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葛根最大的功效
[b]功能主治[/b]
1.營養心肌,擴張血管葛根總黃酮和葛根素能改善心肌的氧代謝,對心肌代謝產生有益作用,同時能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降低血管阻力,使血流量增加,故可用防治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病症。
2.解肌發表葛根丙酮提取物有使體溫恢復正常的作用,對多種發熱有效。故常用於發熱口渴,心煩不安等病症。
3.降糖降脂葛根素有明顯的降低血糖的作用,葛根所含的黃酮類化合物有降血脂作用,能降低血清膽固醇,降低油三酯,用於治療高血糖,高血脂病症,有顯著療效。
4.益智作用某些研究表明葛根對學習記憶障礙有明程的治療作用,葛根醇提取物能顯著對抗東度警鹼所致的記憶障礙。可用於治療老年性痴呆,智力障礙,記憶力差等病症。
5.升舉陽氣,止渴止瀉葛根輕清升散,葯性升發,柳舉陽氣,鼓舞機體正氣上升,津液布行。升發脾胃清陽空氣而止渴,止瀉痢。故常用於治療內熱消渴,麻疹透發不暢,腹瀉、痢疾等病症。
[b]適宜人群[/b]
老少皆宜,特別適用下列人群: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及偏頭痛等心腦血管病患者、更年期婦女、易上火人群(包括孕婦和嬰兒)、常用煙酒者、女性滋容養顏,中老年人日常飲食調理等。
營養價值
[1]葛根的營養價值
葛根內含12%的黃酮類化合物,如葛根素、大豆黃酮苷、花生素等營養成分,還有蛋白質、氨基酸、糖、和人體必需的鐵、鈣、銅、硒等礦物質,是老少皆宜的名貴滋補品,有「千年人參」之美譽。早在漢代張仲景的《傷寒論》中就有「葛根湯」這一著名方劑,至今仍是重要的解表方。
《本草正義》謂葛根「最能開發脾胃清陽之氣」。
葛根味甘微辛,氣清香,性涼,主入脾胃經。有發表解肌,升陽透疹,解熱生津之功效。用於治療脾虛泄瀉、熱病口渴、主治外感發熱,頭項痛強,麻疹透發不暢,溫病口渴,消渴,酒毒,胸痹心痛等病症。
常食葛粉能調節人體機能,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抗衰延年,永葆青春活力。
現代醫學研究,葛根黃酮具有防癌抗癌和雌激素樣作用,可促進女性養顏,尤其對中年婦女和絕經期婦女養顏保健作用明顯。
㈡ 葛根種植多久才可以挖出
第十一月到十二月可以挖出。
葛根的花期9-10月,果期11-12月。
粗壯藤本,長可達8米,全體被黃色長硬毛,莖基部木質,有粗厚的塊狀根。羽狀復葉具3小葉;托葉背著,卵狀長圓形,具線條;小托葉線狀披針形,與小葉柄等長或較長;
小葉三裂,偶爾全緣,頂生小葉寬 卵形或斜卵形,長8-15(-19)厘米,寬5-12(-18)厘米,先端長漸尖,側生小葉斜卵形,稍小,上面被淡黃色、平伏的蔬柔毛。下面較密;小葉柄 被黃揭色絨毛。
中國大部地區有產,主要分布於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江西、湖南、湖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山西、陝西、甘肅等地。
禁忌
虛寒者忌用,胃寒嘔吐者慎用。
主治
用於表證發熱,項背強痛,麻疹不透,熱病口渴,陰虛消渴,熱瀉熱痢,脾虛泄瀉。
功效:
1、解肌退熱
葛根甘辛性涼,輕揚升散,既有發汗解表,解肌退熱之功效,又有緩解外邪郁阻,經氣不利,筋脈失養等病機。對於外感表證所引起的發熱者配伍相應中葯有很好的功效。
2、生津止渴
葛根干糧,於清熱之中,能夠鼓舞脾胃清陽之氣上升,還能生津止渴。可配伍相應中葯治療熱病津傷口渴等病症。
㈢ 葛根不能和什麼一起吃,這5種食物千萬不要同吃
葛根不能與什麼同食
