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旅遊2線:少林寺傳統旅遊路線
旅遊路線從登封城開始,沿公路至少林寺西山,是人文景觀和地質景觀十分豐富的一條路線。交通便利,旅遊服務設施齊全,是嵩山地區最成熟的旅遊產品。
登封城西,低山丘陵區分布的就是新太古代TTG片麻岩套。由老到新分別為大塔寺英雲閃長質片麻岩、會善寺奧長花崗片麻岩和牛屋欄奧長花崗岩體。三個岩體都是經過強烈構造作用變質變形的深成岩體。大塔寺西南是張伯聲教授1950年首次描述過的「嵩陽運動」發現地,不過這里不整合特徵不夠明顯,遠不及後來發現的老母洞一帶清晰。如果不想進山,「嵩陽運動」不整合面在玄天廟也可看到,它就在公路旁邊。
嵩岳寺、會善寺都是嵩山有名的寺院。嵩岳寺,始建於北魏。寺內的嵩岳寺塔,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磚塔,高15層,塔體挺拔柔和、外觀優美,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會善寺原為北魏孝文帝離宮,寺西亦有一塔,叫凈藏禪師塔,建於唐,也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過十里鋪即到少林水庫,大壩以西的玉寨山腳,就是張爾道教授1954年首次描述的「中嶽運動」發現地。中嶽運動是嵩山三大運動中最為明顯的一個,凡有馬鞍山組分布的地方幾乎都可找到,但這里是它的誕生地,有其特殊的意義。
在十里鋪一帶西望,巍峨的九朵蓮花山向人們展示古元古界嵩山群羅漢洞組石英岩的偉岸本色,大型平卧褶皺向人們展示,如此堅硬的岩石,昔日也被地質應力像揉面團一樣的反復彎折,大自然的巨大威力由此可見一斑。
少林寺正建在古元古界五佛山群與古生界寒武系的接觸帶上,少溪河谷占據了接觸線。少林寺是嵩山人文景觀文物古跡最為集中的地方。少林寺內被石友三燒毀的殿閣已經完全修復,使這座有一千五百年歷史的古剎,以全新的面目迎接遊人。少林寺外,初祖庵、二祖庵、塔林、少林武術館各具特色,都是不可不游之處。
少林寺後為五乳峰,傳說五峰分別代表旗、鼓、劍、印、鍾。五乳峰分布的地層是寒武系,有登山步道直通達摩洞,禪宗師祖達摩在這個山洞裡面壁九年,靜心修習。達摩洞鑿在上寒武統白雲質灰岩中。
由少林寺西行約3里,即到了著名的「少林運動」發祥地。1959年王曰倫教授在嵩山以東的關口發現了寒武系與嵩山群之間的不整合接觸關系,一路追索來到少林寺西山,終於發現了寒武系不整合覆於五佛山群之上的典型地點,命名為「少林運動」。迄今為止,這里仍是觀察「少林運動」最理想的地方。
『貳』 寧波北山游步道的步道概況
4個主入口:靈山村入口(起點)、毛嶴村入口、慈湖入口、五星村入口(終點)。
12個次入口:桃花嶺入口、永傳寺入口、公有村入口、南聯村入口、五聯村入口、五湖村入口、護龍寺入口、七夾嶴入口、蓀湖入口、小靈峰寺入口、金沙(至公有)入口、毛力(至七夾嶴)入口。 石景景觀:沿線有象鼻峰、駱駝峰、馬鞍山、烏龜山等峰岩景觀;
遺跡景觀:小靈峰寺、朱貴祠、金沙戰斗遺址、各類古驛道等;
湖島景觀:五婆湖、毛力、慈湖、蓀湖、英雄水庫等;
植物景觀:紅豆杉林、櫻花園、五湖田園風光、五聯高山茶海、高山蔬菜基地、幸福嶺古樹群、石柱嶺杉樹群、白茶園、金沙竹海、楊梅園、通天嶺茶園等 。
『叄』 夷陵之戰蜀漢到底損失多少真的是「七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嗎
70萬大軍全軍覆沒是三國演義的描寫,歷史上蜀漢損失大約幾萬人。
《三國演義》作為古代戰爭小說,為了好看,有誇張兵力的習慣。劉備70萬大軍伐吳的說法就是從這里來的:
川 將數百員,並五溪番將等,共兵七十五萬,擇定章武元年七月丙寅日出師。(80回)
尚書劉曄曰:「近東吳 陸遜,新破蜀兵七十萬,上下齊心,更有江湖之阻,不可卒制,陸遜多謀,必有準備。」(85回)
