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重慶市南川區惠農投資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公司系根據《重慶市南川區人民政府關於成立南川區惠農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通知》(南川府發[2007]45號)於2007年6月27日經重慶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南川區分局注冊成立。
法定代表人:馬忠源
成立時間:2007-06-27
注冊資本:64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0038400000712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
公司地址:重慶市南川區西城街道辦事處渝南大道10號傳媒中心
B. 重慶市江津區惠農土地開發整理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重慶市江津區惠農土地開發整理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7年07月05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土地開發、整理、復墾(法律法規禁止經營的不得經營,法律法規規定應經審批而未獲審批前不得經營)等。
法定代表人:王平
成立時間:2007-07-05
注冊資本:203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0038100002224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重慶市江津區幾江街道辦事處清平巷國土局綜合樓六樓
C. 石嘴山市惠農區鐵西公墓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石嘴山市惠農區鐵西公墓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04月03日。
法定代表人:張登峰
成立時間:2007-07-18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64020520000277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惠農區火車站北街76號
D. 石嘴山市鐵軍商貿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石嘴山市鐵軍商貿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11月18日。
法定代表人:王福華
成立時間:2009-03-04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64020520000140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惠農區尾閘鎮西河橋石大路西側
E. 鄉鎮政府組成部門有哪些
有以下幾個部門:
1、黨政辦公室(信訪辦、監察室、人武部、綜治辦)
2、農村經濟工作辦公室(安監站)
3、社會事業辦公室(民政辦、司法所、教育辦)
4、財稅辦公室(財政所、統計站、審計站)
5、村鎮建設辦公室(環保辦)
6、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7、企業發展服務中心
8、鎮村建設服務中心
9、農村經濟經營管理服務中心
10、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
11、人口與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5)惠農區工商局領導班子擴展閱讀
鄉鎮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基本得到規范與統一,職能轉變和體制改革取得明顯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帶有一定普遍性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機構設置與行政環境欠協調,人員臨時調度和混合使用;
2、向體制關系錯綜復雜,做好溝通協調工作難度大;
3、職、責、權不一致,履行職能與承擔責任力不從心;
4、疲於突擊完成各項「中心工作」,正常工作秩序受干擾;
5、多種因素互相疊加,監督管理力度和效度明顯降低;
6、經費、人才與技術匱乏,不能提供切實有效的公共服務。
進一步深化鄉鎮機構改革應採取的主要措施是:
扎實推進鄉鎮政府的職能轉變,建設服務型鄉鎮政府。為此,要強化三項職能:
一是強化依法行政職能。鄉鎮政府要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全面推進依法治鄉,加強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維護社會穩定。
二是強化服務職能。主要是加強市場體系建設,增強市場的服務能力,形成與外地大市場相銜接的網路,為農民增收鋪設通向市場的橋梁。同時,積極開展社會保障服務,通過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村醫療救助制度、開展農村低保等扶貧解困工作,加快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三是強化組織協調職能。鄉鎮要協調好農村經濟合作組織與社會中介組織的關系,加強農戶與市場的聯系;協調、理順村委會、農戶與信用社等農村金融組織的關系,為農業生產提供資金保障;協調村委會與各種經濟組織及上級行政部門的關系,嚴格制止損害農民利益的行為,防止農民負擔反彈。
同時要弱化兩項職能:
一是弱化直接干預生產的職能。把生產經營的自主權真正交給農民,政府做到引導、服務,不強迫、不幹涉;
二是弱化直接參與經濟活動的職能。政府要建環境、搞服務,不要直接參與經濟活動。
1、統籌規劃,縣鄉配合,促進鄉域經濟發展。
2、加大財政支持和政策傾斜,加強農村公共服務。
3、合理授權,完善功能,加強社會管理。社會管理工作量大、面廣,要做好這些工作必須使鄉鎮政府具備一定的權力和功能。首先,要賦予鄉鎮相應的社會管理權力。從行使社會管理職能的需求出發,賦予鄉鎮必要的管理執法權,使鄉鎮在該管的職能上,職、責、權相匹配。其次,要完善鄉鎮社會管理的功能,要有適應社會管理的體制、機制保障。
4、縣、鄉、村協同,行政管理與群眾自治有效銜接,推進基層民主。
5、創新農村工作機制,把服務型政府建設落到實處。如首問責任制、群眾事情全程代辦制、「和諧110」聯動體系、「田園110」專家人才服務熱線、以「聯村、聯民、聯事、定責任」為主要內容的「三聯定責」機制等等,對於提高鄉鎮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效果顯著。各地要結合實際,認真總結、學習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