葛根目前被發現是不能和杏仁一起食用的,包括南杏仁也一樣,都會導致身體不適。另外在服用葛根粉期間忌食刺激性食物:酒、碳酸類飲料(可樂等)、濃茶濃咖啡,刺激性很大的辣椒、生薑、大蒜、韭菜等,還有含熱量很高的肉類,如羊肉,狗肉等。因為葛根滋補性強,再與這些食物一起吃,不僅影響葛根的功效,還會導致身體滋補過旺,導致上火等情況。
㈣ 葛根葯用價值這么大,怎麼養殖
葯材葛根為豆科植物野葛的乾燥根,習稱野葛,秋冬二季採挖。由於葛根及其提取物在防治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血糖病等有明顯療效和獨特效果,需求量急劇增加。
目前,一些地區野生葛根資源遭到毀滅性破壞,一些地方出現了家種,但主要栽種於房前屋後的邊角地,存在種植分散,單產低,種植技術不規范、不配套,商品質量不穩定等問題。為提高葛根種植的生產技術水平,現介紹葛根栽培技術要點,供廣大種植戶參考。
一.選擇地塊葛根適應性很強,對氣候環境要求不嚴,在瘠薄的石穀子或粘重的土壤中均能生長,可在荒山、荒坡、林果園及房前屋後零星空地栽種,也可大面積集中栽種。在我省宜選擇海拔1600米以下地區種植。在光照充足,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地塊上種植產量高、質量好。在選擇上,應選擇排水良好的土壤,在雨水多的地區宜選擇有一定坡度的地塊。在平緩的地帶栽種葛根,必須選擇沙性偏重且能夠有效排水的土壤栽種時還要深挖排水溝。
二.繁殖方法可用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生產種苗。有性繁殖即採用種子繁殖方式,但種子繁殖成苗慢,生產上很少採用。無性繁殖即利用營養器官繁殖種苗,一般採用壓條、根頭、扦插繁殖。1、壓條在夏天葛根生長旺盛期,選擇健壯藤蔓,平直擺放在疏鬆的地面,將每個葉節用土壓住,待生根後,將藤蔓斷開,即獨立成苗。加強管理,培育成生產上所需的種苗,留作翌年春季移栽。這種繁殖方式主要適宜荒山、荒坡、林果園及房前屋後零星空地栽種時採用,集中成片栽種的葛根不宜採用壓條繁殖。壓條繁殖方法簡便易行,不需要整地,葛根苗成活率高。壓條繁殖培育的葛根苗有大有小,長勢強弱差異大,加上零星分散,不能達到苗齊苗壯,因此大面積栽種葛根很少採用壓條繁殖培育種苗。2、根頭在採挖葛根時將根頭切下,長度10厘米左右,作為種源栽種。這種繁殖方式只作為種苗准備不足時的補充,不能滿足大面積生產需要。根頭繁殖可有效利用採挖時的附產物,但因根頭有大有小,栽種後發出的幼苗長勢差異大,容易將上季生長地的病菌帶至栽種地,可能造成病害;加上採收後剪下的根頭還需要貯藏到第二年春季栽種或直接栽種到地里,費時費工或佔用土地,生產上不是主要的繁殖方式。
3、扦插扦插是生產上主要採用的繁殖方式。具體方法是選擇節短健壯的一、二年生葛藤,每2節剪為一段或1節剪成一段,扦插於繁殖苗床,加強管理,為翌年移栽培育健壯苗。扦插時芽朝上,一段種條上只有1個節的根據苗床土壤的情況選擇扦插的濃度,苗床土壤偏粘,只要將葛藤的節的三分二扦入土壤即可;苗床土壤偏沙,必須將葛藤的節全部扦入土壤才能保證較高的發芽率。一段上有2個節的把下面的節埋在地下,上面的節露在地表。扦插後應加強水分管理,地表土壤干時宜在早上或晚上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扦插的藤條出苗後,在加強水分管理的同時,主要預防咬食嫩芽的蟲害―――蛞蝓(又名蜒蚰,俗稱鼻涕蟲,四川有的地方叫玄巴蟲)。葛根扦插出苗時正值蛞蝓生長與繁殖適宜期,為害葛根苗時主要啃食扦插後發出的嫩芽,可在苗床四周撒石灰粉(每畝苗床用量為5公斤?7.5公斤),噴灑滅蛭靈90倍液(每畝噴兌好的葯液75公斤)或施用6%密達殺螺顆粒劑(每畝用葯0.5公斤?0.6公斤,拌細砂5公斤?10公斤,均勻撒施)。用葯時間最好在雨後或傍晚。施葯後24小時內如遇大雨,葯粒易沖散,需酌情補施。扦插培育的種苗當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移栽
