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進一步加強基層宗教事務規范化管理
1、建檔:所有基層宗教場所及人員均建檔留底。
2、素養:所有宗教人員都要制定相應的考核標准,佛教有佛教的,道教有道教的,基督教🈶基督教的。
3、考評:定期考核宗教人員的專業素養和行為規范,檢查宗教場所,好的通報表揚,差的限令整改甚至勒令關閉。
4、宣揚:鼓勵宗教場所舉辦各種愛國愛黨、慈善公益活動,建立正確的宗教觀,抵制邪教。
5、服務:深入基層,無論宗教人員還是信眾,噓寒問暖,得到第一手資料,做好貼切悉心的服務。
6、管理:定期與基層各宗教場所負責人溝通,上下一心,合力制勝。
⑵ 如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
宗教工作的實質是特定人群的群眾工作,我州的宗教活動場所多數在農牧區,要夯實宗教工作基礎,重點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加強基層工作。
一是認真落實好鄉鎮場、村隊、社區一把手為管理宗教工作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做好對村隊「兩委」班子、社區幹部的教育工作;
二是充分發揮基層民主管理組織的作用。督促和指導各宗教活動場所組建好各自的民管組織;搞好民族團結和教派之間的團結,維護社會穩定;向穆斯林群眾廣泛宣傳國家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協助政府貫徹好司法、教育、婚姻和計劃生育等方面的法律、政策,引導鼓勵信教群眾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維護宗教和睦與社會和諧;
三是充分發揮縣市伊斯蘭教協會作用,進一步完善組織機構,落實經費保障,使縣市伊協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加強對宗教人士的管理、規范宗教活動、大力開展「去極端化」宣傳教育,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四是不斷提升宗教領域執法檢查工作水平,加大宗教事務執法大隊、執法中隊建設,選優配強幹部,落實人員經費,充分發揮宗教執法隊伍在深入推進「去極端化」中的重要作用。
不斷提升宗教事務管理的法治化、科學化管理水平,我們將全力落實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要求:
一是始終堅持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不動搖。黨的方針政策是指引我們奪取勝利的法寶。要正確看待宗教人士和信教群眾,要切實保護各族群眾的宗教信仰自由權,既尊重群眾信仰宗教的自由,也尊重群眾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全面維護好信仰宗教和不信教群眾的合法權益。既要堅決克服和消除把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視為權宜之計,也要堅決克服把宗教看得太高太難,對宗教問題不願管、不敢管、放任自流的厭煩情緒。
二是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工作,宣傳教育引導要長期化、常態化、系統化、制度化。進一步提高各族群眾對黨的民族宗教方針政策、國家法律法規的知曉率,增強抵禦民族分裂勢力滲透的意識,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以強有力的思想宣傳教育引導,積極爭取大多數,孤立極少數,最大限度地壓縮「三股勢力」的生存空間。
三是強化對宗教相關的法規規章、辦法、條例等制度的落實。落實好對宗教活動場所修建管理的規定,確定好宗教活動場所民主管理組織負責人,落實好寺管會備案的規定,依法做好宗教人士的資格認定工作。
四是嚴防嚴打、依法懲處利用宗教進行的違法犯罪行為,堅決打擊「三股勢力」利用宗教的犯罪行為,依法及時查處非法宗教活動,不斷提高抵禦滲透能力。
⑶ 如何加強基層宗教工作
一、樹立創新理念,尋找民族宗教工作的金鑰匙一是樹立「交朋友、辦實事、抓引導」三位一體的理念,與少數民族代表和宗教界人士保持良性互動關系。積極推薦少數民族代表和宗教界人士擔任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建立與少數民族代表、宗教界人士定期談話和交流制度,經常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困難,真心實意地為他們辦實事、辦好事。節日組織慰問少數民族代表和宗教界上層人士活動,把教育引導工作溶入融洽的情感交流之中。通過交朋友、辦實事,使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在少數民族群眾和信教群眾中入耳、入腦,切實改變糾紛產生後,才臨時抱「佛腳」找民族宗教界人士做工作;不穩定事件發生後,才重視與民族宗教界人士加強聯系的被動局面,努力 形成少數民族和信教群眾積極主動協助黨和政府處理民族宗教問題的良性互動關系。
二是樹立以積極心態看待宗教的理念,推動宗教界發揮積極作用。 宗教同其他社會文化形態一樣,有消極的一面,也有積極的一面。如果我們用消極的眼光去看待它,或許它就會一直朝著消極的方面發展,並產生消極的作用;如果我們用積極的眼光去看待它,就會推動它朝著積極而有益的方向發展,產生積極的社會作用。因此,要揚棄過去消極看待宗教社會作用的片面思維,運用馬克思主義宗教觀辯證地看待其社會作用的「兩重性」,正確地把握社會主義條件下宗教與信教群眾之間的關系,支持宗教界對宗教教義作出符合社會進步要求的闡釋,幫助他們用宗教倫理道德中的積極成份去促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用宗教文化的精華去服務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發揮宗教特有優勢,開展社會公益事業,為社會作出更多的好事、善事。
