院、出院、手術、分娩、病危、死亡、轉科(院)等及急救葯品器械、特殊治療和特殊標本的留取等。
(八)交班方法
1、文字交接:每班書寫護理記錄單,進行交班。
2、床頭交接:與接班者共同巡視病房,重點交接危重及大手術患者、
老年患者、小兒患者及特殊心理狀況的患者。
3、口頭交接:一般患者採取口頭交接。

六、查對制度
(一)處理醫囑、轉抄服葯卡、注射卡、護理單等時,必須認真核對患者的床號、姓名,執行醫囑時應註明時間並簽字。醫囑要班班查對,每天總查對。每周大查對一次,護士長參加並簽名。每次查對後進行登記,參與查對者簽名。
(二)執行醫囑及各項處置時要做到「三查」、「七對」。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後查對;
七對:對床號、姓名、葯名、劑量、時間、用法、濃度。
(三)一般情況下不執行口頭醫囑。搶救時醫師可下達口頭醫囑,護士執行時必須復誦一遍,確定無誤後執行,並暫保留用過的空安瓿。搶救結束後及時補開醫囑(不超過6小時)。
(四)輸血:取血時應和血庫發血者共同查對。
三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質量及輸血裝置是否完好;
八對:姓名、床號、住院號、瓶(袋)號、血型、交叉配血試驗結果、血液種類及劑量。
在確定無誤後方可取回,輸血前由兩人按上述項目復查一遍。輸血完畢應保留血袋12-24小時,以備必要時查對。將血袋上的條形碼粘貼於交叉配血報告單上,入病歷保存。
(五)使用葯品前要檢查葯瓶標簽上的葯名、失效期、批號和葯品質量,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擺葯後須經兩人查對後再執行。
(六)抽取各種血標本在注入容器前,應再次核對標簽上的各項內容,確保無誤。
(七)手術查對制度
1、六查十二對:
六查:(1)到病房接患者時查(2)患者入手術間時查(3)麻醉前查(4)消毒皮膚前查(5)開刀時查(6)關閉體腔前後查。
十二對:科別、床號、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手術間號、手術名稱、手術部位、所帶物品葯品、葯物過敏史及有無特殊感染、手術所用滅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及數量是否符合。
2、手術取下標本,巡迴護士與手術者核對無誤後方可與病理檢驗單一並送檢。
3、手術標本送檢過程中各環節嚴格交接查對,並雙方簽字。
(八)供應室查對制度
1、回收器械物品時:查對名稱、數量,初步處理情況,器物完好程度。
2、清洗消毒時:查對消毒液的有效濃度及配製濃度;浸泡消毒時間、酶洗前殘余消毒液是否沖洗干凈。
3、包裝時:查對器械敷料的名稱、數量、質量、濕度。
4、滅菌前:查對器械敷料包裝規格是否符合要求,裝放方法是否正確;滅菌器各種儀表、程序控制是否符合標准要求。
5、滅菌後:查試驗包化學指示卡是否變色、有無濕包。植入器械是否每次滅菌時進行生物學監測。
6、發放各類滅菌物品時:查對名稱、數量、外觀質量、滅菌標識等。
7、隨時查供應室備用的各種診療包是否在有效期內及保存條件是否符合要求。
8、一次性使用無菌物品:要查對批批檢驗報告單,並進行抽樣檢查。
9、及時對護理缺陷進行分析,查找原因並改進。

七、給葯制度
(一)護士必須嚴格根據醫囑給葯,不得擅自更改,對有疑問的醫囑,應了解清楚後方可給葯,避免盲目執行。
(二)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療目的,熟悉各種常用葯物的性能、用法、用量及副作用,向患者進行葯物知識的介紹。
(三)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後查。
七對:床號、姓名、葯名、濃度、劑量、用法、時間。
(四)做治療前,護士要洗手、戴帽子、口罩,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五)給葯前要詢問患者有無葯物過敏史(需要時作過敏試驗)並向患者解釋以取得合作。用葯後要注意觀察葯物反應及治療效果,如有不良反應要及時報告醫師,並記錄護理記錄單,填寫葯物不良反應登記本。
(六)用葯時要檢查葯物有效期及有無變質。靜脈輸液時要檢查瓶蓋有無松動、瓶口有無裂縫,液體有無沉澱及絮狀物等。多種葯物聯合應用時,要注意配伍禁忌。
(七)安全正確用葯,合理掌握給葯時間、方法,葯物要做到現配現用,避免久置引起葯物污染或葯效降低。
(八)治療後所用的各種物品進行初步清理後,由中心供應室回收處理。口服葯杯定期清洗消毒備用。
(九)如發現給葯錯誤,應及時報告、處理,積極採取補救措施。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

八、護理查房制度
(一)護理部主任查房
1、護理部主任每日隨時輪流巡迴查房,查護士勞動紀律,無菌技術操作,崗位責任制的執行情況,以重病護理、消毒隔離、服務態度等為主要內容,並記錄查房結果。
2、每月進行專科護理大查房一次,有詳細查房結果。
3、選擇好疑難病例、危重患者或特殊病種進行查房。事先通知病房所查房內容,由病房護士長指定報告病例的護理人員進行准備,查房時要簡單報告病史、診斷、護理問題、治療護理措施等,查房完畢進行討論,並及時修訂護理計劃。
4、每月按護理工作要求,進行分項查房,嚴格考核、評價,促使護理質量達標。
(二)科護士長查房
1、每日上午巡視病房,查病房秩序和護士崗位責任制執行情況。
2、每兩周進行一次專科護理業務查房,方法同護理部主任查房的要求。
3、定期抽查護理表格書寫情況和各種表格登記情況。
(三)護士長查房
1、護士長隨時巡視病房,查各班護士職責執行情況、勞動紀律、無菌操作規程等執行情況。
2、每兩周一次護理業務查房,典型病例或危重患者隨時查房。並做好查房記錄。
3、組織教學查房,有目的、有計劃,根據教學要求,查典型病例,事先通知學員熟悉病歷及患者情況,組織大家共同討論,也可進行提問,由護士長做總結。
(四)參加醫生查房:
病區護士長或責任護士每周參加主任或科室大查房,以便進一步了解病情和護理工作質量。
(五)有條件的醫院,開展主任(副主任)護師、主管護師、護師三級業務查房。