這70萬大軍在陸遜火燒連營中損失慘重,當然未必是全軍覆沒。從演義描寫來看,劉備、關興、張苞只帶著百餘人退回白帝城,馮習、張南、傅肜、沙摩柯等人戰死,黃權北投魏國,杜路、劉寧投降吳國,蜀漢大部分將領都沒能回來,那麼軍隊損失大半是必然的。
但另一方面,又寫了吳班被趙雲接應回來,所以也未必就是「全軍覆沒」的局面。75萬大軍剩下多少,純粹看吳班這樣被趙雲救回來的人有多少。但是,考慮到連劉備都只帶回來百餘人,那麼吳班等人被趙雲接回的,估計少則千八百人,多則幾萬人頂天。說70萬大軍全軍覆沒有些不嚴謹,說「幾乎全軍覆沒」是差不離的。
當然,雖然沒有「七十萬大軍全軍覆沒」,但夷陵之敗對蜀漢的打擊還是相當大的。繼關羽丟失荊州後,蜀漢又一次損失了大批精銳部隊,而這些部隊很多可能都是從荊州甚至天下各地徵集來的,蜀中難以補充。除此之外,還有一批中生代將領也隨同葬送,導致蜀漢人才方面也出現極大缺口。這些代價,最後只能由諸葛亮來默默承受了。
『肆』 翟塘峽又叫什麼門
翟塘峽又叫夔門
夔門(kuí mén),又名瞿塘峽、瞿塘關,瞿塘峽之西門。三峽西端入口處,兩岸斷崖壁立,高數百丈,寬不及百米,形同門戶,故名。長江上游之水納於此門而入峽;是長江三峽的西大門, 峽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處不及50米,波濤洶涌,呼嘯奔騰,令人心悸,素有「夔門天下雄」之稱。因瞿塘峽地當川東門戶,故又別稱夔門。
『伍』 九龍坡區附近哪兒有可以爬山的
稍微整理了下,有9處地方供你選擇:
1、白市驛全民健身登山步道。路線:成渝高速公路白市驛下道,前行3公里,靠左到白市驛森林公園。
2、尖刀山全民健身登山步道。路線:內環快速路鳳中或華岩下道——玉清寺方向——玉仙路口右轉——步道起點。
3、金鳳鎮全民健身登山步道。路線:⑴成渝高速(含谷下道)—高新大道—九鳳山;⑵繞城高速(金鳳下道)—九鳳山;⑶渝遂高速(大學城下道)—虎曾路—新鳳大道—九鳳山。
4、大佛岩登山步道。路線:⑴成渝高速(白市驛下道)——農科大道——白彭路——石板政府——天馬路(景區)⑵華福路——白彭路——石板鎮政府——天馬路(景區)《九龍坡登山步道地圖》出爐(下)。
5、走馬鎮全民健身登山步道。⑴成渝高速或繞城高速(走馬下道)在走馬下道向前約1000米重慶女子監獄處步道入口;⑵成渝高速或繞城高速(走馬下道)在走馬下道右拐沿慈雲村公路至三道碑遺址進入步道入口;⑶成渝高速或繞城高速(走馬下道)右拐沿慈雲村公路至慈雲寺遺址進入步道入口。
6、馬鞍山全民健身登山步道。路線:⑴成渝高速(含谷下道)——白彭路——西彭鎮政府——馬鞍生態公園;⑵繞城高速(西彭下道)——西彭鎮政府——馬鞍生態公園;⑶華福路(華福路口下道)——白彭路——西彭鎮政府——馬鞍生態公園。
7、寨山坪全民健身登山步道。路線:成渝高速出城方向,中梁山隧道出口含谷下道口下道後直走,前行至第2個紅綠燈口處(中石油加油站)左轉,至高新大道右轉100米處岔道口右轉上山。
8、陶家鎮大溪河健身步道。路線:成渝高速(含谷下道)或華福路(華福路口下道)——白彭路——陶家開發區——大溪河步道。
9、銅罐驛鎮濱河休閑健身步道。路線:⑴成渝高速(含谷下道)或華福路——白彭路——陶家工業園——銅陶路——奇爽食品工業園(二郎灘)/黃金堡村(三道澗);⑵繞城高速(西彭下道)——冬帽路——陡石塔村——奇爽食品工業園(二郎灘)/黃金堡村(三道澗)。
『陸』 嵩山黃金地質旅遊路線
1.五佛山、馬鞍山旅遊考察路線
路線大體呈南北走向,翻越玉寨山西延部分的馬鞍山。馬鞍山北坡在偃師市境內,南坡屬登封市管轄。馬鞍山海拔1258m,北坡高差950m,南坡高差680m。馬鞍山山脊部位陡峻挺拔,南北兩坡相對平緩。有簡易公路可通汽車,交通方便。
馬鞍山南北兩坡是嵩山地區地質研究程度最高的地段之一。從20世紀50年代起,來此研究的地層學家、地質隊員和地質院校師生,不計其數。嵩山地區前寒武紀許多地層岩石單位都是在這里研究建立的,有太古宇登封岩群、君召北區的新太古代片麻岩套、古元古代侵入岩、中元古代侵入岩,中元古界五佛山群等。用作命名地層單位的地名有郭家窯、金家、老羊溝、北溝、青楊溝、吳家
