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理解城市公共交通的公共產品屬性
如何理解城市公共交通的公共產品屬性?
公共產品是指具有消費或使用上的版非競爭性權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產品。 城市公共交通是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基礎設施,公交作 為帶有福利性的社會公共服務,其產品帶有公共性和公益性,其產品帶有公共性和公益性。公益性就是公交最大的效益。
② 為什麼採用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的策略
城市公共交通是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基礎設施。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公共交通有了較快發展,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一些城市交通擁堵、群眾出行不便等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影響了城市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提高交通資源利用效率,緩解交通擁堵的重要手段。為解決好城市交通問題,促進城市健康發展,現就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提出以下意見: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
我國土地資源稀缺,城市人口密集,群眾收入水平總體還不高,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符合城市發展和交通發展的實際,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要舉措。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確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優先地位,明確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採取有力措施,加快發展步伐。要通過科學規劃和建設,提高線網密度和站點覆蓋率,優化運營結構,形成干支協調、結構合理、高效快捷並與城市規模、人口和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公共交通系統。要進一步放開搞活公共交通行業,完善支持政策,提高運營質量和效率,為群眾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周到、經濟舒適的公共交通服務。要充分發揮公共交通運量大、價格低廉的優勢,引導群眾選擇公共交通作為主要出行方式。
二、充分發揮規劃調控作用
(一)科學編制公共交通規劃。交通規劃是城市總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人民政府要在對交通現狀、需求和發展前景進行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以公共交通為核心,通過編制實施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公共交通專項規劃和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科學配置和利用交通資源,建立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市發展和土地配置模式。城市交通規劃要與城市總體布局和人口產業分布相協調,確定發展戰略目標、任務、有關技術和經濟政策;綜合考慮各種交通方式、換乘樞紐配置,以及與對外交通的銜接,重點確定公共交通結構、線網分布、場站布局、用地規模、建設計劃等。
(二)保障規劃的編制和組織實施。城市人民政府要大力支持公共交通規劃編制工作,將規劃編制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確保編制任務的完成。要保持規劃的嚴肅性和穩定性,保障規劃的組織實施。採取有力措施,切實防止和糾正違反規劃、侵佔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及其建設用地的行為,保證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需要。
(三)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和標准體系。要從實際出發,借鑒國內外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成功經驗,從規劃、建設、管理等方面,加快建立確保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要健全場站建設、車輛配備與更新、設施裝備、服務質量等方面的技術標准體系。進一步強化法律法規和標準的指導作用,促進城市公共交通健康有序發展。
三、完善公共交通基礎設施