【葛根的功效與作用】:
解肌退熱;發表透診;生津止渴;升陽止瀉。主外感發熱;頭項強痛;麻疹初起;疹出不暢;溫病口渴;消渴病;泄瀉;痢疾;高血壓;冠心病。《本經》:主消渴,身太熱,嘔吐,諸痹,起陰氣,解諸毒。《別錄》:療傷寒中風頭痛,解肌,發表,出汗,開腠理。療金瘡,止痛,脅風痛。生根汁,療消渴,傷寒壯熱。《本草經集注》:殺野葛、巴豆、百葯毒。陶弘景:生者搗取汁飲之,解溫病發熱。葛根為屑,療金瘡斷血,亦療瘧及瘡。《葯性論》:治天行上氣,嘔逆,開胃下食,主解酒毒,止煩渴。熬屑治金瘡,治時疾解熱。《唐本草》:末服之,主?狗嚙,並飲其汁。《本草拾遺》:生者破血,合瘡,墮胎,解酒毒,身熱赤,酒黃,小便赤澀。《日華子本草》:治胸膈熱,心煩悶熱狂,止血痢,通小腸,排膿破血,敷蛇蟲嚙。《開寶本草》:小兒熱痞,以葛根浸搗汁飲之。《醫學啟原》:除脾胃虛熱而渴。張元素:發散表邪,發散小兒瘡疹難出。《綱目》:散鬱火。
【附方】:
治大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生薑三兩(切),甘草二兩(炙),芍葯二兩,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白沫,納諸葯,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傷寒論》葛根湯)治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葛根半斤,甘草二兩(炙),黃芩三兩,黃連三兩。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納諸葯,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傷寒論》葛根黃芩黃連湯)治傷寒溫疫,風熱壯熱,頭痛、肢體痛,瘡疹已發未發:升麻、干葛(細銼)、芍葯、甘草(銼,炙)各等分。同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量大小與之,溫服無時。(《閻氏小兒方》升麻葛根湯)治癍疹初發,壯熱,點粒未透:葛根、升麻、桔梗、前胡、防風各一錢,甘草五分。水煎服。(《全幼心鑒》)治熱毒下血,或因吃熱物發動:生葛根二斤,搗取汁一升,並藕汁一升,相和服。(《梅師集驗方》)治心熱吐血不止:生葛根汁半大升,頓服。(《廣利方》)治鼻衄,終日不止,心神煩悶:生葛根,搗取汁,每服一小盞。(《聖惠方》)治妊娠熱病心悶:葛根汁二升,分作三服。(《傷寒類要》)治卒干嘔不息:搗葛根,絞取汁,服一升差。(《補缺肘後方》)治酒醉不醒:葛根汁一斗二升,飲之,取醒,止。(《千金方》)治食諸菜中毒,發狂煩悶;吐下欲死:煮葛根飲汁。(《補缺肘後方》)治服葯失度,心中苦煩:飲生葛根汁大良。無生者,干葛為末,水服五合,亦可煮服之。(《補缺肘後方》)治急性腸梗阻:葛根、皂角各1斤,加水4000毫升,煎煮40分鍾,去渣,置葯汁鍋於火爐上保持適當溫度(以不致燙傷為度)。另以1市尺見方之10層紗布墊4塊,浸以葯液後,稍稍除去水分,交替置腹部作持續熱敷,每次1小時,每天2至3次。(《河南醫學院學報》9(4):203,1965)治金瘡中風,痙欲死:搗生葛根一斤,細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取一升服,若干者,搗末,溫酒調三指撮,若口噤不開,但多服竹瀝,又多服生葛根自愈,食亦妙。(《肘後方》)(15)傷寒(初覺頭痛,內熱脈洪)。用葛根四兩,加水兩升、豉一升,同煮成半升服。加生薑汁更好。(16)煩躁熱渴。用葛粉四兩,拌入泡過粟米一夜的水中,煮熟,加米湯同服。(17)癤子初起。用葛蔓燒灰,水調敷塗。
㈤ 種植葛根前景如何
葛根的種植前景