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一)護理人員對住院及門診就診患者必須進行一般衛生知識的宣教及健康教育。
(二)健康教育方式
1、個體指導:內容包括一般衛生知識,如個人衛生、公共衛生、飲食衛生;常見病、多發病、季節性傳染病的防病知識;急救常識、婦幼衛生、嬰兒保健、計劃生育等知識。在護理患者時,結合病情、家庭情況和生活條件做具體指導。
2、集體講解:門診患者可利用候診時間,住院患者根據作息時間。採取集中講解、示範、模擬操作相結合及播放電視錄象等形式進行。
3、文字宣傳:以黑板報、宣傳欄、編寫短文、健康教育處方、圖畫、詩歌等形式進行。
(三)對患者的衛生宣教要貫穿患者就醫的全過程。
1、門診患者在掛號、分診、診治等各環節均應有相應的衛生知識宣傳。
2、住院患者在入院介紹、診治護理過程、出院指導內容中均應有衛生常識及防病知識的宣教。住院患者的宣教要記錄在健康教育登記表中,並及時進行效果評價,責任護士及患者或家屬簽名。

十、護理會診制度
(一)凡屬復雜、疑難或跨科室和專業的護理問題和護理操作技術,均可申請護理會診。
(二)科間會診時,由要求會診科室的責任護士提出,護士長同意後填寫會診申請單,送至被邀請科室。被邀請科室接到通知後兩天內完成(急會診者應及時完成),並書寫會診記錄。
(三)科內會診,由責任護士提出,護士長或主管護師主持,召集有關人員參加,並進行總結。責任護士負責匯總會診意見。
(四)參加會診人員原則上應由副主任護師以上人員,或由被邀請科室護士長指派人員承擔。
(五)集體會診者,由護理部組織,申請科室主管護士負責介紹患者的病情,並認真記錄會診意見。

十一、患者身份識別制度
(一)護士在進行各項診療護理活動中,嚴格執行查對制度,至少同時使用姓名、性別、床號三項內容確認患者身份,不得僅以床號作為識別的依據。
(二)手術病人、昏迷、神志不清、無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以及小兒和一級護理的病人,均使用「腕帶」作為操作前識別病人身份的重要標識。護士在使用腕帶時,實行「雙核對」(腕帶與床頭卡同時核對),准確識別患者身份。
(三)使用腕帶前向病人或家屬做好宣教,使患者或家屬認識到使用腕帶的目的及重要性。
﹙四﹚填入腕帶的識別信息必須由兩名醫務人員核對後方可使用,若損壞需更新時,需要經兩人重新核對;腕帶內容填寫要求字跡清晰、准確規范,項目包括:病區、床號、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診斷等。
﹙五﹚在病房、手術室、ICU之間轉運交接病人時,除使用「腕帶」作為識別患者身份的標識外,嚴格按照交接程序進行交接,填寫交接登記本,雙方簽名。
﹙六﹚手術當日,手術室人員應與病區護士共同核對患者腕帶標識上的內容,並與病歷、患者或者家屬核對,無誤後方能送入手術間;麻醉前、手術開始前,巡迴護士、麻醉醫師、手術醫師共同核對患者手術部位等;術畢手術室護士應與病區護士認真核對腕帶、病歷,做好病人、病情、葯品及物品的交接,核對無誤後方可離開。

十二、護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確保治療、護理工作的正常進行,護理部定期檢查考核。
(二)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堅持醫囑班班查對,每天總查對,護士長每周總查對一次並登記、簽名。
(三)毒、麻、限、劇葯品做到安全使用,專人管理,專櫃保管並加鎖。保持固定基數,用後督促醫師及時開處方補齊,每班交接並登記。
(四)內服、外用葯品分開放置,瓶簽清晰。
(五)各種搶救器械保持清潔、性能良好;急救葯品符合規定,用後及時補充,專人管理,每周清點兩次並登記;無菌物品標識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確保在有效期內。
(六)供應室供應的各種無菌物品經檢驗合格後方可發放。
(七)對於所發生的護理差錯,科室應及時組織討論,並上報護理部。
(八)對於有異常心理狀況的患者要加強監護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九)工作場所及病房內嚴禁患者使用非醫院配置的各種電爐、電磁爐、電飯鍋等電器,確保用電安全。
(十)制定並落實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預案和危重患者搶救護理預案。

十三、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
﹙一﹚建立不良事件報告登記本和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登記表,內容包括:皮膚壓瘡、患者跌倒、導管滑脫、意外傷害、用錯葯、打錯針等護理事件。
﹙二﹚一旦發生不良事件後,當事人應立即向護士長報告、護士長及當事人第一時間做好病人及家屬的安撫工作,積極採取補救措施,以減少或消除由於不良事件造成的不良後果。
﹙三﹚護士長及時組織人員對不良事件進行調查,針對具體情況,組織科室有關人員開展討論,進行原因分析、總結經驗教訓、制定防範措施,並進行詳細的記錄。同時填寫《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登記表》,記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地點、過程、後果、處理及防範措施,上報科護士長和護理部。
﹙四﹚科室在組織調查護理不良事件過程中,應當專人保管相關病案和資料,任何人不得塗改、偽造、隱藏、丟失,違者按情節輕重予以嚴肅處理。
﹙五﹚一般不良事件發生後要求24小時內報告;重大不良事件,情況緊急者應在處理的同時立即報告護理部及醫教辦。對發生不良事件的科室和個人有意隱瞞不報者,按情節輕重給予處理。