(一)合理規劃設置場站和配套設施。城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城市公共交通規劃要求,將公共交通場站和配套設施納入城市舊城改造和新城建設計劃;將公共交通場站作為新建居住小區、開發區、大型公共活動場所等工程項目配套建設的一項內容,實行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已投入使用的公共交通場站設施,不得隨意改變用途。對符合公共交通車輛通行條件的居住區,應設置公共交通線路及相應的站點。在城市主要交通幹道上,建設港灣式停靠站,配套完善站台、候車亭等設施。按照「滿足群眾需求,不幹擾正常通行」的原則,合理規劃、科學設置小公共汽車和出租汽車停靠點。對未按規定配套建設公共交通場站等公共交通設施的建設項目一律不予審批、驗收。
(二)加強城市交通換乘樞紐建設。交通換乘樞紐是一體化交通系統的關鍵環節。符合條件的地區要建立換乘樞紐中心,引入各種交通方式,實現公共汽(電)車、大容量快速公共汽車、軌道交通之間的方便快捷換乘,以及城市交通與鐵路、公路、民航等對外交通之間的有效銜接。換乘樞紐中心要配套建設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場,配備相應的指向標識、線路圖、時刻表、換乘指南等服務設施,方便群眾使用。
(三)推動智能公共交通系統發展。要積極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的公共交通系統,以信息化為基礎,促進乘客、車輛、場站設施以及交通環境等要素之間的良性互動,推動智能公共交通系統建設。建設公共交通線路運行顯示系統、多媒體綜合查詢系統、乘客服務信息系統,使廣大乘客能夠方便了解公共交通信息,合理安排出行。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建立電腦營運管理系統和連接各停車場站的智能終端信息網路,加強對運營車輛的指揮調度,提高運營效率。
四、優化公共交通運營結構
(一)大力發展公共汽(電)車。公共汽(電)車承擔著城市公共客運的主要任務,要在穩步增加線路、延長營運里程、擴大站點覆蓋面的基礎上,優化線網結構和運力配置,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出行需要和多樣化交通需求。公共汽(電)車線路和停靠站點要盡量向居住小區、商業區、學校聚集區等城市功能區延伸,方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要採取有效措施積極扶持城鄉之間的公共交通發展,引導城市公共交通向農村延伸服務,方便農村客運與城市公共交通的接駁換乘,解決農民出行難問題。小公共汽車作為公共汽(電)車的補充,是中小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形式,要充分發揮其優勢,合理引導,規范發展。
(二)有序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要堅持量力而行、有序發展的方針,與城市規模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要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管理的通知》(國辦發〔2003〕81號)要求,對經濟條件較好,交通擁堵問題比較嚴重的特大城市軌道交通項目予以優先支持。項目建設要嚴格按照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組織實施。軌道交通的建設和運營成本不能完全通過車票收入來平衡,要積極探索改革建設、運營和投融資體制,增加投入,促進軌道交通健康發展。
(三)適度發展大運量快速公共汽車系統。大運量快速公共汽車系統是利用現代化大容量專用公共交通車輛,在專用的道路空間快速運行的公共交通方式,具有與軌道交通相近的運量大、快捷、安全等特性,且建設周期短,造價和運營成本相對低廉。具備條件的城市應結合城市道路網路改造,因地制宜發展大運量快速公共汽車系統。要在做好建設規劃的基礎上,處理好與其他公共交通方式的銜接和配合。
五、保障公共交通的道路優先使用權
(一)科學設置優先車道(路)和優先通行信號系統。要通過科學論證,合理設置公共交通優先車道、專用車道(路)、路口專用線(道)、專用街道、單向優先專用線(道)等,調整公共交通車輛與其他社會車輛的路權使用分配關系,提高公共交通車輛運營速度和道路資源利用率。公共交通優先車道要配套設置清晰、直觀的標志標線等標識系統,使公共交通流與其他交通流明確區分,確保公共交通車輛的優先或專用路權。要通過合理配置公共交通車輛感應信號系統,調整交叉口信號周期、信號相位,設置公共交通車輛專用信號等措施,減少公共交通車輛在道路交叉口的停留時間,保證道路優先通行權。
(二)加強優先車道(路)和優先通行信號系統管理。城市人民政府要建立公共交通優先車道監控系統,加強優先車道和優先通行信號系統管理,對佔用公共汽車專用道、干擾公共交通車輛優先通行的社會車輛依法查處,保證公共交通車輛對優先車道的使用權和優先通行信號系統的正常運轉,提高公共交通車輛的運行速度和准點率。
六、積極穩妥地推進行業改革
(一)改革投融資體制。要按照市政公用事業改革的總體要求,鼓勵社會資本包括境外資本以合資、合作或委託經營等方式參與公共交通投資、建設和經營。鼓勵和支持公共交通企業採取盤活現有資產、改制上市等方式籌集資金。要把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周邊地區用地開發統籌考慮,充分發揮項目建設的綜合效益。
(二)推行特許經營制度。有序開放公共交通市場,實行特許經營制度,形成國有主導、多方參與、規模經營、有序競爭的格局。在實施特許經營的過程中,要防止片面追求經濟收益,盲目拍賣出讓公共交通線路和設施經營權,嚴禁將同一線路經營權重復授予不同經營者。對經營惡化、管理混亂、安全生產隱患嚴重的企業,要依法收回特許經營權。