路線從登封城西20km的水磨灣開始。水磨灣坐落在石秤鉀長花崗岩體范圍內,向北不遠即進入變質岩區,馬鞍山南坡是早期建立登封岩群的地方,地層、構造和岩漿岩各方面的地質內容極為豐富。地層、侵入岩的片理、片麻理都是近南北向的。南坡公路絕大部分在登封岩群郭家窯岩組中盤旋而上,要觀察更多地層單位,須不時離開公路,向東西兩側追索以擴寬視野。於是就可以看到太古宇登封岩群的郭家窯、金家
登上馬鞍山山脊,放眼四望,北邊遠處蒼茫中顯出邙山剪影,邙山下伊洛河蜿蜒東去,注入黃河。南邊箕山遙遙相望,潁河兩岸綠野綿綿。馬鞍山東西兩側,由堅硬的嵩山群石英岩構成的兩座南北向山脊——擋陽山和安坡山,山勢雄偉。
馬鞍山山脊是由五佛山群馬鞍山組構成的單面山,馬鞍山組不整合覆蓋在太古宇登封岩群和片麻狀侵入岩之上,公路附近未見嵩山群,不整合界面即為中嶽運動界面。沿馬鞍山北坡而下,進入佛光峪,即是五佛山群的完整剖面。五佛山村南一字排列著5個滑動三角面,形如五尊佛像,是嵩山滑動構造的產物。在這里,馬鞍山組砂岩是下伏系統,普峪頁岩是滑動層,今天看到的三角面是滑動面,普峪頁岩及其以上的駱駝畔砂岩等是滑動系統。不同序次、形態多樣的滑動面多處可見。五佛山群中普峪頁岩頂部與駱駝畔砂岩之間可見微角度不整合假象,1958年馬杏垣教授曾據此命名「偃師運動」。兩者之間曾經發生過滑動,也可能有過短暫沉積間斷或水下沖刷,仍應為整合關系。
繼續北行,過佛光峪鄉政府所在地,進入古生界寒武系分布區。寒武系在佛光峪出露情況良好,層位連續完整。山口兩側鳳山組之上,尚可見到奧陶系下馬家溝組的石灰岩。
2.少林寺傳統旅遊路線
旅遊路線從登封城開始,沿公路至少林寺西山,是人文景觀和地質景觀十分豐富的一條路線。
登封城西,低山丘陵區分布的就是新太古代片麻岩套。由老到新分別為大塔寺雲英閃長質片麻岩、會善寺奧長花崗片麻岩和牛屋欄奧長花崗岩體。3個岩體都是經過強烈構造作用變質變形的深成岩體。大塔寺西南是張伯聲教授1950年首次描述過的「嵩陽運動」發現地,不過這里不整合特徵不夠明顯,遠不及後來發現的老母洞一帶清晰。若不進山,「嵩陽運動」不整合面在玄天廟公路旁邊也可看到。
嵩岳寺、會善寺是嵩山有名的寺院、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嵩岳寺,始建於北魏。寺內的嵩岳寺塔,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磚塔,高15層,塔體挺拔柔和、外觀優美。會善寺原為北魏孝文帝離宮,寺內亦有一塔,叫凈藏禪師塔,建於唐朝。
過十里鋪即到少林水庫,大壩以西的玉寨山山坡上,就是張爾道教授1954年首次描述的「中嶽運動」發現地。中嶽運動是嵩山三大運動中最為明顯的一個,凡有馬鞍山組分布的地方幾乎都可找到,這里是它的誕生地,有著特殊的意義。
在十里鋪一帶西望,巍峨的九朵蓮花山向人們展示古元古界嵩山群羅漢洞組石英岩的偉岸本色,大型平卧褶皺向人們展示,如此堅硬的岩石,昔日也被地質應力像揉面團一樣地反復彎折,大自然的巨大威力由此可見一斑。
少林寺正建在中元古界五佛山群與古生界寒武系的接觸帶上,少溪河谷占據了接觸線。少林寺內被石友三燒毀的殿閣已經完全修復,使這座有1500年歷史的古剎,以全新的面目迎接遊人。少林寺外,初祖庵、二祖庵、塔林、少林武術館各具特色,都是不可不游之處。少林寺後為五乳峰,傳說五峰分別代表旗、鼓、劍、印、鍾。五乳峰所在的地層是寒武系,有登山步道直通達摩洞,禪宗師祖達摩在這個山洞裡面壁9年,靜心修習。達摩洞鑿在上寒武統白雲質灰岩中。
由少林寺西行約3km,即到了著名的「少林運動」發祥地。1959年王曰倫教授在嵩山以東的關口發現了寒武系與嵩山群之間的不整合接觸關系,一路追索來到少林寺西山,終於發現了寒武系不整合覆於五佛山群之上的典型地點,命名為「少林運動」。迄今為止,這里仍是觀察「少林運動」最理想的地方。
