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風疹疫苗在人體中的有效期
免疫效果可以維持10-20年。
風疹疫苗
一、疾病簡介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1752年由德國醫生De Bergen首先描述了該病,但由於當時被誤認為是麻疹的變異型,所以又稱德國麻疹。
發病以1-5歲兒童常見,成人也可發病。
風疹的臨床症狀較輕,以發熱、皮疹及耳後、枕後淋巴結腫大為特徵。皮疹一般三天即退,故又稱"三日麻疹",且退後不留色素沉著。有些病例不表現發熱和皮疹,故易被人們忽視。年長兒童及成人偶可出現關節受累及紫癜。妊娠早期婦女感染了風疹,新生兒可出現先天性風疹綜合征,包括心臟畸形、失明、聽力障礙和智力發育不全等畸形,以及發育遲緩、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肝脾腫大、溶血性貧血、間質性肺感染等非畸形表現。
二、疫苗
國內現用風疹疫苗系用風疹病毒減毒株(BRDⅡ)感染人二倍體細胞,經過培養適當時間後收獲病毒加工製成的凍干制劑,用於預防風疹。
凍干風疹活疫苗為乳酪色疏鬆體,用滅菌注射用水溶解後呈澄明橘色。
規格有1人份/支和2人份/支兩種。1人份為0.5ml。1人份病毒量在1000CCID50/0.5ml以上。
1.接種對象
年齡為8個月以上的風疹易感者;育齡期婦女。
⑴普遍免疫。以控制風疹病毒在人群中傳播為目的,可對12月齡至14歲人群實施免疫接種。
(2)選擇性免疫。以控制新生兒先天性風疹綜合征為目的,可對青春期少女及育齡期婦女實施免疫。
2.使用方法
(1)該疫苗為凍干製品,對1人份/支或和2人份/支的凍干疫苗,分別加入0.5ml、1.0ml滅菌注射用水,待完全溶解後立即使用。
(2)上臂外側三角肌附著處皮膚用75%乙醇消毒,等干後皮下注射0.5ml。
(3)如必須同時接種另一種疫苗,風疹疫苗可與麻疹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卡介苗等在不同部位同時接種。對接受輸血或注射過免疫球蛋白者,應推遲6周以上再接種風疹疫苗。
3.免疫效果 抗體陽轉率95%-100%之間,大多數接種者在使用疫苗後10-28天產生抗體。免疫效果可以維持10-20年。
4.接種反應及禁忌症
(1)接種反應 凍干風疹活疫苗接種後反應極少。小兒接種後6~11天少數人有低熱、皮疹、淋巴結炎。皮疹多為不明顯的斑疹,可迅速消退。淋巴結炎症狀輕,很少見。成人接種疫苗後2-4周,少數人可發生暫時性關節炎症狀,尤其是接種前即患有此類疾病者。青春期後女性關節反應隨年齡增加而明顯增加,持續1天至3周,可對症處理,無後遺症。尚有極少數的人出現皮疹和淋巴結腫大,此症狀為一過性的,能自行消失,無需治療。
(2)禁忌
孕婦禁用。育齡期婦女在接種疫苗後3個月內應避孕。患嚴重疾病、發熱或有過敏史者不得接種。神經系統疾患和精神病(癲癇、癌症、腦炎後遺症、抽搐等疾患)或有既往史者,免疫缺陷症及正進行免疫抑制治療、放射治療及抗代謝葯物治療期間,不能接種風疹疫苗。
5.注意事項
(1)安瓶有裂紋、標簽不清、凍干疫苗變為紅色或溶解不好者,均不可使用;
(2)啟開安瓿和注射時,切勿使消毒劑接觸疫苗;
(3)由於是活疫苗,溶解後要1小時內用完,並且避免熱源和日光直射; 6.貯運條件和有效期 應於2-8℃條件下暗處貯運。有效期1年半。
⑵ 為什麼我老婆老是懷不上呢
創造新生命的微妙過程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麼自然而然、順理成章,回除了生理疾病以外,答心理、社會因素也會影響受孕。
