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商局與工商所有什麼不同
工商所是工商局的派出機構,它是按經濟區域劃分的,個體工商戶在所里登記,並版對轄區的所權有企業個體戶進行監管。工商局是機關單位,裡面綜合內容多,它有企業、經檢、合同、市場、商標、廣告等業務科室,企業登記在機關企業注冊。
② 政務中心和工商局的區別
政務中心全稱是抄「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也有一些地方叫「人民政府行政審批服務中心」。是由地方政府舉辦,集中辦理本級政府許可權范圍內的行政許可事項和服務項目、集信息與咨詢、管理與協調、投訴與監督於一體的綜合性行政服務機構。隨著政府職能的不斷轉變(服務型政府的建立),其服務內容也在擴展,比如將政府采購、投資服務、信訪接待、政務公開等職能納入。實行「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以行政審批為主,以其它便民服務為補充的政府派出(常設)機構。
一般市一級都有政務中心,往下有些地區就沒有政務中心,只能到相應的機關去辦理業務。但政務中心是發展趨勢,便民服務的重要部分。
③ 一個省的工商局是不是一樣,一樣的商業執照是不是有的地方可以辦有的地方不可以辦
是不一樣的,別說不同省,同省不同地、同地不同區也是不一樣的,有時候,同樣一個局,碰到不同的人,也是不一樣的。有一年,我在某地注冊信用評價有限公司,在該地A區說不行,在該地B區核名時,一個人說行,登記時是另一個人,又說不行。很多公務員是按自己的日常理解去執法的。
④ 商務局和工商局有沒有區別
商務局和工商局兩者區別很大,管轄不同事務。工商局主要是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等事務,而商務局主要負責全縣的招商引資、內外貿易、商貿流通等。
主要工作職責區別:
工商行政管理局主要工作職責:
(一)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有關工作,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工商行政管理規章和政策。
(二)負責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人以及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等市場主體的登記注冊並監督管理,承擔依法查處取締無照經營的責任。
(三)承擔依法規范和維護各類市場經營秩序的責任,負責監督管理市場交易行為和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行為。
(四)承擔監督管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責任,組織開展有關服務領域消費維權工作,按分工查處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指導消費者咨詢、申訴、舉報受理、處理和網路體系建設等工作,保護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
(五)承擔查處違法直銷和傳銷案件的責任,依法監督管理直銷企業和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
(六)負責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方面的反壟斷執法工作(價格壟斷行為除外)。依法查處不正當競爭、商業賄賂、走私販私等經濟違法行為。
(七)負責依法監督管理經紀人、經紀機構及經紀活動。
(八)依法實施合同行政監督管理,負責管理動產抵押物登記,組織監督管理拍賣行為,負責依法查處合同欺詐等違法行為。
(九)指導廣告業發展,負責廣告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十)負責商標注冊和管理工作,依法保護商標專用權和查處商標侵權行為,處理商標爭議事宜,加強馳名商標的認定和保護工作。負責特殊標志、官方標志的登記、備案和保護。
(十一)組織指導企業、個體工商戶、商品交易市場信用分類管理,研究分析並依法發布市場主體登記注冊基礎信息、商標注冊信息等,為政府決策和社會公眾提供信息服務。
(十二)負責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經營行為的服務和監督管理。
(十三)開展工商行政管理方面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十四)領導全國工商行政管理業務工作。
(十五)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商務局工作職責 :