3.三皇寨探險旅遊路線
路線基本上沿玉寨山西側南沿溝谷行進。路線兩側山勢極為險峻,沿線建有索道、棧道和登山階道,使這條旅遊路線的通行條件大為改善。如今不同年齡段、不同體質的遊人,都可以輕松地游覽三皇寨景區了。
路線由少林寺開始,沿少林寺西溝向南過滴水潭,爬好漢坡,進南天門,登三皇寨。也可以乘高架索道登山以節省體力。三皇寨是嵩山地區自然景觀最集中、地貌最險峻、最壯觀的地方,嵩山群石英岩形成的奇異山體,在華夏諸多名山中獨具一格。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所經過之處,步步有景,無處不奇,據統計有名有典的景點達數十處。「石筍」、「石林」、待仙峽、滴水潭、聚仙崖、拜仙猴、掛冰崖、好漢坡、夾腳石、猴見愁、山鷹石、月門石、母子石、壽仙石、三皇獻寶、猴王守山、石猴觀天、雲峰虎嘯、仙人戲石、仙翁向佛……不一而足。最壯觀的是由南天門西望,擋陽山顯現得猶如兩尊頭像,當地人認定是「炎黃二帝」,時有供奉。這是在中原發現的惟一一處炎黃二帝天然石像。而這一切都與嵩山群石英岩在20億年的歲月里經受地殼運動的改造密切相關。人們常常用「鬼斧神工」形容某種超自然的無窮威力,這「神鬼」其實就是地球的內外動力。
三皇寨是嵩山自然景色最美的景區,以「峰奇、石怪、路險、景秀」著稱。三皇寨可以體會棧道之驚險、索橋之悠悠、進三皇行宮、登三皇寶寨,於茫茫雲海中,憑欄長吟,大有飄飄欲仙之感。站在望洛峰頂,遙望九朝古都洛陽,方知什麼叫「一覽眾山小」。
下山途中可以參觀古元古界嵩山群羅漢洞組含礫石英岩不整合覆蓋在新太古界會善寺二長花崗片麻岩之上。不過這里的嵩陽運動界面是經過韌性剪切變形改造的,不整合界面正處在強變形帶中,礫石已經被拉長成長條狀,與老君洞組的嵩陽運動界面不同,別具一番風韻。
走出峽谷到達這條路線的終點清涼寺。清涼寺始建於金,建築古樸,工藝精巧。清涼寺建在中元古代石秤鉀長花崗岩體上。清涼寺以北,岩體中多見登封岩群片岩、新太古代片麻岩和古元古代石英岩捕虜體,岩性變為花崗閃長岩或二長花崗岩,前人曾將這種岩石劃為岩體邊緣體,實際上應該是同化混染帶。
古人有詩贊少室山三皇寨:「嵩山天下奧,少室險奇特。不游三皇寨,不算少林客」,是很有道理的。
4.攀登峻極峰旅遊路線
古今遊人訪嵩山,莫不以登頂為美談。嵩頂即峻極峰,是太室山主峰,海拔149m。山體由古元古界嵩山群羅漢洞組石英岩構成,南坡懸崖峭壁,十分陡峻。山前緩坡地帶由較易風化的新太古代大塔寺雲英閃長質片麻岩組成,接觸界線就在坡度由緩變陡處。
古代攀登嵩頂有4條路線:唐宋年間多自逍遙谷經野豬坡而上,歐陽修登峻極峰時就是走的這條路;漢武帝登嵩山從啟母石開始沿萬歲峰東側直上;乾隆帝登嵩山走的是中嶽廟、青崗坪路線;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自老君洞北上,經石船、一線天、煉丹庵、十八隈直攀頂峰。比較起來,徐霞客走的是捷徑,我們的旅遊路線就選在這一條。
旅遊路線從嵩陽書院開始,經老君洞至峻極峰,登頂後沿西邊的五座塔後溝返回,至大塔寺結束,也可以原路返回。嵩陽書院海拔450m,老君洞海拔700m,公路可達老君洞,徒步登高約800m。
嵩陽書院是我國古代高等學府,宋代洛派理學家程顥、程頤、司馬光、范仲淹都曾在此任教。司馬光《資治通鑒》的一部分就是在嵩陽書院寫成的。院內的漢封將軍柏、門外的「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是嵩陽書院的兩大瑰寶。嵩陽書院和老君洞建在新太古代雲英閃長質片麻岩上,溝谷及公路旁有新鮮露頭可以觀察片麻岩的岩貌。老君洞又稱老母洞,背靠峻極峰,面臨逍遙谷,乃唐代著名女道士潘師正所建。
老君洞後峻極宮即「石船」附近,是嵩山群羅漢洞組與新太古代片麻岩的不整合界面,是嵩山地區「嵩陽運動」最理想的參觀點。界面及界面上下岩石出露非常清晰,它以無可爭辯的事實揭示了25億年前發生在嵩山的那場「史無前例」的地殼運動。