十四、病房一般消毒隔離管理制度
(一)病房內收住患者應按感染與非感染性疾病分別收治,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患者一覽表卡片上做標記。
(二)醫務人員進入感染患者房間,應嚴格執行相應疾病的消毒隔離及防護措施,必要時穿隔離衣、戴手套等。
(三)一般情況下,病房應定時開窗通風,每日2次。地面濕式清掃,必要時進行空氣消毒。發現明確污染時,應立即消毒。患者出院、轉院、轉科、死亡後均要進行終末消毒。
(四)患者的衣服、被單每周更換一次。被血液、體液污染時及時更換,在規定地點清點更換下的衣物及床單元用品。
(五)醫護人員在診治護理不同患者前後,應洗手或用手快速消毒劑擦洗。
(六)各種診療護理用品用後按醫院感染管理要求進行處理,特殊感染的患者採用一次性用品,用後裝入黃色塑料袋內並粘貼標識,專人負責回收。
(七)對特殊感染患者要嚴格限制探視及陪護人員,必要時穿隔離衣褲、戴口罩及帽子。
(八)患者的餐具、便器固定使用,特殊感染患者的排泄物及剩餘飯菜,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九)各種醫療廢物按規定收集、包裝、專人回收。
(十)病房及衛生間的拖把等衛生清潔用具,要分開使用,且標記清楚。用後消毒液浸泡,並清洗後晾掛備用。
(十一)患者的床頭櫃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2次。病床濕式清掃,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
(十二)重點部門:如手術室、中心供應室、產房、重症監護室(ICU、CCU、NICU等)、導管介入治療室、內鏡室、口腔科、透析室等執行相應部門的消毒隔離要求。
(十三)特殊疾病和感染者按相關要求執行。

⑤ 請問葯品到效期幾個月為近效期葯品,效期不同的劃分時間有不同,請幫幫忙!

近效期葯品是指有效期≥5年的葯品,其有效期距失效期限≤1年半的葯品;或者葯品有效期≥2年且距離失效期只有1年的葯品。葯品有效期是指葯品在一定的儲藏條件下能夠保持質量的期限。

根據《葯品管理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到期的葯品過期不能再繼續使用。」

生病畢竟是偶然事件、小概率事件,無法預測,許多葯物尤其是某些搶救用葯,使用的機會較少,過期不能使用幾乎是必然的。這是無法避免的,也是導致葯品過期的最直接原因。此外在葯品流通各個環節均可以不同程度的造成葯品積壓。



(5)急救葯品有效期檢查登記表擴展閱讀:

實行科學管理近效期葯品,完善制度,利用醫院網路管理系統,從規范葯品采購量和管理滯銷葯品入手,對防止葯品過期失效,保證葯品質量,減少葯品浪費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結果減輕葯劑人員的勞動強度,簡化葯品效期管理程序,多年無過期葯品。

具體措施如下:

1、葯品管理制定責任制。健全效期葯品管理制度,葯品養護管理制度,貴重葯品交接班制度,積壓葯品申報制度等。

2、合理的庫存管理。效期葯品具有嚴格的時效性,對效期葯品應按系統分類,核定合理的庫存量,非急需近效期葯品勿購入,根據臨床用葯情況及庫存情況,按市場所需制定采購計劃。葯品采購部門在購進葯品時,要求葯品距離失效期不得低於1年。

⑥ 護理核心制度

護理核心制度:

①醫囑查對制度:

醫囑應做到班班查對、每日總對,包括醫囑單、執行卡、各種標識(飲食、護理級別、過敏、隔離等),設總查對登記本。單線班處理的醫囑,由下一班負責查對。各項醫囑處理後,應核對並簽名。臨時執行的醫囑,需經第二人查對無誤後方可執行,記錄執行時間,執行者簽名。

搶救患者時醫師下達的口頭醫囑,執行者須大聲復述一遍,經醫師核實無誤後方可執行;搶救完畢,醫師補開醫囑並簽名;安瓿留於搶救後再次核對。對有疑問的醫囑須經核實後,方可執行

②發葯、注射、輸液查對制度:

發葯、注射、輸液等必須嚴格執行「三查八對一注意」。備葯時要檢查葯品是否在有效期內、標簽是否清晰;水劑、片劑有無變質;安瓿、注射液瓶有無裂痕;密封鋁蓋有無松動;輸液瓶(袋)有無漏水;葯液有無渾濁和絮狀物等。任意一項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備葯後必須經第二人核對,方可執行。

麻醉葯使用後須保留空安瓿備查,同時在毒、麻葯品管理記錄本上登記並簽名。使用多種葯物時,要注意有無配伍禁忌。發葯、注射、輸液時,患者如提出疑問,應及時核查,確認無誤後方可執行。輸液瓶加葯後要在標簽上註明床號、姓名、主要葯名、劑量,並留下空安瓿,經另一人核對後方可使用。

③輸血查對制度:

抽交叉配血查對制度。取血查對制度取血時,認真核對血袋上的姓名、性別、編號、輸血數量、血型等是否與交叉配血報告單相符,確保准確無誤。檢查血液有效期及外觀,符合規范要求。輸血過程查對制度。

④無菌物品查對制度:

使用滅菌物品和一次性無菌物品前,應檢查包裝和容器是否嚴密、乾燥、清潔,檢查滅菌日期、有效期、滅菌效果指示標識是否符合要求。若發現物品過期、包裝破損、不潔、潮濕、未達滅菌效果等,一律禁止使用。使用已啟用的滅菌物品,應核查開啟時間、物品質量、包裝是否嚴密、有無污染。

