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辦理集體所有制(股份合作)企業登記
集體所有制(股份合作)企業登記
企業設立 (1)《全民所有制企業開業登記申請書(集體所有制企業開業登記申請書)》;(2)企業章程(全體股東共同簽署,其中自然人股東親筆簽字,法人股東加蓋公章。設立法人分支即「集體所有制(股份合作制——全資設立」企業的,章程應加蓋主辦單位公章);(3)《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4)驗資報告(由合法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企業住所位於雍和園區內的,可以入資銀行出具的入存資金憑證作為驗資證明,無需提交驗資報告);(5)投資各方合法資格證明(自然人提交身份證復印件,法人股東提交加蓋公章的企業法人/社團法人/事業法人證照復印件);(6)《指定(委託)書》;(7)住所使用證明(產權人簽字或蓋章的房產證復印件);(8)許可項目審批文件(僅限經營項目涉及前置許可的情況);(9)《企業聯系人登記表》;(10)《補充信息登記表》;(11)用A4紙列印的股東名錄和董事、經理、監事任職名錄各一份(格式參照申請書)
❷ 八項規定對集體企業有何要求
八項規定對任何單位和企業的要求是一樣的,集體企業也不例外,必須要遵守八項規定。
❸ 集體企業改制為有限公司,需要哪些手續,如何辦理
辦理有限責任公司的申請登記手續,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呈報有關主管部門審批。應按公司的主管范圍內容來確定其行業管理部門。
(2)向工商行政機關辦登記手續。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全部出資經法定的驗資機構驗資後,由全體股東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託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記機關即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設立登記。在申請設立登記時應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提交公司登記申請書、公司章程、驗資證明等文件。法律、法規規定需要經有關部門批準的,應當在申請設立登記時,提交批准文件。公司登記機關對符合公司法規定條件的,予以登記注冊,並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後,取得法人資格。
❹ 集體企業改民營企需要什麼手續
中小型國企改制主要由內部決策、轉讓行為批准、審計評估、交易所掛牌交易、交割付款、變更產權證等幾個環節組成。
首先企業內部權利機構要對轉讓事宜形成內部決策。一般是先制定轉讓方案,並製作可行性研究報告,最後由董事會或總經理辦公會進行審議形成決策,然後報上級主管部門批准。轉讓方案的制定是這一步的關鍵所在,內容包括企業的改制路徑設計、職工的安置方案、債權人的保護、土地使用權處置等。一般情況下企業都聘請獨立的律師事務所來進行改制方案的設計,因為律師熟悉我國法律法規能保證改制的合法合規性。
其次,企業將改制申請和可行性報告上報主管部門和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等待批准。國資監管部門將3號令的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審查,重點審查有關國有資產轉讓的決議文件、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方案、產權登記證、律師事務所法律意見書、受讓方基本條件等。
在獲得批准轉讓之前,國資監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將要求企業對轉讓的產權進行清產核資、獨立審計、資產評估等工作,並就此為依據確定轉讓價格。在獲得批准之後,企業將進入產權交易所掛牌交易。掛牌交易主要是為了保證國有資產轉讓的透明度和合法性。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在交易所將進行信息公告、選擇產權轉讓方式、簽定合同、交易鑒證等工作。
最後,在產權交割完畢之後,將進行產權登記變更的過戶手續,最終完成交易。
❺ 集體企業是否需要公司章程
任何機構都需要章程,章程是組織機構的總綱,沒有章程的組織,只能是烏合之眾,所以集體企業是需要章程的。章程名稱不一定是「公司章程」,但一定要有企業章程。
供參考。
❻ 廠辦大集體企業是否為獨立的企業法人
廠辦大集體企業的廠長和書記也都是由國有企業委任(他們的工資待遇全部有國有企業給付)。 廠辦大集體企業所佔用的土地和房屋也是國有企業。廠辦大集體企業有工商登記,是單獨核算,但是法人是由國有企業委任的(也就是廠長),廠辦大集體企業從1979年成立至今廠長已經換了好幾任了。執照上沒有注冊資金。請問:第一第二如果是獨立的企業法人廠辦大集體企業有什麼權益?第三如果不是獨立的企業法人廠辦大集體企業又有什麼權益?第四廠辦大集體企業目前面臨改制,職工代表形同虛設,改制分流工作所有方案全部有國有企業的領導班子負責組織與實施。廠辦大集體企業職工代表只有表決權,沒有決策權。國有企業的領導班子負責人的所做所為合法嗎?第五廠辦大集體企業進行財產清理評估,界定產權廠辦大集體企業職工代表有沒有知情權?職工怎麼樣理順勞動關系?謝謝!