三是樹立社會化的民族宗教工作理念,整合各種資源,形成全縣上下齊抓民族宗教工作的合力。民族宗教工作具有群眾性、長期性和特殊復雜性,單靠民族宗教部門一家之力,很難有大的作為,必須整合社會資源,調動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參與民族宗教工作,變民族宗教工作「風雨一肩挑」為「千鈞重擔眾人挑」。建立統一、高效的民族宗教工作領導機制,成立民族宗教工作領導組,強化民族宗教工作的領導職能;建立快捷、靈敏的信息反饋機制,構建縣鄉村三級宗教工作部門互聯的縱向網路和由統 戰、宗教等部門互聯的橫向信息網路,各個鄉鎮均明確分管領導 和兼職宗教工作幹部,各村明確一名信息聯絡員,做到重大問題、重要情況及時報告和處理;建立協調、聯動的工作機制,在解決突出問題時,各級黨政組織和統戰、民族宗教部門同步到位、協調行動。
⑷ 在加強宗教工作當中解決宗教問題的政策和方法有哪些
個人認為:首先要了解宗教及其教法意義和目的,沒有研究就沒有發言權,舉個例子,西方學者為了研究一種動物可以三年、五年待到非洲去觀察研究,所以動物世界度是他們拍攝的,他們就有發言權,什麼時候咱們也這樣去研究了,拍出真實的紀錄片也就不在話下,有些人根本不了解宗教,卻來管宗教事務,這樣就會抓不住問題的實質,理解不了信眾的訴求;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情況下,制定出適宜折中的解決辦法,既然法律規定宗教信仰自由,就應該做到名副其實,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而在執法的過程當中,應當做到公正,不偏不倚,有法可依,該罰就罰,該判就判,不分民族,不分等級,不分膚色,不分地域,這樣才能服眾,相應的追蹤報道也應該公正客觀,同時應該普及宗教知識,911後美國民眾開始對ysl和msl從各類渠道增加了解,雖然有極端的看法,但更多的是包容和理解 ,化解了很多的矛盾,尤其現如今,隨著全球化大背景下,經濟、宗教、文化等等的交流與融合肯定不可避免,一味的迴避不能解決問題,疏導比堵塞更有益,人們有宗教信仰的需求很正常,馬列主義以及無神論是一種意識形態,但不可能強加給每一個人,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多種文化背景的意識形態的碰撞與交融肯定不可避免,
⑸ 如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遏制極端宗教
正確引導信教群眾,首先要做好講經、解經工作。我們愛國宗教人士得提高自身的素質,提高解經和講經能力。只有高水平的、正確的講經、解經,才能正確地把信教群眾引導到社會穩定、長治久安、民族團結的工作上來。講經、解經工作就是把伊斯蘭教教義教規中積極、進步的,符合社會發展、社會穩定、長治久安、民族團結的核心內容解讀出來,把信教群眾引導在維護社會穩定、維護長治久安上來。
其次,讓信教群眾深刻懂得什麼是教民、什麼是公民,作為一個教民首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作為公民,每個人都得把國家最高利益、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引導信教群眾正確區分宗教活動和民族習俗、正常信教和宗教極端的界限,保障宗教活動規范有序進行,嚴禁宗教極端勢力干預世俗生活。
我們為了長期抵制宗教極端思想,積極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讓民族團結宣傳進入宗教活動場所。向信教群眾大量宣傳身邊的民族團結典型,讓民族團結之花盛開在我們信教群眾中,牢固樹立穩定是福、動亂是禍的思想,讓民族團結精神成為各族人民共同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牢固基礎。
我們要把伊斯蘭教教義中「和平、團結、愛國、友善」的思想宣傳到穆斯林群眾中去,敢於擔當,切實擔負起責任,切實抓好各項措施的落實,確保宗教活動規范有序、確保宗教領域和諧穩定的目標。要充分發揮愛國宗教團體在反對暴力恐怖,維護社會穩定大局中的重要作用,保障信教群眾合法宗教需求,擠壓宗教極端活動空間。
⑹ 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要堅持什麼原則
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禦滲透、打擊犯罪的原則。
一、保護合法原則:合法應當包括宗教主體合法、宗教活動合法和宗教財產合法等內容。
二、抵禦滲透原則:如何抵禦宗教滲透,事關國家安全大事,是我國宗教事務管理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三、制止非法原則:制止非法是保護合法的應有之義。制止非法和保護合法是一體兩面,是對保護合法原則的強調和保障,沒有對非法的制止,就無法真正保護合法。
四、打擊犯罪原則:宗教問題的復雜性和宗教犯罪的嚴重危害性決定了對於宗教犯罪行為必須嚴厲打擊,這是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維護宗教法治的重要條件。
五、遏制極端原則:宗教極端主義借用宗教的形式,披著宗教的外衣,以信仰的極端化和行為的狂熱化,造成嚴重危害。宗教極端主義不是宗教,不屬於某個民族,是反人類、反社會的,必須堅決予以遏制。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近年來,互聯網逐漸成為宗教傳播的重要渠道,網上涉及宗教的各種不規范現象和違法活動也呈增多態勢,尤其是宗教極端思想通過互聯網傳播,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公民人身安全帶來嚴重威脅,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必須納入依法管理。
