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共服務均等化原則是在什麼時候首次提出的
公共服務均等化原則是在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時首次提出的。
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在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首次提出「按照公共服務均等化原則,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的支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問題:
中國在公共服務領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如公共服務需求壓力大,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公共資源配置不均衡,公共服務再分配作用弱,公共服務標准不規范,公共服務主體回應性差等。
1、公共服務型政府仍未建立,公共財政制度仍未完善。一方面是政府用於公共服務方面的投入不足,二是地區間和城鄉間公共服務差距懸殊。
2、各級政府間的事權與財權劃分不清,基層政府財政相當困難。
3、世行報告凸顯我國公共服務的不足。我國的經濟在快速發展,同時貧富差距也在拉大。
2. 如何建立我國財政支出風險的預警機制
建立中國財政支出風險的預警機制的方法:
財政風險的來源是多方面的,有直接顯性的財政風險、直接隱性的財政風險、或然顯性財政風險和或然隱性財政風險,它們都涵蓋在同一個財政風險矩陣當中。因此,財政風險預警系統應當以財政風險矩陣為框架建立,能全方位地預警各方面的財政風險。為此,挑選財政風險預警的指標體系也應當以財政風險矩陣為依據,以此為基礎,建立中國的財政風險預警系統。
第一以債務為核心。
(1)地方財政風險的影響因素主要有社會環境、經濟環境、政策環境、體制環境和融資環境,這些因素的影響又最終表現為對即期和潛在的財政資金要求。如果即期財政收入不能滿足這些資金需求,則財政只能通過融資來滿足,即表現為財政債務的增加。
主要包括財政直接債務和財政或有債務,直接債務是指在任何情況下都會發生而且數額確定的政府債務, 可以通過一些具體的基礎參數計算得到,如政府外債負擔可以通過借款額度、幣種、利率、期限 和匯率計算得到;或有債務是指基於某一偶然的或有事件的政府債務,其發生的概率及由此引發 的財政支出規模依賴於某一或有事件的發生,如自然災害、銀行危機等。 在確定了以債務為地方財政風險預警系統的研究對象以後,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如何界定 債務以確定債務的外延,使研究對象具體化。或有負債具有廣泛性和不確定性,缺乏必要的統計 數據和技術支持。如地方金融機構風險,需要掌握地方性金融機構運行狀況的具體財務指標;
(2)國有企業轉制所引起的財政風險需要分析有關國有企業改革的政策、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及財務狀 況;社會保障改革成本所涉及的問題也很多,地方政府所承擔的責任難以准確確定。因此對由或 有負債產生的財政風險應單獨進行研究,以附加報告的形式對系統進行補充,供領導決策時參考。
(3)財政運行過程中由於收支矛盾尖銳,形成的赤字包括兩個部分,硬赤字和軟赤字。硬赤字是指地 方財政以欠發工資、拖欠債務等形式存在的收支缺口;軟赤字是指地方財政對必要的公共設施和 公共服務的投入不足。對硬赤字的處理方式是認為每發生一筆硬赤字都認為是一筆新債務的產 生,同時,將該筆債務計入逾期債務。
第二以項目為基礎。
財政債務最終表現為一些具體的項目,這是財政風險管理的微觀基礎, 也是財政風險管理的最終落腳點。根據項目的資金來源、資金投向對項目進行分類,分析不同項 目對財政預算資金的要求,確定每一類項目的風險程度;依據項目的具體屬性:金額、期限、利 率、匯率等確定出每一類項目的財政支出狀況和一般預算收入的支付要求,並以債務的風險頭寸 作為參考指標,確定風險。
第三先建立直接顯性財政風險的預警系統,運行並完善它。
(1)對於直接顯性財政風險,由於其負債數據都在預算中詳細列出,因此,無論是相關指標還是分析風險所需的數據都具有現實意義。
(2)對於直接隱性財政負債,由於這部分負債沒有在預算中列出,要獲得比較准確的數據是很困難的。若要能夠反映這部分財政風險,必須對這部分負債進行准確統計。因此,把直接隱性財政負債列入預算或中長期預算是關鍵。
(3)對於或然顯性財政風險,不但要對各種擔保和保險計劃集中管理。而且,若要准確地在預算中反映這部分負債,所需的技術含量較高。首先,就擔保而言,每年政府的擔保,因為被擔保者不能還款而轉成政府負債的金額以及這種轉嫁發生的概率的計算都是比較困難的。它需要管理人員的統計預測分析,甚至還要建立相關模型進行概率計算。總之,對於或然顯性負債的概率以及損失估計,其所需正確方法是估計或然顯性負債的難點。而且,若要引起政府和公眾的重視,還應該把這種負債「顯化」在預算當中。
(4)或然隱性財政風險的估算難度當然比或然顯性負債風險的估算難度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它所要求的財政損失估計和發生概率估計的技術含量與或然顯性負債一樣甚至難度更高,因為或然隱性財政風險更為隱蔽,使得或然隱性財政風險發生更為突然,造成財政損失更為巨大。
3.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長期以來,我國在教育、醫療等方面投入不足,政府的公共服務不到位,基
(1)①居民收入是影響消費的前提和基礎。如果其他條件不變,人們可支配的收入越多,消費量就越大(2分) ②居民消費水平受未來預期收入的影響。教育、醫療等的預期支出,抑制了居民在其他方面的消費,並使居民抑制當前消費,也是造成居民消費需求相對不足的重要原因。(3分)③人們的收入差距的大小與社會總體消費水平的高低有著密切聯系。城鄉收入差距擴大,農村居民收入水平低,制約了我國社會總體消費水平的增長。(3分) (2)佔領農村市場有利於企業獲得較大的市場份額,在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2分)企業要在競爭中制勝,還必須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2分)必須加強自主創新,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提高勞動生產率,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3分)必須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2分) 4. 我國公共服務型政府建設存在的問題
服務型政府建設中的問題 5. (16分)材料一:長期以來,我國在教育、醫療等方面投入不足,政府的公共服務不到位,基本公共產品的供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