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合夥企業實繳出資後可以贖回變成認繳嗎
認繳:有限合夥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責任。設立普通合夥企業應當有合夥人認繳或者實際繳付的出資。有限合夥企業登記事項中應當載明有限合夥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及認繳的出資數額。新入伙的有限合夥人對入伙前有限合夥企業的債務,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實繳:合夥企業的利潤分配、虧損分擔,按照合夥協議的約定辦理;合夥協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由合夥人協商決定;協商不成的,由合夥人按照實繳出資比例分配、分擔;無法確定出資比例的,由合夥人平均分配、分擔。
『貳』 壹股金有限合夥企業,認繳、實繳出資都為0,可以嗎
可以是實繳出資,也可以是認繳出資。
根據合夥企業法第十四條規定:
設立合夥企業,應當回具備下列條件:
(一)答有二個以上合夥人。合夥人為自然人的,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二)有書面合夥協議;
(三)有合夥人認繳或者實際繳付的出資;
(四)有合夥企業的名稱和生產經營場所;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合夥企業法第二條規定:
本法所稱合夥企業,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普通合夥企業和有限合夥企業。
普通合夥企業由普通合夥人組成,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本法對普通合夥人承擔責任的形式有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
有限合夥企業由普通合夥人和有限合夥人組成,普通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夥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責任。
合夥企業法第第六十條有限合夥企業及其合夥人適用本章規定;本章未作規定的,適用本法第二章第一節至第五節關於普通合夥企業及其合夥人的規定。
『叄』 有限合夥企業,認繳、實繳出資都為0,可以嗎
1.合夥企業法只規定了要明確合夥人的出資方式、數額和繳付期限,但對首期出資、最大專出資期限沒有屬規定,所以設立時實繳出資為0沒有禁止性規定。但從實際講,一個企業設立後要有運行資金,實繳出資為0不是很妥。當然其一定要0也是沒辦法的事。
2.合夥企業法規定了要明確合夥人的出資方式、數額和繳付期限,所以設立時認繳出資不能為0。
3.同理,合夥協議里要寫明各合夥人的出資方式、數額和繳付期限。
有限合夥企業由普通合夥人和有限合夥人組成,普通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夥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合夥企業實現了企業管理權和出資權的分離,可以結合企業管理方和資金方的優勢,因而是國外私募基金的主要組織形式,我們耳熟能詳的黑石集團、紅杉資本都是合夥制企業。
2007年6月1日,中國《合夥企業法》正式施行,青島葳爾、南海創投等股權投資類有限合夥企業陸續成立,為中國私募基金和股權投資基金發展掀開了新的篇章。
『肆』 有限合夥企業,認繳、實繳出資都為0,可以嗎
第十四條 設立合夥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二個以上合夥人專。合夥人為自然屬人的,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二)有書面合夥協議; (三)有合夥人認繳或者實際繳付的出資; (四)有合夥企業的名稱和生產經營場所;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七條 合夥人應當按照合夥協議約定的出資方式、數額和繳付期限,履行出資義務。 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需要辦理財產權轉移手續的,應當依法辦理。 第十八條 合夥協議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合夥企業的名稱和主要經營場所的地點; (二)合夥目的和合夥經營范圍; (三)合夥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 (四)合夥人的出資方式、數額和繳付期限; (五)利潤分配、虧損分擔方式; (六)合夥事務的執行; (七)入伙與退夥; (八)爭議解決辦法; (九)合夥企業的解散與清算; (十)違約責任。
『伍』 有限合夥企業中實繳必須等於認繳嗎
認繳是承諾,一般商定實繳的步驟和期限
實繳是兌現承諾。
如果大家信守承諾,實繳額=認繳專額。
如果屬有人失信,沒有繳納或少繳納。則1,可以催,限期繳納;2,催無效,股東們可以商定處理辦法,如縮減總股本,或少繳納部分其他股東協商分配補上。
然後按實繳額確定各個股東的股份。
『陸』 深圳合夥企業怎麼填寫認繳額和出資期限
現在都是認繳制,不要太誇張就行,畢竟填多少,就要負多少的責任。認繳到期也不用補,一直認繳就行,沒人去催。
『柒』 企業合夥制度中的認繳出資和實繳出資的區別
企業合夥制度中的認繳出資和實繳出資的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
認繳出資是指企業的法定注冊資本,注冊資本是企業根據企業章程規定應繳的注冊金;而實繳出資是指公司成立時公司實際收到的股東的出資總額。
2、承擔責任不同
企業合夥制度中的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責任,設立普通合夥企業應當有合夥人認繳或者實際繳付的出資。
而實繳出資時,合夥協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由合夥人協商決定;協商不成的,由合夥人按照實繳出資比例分配、分擔;無法確定出資比例的,由合夥人平均分配、分擔。
3、出資數額不同
企業合夥制度中的認繳出資時,在有限合夥企業登記事項中應當載明有限合夥人的姓名或名稱及認繳的出資數額,新入伙的有限合夥人對入伙前有限合夥企業的債務,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而在實繳出資中,合夥企業的利潤分配、虧損分擔,按照合夥協議的約定辦理。
(7)合夥企業認繳期限擴展閱讀:
在企業合夥制度中合夥人為公司主人或股東,其主要特點是合夥人享有企業經營所得並對經營虧損共同承擔責任;
可以由所有合夥人共同參與經營,也可以由部分合夥人經營,其他合夥人僅出資並自負盈虧;合夥人的組成規模可大可小。
企業合夥制度中的實繳出資是公司現實擁有的資本。由於股東認購股份以後,可能一次全部繳清,也可能在一定期限內分期繳納,故而實繳資本可能等於或小於注冊資本。
我國新修訂的公司法對公司資本採納了一定程度上的授權資本制,即允許公司成立時股東只實際繳付一定比例的認繳資本,其餘認繳的資本在公司成立後的一定期限內繳清即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合夥企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認繳出資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實繳資本
『捌』 合夥開公司,我佔20%股份,認繳出資10萬,日期為10年,沒到期公司散夥了,還要出資嗎
你們合夥開的公司,你也出資了,現在散夥了你就不用再出資的。還有就是50萬的公司注冊資金,你有其中1萬,那你就是擁有百分之二的公司股東,公司紅利分紅你當然也應該按所持股份拿到分紅,這是合情合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