《宗教事務條例》第四十七條規定,從事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應當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審核同意後,按照國家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有關規定辦理;
第四十八條規定,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內容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宗教事務管理的相關規定;第六十八條規定了對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違法行為的處罰。
⑺ 如何加強黨建與宗教和諧
做好民族工作關系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國家統一。要堅持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強化「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思想,讓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親、守望相助。要扎實做好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依法保障其合法權益,讓少數民族群眾更好融入內地。要認真總結內地少數民族學生教育培養工作經驗,不斷提高辦學質量和水平,加強對他們的就業指導服務,使他們把個人前途同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緊密結合在一起,成長為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重要力量。宗教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要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堅持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禦滲透、打擊犯罪的基本原則,結合實際深入研究和妥善處理宗教領域面臨的突出問題,加強和改進黨對新形勢下宗教工作的領導。要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用法律規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務的行為,用法律調節涉及宗教的各種社會關系,教育引導廣大信教群眾正確認識和處理國法和教規的關系,增強他們依法依規開展宗教活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要支持宗教團體加強自身建設和人才培養,更好地發揮宗教團體的橋梁紐帶作用,最大限度把廣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
⑻ 如何加強宗教活動場所規范化管理工作
1、宗教活動場所應當建立管理制度。在宗教活動場所進行宗教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活動場所進行破壞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公安、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和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
2、宗教活動場所的常住人員和外來暫住人員,應當遵守國家戶籍管理的規定。
3、宗教活動場所可以接受信教群眾自願捐獻的布施、奉獻、乜貼。宗教活動場所接受境外宗教組織和個人的捐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4、宗教活動場所管理、使用的土地、山林、房屋等,由該場所的管理組織或者其所屬的宗教團體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領取證書。國家徵用宗教活動場所管理、使用的土地、山林、房屋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國家其他有關規定辦理。
5、關單位和個人在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的范圍內改建或者新建建築物,設立商業、服務業網點或者舉辦陳列、展覽,拍攝電影電視片等活動,必須徵得該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組織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的同意後,再到有關部門辦理手續。
6、有關單位和個人在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的范圍內改建或者新建建築物,設立商業、服務業網點或者舉辦陳列、展覽,拍攝電影電視片等活動,必須徵得該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組織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的同意後,再到有關部門辦理手續。
(8)加強宗教公共服務擴展閱讀:
設立宗教活動場所,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設立宗旨不違背本條例第四條、第五條的規定;
2、當地信教公民有經常進行集體宗教活動的需要;
3、有擬主持宗教活動的宗教教職人員或者符合本宗教規定的其他人員;
4、有必要的資金,資金來源渠道合法;
5、布局合理,符合城鄉規劃要求,不妨礙周圍單位和居民的正常生產、生活。
⑼ 宗教如何服務和諧社會建設