山勢從峻極宮開始,突然陡峻起來。沿陡坡拾級而上,時而轉進山谷,時而繞上山樑,盤旋曲折,過行宮、二仙洞、白鶴觀,即到峻極峰。峻極峰取意「嵩高唯岳,峻極於天」而得名,因乾隆皇帝在這里賦詩立碑,故又名「御碑峰」。峰頂敞平開朗,站立峰頂遙望,黃河如線,箕山似影,雲霧繚繞,峰岳連綿,河山壯麗,氣象萬千。漢武帝登嵩山時,曾在太室山頂建有「登仙台」、「萬歲亭」、「八仙壇」。武則天封禪時建有「登封壇」,立「大周升中述志碑」。乾隆帝立有「御制詩碑」。武則天於公元700年在登封壇旁丟下的金簡,1982年被唐庄農民屈西懷發現,成為稀世珍寶(現存嵩陽書院的展品為復製品,原件存河南省博物院)。
峻極峰下的嵩岳寺塔,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磚砌佛塔,塔體用糯米汁拌黃泥壘砌,經歷近1500年的風雨地震,至今不酥不斜,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附近的法王寺是嵩山最早的寺院,塔幢拱衛,松柏掩映,人稱「嵩山第一勝地」。
距今200萬年前後,嵩山發生了一次山嶽冰川,這一帶正處在冰川運動區。站立在法王寺和嵩岳寺,環望四周高山,冰川地貌如角峰、刃脊、冰斗、冰川槽谷清晰可見。
5.中嶽廟盧崖寺科學考察路線
本路線由中嶽廟開始,沿寺里河進山,至青崗坪後溝翻越埡口,順龍潭溝返回。基本上徒步行進。
路線大部分在嵩山群五指嶺組片岩分布區中,中間因青崗坪東的背斜和向斜構造使羅漢洞組上部石英岩兩次露出。沿途可以觀察嵩山群羅漢洞組及五指嶺組的地層層序、變質變形特徵,可以看到嵩山群中大型平卧褶皺及多次疊加的構造形態。
中嶽廟是中嶽嵩山的岳神廟。始建於秦,已有兩千年的歷史,黃瓦紅牆,古柏相映。七進十一層,依坡而建,是河南省最大的道教活動場所。廟前有漢太室闕,廟後有黃蓋峰,都是遊人流連之地。
沿寺里河而上是盧崖瀑布景區。走過迎賓橋,經過長壽井,便是玉帶橋,通過潑水亭,登上108階的好漢階,便進入十潭河墨浪澗,個個潭水清澈透底,河谷兩岸崖陡壁立。過神會門是「一線天」奇觀,其寬不過1.5m,窄處僅容一人可過,兩壁光滑陡峭,如刀劈斧剁。
沿溝而翻過分水嶺埡口,即進入龍潭溝,龍潭溝有龍潭寺和八龍潭,景色更是迷人。
嵩山在距今200萬年前後發生過一次山嶽冰川,跑馬嶺以東即是冰川運行區。以跑馬嶺為界,東邊各山溝,包括寺里河、龍潭溝,可能都是冰川槽谷。跑馬嶺上的燈盞鍋、白石尖,是冰體向後嚙蝕山坡而形成的角峰。跑馬嶺則是由兩側冰斗或冰窖向後擴展而形成的「刃脊」。盧崖瀑布和八龍潭據專家考察,都是由冰川掘蝕、銼磨而形成的冰坎。附近尚可看到支谷與主谷會合處的冰川懸谷地貌,嵩山一帶冰川地貌經過冰期以後長時間的流水改造,面貌已經改觀,與現代冰川的典型地貌有很大差異,我們今天看到的許多冰川地貌實際上是冰川地貌經流水改造作用後的產物。
6.箕山懷古旅遊路線
箕山在嵩山之南約15㎞處,與嵩山遙相對應,海拔721m,因山形如箕而得名,因許由、巢父而馳名。相傳許由是堯、舜、禹三代宗師,因避堯的禪讓而隱居箕山。至今尚有許由冢、許由廟、許由寨、許由手植槐、許由洗耳泉以及巢父飲牛坑等文物景觀。許由是許姓始祖,每年農歷六月九日(許由祭日)、八月一日(許由誕辰)前來尋根祭祖者絡繹不絕。
箕山由二疊紀地層組成,箕山主脊是「平頂山砂岩」,東坡為上、下石盒子組,西坡為三疊紀地層。箕山以西的卷門水庫附近,是三疊系劉家溝組、和尚溝組和二馬營組的剖面測制地點,地層出露清晰完整,是嵩山地區結束海洋環境後內陸斷陷盆地中的沉積物。
箕山東北5㎞處的告城鎮,即古陽城。陽城周圍分布著大量的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和夏代以來的文化遺存,著名的有八方新石器遺址、王城崗遺址、春秋至漢的陽城遺址、古陽城遺址、周公廟、觀景台等。