消毒供應室發放一次性無菌物品的記錄應具有可追溯性。記錄內容包括物品出庫日期、名稱、規格、數量、生產廠家、生產批號、滅菌日期、失效日期等。科室指定專人負責無菌物品的領取、保管。定期清點,分類保管,及時檢查。確保產品外包裝嚴密、清潔,無菌物品無潮濕、霉變、過期。

⑤手術安全核查制度:

患者接入手術室前手術室接患者人員與病區當班護士核查患者科室、床號、住院號、姓名、性別、診斷、手術名稱與手術部位、配血報告、術前用葯、葯物過敏試驗結果、影像學資料等,手術患者均應佩戴身份識別標識,不能將貴重物品、假牙等帶人手術室。

患者進入手術室後必須由具有執業資質的手術醫師、麻醉醫師和手術室護士三方(以下簡稱三方),分別在麻醉實施前、手術開始前和患者離開手術室前,共同對患者身份和手術部位等內容進行核查並簽名。

術中用葯的核查由手術醫師或麻醉醫師根據情況需要下達醫囑並做好相應記錄,由手術室護士負責核查。凡體腔或深部組織手術,要在手術前、關閉體腔前後查對紗墊、紗布、縫針、器械等數目是否與術前相符。手術取下的標本,由洗手護士與手術醫師核對後,由手術醫師填寫病理檢驗單送檢,並進行登記與交接。

參考資料網路--護理技術

⑦ 搶救車葯品過期提前多久更換

三個月

加強搶救車葯品的管理,保證搶救車內物品數量,質量完好,並能應急使用,以提高搶救質量,特製訂本制度。
【拓展資料】
2.標准
2.1搶救車葯品的存放。
2.1.1急救葯品應保持完整的盒子或外包裝儲存於搶救車上,外貼標簽註明葯名、規格、數量。包裝內備有葯品說明書,且盒內葯品產地、規格、劑量等應一致,並按葯理性質分類置於搶救車上。
2.1.2搶救車葯品的有效期必須在3個月以上。針劑按先左後右順序排放與使用,如有新、舊葯品混放現象,應仔細查看每支針劑的有效期,將最近的有效期寫於標簽上覆蓋以前的有效期。
2.1.3嚴格按照《葯品儲存制度》存放,防止葯品變色、沉澱或析出結晶、變質等,如發現葯品有異常情況,應及時到葯庫更換處理。
2.1.4搶救車上毒、麻、精神高危葯品都應有醒目的標示,並按照《特殊管理葯品管理制度》規定嚴格管理。
2.1.5搶救車內葯品配置全院統一,每輛推車的同一抽屜一律放置相同的葯品並貼上統一標簽。車內葯品按擺放位置畫出平面圖,粘貼在搶救車表面右下方,兒科病區搶救車加貼兒科搶救葯品劑量換算表,方便護士查看。
2.2搶救車葯品的使用。
2.2.1每病區設責任護士1名,對搶救用葯完好率負全責。責任護士每月輪換1次,以避免護士因長時間不接觸搶救車而遺忘。1、要和科室主任聯系,和科里的醫生達成一致的意見,如規定:搶救車內葯品可以用,非搶救是也可以用,但一定要及時的補充。比如規定用完之後,一定要在當日內補齊,夜間用後要在第二日上午解決葯品短缺問題; 2、安排專職護士督促醫生,及時補充搶救車內的葯品。也可以安排白班護士或者責任護士來督促; 3、作為護士長,應當定時或不定時檢查搶救車內的葯品,是否失效,短缺否等情況; 4、在平時工作中,和醫生形成一種習慣,配合默契,隨用隨補,形成良性循環,相信,您的搶救車內不至於會出現類似速尿、西地蘭之類的常用葯都會因為不用而失效吧。至於不常用的葯品,失效了,那也沒有辦法。 以上是我們單位的一點經驗,應付工作和檢查基本沒有問題,不知能否對貴單位起到幫助

⑧ 急救葯品清單

1、尼可剎米 0.375mg/2ml 20
2、山梗菜鹼 3mg/1ml 20
3、去甲腎上腺素 1mg/1ml 20
4、腎上腺素 1mg/1ml 20
5、多巴胺 20mg/2ml 20
6、多巴酚丁胺 20mg/2ml 10
7、間羥胺 19mg/1ml 10
8、硝普鈉 50mg 10
9、硫酸鎂 10mg/10ml 10
10、酚妥拉明 10mg/1ml 10
11、西地蘭 0.4mg/2ml 10
12、硝酸甘油 5mg/1ml 20
13、利多卡因 0.1g/5ml 10
14、心律平 35mg/10ml 10
15、胺碘酮 0.15g/5ml 10
16、阿托品 0.5mg/1ml 10
17、山莨菪鹼 10mg/1ml 10
18、喘定 0.25g/2ml 10
19、氨茶鹼 0.25g/10ml 10
20、呋塞米 20mg/2ml 10
21、20%甘露醇 250ml 5
22、地塞米松 5mg/1ml 10
23、異丙嗪 50mg/2ml 10
24、地西泮 10mg/2ml 10
25、垂體後葉素 6u 10
26、哌替啶 0.1/2ml 1
27、嗎啡 10mg/1ml 1
28、納洛酮 0.4mg/1ml 10
29、5%碳酸氫鈉 250ml 5
30、50%葡萄糖 10g/20ml 10
31、706代血漿 500ml 5