如果正常的性生活並沒有避孕達到1年,沒有懷孕,屬於不孕,需要男女雙方檢查身體尋找原因對症治療,這樣才有利於懷孕。
不孕不育21步排查法是臨床上檢測不孕不育的一種重要手段,也是目前檢查男性不孕最科學的方法,包括女性不孕11步排查和男性不育10步排查。
男性不孕不育10步排查:包括睾丸、精襄,輸精管、精液、尿道、附睾、前列腺、射精功能障礙、性功能障礙、性激素、免疫因素的檢查。
女性不孕不育11步排查:包括卵巢、子宮、輸卵管、宮頸口、陰道、排卵障礙、盆腔、免疫因素、內分泌、性激素、全身性因素的檢查。
更多詳情→網頁鏈接
⑶ 麻腮風聯合減毒活疫苗的有效期
自病毒滴度檢定合格之日起,有效期為18個月。
⑷ 這樣做好嗎
電腦操作對懷孕的影響
針對電腦操作危害因素的防護措施:
1、電腦操作時,在其周圍可存在電磁輻射,包括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和特高頻、高頻、中頻及極低頻電磁場,也有靜電場。但它們發射的強度都很微弱,遠低於我國及國際現行衛生標准要求的數值。電腦操作是否影響女性的不良妊娠結局和出生的胎兒,現在還不能有完全肯定的結論。但我們認為,為了安全起見,從保障優生優育的觀點出發。
婦女在懷孕期間,不宜長時間、連續不斷地進行緊張的電腦操作。
2、作業姿勢不能固定不變。坐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半小時宜。尤其是懷孕婦女,更不能長坐不起。長時間固定座位,有礙胎兒生長發育。適當休息、輕便活動十分重要。有專家認為,電腦操作女工的月經不調和不良的生殖結局,與長時坐位、靜力作業關系密切。
3、電腦操作室境。操作室多數裝有空調設備,缺少空氣的自由交換。室內C02濃度往往偏高,空氣中細菌總數超過國家衛生標準的機會多,空氣中負離子濃度低,正離子濃度對增高,臭氧濃度極低,室內外溫差大等因素,這些是引起電腦操作人員容易患感冒的主要原因,因此應注意。
電腦操作室環境衛生,有適當的活動空間。定時換氣、通風,保持空氣新鮮,室內空氣溫度,夏季度至28度為宜,不能過低;冬季氣溫以攝氏19度至22度即可,不能過高。
懷孕期用電腦不會傷害小寶寶
為了生出健康的寶寶,不少年輕人總結出「戒煙戒酒戒電腦」的孕前三部曲,針對這種現象,日前,北京大學生育健康研究所的李竹教授指出——孕期用電腦不會傷寶寶。
詳談:「經過10年的跟蹤,我們發現電腦對胎兒是安全的。」日前在衛生部召開的《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專家座談會上,北京大學生育健康研究所的李竹教授這樣說。這句話使那些工作離不開電腦,又特別想要孩子的年輕人鬆了一口氣。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要孩子之前,都會特別注意調整自我,排除一切不良因素的干擾,有些年輕人甚至總結出「戒煙戒酒戒電腦」的孕前三部曲。電腦究竟對胎兒有沒有不良影響?北大生育健康研究所從1991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對2000萬例孕期至7歲的兒童進行跟蹤,尋找我國新生兒出生缺陷的影響因素和預防措施,其中將使用電腦列為調查的一項。到目前為止專家們尚沒有發現,准爸爸准媽媽使用電腦會對寶寶的發育有什麼不良影響。
電腦輻射極低不會影響胎兒