❼ 集體企業關閉需要哪些手續
先開一個職工代表大會,在大會上大多數的人確定關閉後就可以向稅務局申請注銷了.
先是在國稅局注銷,注銷時,稅務局要看賬,還在審核公司交的增值稅,所得稅等稅項.如果通過,會給公司開具注銷通知單.
然後再去地稅局進行注銷,在地稅局注銷時一定要記住將國稅局開具的通知單帶著.如果地稅局也通過了,地稅也會開具一個注銷通知單.
最後你要去工商局進行工商注銷,就行了
南京國信稅務師事務所白下營業部回答
❽ 集體企業轉為國有企業需要辦理什麼手續
國企和集體企業的區別在於產權歸屬。集體企業要變為國企,只能是資產全部轉移於國企:1、有償轉讓給國企;(被國企兼並或抵債)2、贈予國企。
相關程序:1、協議(包括轉讓或贈予,都需通過集體成員決定);2、被依法執行;3、原集體企業消亡,到工商辦理注銷手續。
❾ 什麼是集體企業
集體所有制企業(簡稱集體企業)是指財產屬於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實行共同勞動、在分配方式上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經濟組織,並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登記注冊的經濟組織。
集體企業按舉辦的主體可以分為城鎮集體企業和鄉村集體企業。城鎮集體企業的設立必須經省人民政府規定的部門審批;鄉村集體企業由鄉政府同意報鄉鎮企業局審批。具體情況請參閱《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和《鄉村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
所謂大集體企業是特定歷史條件的產物.1958年大躍進開始以後,主流輿論認為共產主義指日可待,集體企業紛紛升格為全民所有制企業,工資和福利由國家全包.在國家財政不堪負擔的情況下,一部分企業不得不轉為地方國營即小全民所有制(生產資料歸全民所有,工資福利由地方財政負擔),還有一部分企業就成為大集體企業.所謂大集體企業就是生產資料仍歸集體所有,但工資福利等待遇參照全民企業執行.
中國現階段的所有制有:全民所有制(生產資料歸全體勞動者所有),集體所有制(生產資料歸部分勞動者所有),私營經濟(生產資料歸私人所有,存在僱傭勞動的經濟成分)個體所有制(生產資料歸個人所有),外資經濟,港澳台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不同性質投資主體共同投資組建的經濟成分)等.
國有企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國有經濟對GDP的貢獻率約佔30%左右。中央企業是中國國企的主力軍。在中國,按國有資產的用途,可以分為經營性資產和非經營性資產。在經營性資產中,按政府的管理許可權,可以分為中央企業和地方企業。
與全民企業或國有企業相比照,集體企業有下列特點:
——集體企業無論它處在那個行業,都應是獨立自主,自負盈虧的經濟單位或經濟實體。
——集體企業的全體成員應是這一個企業財產的共同所有者和經營者。生產資料所有權和經營權都應屬於他們。
——集體企業作為獨立自主、自負盈虧的經濟組織,在其經營管理方面應有完全的自主選擇權。
——集體企業的收入不由國家分配,而應由集體企業自己決定分配方案。集體企業除按章納稅,將自己的一部分收入交由國家集中支配外,其餘的收入,用來增加集體企業成員的福利和滿足他們的需要。
❿ 集體企業變更法人需要哪些手續
法人的變更流程
1、工商變更:到公司注冊地所管轄的工商部門辦理執照變更,受理後內5-10個工作日後領取新法容人代表的執照
2.組織機構變更:到質量監督管理局辦理企業組織機構代碼證變更,受理後2-3個工作日後領取
3.稅務變更:到稅務部門變更登記證,這里涉及到一個股權轉讓的個人所得稅的問題,需要向地稅部門申報和繳納所得到股權的股東的個人所得稅。變更稅務所需材料:
(1)、《個人股東變動情況報告表》;
(2)、股權轉讓協議書復印件;
(3)、扣繳義務人或納稅人的有限身份證明或稅務登記證(副本)復印件;
(4)、公司章程復印件(加蓋公章)、驗資證明復印件(加蓋公章);
(5)、完稅憑證復印件;
(6)、股權變更企業聯系三年以上的年度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復印件加蓋公章;
4.銀行變更:最後變更公司基本戶,變更公司法人的預留在銀行的印鑒和公司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