⑨ 護士配置制度

一.護理質量管理制度
二.病房管理制度
三.搶救工作制度
四.分級護理制度
五.護理交接班制度
六.查對制度
七.給葯制度
八.護理查房制度
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十.護理會診制度
十一.病房一般消毒隔離管理制度
十二.護理安全管理制度
十三.護理差錯、事故報告制度
十四.術前患者訪視制度
護理質量管理制度
一.醫院成立由分管院長、護理部主任(副主任)、科護士長組成的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負責全院護理質量管理目標及各項護理質量標准制定並對護理管理實施控制與管理。
二.護理質量實行護理部、科室、病區三級控制和管理。
1.病區護理質量控制組(Ⅰ級):由2~~3人組成,病區護士長參加並負責。按照質量標准對護理質量實施全面控制,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對出現的質量缺陷進行分析,制定改進措施。檢查有登記、記錄並及時反饋,每月填寫檢查登記表及護理質量月報表上一級質控組。
2.科護理質量控制組(Ⅱ級):由3~~5人組成,科護士長參加並負責。每月有計劃地或根據科室護理質量的薄弱環節進行檢查,填寫檢查登記表及護理質量月報表護理部控制組,對於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研究分析,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並落實。
3.護理部護理質量控制組(Ⅲ級):由8~~10人組成,護理部主任參加並負責。每月按護理質量控制項目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對各病區護理工作進行檢查評價,填寫檢查登記表及綜合報表。及時研究、分析、解決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每月在護士長會議上反饋檢查結果,提出整改意見,限期整改。
三.建立專職護理文書終末質量控制督察小組,由主管護師以上人員承擔負責全院護理文書質量檢查。每月對出院患者的體溫單、醫囑單、護理記錄單、手術護理記錄單等進行檢查評價,不定期到臨床科室抽查護理文書書寫質量,填寫檢查登記表上報護理部。
四.對護理質量缺陷進行跟蹤監控,實施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
五.各級質控組每月按時上報檢查結果,科及病區於每月30日以前報護理部,護理部負責對全院檢查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填寫報表並在護士長例會上反饋檢查評價結果。
六.護理部隨時向主管院長匯報全院護理質量控制與管理情況,每季度召開一次護理質量分析會,每年進行護理質量控制與管理總結並向全院護理人員通報。
七.護理工作質量檢查考評結果作為各級護理人員考核內容。
病房管理制度
一、在科主任的領導下,病房管理由護士長負責,科主任積極協助,全體醫護人員參與。
二、嚴格執行陪護制度,加強對陪護人員的管理,積極開展衛生宣教和健康教育。主管護士應及時向新住院患者介紹住院規則、醫院規章制度,及時進行安全教育,簽署住院患者告知書,教育患者共同參與病房管理。
三、保持病房整潔、舒適、安靜、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說話輕、走路輕、操作輕、關門輕。
四、統一病房陳設,室內物品和床位應擺放整齊,固定位置,未經護士長同意不得任意搬動。
五、工作人員應遵守勞動紀律,堅守崗位。工作時間內必須按規定著裝。病房內不準吸煙,工作時間不聊天、不閑坐、不做私事。治療室、護士站不得存放私人物品。原則上,工作時間不接私人電話。
六、患者被服、用具按基數配給患者使用,出院時清點收回並做終末處理。
七、護士長全面負責保管病房財產、設備,並分別指派專人管理,建立帳目,定期清點。如有遺失,及時查明原因,按規定處理。管理人員調動時,要辦好交接手續。
八、定期召開工休座談會,聽取患者對醫療、護理、醫技、後勤等方面的意見,對患者反映的問題要有處理意見及反饋,不斷改進工作。
九、病房內不接待非住院患者,不會客。值班醫生與護士及時清理非陪護人員,對可疑人員進行詢問。嚴禁散發各種傳單、廣告及推銷人員進入病房。
十、注意節約水電、按時熄燈和關閉水龍頭,杜絕長流水、長明燈。
十一、保持病房清潔衛生,注意通風,每日至少清掃兩次,每周大清掃一次。病房衛生間清潔、無味。
搶救工作制度
一、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急救知識培訓,提高其搶救意識和搶救水平,搶救患者時做到人員到位、行動敏捷、有條不紊、分秒必爭。
二、搶救時做到明確分工,密切配合,聽從指揮,堅守崗位。
三、每日核對搶救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帳物相符。各種急救葯品、器材及物品應做到「五定」:定數量品種、定點放置、定專人管理、定期消毒、滅菌、定期檢查維修。搶救物品不準任意挪用或外借,必須處於應急狀態。無菌物品須註明滅菌日期,保證在有效期內使用。
四、參加搶救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各種搶救技術和搶救常規,確保搶救的順利進行。
五、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准確、及時填寫患者護理記錄單,記錄內容完整、准確。
六、嚴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對制度,在搶救患者過程中,正確執行醫囑。口頭醫囑要求准確清楚,護士執行前必須復述一遍,確認無誤後再執行;保留安瓿以備事後查對。及時記錄護理記錄單,來不及記錄的於搶救結束後6小時內據實補記,並加以說明。
七、搶救結束後及時清理各種物品並進行初步處理、登記。
八、認真做好搶救患者的各項基礎護理及生活護理。煩躁、昏迷及神志不清者,加床檔並採取保護性約束,確保患者安全。預防和減少並發症的發生。
分級護理制度
分級護理是根據患者病情的輕重緩急,護理級別由醫生以醫囑的形式下達。分為特別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和三級護理。
一、特別護理
1、適用對象:病情危重,需隨時觀察,以便進行搶救的患者,如嚴重創傷、各種復雜疑難的大手術後、器官移植、大面積燒傷和「五衰」等患者。
2、護理要求:(1)設立專人24小時護理,嚴密觀察病情和生命體征變化;(2)制訂護理計劃,嚴格執行各項技術操作規程,落實護理措施,正確執行醫囑,及時准確填寫特別護理記錄單。(3)備齊急救葯品和器材,以便隨時急用。(4)認真細致做好各項基礎護理工作,嚴防並發症,確保患者安全。(5)了解影響患者心理變化的各種因素,給予必要的心理護理和疏導,適時進行健康教育
二、一級護理
1、適用對象:病情危重絕對卧床休息的患者,如重大手術後、休克、癱瘓、昏迷、高熱、出血、肝腎功能衰竭和早產兒等。
2、護理要求:(1)每15-30分鍾巡視患者一次,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生命體征。(2)制定護理計劃,嚴格執行各項診療及護理措施,及時填寫護理記錄單。(3)按需准備搶救葯品和器材。(4)認真細致做好各項基礎護理工作,嚴防並發症。
