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企業在工商登記的出資額可以和實際出資額不一樣嘛
如果乾股股東不出資,需要通過公司設立協議約定誰出資及相互墊資或借款關專系,因為股屬權比例按實際出資由工商確定。
至於分紅比例是按照股東間的約定,可以與股權比例不一致,甚至零分紅都是可以的。
一般以公示的工商登記的股權比例為准,股東之間達成的比例只在雙方之間起約束效力,不能對抗第三人。
也就是說,如果日後被第三人追究股東未完全出資等法律責任,是按照工商登記的比例來對外承擔法律責任而不是按照股東之間約定的比例承擔,承擔賠償責任後再由股東之間來追索
② 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中股東及出資信息怎麼填
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中股東及出資信息的方式有兩種:認繳制和實繳制。
如果是認繳制: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中股東及出資信息中的內容是按照公司章程里關於股東出資的章節內容填寫。
如果是實繳制: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中股東及出資信息要按照股東實際履行出資情況來填寫。
(2)工商登記投資人信息出資額擴展閱讀:
實繳變認繳年檢改年報
取消了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3萬元、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10萬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冊資本500萬元的限制。
將企業年度檢驗制度改為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
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
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
一、推進注冊資本由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降低開辦公司的門檻和成本。
二、將企業年度檢驗制度改為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為市場主體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
三、推行電子營業執照和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
四、簡化名稱登記手續,放寬經營范圍登記,放寬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
五、加快建立全省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體系,既方便市場主體准入,又有效保障經濟社會秩序。
③ 認繳出資額和注冊資本有什麼不同
區別一、兩者的概念不相同。
注冊資本是指合營企業在登記管理機構登記的資本總額,是合營各方已經繳納的或合營者承諾一定要繳納的出資額的總和。認繳出資額是指企業的法定注冊資本,注冊資本是企業根據企業章程規定應繳的注冊金。
區別二、兩者的組成不相同。
注冊資本中醫合營企業為例,成立之前必須在合營企業合同、章程中明確企業的注冊資本,合營各方的出資額、出資比例、利潤分配和虧損分擔的比例,並向登記機構登記。而認繳出資額由實繳出資和應繳出資兩個部分組成。
區別三、兩者的法律依據不相同。
認繳出資額主要由《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中的相關法律法規體現和規定執行。而注冊資本主要由《公司法》中的法律法規規定和執行。
區別四、兩者的計算方法不相同。
如果法條中的股東認繳的出資額與登記事項中的股東的認繳出資額是一個概念的話,其算數關系式是:公司注冊資本 = 全體股東「認繳出資」之和。
區別五、兩者在規定上有不同的體現。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八條規定,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
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也就是說,只有繳納注冊資本才可以形成公司,而公司中股東要繳納相應的出資額來保證公司在銀行設立賬戶,所以兩者在規定中有不同的體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網路-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
網路-認繳出資額
網路-注冊資本
④ 工商注冊信息裡面查詢到的出資額,就是一定現實中真實的出資額嗎,還是只是為了約定股份比例做出的調整呢
這要注意股東投資和股東出資的區別,出資額只有經過工商登記後才生效,只要工商登記的出回資額為多答少,法律都是保護的,出資後的財產不再屬於股東個人財產,而是屬於公司的,知道公司解散才可以拿回。平時大家說的真實出資只能算是股東之間的內部規定,實質是股東之間可以約定利潤分配,對股東產生約束力,但是對第三方來說不產生效力,而是以工商登記的出資額為准。
⑤ 注冊資本金和個人出資額有何區別
注冊資本是工商注冊登記時核定的,是投資人應該繳納的投資款.個人出資額是投資人實際繳納的投資款(就是會計上的實收資本).實收資本可以大於或等於注冊資本,但不能少於注冊資本,否則就是出資不到位.
⑥ 企業設立時,在國家工商管理部門登記的投資者繳納的出資額,稱為什麼
被稱為注冊資本。
⑦ 工商登記的是出資額是股份還是股權
股份代表對公司的抄部分擁有權襲,分為普通股、優先股、未完全兌付的股權,僅存在於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權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與其擁有的股票比例相應的權益及承擔一定責任的權力,通常指因出資而形成的股東權利。
工商登記的出資額對應的是股份,股東根據所持有的股份擁有對應的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