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工商部門已經辦理了勞務派遣經營許可證在保留期內可以注銷公司嗎
可以注銷公司,需要稅務核賬,各項沒有問題後就可以注銷了。
2. 如何知道某企業是否已經過工商登記或經過衛生許可
企業是否經過工商登記或衛生許可,看其是否有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就行了。但現在什麼都能造假,所以一定要看原件。但原件也可能造假,所以最可靠的是到所在地的工商局和衛生部門去查。然而,所在地的工商局、衛生部門包括縣級、市級、省級直到國家部委局。如果在一個局沒有登記,尚不能肯定就沒有登記。所以最好是咨詢工商部門和衛生部門。在湖南查企業是否登記,可以查「湖南信用網」,這是湖南省政府的官方網站,網址:www.hncredit.gov.cn/。通過這個網可以免費查到在湖南登記過的企業,包括在業的、注銷的、吊銷的,如果沒有就說明沒有登記注冊,但是如果是大企業就不一定,因為他可能是國家工商總局登記的。
3. 工商登記是行政許可還是行政確認
你好,一般認為,工商登記是行政許可。
4. 公司遷到新的地址,在新的工商局進行工商登記變更後,原有的工商檔案是否也提交到新的工商局
不同歸屬地辦理營業執照變更
1,到新地址所在地工商部門辦理移送企業登記檔案版通知函,辦理時需要提交的資料權:(1)法定代表人簽署的《公司變更登記申請書》;(2)《企業(公司)申請登記委託書》;(3)股東會決議;(4)由股東蓋章或簽字(自然人股東)的公司章程修正案;(5)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變更住所必須報經有關部門批準的,提交有關部門的批准文件;(6)新住所使用證明;(7)《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資料齊全當時就可取到移送企業登記檔案通知及《關於遷址變更登記的通知》。
2,憑移送企業登記檔案通知函到原來工商登記部門辦理工商資料轉出手續(資料由兩地工商部門進行郵寄),舊地址工商部門接受移送企業登記檔案通知函後出具企業遷出核准通知書給企業。
3,手續辦理後等待新地址工商部門接到企業工商資料後給企業電話通知,帶上企業遷出核准通知到新工商部門辦理具體的地址變更事宜(填一份變更登記表、指定委託書、)手續辦理完七日後帶上《關於遷址變更登記的通知》到領證窗口領取新的營業執照。
5. 工商注冊名稱通過後能保留多少天
工商注冊名稱通過後需要一個月內取出來有效期半年,能保留6個月。到期前如有特殊情況,可做一次續期,有效期也是半年,所以名稱通過後最多保留1年。
6. 工商登記前置許可有哪些
前置許可要看你從事的行業。比如說從事食品加工,就必須要先取得相關許可。如果你是銷售日用品,就不需要行政許可
7. 三證合一想注銷稅務可以保留工商登記嗎
肯定不可以的。注銷稅務登記,就應當注銷工商登記,否則該營業執照無法在稅局辦理涉稅事項了。再說了,稅局與工商局已經相互聯網。
8. 在工商登記、變更時,什麼是前置許可和後置許可區別
工商登記、變更前置許可是指在辦理工商登記、變更前必須辦理從回事經營項目的許可,如開辦答培訓班,在辦理營業執照去必須辦理辦學許可;後置許可是指在辦理工商登記、變更後依照相關法律法規需要辦理許可證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前置許可和後置許可的區別如下:
一、許可時間不同。辦理前置許可需要在辦理工商登記、變更之前進行,即許可時辦理營業執照的前置條件;後置許可辦理時間為辦理工商登記、變更之後,也就是說,工商登記不以許可的前提條件。
二、許可項目不同。前置許可的項目一般關系重大公共利益,如金融許可、辦學許可、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等;而後置許可則相對來說更易監管,如食品經營許可、娛樂場所許可等。
三、轉化方向不同。前置許可可以變更為後置許可,如食品經營許可原是前置許可,現為後置許可;而後置許可一般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會取消,如一類醫療器械原為許可項目,現已取消。
9. 請問:工商登記是不是行政許可,稅務登記是不是行政審批
工商登記是行政許可,稅務登記歸為行政審批類。
工商登記是行政許可, 行政許可是指行政主體根據行政相對人的申請,通過頒發許可證或執照等形式,依法決定是否賦予特定的行政相對人從事某種活動或實施某種行為的權利或資格的行政行為。
工商登記是通過「登記」方式授予申請人《營業執照》,賦予對方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資格。
稅務登記歸為行政審批類,因為大部分行政行為都可以看作是行政審批。稅務登記是行政確認行為。
行政確認行為是指行政主體所具有的確認或否定相對方的法律地位或權利義務的單方法律行為.稅務登記是通過「登記」方式確認申請人是納稅義務人。
稅務登記又稱納稅登記,是指稅務機關根據稅法規定,對納稅人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登記管理的一項法定製度,也是納稅人依法履行納稅義務的法定手續。稅務登記又稱納稅登記,它是稅務機關對納稅人實施稅收管理的首要環節和基礎工作,是征納雙方法律關系成立的依據和證明,也是納稅人必須依法履行的義務。
(9)保留工商登記許可擴展閱讀:
1.行政許可是依法申請的行政行為。行政相對方針對特定的事項向行政主體提出申請,是行政主體實施行政許可行為的前提條件。無申請則無許可。
2.行政許可的內容是國家一般禁止的活動。行政許可可以一般禁止為前提,以個別解禁為內容。即在國家一般禁止的前提下,對符合特定條件的行政相對方解除禁止使其享有特定的資格或權利,能夠實施某項特定的行為。
3.行政許可是行政主體賦予行政相對方某種法律資格或法律權利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許可是針對特定的人、特定的事作出的具有授益性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
4.行政許可是一種外部行政行為。行政許可是行政機關針對行政相對方的一種管理行為,是行政機關依法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一種外部行為。行政機關審批其他行政機關或者其直接管理的事業單位的人事、財務、外事等事項的內部管理行為不屬於行政許可。
5.行政許可是一種要式行政行為。行政許可必須遵循一定的法定形式,即應當是明示的書面許可,應當有正規的文書、印章等予以認可和證明。實踐中最常見的行政許可的形式就是許可證和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