告城東行五里許,即是石淙河,距今5億年前形成的寒武系白雲岩,在地表水的作用下形成特殊的岩溶地貌,也稱喀斯特地貌。這種類型的地貌在我國南方廣泛發育,而在北方卻十分罕見。女皇武則天曾在石淙河建造過規模宏大的三陽宮,游樂避暑,大宴群臣,「石淙會飲」乃嵩山八景之一。人稱石淙河為「小桂林」。
7.五指嶺避暑旅遊路線
這條路線以地質景觀和山水景觀為主。由紙坊湖出發,經關口、搬倒井至鞏義市涉村。然後東行登五指嶺,由井灣返回唐庄。
紙坊湖即紙坊水庫,湖光山色十分宜人。由紙坊湖北行上山,沿路均為五指嶺組片岩,仔細觀察,可以分辨地層的原始沉積層理和後期構造片理,各種構造形跡十分生動有趣。登上山頂即是「古陽關」關口,當年尚有關牆和關門。關口的地層是寒武系辛集組的底部礫岩。1959年王曰倫等人在這里首先發現了底礫岩與五指嶺片岩之間的不整合接觸關系,命名砂礫岩為「關口砂礫岩」。從關口開始往北經窖糧坑至鞏義市涉村,完整地出露著寒武紀、奧陶紀地層。1957年北京地質學院師生在此測制了剖面,1977年、1983年河南區調隊兩次部分重測了這條剖面,採集了大量三葉蟲化石,使這條剖面成為嵩山地區寒武系、奧陶系研究程度最高的剖面。寒武系辛集組上部的厚層含燧石團塊白雲質灰岩,層位穩定,是良好的標志層,王曰倫教授當時命名其為「搬倒井灰岩」。搬倒井村就在關口西北一里許,有泉水自山邊流出,泉口石板上顯馬蹄印。相傳昔日劉秀被王莽追趕,劉秀的人馬到此飢渴難耐,而苦於井深不可汲。劉秀一聲嘆息,井便自己搬倒,水自流而出,劉秀人馬因此獲救而去。傳說不足為信,但泉水確實甘甜。
參觀完剖面已達涉村,沿盤山公路曲折而上至五指嶺,五指嶺主峰海拔1218m,由五指嶺組、廟坡山組和花峪組岩層構成,南坡全是懸崖峭壁,山峰如五根手指,直插雲天。五指嶺山頂卻奇跡般的平坦,雞鳴狗吠,田園農舍,一派世外桃源風光,山頂有小片馬鞍山砂岩和寒武系出露。
五指嶺上氣候涼爽宜人,是理想的夏日避暑之地。
五指嶺南井灣一帶是古元古界嵩山群的「祖庭」,五指嶺組、廟坡山組、花峪組都是在這條溝里建立的。嵩山群的層序和變質變形特徵在這里都有良好的顯露。井灣附近還有特殊的推覆構造——飛來峰。「登封式鐵礦」就因井灣鐵礦在登封境內而得名。花峪磷礦、井灣油石礦都分布在井灣附近的小范圍內。
『柒』 馬屎洲自然步道怎麼樣
馬屎洲自然步道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區 , 附近有八仙嶺、馬鞍山、洋洲、丫洲 ,是香港世界地質公園之中的一個景區 , 而且交通比較方便 , 從三門仔下車步行約30分鍾就可以到達 , 主要的地質特色包括斷層、褶曲、海蝕平台、石蛋、龍落水、連島沙洲、石英岩脈、貝殼灘、砂岩、差異侵蝕 等,一邊郊遊漫步看山水風光 , 一邊還可以學習一下地質知識 , 實在有意思
『捌』 長江江心洲在安徽省境內最大的是什麼洲
當塗縣江心洲。
江心洲在安徽當塗縣西北部長江主航道東側,因長江泥沙逐漸沉積形內成,故名。有江心洲,泰容興洲,幸福洲組成,其中江心洲面積最大,所以統稱江心洲。
元朝末年形成沙洲,19世紀初期開始築堤圍墾。南北長14公里,東西最寬處為5公里,行政隸屬於江心鄉,洲上有耕地5萬畝,人口26000。盛產棉花,水稻,花生,油菜,蔬菜等。有客輪通當塗縣與馬鞍山市區。現馬鞍山長江大橋經從上面經過並設有高速出入口。
(8)馬鞍山步道擴展閱讀
江心洲以現代運動養生、歷史文化傳承、生態環境保護、城市標志的結構理念,並結合主題——「回歸」的共生概念,通過回歸自然生態、回歸純粹運動方式、回歸城市童年記憶的不同體驗空間相互穿插,創造出現代城市的休閑運動場所和生態綠色屏障。
江心洲總體布局:各種景觀、運動元素的組合,形成開閉交替且具有一定節奏的空間序列,使得親水景觀與活動空間具有很強的連續性,同時充分運用新安江水質較好的優點,結合親水體驗、健身游覽、沿江展示等功能要求,建設各類標准球場、親水休閑步道、環島健身步道及大型江景噴泉,串聯並營造景觀。
『玖』 吉安景區哪裡好玩
廬陵文化生態公園