三、二級護理
1、適用對象:病情較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患者,如大手術後病情穩定者,以及年老體弱、幼兒、慢性病不宜多活動者等。
2、護理要求:(1)每1-2小時巡視患者一次,注意觀察病情。(2)生活上給予必要的協助,了解患者病情動態及心理狀態,滿足其身心兩方面的需要。(3)生活上給予必要的協助。(4)按時記錄護理記錄單,病情變化時及時記錄。
四、三級護理
1、適用對象:病情較輕,生活基本能自理的患者,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復期及手術前准備階段。
2、護理要求:(1)每日巡視患者兩次,觀察病情。(2)按護理常規護理。(3) 督促患者遵守院規,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動態需求。(4)做好健康教育。
護理交接班制度
一、病房護士實行24小時三班輪流值班制,值班人員履行各班職責護理患者。
二、每天晨會集體交接班,全體醫護人員參加,一般不超過15分鍾。由夜班護士詳細報告危重及新入院患者的病情、診斷及護理等有關事項。護士長根據報告作必要的總結,扼要的布置當天的工作。
三、交班後,由護士長帶領接班者共同巡視病房,對危重患者、手術後患者、待產婦、分娩後、小兒患者以及有特殊情況的患者進行床頭交接班。
四、對規定交接班的毒、麻、劇、限葯及醫療器械、被服等當面交接清楚並簽字。
五、除每天集體交接班外,各班均需按時交接。接班者應提前10—15分鍾到科室,清點應接物品,閱讀交接班報告和護理記錄單。交班者向接班者交清患者病情,並對危重、手術、小兒患者以及新入院患者進行床頭交接。未交接清楚前,交班者不得離開崗位。凡因交接不清所出現的問題由接班者負責。
六、值班者在交班前除完成本班各項工作外,需整理好所用物品,保持治療室、護士站清潔,並為下一班做好必要的准備。
七、交班內容
患者的心理情況、病情變化、當天或次日手術患者及特殊檢查患者的准備工作及注意事項。當天患者的總數、新入院、出院、手術、分娩、病危、死亡、轉科(院)等及急救葯品器械、特殊治療和特殊標本的留取等。
八、交班方法
1、文字交接:每班書寫護理記錄單,進行交班。
2、床頭交接:與接班者共同巡視病房,重點交接危重及大手術患者、老年患者、小兒患者及特殊心理狀況的患者。
3、口頭交接:一般患者採取口頭交接。
查對制度
一、處理醫囑、轉抄服葯卡、注射卡、護理單等時,必須認真核對患者的床號、姓名,執行醫囑時應註明時間並簽字。醫囑要班班查對,每天總查對,每周大查對一次,護士長參加並簽名。每次查對後進行登記,參與查對者簽名。
二、執行醫囑及各項處置時要做到「三查、八對.一注意」。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後查對
七對:對床號、姓名、葯名、濃度、劑量、用法、時間.有效期。 一注意:注意葯物不良反應.
三、一般情況下不執行口頭醫囑。搶救時醫師可下達口頭醫囑,護士執行時必須復誦一遍,確定無誤後執行,並暫保留用過的空安瓿。搶救結束後及時補開醫囑(不超過6小時)。
四、輸血:取血時應和血庫發血者共同查對。
三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質量及輸血裝置是否完好;
八對:姓名、床號、住院號、瓶(袋)號、血型、交叉配血試驗結果、血液種類及劑量。
在確定無誤後方可取回,輸血前由兩人按上述項目復查一遍。輸血完畢應保留血袋12—24小時,以備必要時查對。並將血袋上的條形碼粘貼於交叉配血報告單上,入病歷保存。
五、使用葯品前要檢查葯瓶標簽上的葯名、失效期、批號和葯品質量,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擺葯後須經兩人查對後再執行。
六、抽取各種血標本在注入容器前,應再次查對標簽上的各項內容,確保無誤。
七、手術查對制度
1、六查十二對:
六查:(1)到病房接患者時查(2)患者入手術間時查(3)麻醉前查(4)消毒皮膚前查(5)開刀時查(6)關閉體腔前後查。
十二對:科別、床號、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手術間號、手術名稱、手術部位、所帶物品葯品、葯物過敏史及有無特殊感染、手術所用滅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及數量是否符合。
2、手術取下標本,巡迴護士與手術者核對無誤後方可與病理檢驗單一並送檢。
3、手術標本送檢過程中各環節嚴格交接查對,並雙方簽字。
八、供應室查對制度
1、回收器械物品時:查對名稱、數量,初步處理情況,器物完好程度。
2、清洗消毒時:查對消毒液的有效濃度及配製濃度;浸泡消毒時間、沒洗前殘余消毒液是否沖洗干凈。
3、包裝時:查對器械敷料的名稱、數量、質量、濕度。
4、滅菌前:查對器械敷料包裝規格是否符合要求,裝放方法是否正確;滅菌器各種儀表、程序控制是否符合標准要求。
5、滅菌後:查試驗包化學指示卡是否變色、有無濕包。植入器械是否每次滅菌時進行生物學監測。
6、發放各類滅菌物品時:查對名稱、數量、外觀質量、滅菌標識等。
7、隨時查供應室備用的各種診療包是否在有效期內及保存條件是否符合要求。
8、一次性使用無菌物品:要查對批批檢驗報告單,並進行抽樣檢查。
9、及時對護理缺陷進行分析,查找原因並改進。
給葯制度
一、護士必須嚴格根據醫囑給葯,不得擅自更改,對有疑問的醫囑,應了解清楚後方可給葯,避免盲目執行。
二、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療目的,熟悉各種常用葯物的性能、用法、用量及副作用,向患者進行葯物知識的介紹。
三、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後查。
七對:床號、姓名、葯名、濃度、劑量、用法、時間。
四、做治療前,護士要洗手、戴帽子、口罩,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五、給葯前要詢問患者有無葯物過敏史(需要時作過敏試驗)並向患者解釋以取得合作。用葯後要注意觀察葯物反應及治療效果,如有不良反應要及時報告醫師,並記錄護理記錄單,填寫葯物不良反應登記本。
六、用葯時要檢查葯物有效期及有無變質。靜脈輸液時要檢查瓶蓋有無松動、瓶口有無裂縫、液體有無沉澱及絮狀物等。多種葯物聯合應用時,要注意配伍禁忌。
七、安全正確用葯,合理掌握給葯時間、方法,葯物要做到現配現用,避免久置引起葯物污染或葯效降低。
八、治療後所用的各種物品進行初步清理後,由中心供應室回收處理。口服葯杯定期清洗消毒備用。
九、如發現給葯錯誤,應及時報告、處理,積極採取補救措施。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
護理查房制度
一、護理部主任查房
1、護理部主任每日隨時輪流巡迴查房,查護士勞動紀律,無菌技術操作,崗位責任制的執行情況,以重病護理、消毒隔離、服務態度等為主要內容,並記錄查房結果。
2、每月進行專科護理大查房一次,有詳細查房結果。