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斷提高構建社會 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是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重大戰 略任務。 《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 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發揮宗教在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積 極作用」,這是一個簡明朴實,卻有著豐富內涵和體現時代 要求的新提法。宗教工作作為黨的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組成部 分,如何在基層宗教工作中貫徹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努力 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 貢獻;如何在新農村建設中,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是 我們基層宗教工作部門面臨的一個重大現實課題。 一、立足基層實際,正確認識和把握宗教的特點。 宗教是人類社會長期存在的現象。宗教存在的長期性、 宗教問題的群眾性和特殊復雜性,這三個特點相互聯系、相 輔相成,其中最根本的是宗教存在的長期性。胡錦濤同志曾 強調,對宗教問題要有「四個全面認識」 :要全面認識宗教 產生和存在的深刻歷史根源、社會根源、心理根源,全面認 識宗教在社會主義社會將長期存在的客觀現實,全面認識宗 教問題同政治、經濟、文化、民族等方面因素相交織的復雜 狀況,全面認識宗教對相當一部分群眾有較大影響的社會現 象。只有做到「四個全面認識」 ,才能為處理好社會主義社 會的宗教問題,為發揮宗教在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積極作 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宗教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形態,不會在短時期內消亡。 尤其在農村,由於長期的經濟、文化、教育水平相對落後, 相當數量的農民群眾還殘留著封建迷信思想,還存在一定數 量的信教群眾。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和大量外來人 口的湧入, 盂縣已發展為多種宗教並存的地區, 有伊斯蘭教、 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等多種宗教。就盂縣宗教的發 展現狀來看,它不僅具有宗教的長期性、群眾性、復雜性等 特點, 而且還具有自身特點, 主要表現為盂縣作為一個經濟、 交通比較發達的地區,人們更加容易接受外來宗教,而且各
個地區的流動信教群眾也多,使得宗教工作更加錯綜復雜。 能否充分正確把握好這些特點,對於作好盂縣宗教工作,妥 善解決好宗教領域和宗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打擊非 法宗教活動,有效的抵禦境外敵對勢力利用宗教進行的滲 透,從而維護穩定,促進和諧社會建設都有積極作用。 二、充分認識做好基層宗教工作對於構建和諧社會的必 要性。 根據對我縣農村宗教活動情況的調查,當前在一些鄉 村,非正常宗教活動的三個頑症不同程度地存在,表現為, 佛道教亂建小廟、亂燒香、亂做佛事道場的「三亂」情況依 舊比較突出;基督教私設聚會點情況有發展趨勢和社會化傾 向, 天主教地下勢力的活動依舊存在。 三個頑症具有群眾性、 反復性、少數人非法牟利等特點,在有的地區還比較嚴重, 給和諧社會建設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一是不利於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健康文明。這些活動往 往帶有很大的封建迷信成份,一些頑症陋習與提升群眾文明 程度和綜合素質相違背,影響了本地經濟、文化的發展。 二是不利於社區、村居的環境整潔、生活安定。不少地 方擅建小廟、亂搭燒香點等違章建築,破壞觀瞻,眾多人群 聚集亂燒香,煙霧繚繞,給環境造成污染,或在居民區內搞 大型聚會點,人聲嘈雜,影響群眾的正常生活。 三是不利於社會穩定。非正常宗教活動處於政府管理盲 區,往往易被假冒宗教教職人員、神漢巫婆等迷信職業者所 利用,與封建迷信活動摻雜,或斂取錢財、或危害人民生命 健康,擾民害民,有的已成為邪教勢力、境外宗教組織滲透 的溫床,不僅擾亂精神文明建設進程,而且給社會治安管理 造成隱患。 新形勢下充分發揮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的資源優勢, 在各鎮(街道)黨政組織的領導下,依靠社會力量,整治非 正常宗教活動,團結引導廣大群眾樹立良好的道德目標,追 求健康的精神生活,鏟除滋生非正常宗教活動的土壤,有效 抵禦境外利用宗教對我進行的滲透活動,已顯得十分必要。 三、充分認識和把握新時期宗教工作的重大作用,服務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經濟的不斷發展,不同利益群 體、不同信仰、不同民族、不同價值觀念的人們之間的矛盾 和摩擦大量產生並驅於復雜。特別是在國際國內種種復雜因 素的綜合作用下,近年來的宗教問題日趨敏感,涉及眾多群 眾,量大、面廣、政策性強,這使得基層宗教工作的地位更 加突出,其重要性越來越被工作實踐所證明。 (一)充分發揮基層宗教工作在制止非法宗教活動、抵 御境外宗教滲透,維護社會穩定中的獨特作用,服務於構建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當是穩定有序的社 會。社會穩定問題既是重大的社會問題,也是重大的政治問 題,不僅關繫到人民群眾的安居樂業,而且關繫到國家和社 會的安定團結。