吉安廬陵文化生態公園是吉安市為策應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響應省委、省政府建設生態園林城市目標號召,高規格、高標准建設的一項重點項目。是一個展示吉安城市形象、反映廬陵人文精神、為市民提供休閑娛樂的城市休閑生態濕地公園。
公園地處吉安市中心城區北端,秉承「山水廬陵,生態吉安」的城市定位,通過「山、水、樹、鳥」等自然景觀,體現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景象。項目從2000年開始策劃,經多方論證,於2008年最終確定以「保住山、穩住水、留住鳥」為設計原則,以螺子山和900畝廬陵湖為核心,圍繞山體和自然生態水體作文章,形成各功能區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六大景區的設計方案,具體可概括為「一線、三色、六區」。
公園以「廬陵文化」為貫穿全園的精神主線,以綠色為基調,以紅色和古色為骨架, 形成廬陵文化展示區、廬陵湖景觀區、生態景觀區、綜合休閑娛樂區、濱江景觀區、商務度假區。園區綠化率達90%以上,主要特點一是從峽江水利工程和石虎塘水利工程等水淹區搶救性遷入近500株大(古)樹,二是園內栽植3000多株珍稀瀕危植物(如紅豆杉、楠木 、竹柏)。公園通過民俗文化園、文塔、浮雕文化牆等建築景觀展示吉安豐富深厚的民俗文化、名人文化、書院文化、宗教文化等。螺子山常年棲息著上萬只白鷺,廬陵湖中放生有大量玻璃紅鯉魚。園內奇石古樹交相輝映,紅花綠草爭奇斗艷,湖光橋影、白鷺翩飛、鯉魚嬉戲,一派生態美景。為體現吉安所轄各縣、市(區)特色,公園為每個縣市(區)劃定約30平方米范圍,以樹、石和小景觀結合,建設成具有地方特色景點,形成「一縣一景」。園內主要景點如下:
1.西入口廣場。主要景觀有:①重100噸,長12.5米,高3.8米的泰山石。正面寓意為藏龍卧虎圖,反面似一幅描繪吉安的山水畫;②創下世界保護性移植成活最大古樟記錄的,胸徑3.18米、重112噸古樟樹,目前它是亞洲最大最古老的古樟。
2.噴泉看台。通過西入口廣場南側游步道進入,主要景觀有①200米長,40米寬音樂噴泉,主噴高138米,為目前江西最高;②精衛填海雕塑。
3.九曲橋。從噴泉看台,經游步道進入。是一座人行景觀橋,橋寬4米。以拱橋和平曲橋結合形式,體現景觀和諧和人文休閑。
4.湖心島。經九曲橋上湖心島。島面積約30畝,島上綠樹成蔭。主要景觀有時光隧道和古亭廊
5.金螺廣場。從湖心島亭廊,通過水上浮橋進入。廣場因形似螺號得名。主要景觀有①以民間傳說「螺女和山伢」為雕塑原型創作的「田螺姑娘」雕塑。雕塑以古銅色鑄銅材質為主,金螺貼金鉑,高約13米,整體雕塑流暢、動感,充滿美感,主要特色為動態、旋轉、可升降;②高5米,長32米,以浮雕形式通過正反兩面展示廬陵自然、人文景觀的紅砂岩文化牆。正面由六個主題組成,用寫實的手法表現「生態吉安,文化廬陵」的圖景。反面以「四山環抱,一江襟帶」的古城吉安為背景,雕有先賢造像歐陽修、文天祥、楊萬里、解縉、胡銓等古代吉安名臣名士等人文景觀;③純手工打磨,充滿廬陵文化韻味的景觀藝術燈柱。
6.「十萬工農下吉安」大型群雕。從金螺廣場經游步道,至東西主幹道北面假山 「十萬工農下吉安」大型雕塑。雕塑跨度90米,以九組群雕組成,從不同側面反映工農紅軍攻克吉安的過程。整個雕塑氣勢恢弘,形態逼真,由49個人物和3頭火牛陣牛等組成。充分體現出毛澤東詩詞《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中「漫天皆白,雪裡行軍情更迫」的情景畫面。
7.民俗館文化園。位於東西主幹道以東。民俗園分室內展覽、室外展演、室外體驗三大塊內容,展示吉安民間風俗禮儀、民間文化(如燈彩、音樂、傳說故事、
『拾』 馬鞍山市政府 今年怎麼看 明年怎麼干
馬鞍山花山區召開「今年怎麼看,明年怎麼干」務虛會
繁榮與活力並進 生態與幸福共享