1979年,美國和加拿大有媒體報道女電腦操作員有流產增加和畸形胎兒出現的消息,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醫學專家隨即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在妊娠期頭3個月操作電腦每周超過20小時,流產的危險度明顯高於非電腦操作婦女,但未發現電腦操作女工的後代有出生缺陷增加的跡象。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們認為,影響電腦操作婦女妊娠結局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工作疲勞和過度緊張,其次才是來自電腦的極低頻電磁場。
李竹教授認為,電腦操作時其周圍可存在電磁輻射,包括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和特高頻、高頻、中頻及極低頻電磁場,也有靜電場。但它們發射的強度都很微弱,遠低於我國及國際現行衛生標准要求的數值。
10年的追蹤調查顯示,電腦的電磁輻射量對人體包括孕婦在內都是安全的,對精子、卵子、受精卵、胚胎、胎兒也是安全的。現實生活中個別電腦操作人員發生流產或生出畸形胎兒是偶然現象,不能就此就給電腦「定罪」。因此,他奉勸一些准爸爸准媽媽大可不必「談電腦色變」,懷孕前後正常使用電腦,不會影響您的小寶寶。
有高危因素應早期B超檢查
李竹教授同時給出了已被證實的可能導致新生兒出生缺陷的幾種高危因素:准媽媽年齡在35歲以上者;孕早期受過病毒感染,特別是風疹病毒感染者;孕早期部分微量元素缺乏,特別是碘與葉酸缺乏者;孕早期接觸過X光射線或苯、鉛、汞等有害物質者;孕早期未在醫生指導下用葯者。
李竹教授建議,有高危因素的准媽媽們應在孕早期接受B超檢查,懷孕14周至18周之間的B超檢查可以篩查出大部分的心臟畸形、開放的神經管畸形和屬唇顎裂等畸形。
研究表明,如果孕早期口服葉酸,可以有效預防神經管畸形,同時可以避免35%的先天性心臟病和15%的其他畸形。
相關報道
防輻射圍兜成辦公室焦點話題
「我們公司的一位同事最近剛懷了小寶寶,她倒是沒什麼禁忌,但一些過來之人對她卻是「呵護備至」。一會說懷了寶寶不可以化妝,一會兒又說懷了寶寶不可用電腦、復印機等等……她自己並不是『恐輻』一族,但為了寶寶的將來,還是做了一些事,比如把電腦搬開,盡可能不接觸有輻射的物體,但到目前為止,沒見她穿防護服,我真不可想像,如果有一天她把自己打扮得像『楊利偉穿著宇航服』一樣,她的肚子不痛,我們全公司的人肚子都要笑痛了。」
「我姐姐懷孕的時候就是做了全面的准備,先是轉換自己在辦公室的位置,靠近窗口而遠離辦公室的電腦,平日里,只要同事不做賬,她就要求人家把電腦顯示器關了,實在不行,起碼轉開對著她的位置,防輻射的衣服是早早的就穿上了,至於復印啦這類的事,辦公室的大姐們自然是不再會勞煩她了,姐姐說幸福得不得了。其實現在在辦公室穿防輻射的衣服對孕婦來說是很正常的事,誰都怕有個萬一,現在只有一個孩子,當然要對他負責啦,誰又去真的追究這樣東西到底起不起得了作用呢?其實這衣服也沒像宇航服那麼可怕,頂多就像戴個圍兜兜,再多一點穿得像個要做手術的醫生,我都已經見怪不怪啦。」
盡管輻射對孕婦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尚無定論,但有關孕婦防輻射圍兜的話題卻越來越熱烈。記者采訪廣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產科主任胡淑君獲悉,市面上的防輻射圍兜等有沒有用應做測試,合格的產品還是有一定作用的,但一定要防止偽劣產品。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輻射不僅局限在人們熱衷的電子方面,裝修中一些放射性的大理石以及X光射線對孕婦的輻射也是相當大的。另外,還要注意新裝修房屋中的甲醛、甲酸污染以及馬路上的廢氣、農葯對寶寶的傷害。
祝你全家幸福快樂!