當今世界,宗教問題成為社會的熱點問題, 也是社會矛盾集中爆發的方式之一,宗教方面的穩定已成為 各國都予以關注的大問題。沒有宗教問題的正確解決,就沒 有國家的團結、穩定和統一。 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宗教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更加 繁重和復雜。從國際形勢來看,境外敵對勢力利用宗教對我 國進行的滲透破壞活動在不斷加劇。從本地實際來看,盂縣 目前仍處於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型時期,社會生活各 方面的矛盾比較多,許多矛盾也反映到宗教領域。在我們的 日常工作中往往由於忽視宗教問題,而造成傷害信教群眾感 情的事情也有發生。妥善解決這些問題,避免一些社會問題 和矛盾通過宗教而引發,將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重 要的作用。從多年來我縣宗教工作實際來看,基層宗教工作 在反對敵對勢力,加強民族宗教工作,增強民族團結,維護 祖國統一,妥善處理民族宗教問題,解決人民內部矛盾和人 民群眾關心的難點和熱點問題上,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充分發揮基層宗教工作在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和完 善社會主義法制中的獨特作用,服務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 會。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項基本人權,是憲法賦予公民 的基本權利。全面貫徹黨的宗教政策,認真作好基層宗教工 作,是我們尊重和保護人權的重要內容,是發展社會主義民
主的必然要求。同時落實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就必須依法 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依照憲法、法律、法規的規定,通 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涉及宗教的事務。 近年來,非法宗教活動和境外敵對勢力利用宗教進行的 滲透問題日益突出,一定程度上嚴重地干擾了正常的宗教秩 序。實踐證明,對付非法宗教活動和境外利用宗教進行滲透 的最有利的武器是法律, 只有高舉法律武器, 運用法制方式, 才能有效的抵禦境外利用宗教進行的滲透。所以,依法管理 宗教事務,既是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社 會主義民主、完善社會主義法制的具體體現,從而實現構建 和諧社會的重要目標。 (三)充分發揮基層宗教工作在社會公益事業中的獨特 作用,服務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縱觀歷史,我們可以 發現,宗教歷來注重社會公益事業。從我國歷史進程中的宗 教來看,宗教通過服務社會,造福人類,關心貧困家庭,達 到了實踐宗教教義的目的。從西方近現代社會發展進程來 看, 宗教組織在醫療衛生機構和制度、 學校教育機構和制度、 社會慈善福利機構和制度等的創建和發展方面發揮了十分 重要的作用。宗教界結合自身的實際,發揮優勢,積極舉辦 社會公益慈善事業,在扶貧幫困活動、抗災救災、修橋補路 等方面作出了不少貢獻。近幾年來,盂縣宗教界發揮宗教特 有的優勢,積極開展社會公益事業,宗教界人士積極參與扶 貧幫困,捐資助學等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推動宗教界的自身 進步。 (四)充分發揮基層宗教工作在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中 的獨特作用,服務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宗教作為一種 群眾性的社會現象,是社會建設和管理的重要方面。建立與 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宗教體制,是建立與社會主義經濟、 政治、文化相適應的社會體制的重要方面。加強愛國宗教團 體的建設是宗教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社會建設的重要方 面。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是政府宗教事務部門的基 本工作,也是社會管理的重要內容。作好這兩項工作,也是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貢獻。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 切積極因素, 發揮各方面地創造力, 不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我們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地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 積極調動廣大信教群眾地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他們有利於社 會進步的創造願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盂縣信教 群眾較多,他們是我縣現代化建設的積極力量。他們大多生 活在農村、 社區, 這就決定了宗教工作的基礎性工作在基層, 在農村和社區。作好宗教工作的基礎性工程,對於提高宗教 教職人員及廣大信教群眾的整體素質,維護宗教領域的團結 穩定,調動廣大信教群眾的積極性,促進和諧社會,都具有 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