明年經濟工作支撐因素是否強勁,秀山新區、軟體園、濮塘休閑度假區等載體建設思路是否清晰,繁華商業核心區地位如何鞏固提升,如何創新社會治理讓50萬花山群眾的幸福看得見摸得著……11月18日,帶著這些問題,花山區召開「今年怎麼看,明年怎麼干」務虛會,再掀「頭腦風暴」,集合全區智慧,在盤點2014的同時,科學謀劃2015,朝著繁榮花山、活力花山、生態花山、幸福花山目標不斷邁進。
發揮優勢依託載體 做到繁榮與活力並進
商業是花山區優勢主導產業,花山區計劃圍繞中心城區、秀山新區和濮塘風景區三大板塊,做到「固本」、「拓面」、「補鏈」,切實鞏固壯大其作為全市商業核心區地位。「固本」,即通過金鷹、金色新天地、四季青等大型商業載體建設,實現中心城區商業提檔升級。「拓面」,即完善大華商圈,提速歐尚商圈,打造秀山商業副中心。「補鏈」,即加大特色街區培育力度,完善解放路、花山路、重陽路等特色街區,重點推進軍民路、益壽路、香港城等特色街建設及經營,實現行業集聚,特色互補,吸引人氣。
作為全市第七個省級服務業集聚區,秀山新區皖江金融街自7月開街以來,已有10餘家金融機構相繼落戶,另有20餘家正在洽談,秀山新區將繼續加大項目建設力度和服務力度,力爭集聚一批優質金融機構,奮力打造金融中心。作為市、區產業轉型排頭兵,馬鞍山軟體園已集聚140家軟體類企業,前十月合同產值突破30億元。隨著一期七個分園區陸續投入使用和二期招商啟動,軟體園計劃圍繞軟體研發、服務外包、系統集成、電子商務、互聯網和文化創意6大主導產業,突出打造電子商務、互聯網兩大特色重點,為市、區經濟發展再添動力再增活力。
科學發展創新治理 實現生態與幸福共享
秉承「顯山露水」、「青山親水」理念,秀山新區打造宜業宜居新城區的形象進一步凸顯,花博園一期百畝鬱金香競相開放,秀山湖水幕電影、綠化景觀、廣場游園相映成趣。素有城市「綠肺」美譽的濮塘景區,濮塘森林公園百畝花海、游步道建設已初露英姿,融歷史、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濮塘老街及其周邊改造也已全面啟動。本著生態優化的原則,花山區計劃重點做好秀山湖沿湖綠道及休閑步道、花博園自行車慢行道和行人游道等景觀綠道布局,進一步增加和擴大街頭游園綠化面積,增大休閑空間。圍繞打造「無都市之喧囂、無塵世之煩擾的世外濮塘」的目標,花山區將通過環境、建築、景觀融合一體的改造,讓濮塘老街及周邊煥然一新。通過有序推進濮塘森林公園入口引導區、農耕文化區、劍湖花海區等建設,為遊客和市民提供遊玩休憩好去處。
圍繞提升轄區群眾安全感、幸福感、歸屬感,花山區將繼續創新社會治理,計劃立足探索文明創建新常態,調整完善城市管理體制,加快城管隊伍下沉,試點綜合執法,通過合理布局、購買服務等方式破解「老大難」問題。加快推進安置房建設、危舊房改造、老舊小區提升整治、標准化菜市場改造等民生工程和為民辦實事項目。借鑒外地先進做法,結合實際探索社區體制改革,加強社區自治和服務居民能力與水平,使社區真正成為「居民之家」。
前十月,花山區主要經濟指標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總量繼續位居縣區前列。累計完成財政收入14.87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含秀山新區,下同)220億元,同比增長13.57%;實際利用外資2.238億美元,同比增長3.88%;實現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96億元,同比增長1.7%;累計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0.09億元,同比增長10.5%。實現城鎮居民收入28925元,農村居民收入14191元,同比分別增長9.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