⑸ 什麼是蕁麻疹,嚴重嗎
蕁麻復疹俗稱風疹塊。是由於皮膚、制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通常在2~24小時內消退,但反復發生新的皮疹。病程遷延數日至數月。臨床上較為常見。
病因
蕁麻疹的病因非常復雜,約3/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特別是慢性蕁麻疹。常見原因主要有:食物及食物添加劑;吸入物;感染;葯物;物理因素如機械刺激、冷熱、日光等;昆蟲叮咬;精神因素和內分泌改變;遺傳因素等。
臨床表現
基本損害為皮膚出現風團。常先有皮膚瘙癢,隨即出現風團,呈鮮紅色或蒼白色、皮膚色,少數患者有水腫性紅斑。風團的大小和形態不一,發作時間不定。風團逐漸蔓延,融合成片,由於真皮乳頭水腫,可見表皮毛囊口向下凹陷。風團持續數分鍾至數小時,少數可延長至數天後消退,不留痕跡。皮疹反復成批發生,以傍晚發作者多見。風團常泛發,亦可局限。有時合並血管性水腫,偶爾風團表面形成大皰。
部分患者可伴有惡心、嘔吐、頭痛、頭脹、腹痛、腹瀉,嚴重患者還可有胸悶、不適、面色蒼白、心率加速、脈搏細弱、血壓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狀。
疾病於短期內痊癒者,稱為急性蕁麻疹。若反復發作達每周至少兩次並連續6周以上者稱為慢性蕁麻疹。
⑹ 為什麼會得糖尿病
糖尿病主要與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有關,糖尿病的發生對患者造成的危害非常大,不僅會導致生活質量下降,還會誘發一系列糖尿病的並發症,糖尿病患者會有多飲多尿的現象,會出現體重減輕的問題,遺傳容易導致糖尿病,產生病毒感染,容易誘發糖尿病,下面我們來了解人為什麼會得糖尿病?
糖尿病屬於代謝性疾病,是體內調節糖的能力出現了問題,導致體內葡萄糖含量的上升。此病的大致可分為兩大類: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雖然兩種類型的糖尿病同屬於糖尿病的范圍,但是兩者卻有不同的發病原因、患病年齡等,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兩者的發病原因。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又被人稱為"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或是"幼年型糖尿病"。此種糖尿病發病的年齡較小,治療的時候更多需要胰島素。大部分1型糖尿病發病較急,多吃、多尿、體重減輕等症狀較為明顯。
發病原因:
1型糖尿病的發病原因現今暫無同一說法,原因較為復雜,可能會跟下面原因相關:
1. 遺傳原因
如果的家中有1型糖尿病患者,那麼家族中人患上糖尿病的風險,比之普通人更為之大。
2. 病毒感染
發生1型糖尿病可能還跟某些病毒感染或是食用了某些食物有關,因此導致體內免疫系統混亂,進而誘發出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又被稱為"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或是"成年型糖尿病",是最為常見的一種糖尿病類型。雖然這種糖尿病冠上了"成年型"三個字,但是這種糖尿病任何年齡段都會患病,包括兒童,但是最為常見的還是中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多吃、多尿等情況並不明顯,往往讓很多人忽視疾病的到來,多是在自身出現並發症後才發現患上了糖尿病。
發病原因:
2型糖尿病的病因很復雜,多是在遺傳和環境共同作用下導致的。原因可能與以下因素相關:
1. 遺傳原因
跟1型糖尿病一樣,2型糖尿病的發病多和家族相關。如果家族中有人患上2型糖尿病,那麼家族中人患病的幾率高於常人。
2. 個人生活原因
與個人生活原因相關的因素,比如個人的生活習慣、生活環境、生活方式等等。
比如,多吃少動,常吃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懷孕期間孕婦的血糖含量過大;長時間的抑鬱,或是抑鬱患者;體型肥胖的人。
降血糖的方法
1. 飲食管理
糖尿病患者對於飲食要更加註意,要嚴謹地遵守醫生、護士根據具體情況而定的餐飲方案,通過食物控制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2. 服用有關治療糖尿病的葯物
口服的葯物包括X格列汀、雙胍類降糖葯、α-糖苷酶抑制劑、胰島素促泌劑等葯物;注射的葯物包括胰島素等,具體服用或是注射哪種葯物要根據當事人的血糖情況和醫師的囑咐而定。這也是糖尿病治療最為重要的一點。
3. 糖尿病教育
讓患者接受良好的糖尿病教育對於緩解糖尿病並發症的發作,延長患者壽命有重要作用。
⑺ 蕁麻疹反反復復好不了我該怎麼辦
眾所周知,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每個人都想擁有白皙水潤的皮膚,但是,蕁麻疹卻毋庸置疑的成了很多人追求美麗的絆腳石。對於很多孕媽們來說,蕁麻疹發作期間更是寧願癢死,也不敢用葯,怕對胎兒產生不好的影響。那麼得了蕁麻疹,能備孕生孩子嗎?