3、選擇好疑難病例、危重患者或特殊病種進行查房。事先通知病房所查房內容,由病房護士長指定報告病例的護理人員進行准備,查房時要簡單報告病史、診斷、護理問題、治療護理措施等,查房完畢進行討論,並及時修訂護理計劃。
4、每月按護理工作要求,進行分項查房,嚴格考核、評價,促使護理質量達標。
二、科護士長查房
1、每日上午巡視病房,查病房秩序和護士崗位責任制執行情況。
2、每兩周進行一次專科護理業務查房,方法同護理部主任查房的要求。
3、定期抽查護理表格書寫情況和各種表格登記情況。
三、護士長查房
1、護士長隨時巡視病房,查各班護士職責執行情況、勞動紀律、無菌操作規程等執行情況。
2、每兩周一次護理業務查房,典型病例或危重患者隨時查房,並做好查房紀錄。
3、組織教學查房,有目的、有計劃,根據教學要求,查典型病例,事先通知學員熟悉病歷及患者情況,組織大家共同討論,也可進行提問,由護士長做總結。
四、參加醫生查房:
病區護士長或責任護士每周參加主任或科室大查房,以便進一步了解病情和護理工作質量。
五、有條件的醫院,開展主任(副主任)護師、主管護師、護師三級業務查房。
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一、護理人員對住院及門診就診患者必須進行一般衛生知識的宣教及健康教育。
二、健康教育方式
1、個體指導:內容包括一般衛生知識,如個人衛生、公共衛生、飲食衛生;常見病、多發病、季節性傳染病的防病知識;急救常識、婦幼衛生、嬰兒保健、計劃生育等知識。在護理患者時,結合病情、家庭情況和生活條件做具體指導。
2、集體講解:門診患者可利用候診時間,住院患者根據作息時間。採取集中講解、示範、模擬操作相結合及播放電視錄像等形式進行。
3、文字宣傳:以黑板報、宣傳欄、編寫短文、健康教育處方、圖畫、詩歌等形式進行。
三、對患者的衛生宣教要貫穿患者就醫的全過程。
1、門診患者在掛號、分診、診治等各個環節均應有相應的衛生知識宣傳。
2、住院患者在入院介紹、診治護理過程、出院指導內容中均應有衛生常識及防病知識的宣教。住院患者的宣教要記錄在健康教育登記表中,並及時進行效果評價,責任護士及患者或家屬簽名。
護理會診制度
一、凡屬復雜、疑難或跨科室和專業的護理問題和護理操作技術,均可申請護理會診。
二、科間會診時,由要求會診科室的責任護士提出,護士長同意後填寫會診申請單,送至被邀請科室。被邀請科室接到通知後兩天內完成(急會診者應及時完成),並書寫會診記錄。
三、科內會診,由責任護士提出,護士長或主管護師主持,召集有關人員參加,並進行總結。責任護士負責匯總會診意見。
四、參加會診人員原則上應由副主任護師以上人員,或由被邀請科室護士長指派人員承擔。
五、集體會診者,由護理部組織,申請科室主管護士負責介紹患者的病情,並認真記錄會診意。
病房一般消毒隔離管理制度
一、病房內收住患者應按感染與非感染性疾病分別收治,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患者一覽表卡片上做標記。
二、醫務人員進入感染患者房間,應嚴格執行相應疾病的消毒隔離及防護措施,必要時穿隔離衣、戴手套等。
三、一般情況下,病房應定時開窗通風,每日2次。地面濕式清掃,必要時進行空氣消毒。發現明確污染時,應立即消毒。患者出院、轉院、轉科、死亡後均要進行終末消毒。
四、患者的衣服、被單每周更換一次。被血液、體液污染時及時更換,在規定地點清點更換下的衣物及床單元用品。
五、醫護人員在診治護理不同患者前後,應洗手或用手快速消毒劑擦洗。
六、各種診療護理用品用後按醫院感染管理要求進行處理,特殊感染的患者採用一次性用品,用後裝入黃色塑料袋內並粘貼標識,專人負責回收。
七、對特殊感染患者要嚴格限制探視及陪護人員,必要時穿隔離衣褲、戴口罩及帽子。
八、患者的餐具、便器固定使用,特殊感染患者的排泄物及剩餘飯菜,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九、各種醫療廢物按規定收集、包裝、專人回收。
十、病房及衛生間的拖把等衛生清潔用具,要分開使用,且標記清楚。用後消毒液浸泡,並清洗後晾掛備用。
十一、患者的床頭櫃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2次。病床濕式清掃,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
十二、重點部門:如手術室、中心供應室、產房、重症監護室(ICU、CCU、NICU等)、導管介入治療室、內鏡室、口腔科、透析室等執行相應部門的消毒隔離要求。
十三、特殊疾病和感染者按相關要求執行。
護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確保治療、護理工作的正常進行,護理部定期檢查考核。
二、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堅持醫囑班班查對,每天總查對,護士長每周總查對一次並登記、簽名。
三、毒、麻、限、劇葯品做到安全使用,專人管理,專櫃保管並加鎖。保持固定基數,用後督促醫師及時開處方補齊,每班交接並登記。
四、內服、外用葯品分開放置,瓶簽清晰。
五 、各種搶救器材保持清潔、性能良好;急救葯品符合規定,用後及時補充,專人管理,每周清點兩次並登記;無菌物品標識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確保在有效期內。
六、供應室供應的各種無菌物品經檢驗合格後方可發放。
七、對於所發生的護理差錯,科室應及時組織討論,並上報護理部。
八、對於有異常心理狀況的患者要加強監護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九、工作場所及病房內嚴禁患者使用非醫院配置的各種電爐、電磁爐、電飯鍋等電器,確保安全用電。
十、制定並落實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預案和危重患者搶救護理預案。
護理差錯、事故報告制度
一、各科室建立差錯、事故登記本,登記差錯、事故發生的經過、原因、後果等並及時上報。
二、發生差錯、事故後,要採取積極補救措施,以減少或消除由於差錯、事故造成的不良後果,護士長應及時進行調查,組織科室有關人員討論,進行原因的分析和定性,總結經驗教訓,並進行詳細的記錄。
三、對發生差錯、事故的單位和個人,有意隱瞞不報者,按情節輕重給予處理。
四、護理部應定期組織護士長分析差錯、事故發生的原因,並提出防範措施。
術前患者訪視制度
一、為了更好地使患者配合醫護人員順利地完成手術,手術前1天手術室護士必須對擇期手術患者進行訪視。閱讀病歷,了解患者一般資料(姓名、性別、年齡、民族、體重、文化程度等),收集患者臨床資料(術前診斷、手術名稱、手術入路、各種檢驗結果;有無特殊感染、配血情況、過敏史及手術史等)。
二、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及護理。
三、做好術前宣教工作:
1、向患者講解有關的注意事項,如術前禁食、水,勿化妝,去掉飾物、義齒、更換手術衣褲等。
2、介紹手術、麻醉體位的配合方法及重要性。
3、介紹手術室環境、手術時注意事項等。
四、訪視過程中要體現人文關懷,護士態度要熱情,主動自我介紹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以減輕或消除患者的疑慮和恐懼心理。注意保護患者隱私,根據情況進行必要的告知,認真執行保護性醫療制度。
五、訪視內容要認真記錄於手術護理記錄單。