(三)加強市場監管。城市公共交通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公共交通企業經營和服務質量的監管,規范經營行為,依法查處非法營運、妨礙公共交通正常運行、危害公共交通安全等行為。要逐步推行等級服務評定製度,開展文明線路創建活動,加強行業自律,促進企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四)提高服務水平。公共交通企業要科學調度車輛和編制運行圖,加大行車密度,及時疏解客流,縮短乘客等候時間。要加快車輛更新步伐,積極選用安全、舒適、節能、環保的車輛,淘汰環境污染嚴重、技術條件差的車輛。要加強對公共交通場站、車輛、設施裝備等的維護保養,為群眾創造良好的乘車、候車環境。
七、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提供財政支持。城市人民政府要對軌道交通、綜合換乘樞紐、場站建設,以及車輛和設施裝備的配置、更新給予必要的資金和政策扶持。城市公用事業附加費、基礎設施配套費等政府性基金要用於城市交通建設,並向公共交通傾斜。
(二)規范補貼制度。對公共交通實行經濟補貼、補償政策。建立規范的成本費用評價制度和政策性虧損評估制度,對公共交通企業的成本和費用進行年度審計與評價,合理界定和計算政策性虧損,並給予適當補貼。對公共交通企業承擔社會福利(包括老年人、殘疾人、軍人免費乘車,學生和成人持月票乘車等)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務所增加的支出,定期進行專項經濟補償。
(三)調整客運價格。要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考慮企業經營成本和群眾承受能力,科學合理地核定公共交通票價。發揮客運價格的導向和杠桿作用,繼續保持低票價和低成本的優勢,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提高公共交通工具的利用率。各種公共交通方式之間也要建立合理比價關系,實現優勢互補,提高整個公共交通系統的運行效率。
(四)實行用地劃撥。優先安排公共交通設施建設用地,城市公共交通規劃確定的停車場、保養場、首末站、調度中心、換乘樞紐等設施,其用地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可以用劃撥方式供地。不得隨意擠占公共交通設施用地或改變土地用途。
(五)加大科研投入。城市人民政府要加大對公共交通行業的科研投入,實現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的科技支撐。要對公共交通規劃理論與方法、綜合交通樞紐設計、公共交通優先的道路網利用和信號系統、綜合交通信息平台、車輛智能化和安全性有關標准等組織立項,加大科研力度。要積極推廣應用先進科技成果,滿足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技術需要。公共交通企業要加大對企業管理系統的科技投入,提高運營組織水平。
八、加強組織領導和監督檢查
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城市人民政府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動員社會力量,共同做好這項工作。城市公共交通行政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認真組織實施有關政策措施,把優先發展公共交通作為實施城市道路交通暢通工程、創建綠色交通示範城市、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內容,切實抓好落實。建設部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監督檢查和評估指導,積極推廣先進經驗,對取得明顯成效的城市給予表彰,引導各地做好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工作,促進城市健康發展。
③ 公共交通服務水平評價的研究內容,意義,方法。謝謝
城市公共交通服務質量的好壞主要通過
方便性、迅捷性、准時性、
舒適性、安全性和經濟性
等6個方面內容來體現。
服務能力水平,
是指城市公共交通所具備的服務功能強弱。
主要內容包括:
①城市居民採用公交出行所需最大時耗;
②乘客換乘系數;
③線路網密度;
④站點服務面積覆蓋率;
⑤發車頻率;
⑥運送速度;
⑦日均滿載率;
⑧線路非直線;
⑨線路長度。
不知道你要做什麼用,如果只是想了解,我簡單說下評價標准
上述9項里,滿足9項,是一級
滿足8項,二級
滿足7項,三級
滿足6項,四級
少於6項,五級
一共就有五級,所以要是評了五級,就掛了
其中細化成各種指數
還有具體的分
比如二級,滿足8項吧,8項里還分出小要素打分,按%來折算成相應指數。
你要是寫匯報材料,可以給你具體建議,參看下面的書
李相勇的《城市道路服務水平的模糊綜合評判》
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2002.8
《公共交通服務質量的模糊評定法》
佛山大學學報,1997.8
尹峰,李楓的《公共交通服務水平的模糊評價》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0.34
這個比較火,
很多寫公共交通服務水平分類型分析的都用這個評價方法,