家住湖北武漢的劉女士今年28歲了,3年前患上了蕁麻疹,起初只是皮膚起少量的風團,不甚瘙癢,並沒有太在意。因為知道是蕁麻疹,就自行到葯店購買了一些抗過敏葯物服用,最初效果挺好的,用葯幾天後風團就不再出現,瘙癢也消失了。幾個月後,上述症狀又發作了,吃了同樣葯物後,卻不那麼管用了。後來換了另外的葯物,還是控制不住。最近,劉女士變得更加煩惱,一個月前她檢查出自己懷孕了,但全身起了很多疹子,發作期間更是寧願癢死,也不敢用葯,怕對胎兒產生不好的影響。
那麼,備孕期間,能不能用葯呢?
育兒專家崔玉濤表示,眼下正是蕁麻疹的高發季節。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於過敏性因素導致的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蕁麻疹本身並不會影響生殖系統健康,也不會影響生育能力,可以放心的備孕。
蕁麻疹常見的病因有哪些?
1、食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吃蝦、蛋類、魚、奶類食物屬於最為常見的,其次就是一些肉類食物以及植物類食物,如番茄、草莓、可可、或大蒜等調味品等。另外腐敗性食品分解為多肽類,鹼性多肽是組胺釋放物。另外加入食物中的調味劑、防腐劑、色素、食物中的天然或合成物質也有可能進一步引發蕁麻疹。
2、吸入物:空氣當中各種吸入物有可能導致蕁麻疹的引發,如各種塵蟎、棉絮、動物皮毛、花粉、化學氣體等都可能是蕁麻疹的病因。
3、感染:人體會受到各種病毒性感染、細菌性感染、真菌性感染與寄生蟲感染等都有很大的可能會引發蕁麻疹。另外,蟎、跳蚤、蚊蟲、臭蟲等叮咬後丘疹性蕁麻疹有很大的可能性會出現,這些因素都屬於蕁麻疹的常見病因。
蕁麻疹有哪些治療方法?
1、台灣研究中心研發長、台灣國立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謝佩珊博士研究發現,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能夠參與IgE介導的免疫變態反應,利用活性的、無致病性的微生物來改善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微生物的生態平衡,進而促進免疫耐受功能,連續補充三個月以上使得身體中的IgE濃度降低,使過敏原無法與體內的IgE抗體結合,從而不再發生過敏的系列生化反應。
育兒專家鄭玉巧醫生的觀點認為: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對慢性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有十分顯著的療效,而且沒有出現傳統治療方法引起的副作用。抗過敏益生菌可以定植腸道黏膜,搶佔有害菌的位置,提高腸道的物理屏障功能;通過刺激腸道免疫功能,能減輕炎症因子的釋放。做到抗過敏葯物與抗過敏益生菌有效結合亦可產生理想的康復結果,最終可縮短治療蕁麻疹的病程,減少蕁麻疹復發率。
2、皮膚容易起蕁麻疹的人,可以常食用芝麻,以改善體質,增強體力,強化肌膚,不容易出疹子。常吃黑芝麻醬效果良好。
3、對付蕁麻疹,可以選用抗組胺葯物,第一代如撲爾敏,第二代的咪唑斯汀、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等都很常用,葯效可持續24小時,一天服用一次即可,一般服用後半小時症狀就能明顯改善。
蕁麻疹日常護理的方法
1、注意日常飲食,吃的東西以清淡、少油少鹽為主,不要吃高蛋白質類、高膽固醇的精細食物,還有濕熱型的水果也要少吃。魚蝦海鮮,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劑、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劑的罐頭、腌臘食品、飲料等都可誘發蕁麻疹。
2、保持健康心態,提高身體抵抗力,蕁麻疹的發作和加重,與人的情緒或心理應激有一定的關系。每天抽出一點點時間鍛煉身體,治療蕁麻疹會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