1、貫徹執行對外經濟貿易和吸收外資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規章;結合本區實際,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和吸收外來投資的政策、意見,並組織實施。
2、根據本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研究制定本區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計劃、實施辦法;負責全區招商引資和出口貿易的統計工作,監督、分析全區對外經貿宏觀運行情況;負責海外市場開拓和貿易促進工作。
3、擬定全區招商引資的辦法並組織實施;建立招商項目庫,編制招商計劃,組織開展對外招商、談判等活動,負責外來投資項目的咨詢代理。指導鄉鎮、系統的招商工作。
4、核准國家規定許可權以內的外商投資企業的設立;按規定許可權審核、核准外商投資項目的合同、章程及其變更;依法監督檢查外商投資企業執行有關法律和合同、章程的情況;管理和協調外商投訴工作。
5、按照有關規定,協助企業辦理外經貿經營權、生產企業自營權,並對其備案登記;協助上級部門管理出口商品配額和進出口商品許可證,研究和推廣國際貿易慣例、通行規則及各種新貿易方式(含電子商務);依法負責對外反傾銷、反補貼及保障措施中有關的事務,指導協調外國對涉及我區出口商品的反傾銷應訴;指導出口廣告宣傳。
6、按照有關規定,負責本區在海外設立貿易機構、企業和常駐辦事機構的審查報批工作;負責利用外國政府貸款的申報;指導和管理境外勞務輸出。負責來料加工貿易、轉口貿易和補償貿易等貿易業務的指導、協調、審批及管理。
7、負責全區橫向聯合和經濟技術協作的日常事務,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全區大型經濟技術合作活動,推動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的經濟技術聯合。
8、歸口指導外商投資企業協會、中國貿促會海陵支會(海陵商會)工作,並對其進行管理。
參考:工商局網路
http://ke..com/view/309808.htm?fromtitle=工商局&fromid=1971236&type=syn
參考:泰州市商務局
http://swj.tzhl.gov.cn/art/2012/7/2/art_3959_117508.html
⑤ 不同地方工商局注冊的公司有什麼不同嗎
你好。在不同區域注冊公司在注冊時所需的資料有少許出入,還有就是在稅收上也可能有一些區別,比如有個別地方是支持創業或者有特殊照顧的,那就可能在稅收上有優惠政策。當然權力和義務也一樣。祝貴司早日開業。
⑥ 不同地方公司名相同,工商局注冊時能通過嗎
可以注冊成功。
公司名稱包括:行政區域+字型大小+行業+組織形式
只要其中任意一個不一樣,均可以注冊成功。大致是這樣,還有很多細節規定,不過這個應該夠幫助你了,想知道的更細可以去查《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
⑦ 工商局和市場監督管理局有什麼區別
市場監督管理局由工商局、質監局、葯監局、物價局等幾個部門合並而成。
市場監督管理局范圍較大,工商局范圍較小。
拓展資料
行政體制改革,很多地方自下而上搞試點,以區縣級為單位,一些地方將工商行政部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質量監督局「三合一」為「市場監督管理局」。
新的市場監督管理局包含了原來三個部門的職能,行使市場監督管理職能,具體包括了登記注冊(營業執照,食品流通許可證,有些地方下放了餐飲服務許可證)、食品安全監管、葯品醫療器械監管、消費者權益保護、商標廣告監管、標准計量、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等。
這種自下而上的探索確實有助於尋找合適的市場監管模式,但也有諸多問題。其一,基層合並,國家級,省市級仍然是多頭管理,造成向上的渠道不暢,甚至交叉混雜。各個口子都來布置任務,統計報表,在執法文書的要求上又存在差異,需要法制科同事進行大量工作。
其二,基層工作難度大大增強。原先的質監、食葯局僅在區級設立,原工商部門在鎮級卻設有基層分局,合並後盡管有質監、食葯人員下放到基層,但仍然是無法滿足需要。
總之,在國家級、省市級層面上,工商行政管理局存在,市場監督管理局不存在(也有些地方開始了市一級的合並),區縣級層面上,工商行政管理局與質監局、食葯監合並為了市場監督管理局。
⑧ 國家工商局與地方工商局的區別
國家工商局統領全國各地的地方工商局,地方工商局受國家工商局監督,地方工商局只是管理所轄地區的工商事務的.
⑨ 各地工商局政策政策一致嗎
每個地方的工商局政策是不一致的,有的地方放寬政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