你要是在校園內萬方應該就能查得到。
④ 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務管理的論文提綱
序: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務管理的意義。
一、目前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務管理的現狀及問題
二、改進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務管理的途徑
三、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務管理的前景
四、結論
⑤ 如何理解交通運輸產品的公共性
公共產品是指具有消費或使用上的非競爭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產品。
城市公共交通是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基礎設施,公交作 為帶有福利性的社會公共服務,其產品帶有公共性和公益性,
其產品帶有公共性和公益性。公益性就是公交最大的效益。
⑥ 請問城市公共客運交通服務水平評價標准有哪些
看了一些狗屁答案。
你一次問了3個,我都貼過去。
網上沒有現成的,我是查書現敲的,再給分哦~~~
城市公共交通服務質量的好壞主要通過
方便性、迅捷性、准時性、
舒適性、安全性和經濟性
等6個方面內容來體現。
服務能力水平,
是指城市公共交通所具備的服務功能強弱。
主要內容包括:
①城市居民採用公交出行所需最大時耗;
②乘客換乘系數;
③線路網密度;
④站點服務面積覆蓋率;
⑤發車頻率;
⑥運送速度;
⑦日均滿載率;
⑧線路非直線;
⑨線路長度。
不知道你要做什麼用,如果只是想了解,我簡單說下評價標准
上述9項里,滿足9項,是一級
滿足8項,二級
滿足7項,三級
滿足6項,四級
少於6項,五級
一共就有五級,所以要是評了五級,就掛了
其中細化成各種指數
還有具體的分
比如二級,滿足8項吧,8項里還分出小要素打分,按%來折算成相應指數。
你要是寫匯報材料,可以給你具體建議,參看下面的書
李相勇的《城市道路服務水平的模糊綜合評判》
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2002.8
《公共交通服務質量的模糊評定法》
佛山大學學報,1997.8
尹峰,李楓的《公共交通服務水平的模糊評價》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0.34
這個比較火,
很多寫公共交通服務水平分類型分析的都用這個評價方法,
你要是在校園內萬方應該就能查得到。
⑦ 關於城市軌道交通客運服務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一.認識;
• 城市軌道交通主要通過合理的客運組織來完成其大容量的客運任務。
• 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是指通過合理布置客運有關設備、設施,對客流採取有效的
分流或引導措施來組織客流運送的過程。
運營管理重在依據質量管理對運營服務過程形成有效的管理。
1. 客運組織服務的對象是市內交通乘客,不辦理行李包裹托運服務。
2. 全日客流分布在時間上有較為明顯的高峰(一般為早晚高峰)和低谷之分。 3. 全年客流分布在時間上按季、月、周、節假日有較大起伏。
軌道交通企業建立質量管理體系, 首先要分析公共交通運輸市場,熟知軌道交通乘客的需求;其次,對自身的服務條件和能力進行評價;最後,根據評審結果策劃運營服務過程,制定車站窗口服務標准和行車服務標准, 為乘客提供優質服務。 運營管理重在依據質量管理對運營服務過程形成有效的管理。
軌道交通服務發生在乘客與軌道交通設施、設備和各個崗位工作人員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目的是為了在這個過程中,盡可能滿足乘客的需求。 服務管理是城市軌道交通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管理能展示企業形象,是保證企業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重要環節,是城市交通企業管理水平的綜合體現軌道交通服務發生在乘客與軌道交通設施、設備和各個崗位工作人員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目的是為了在這個過程中,盡可能滿足乘客的需求。
服務管理是城市軌道交通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管理能展示企業形象,是保證企業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重要環節,是城市交通企業管理水平的綜合體現。
二,確定城市軌道交通客運服務內容
確定城市軌道交通客運服務是《標准》編制的一項主要任務。 1)通過軌道交通客運服務質量規范服務內容
國外先進的服務標准對服務內容通常不進行規定或只進行較少規定,更多是通過服務質量來規范服務。這種服務標准可以避免對不同的服務對象和不同的服務需求分別規定服務內容的復雜情況,這為我過指定《標准》提供了可以借鑒的思路:
①運輸效率:包括平均乘車距離,服務范圍,發車頻率,運力,乘坐適合性和可靠性等會;
②換乘服務:包括不行,自行車,小汽車等交通方式之間的方便換乘,公共交通之間的換乘等;
③信息服務:包括一般信息,必要信息,非正常狀態信息,以及信息交流等。客運服務應說明信息來源,並向乘客提供有效性,可靠性,及時性的信息;