⑩ 急救器材、葯品齊備完好做到哪「四定、三無、二及時、一專」

四定:定種類、定位放置、定量保管、定期消毒。

三無:無過期、無變質、無失效。

二及時:及時檢查、及時補充。

一專:專人管理。

(10)急救葯品有效期檢查登記表擴展閱讀:

急救器材、葯品的其他規范要求:

1、搶救必備器械齊全,性能良好,處於備用狀態。

2、搶救葯物齊全,葯品標簽清晰,無變色變質過期失效破損現象,按葯物失效期的先後放置和使用。

3、各科室搶救車的急救葯品按要求統一配備專科急救葯品須經科主任審核定出種類數量規格劑量配備,搶救車須定點放置,定人管理保證安全和使用方便。

4、搶救葯品器材使用後24小時補充齊全,如因特殊原因無法補齊時,在交班登記表上註明並報告護士長協調解決,以保證搶救患者時能及時使用。

5、設有葯品器械配備基數卡,做到帳物相符班班交接。

6、封存搶救車管理封存前護士長或分管護

閱讀全文

與急救葯品有效期檢查登記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富峰機械科技 瀏覽:907
馬鞍山月嫂培訓班 瀏覽:933
知識產權合同範例書籍網站 瀏覽:885
河南金科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5
洛陽商標注冊查詢網 瀏覽:459
土木工程學報版權轉讓協議 瀏覽:377
核算檢測有效期是幾天 瀏覽:880
銀行本票的期限 瀏覽:10
護照辦理有效期 瀏覽:864
洛陽專利代理公司 瀏覽:221
松桃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485
專利權終止等恢復 瀏覽:741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的借方 瀏覽:640
報銷車輛使用費申請 瀏覽:108
證書使用費怎麼扣稅 瀏覽:526
廠房房租24萬怎麼攤銷 瀏覽:891
物權其侍權 瀏覽:618
累計攤銷計算題 瀏覽:640
證件使用費的增值稅稅率 瀏覽:368
授權使用費如何確認收入 瀏覽: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