⑧ 如何做好公交服務工作
公交的產品是服務,服務的好壞直接關繫到所提供產品質量的優劣。鄭州公交三公司黨委書記、經理劉鈺給公交的運營、安全和服務三者的關系進行了全新的定位,她指出「運營是第一,安全是保障,服務是錦上添花。」作為公交的服務即是生產工序的最後環節,又是產品質量的最終體現,也可以說優質的服務質量是我們公交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此如何提升鄭州公交服務質量是我們需要不斷持續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通過對公交服務管理的學習,結合鄭州公交目前的實際,粗略分析一下目前鄭州公交存在的問題,並從宏觀角度為提升公交服務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
提升服務質量的相關措施
服務質量的提升不是光靠一個部門、一群人就能做到的,它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公司各部門和全體人員的通力協作,相互配合。為此這里所講的服務是廣義的,指的是從客運市場需求出發,合理安排運力,滿足乘客的基本需求所提供的服務。下面將從硬體和軟體兩方面入手:
(一)硬體方面:
公交車輛是公交系統中的服務工具,車輛硬體環境改善是提升公交服務質量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安全性、便捷性、舒適性、實用性。
1、安全性:不斷提高車輛安全性能,在車輛制動性能不斷提升同時,增加車型內安全設備的配備,如車內攝像頭、扶手、隔欄、安全錘、側推式安全逃生窗等。
2、便捷性: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購買自動擋、一級踏板車型,即方便公交車長日常工作操作,減輕公交車長勞動強度,緩解工作疲勞,又能加快乘客上下車速度,節省乘客上下客時間。同時,在公交車上配置手機充電介面,解決市民乘客隨時充電需求。
3、舒適性:不斷提高車輛采購標准,要以人為本,滿足舒適性的要求,如採用高採光、自動擋、大空間的整合式車型;在乘客座椅及內部裝飾上要按人體工程學要求進行設計等。
4、實用性:車輛的選購應根據線路客流群的定位而有不同側重性,公交主幹線客流較大可以採用雙層式、交接式等大型公交車輛運營,社區公交線路、微型線路客流較小可以採用8米純電動、小型中巴車輛運營,既滿足了市民的出行需求,也降低了公交運營成本,實現車與人的最佳組合。
(二)軟體方面:
1、以人次為導向,不斷優化調整公交線網
以線路人次為導向,加大線路客流調查力度,掌握客流分布狀況,善於主動挖掘新興客流市場,加大新建小區公交線路覆蓋率,同時根據客流分布情況,適時調整線路布局,降低線路重復系數,提高線網密度。努力形成布局合理、換乘方便、運行經濟的公交線路網路格局。
2、以乘客為根本,不斷改進服務措施和方式
公共交通服務的對象是人,因此在服務中要「以人為本」,使乘客在乘坐公交車的同時享受到優質的人性化服務。如在服務優化方面:一方面要求公交車長做好車廂優質服務,文明待客,做到首末站提前上車待客。另一方面要求現場調度員做好車輛調度,在高峰時段增加車輛班次,縮短發車間隔,平峰時段做好車輛准點發車,跑好運營間隔。同時,充分利用GPS調度系統,時時監控車輛運營狀態,合理的調整車輛的運營間隔。在每輛公交車上張貼鄭州行手機APP二維碼,市民乘客可以下載APP,並全面享受車輛到站時間、換乘方式、鬧鈴提醒等多種出行服務,以此方便出行的乘客。通過公交服務方式的不斷改進,使乘客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從而形成良好的公交服務氛圍。
3、以星級為載體,不斷完善服務考評制度
通過星級考核將線路、公交車長服務考核和職工獎勵直接掛鉤,從而提升線路整體服務水平。目前我們鄭州公交已實施了星級考核制度,實施效果較為明顯,但在實施過程中仍有不足,特別是在考核指標、考核力度方面仍需要進行不斷優化和改善。同時要建立長效的機制,長久持續的保證公交的服務質量。
4、以品牌為媒介,不斷加強先進線路、人員的宣傳力度
積極做好品牌創建工作,通過共產黨員示範車、巾幗文明示範崗、青年文明號和工人先鋒號線路的創建,起到以點帶線,以線帶面的作用。通過對公司優秀典型和勞模的宣傳,在公司內部形成學先進、比先進、超先進的良好工作氛圍,從而涌現出一大批服務能手,進一步提升公交服務質量。
5、以員工為核心,不斷改善工資福利待遇
公交車長是公交服務的提供者,是線路產品服務的直接生產者,生產者素質好壞直接影響服務質量。提高公交職工待遇,是穩定公交職工隊伍重要舉措。只有隊伍穩定了,才能形成愛崗敬業、創新奉獻的工作理念,才能構建和諧的企業文化,才能促進公交服務質量的不斷提升。
城市公共交通作為城市動態系統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城市整體發展中不可缺少的物質條件和基礎產業,也是聯系社會生產、流通和人民生活的紐帶。提升城市公交服務質量是企業發展的重要保證,公交企業要以優質規范的服務取得市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把這扇展示文明的「窗口」擦拭得熠熠生輝,為乘客營造出舒適的乘車空間。 公共交通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其服務工作的質量、職業道德水平,對於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社會風氣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