葛是難得的無污染綠色食品,全身是寶,葛根可制名貴澱粉,葛花是解酒良葯,葛葉是優質飼料,葛渣是高檔纖維原料。當前,葛根在歐美和東南亞市場十分暢銷,且價格堅挺。葛根澱粉市場售價每公斤高達50元,。葛適宜於農村山區種植,市場需求量大,人工種植前景看好。
葛根的種植管理
1、選地整地:人工栽培葛根,要獲得高產,首先要選好地。一是可利用紅薯、大豆地改種。二是選擇土層較厚且排水好的砂壤地種植。整地起壟於2月中旬開始,在整地前每畝施廄肥,灶灰,鈣、鎂、磷肥或施復混肥。在整地時,與紅薯壟一樣,壟高60~70厘米,壟長以土地操作方便而定。
2、合理密植:2月底至3月中旬,選擇陰天不刮大風的天氣移栽,移植前苗床要澆透水,以便帶土起苗。每畝栽植500~700株,株距一米左右,栽苗前,先按株距把苗排放在壟上,然後挖小穴,把苗放人穴內,蓋2厘米細土,用雙手把土壓實就可以了。
3、補苗施肥:苗木移栽後,可適當用稀釋人畜糞水定根,並注意檢查,發現死苗及時補栽。當苗長至30厘米左右時,必須催曲2次,可用沃葉水溶肥噴灑,隔15天噴一次,以後可適當追肥。
4、中耕除草:葛藤長到1~2米時要中耕除草。葛根雖然抗逆性強,但難免也會出現一些病蟲害,特別在6~8月份塊莖生長的關鍵季節,為保持葉片旺盛,必要時進行無殘毒葯物防治或用石灰粉防治。
5、採收留種:葛根可當年採挖,也可第二年採挖。一般11~12月份採挖澱粉含量最高。採挖時,可挖大留小,做到投資一次,長期受益。葛根以無性繁殖為主,留種也可選擇粗壯、純正的植株藤條作為第二年種條,一般從蔸部以上1.5米處都可作種條。
㈥ 葛根什麼時候種植最好
葛根種苗的最佳種植時間在春分至清明前後。
葛根田間管理要點有哪些?
1、選地整地
人工栽培葛根,要獲得高產,首先要選好地。一是可利用紅薯、大豆地改種。二是選擇土層較厚且排水好的砂壤地種植。整地起壟於2月中旬開始,在整地前每畝施廄肥500公斤,灶灰500公斤,鈣、鎂、磷肥50公斤或施復混肥200公斤。在整地時,與紅薯壟一樣,壟高60~70厘米,壟長以土地操作方便而定。
2、合理密植
2月底至3月中旬,選擇陰天不刮大風的天氣移栽,移植前苗床要澆透水,以便帶土起苗。每畝栽植500~700株,株距一米左右,栽苗前,先按株距把苗排放在壟上,然後挖小穴,把苗放人穴內,蓋2厘米細土,用雙手把土壓實就可以了。
3、補苗施肥
苗木移栽後,可適當用稀釋人畜糞水定根,並注意檢查,發現死苗及時補栽。當苗長至30厘米左右時,必須催曲2次,可用0.3~0.5%的碧卡葉面肥噴灑,隔15天噴一次,以後可適當追肥。
4、中耕除草
葛藤長到1~2米時要中耕除草。葛根雖然抗逆性強,但難免也會出現一些病蟲害,特別在6~8月份塊莖生長的關鍵季節,為保持葉片旺盛,必要時進行無殘毒葯物防治或用石灰粉防治。
5、採收留種
葛根可當年採挖,也可第二年採挖。一般11~12月份採挖澱粉含量最高。採挖時,可挖大留小,做到投資一次,長期受益。葛根以無性繁殖為主,留種也可選擇粗壯、純正的植株藤條作為第二年種條,一般從蔸部以上1.5米處都可作種條。
㈦ 葛根的功效與作用都有些什麼
1、預防心腦血管
葛粉味甘性寒,有生津止渴,清熱除煩,解酒的作用,從古至今人們常用作食療之品。現代研究表明,葛根所含的總黃酮和根素對心血管疾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2、美容豐胸
野生葛根粉,經科學加工保留其有效成份,純屬天然保健食品,調節女性內分泌,具有豐胸,增加皮膚光澤,保持女性青春和美麗的作用。
葛根含有豐富的澱粉、異黃酮類物質,又有鈣、硒、鐵、銅、磷、鉀等十多種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斷谷不飢,解表退熱,生津止渴,開胃下食,療痔防癌」等功效。被各國專家譽為「長壽粉」。對婦女產後的多種疾病有抑製作用,同時具有豐胸、美容效果。
3、醒酒功效
飲酒前依食用方法服用葛粉少量,可避免空腹飲酒或過量飲酒對人體造成的傷害;醉酒者,依食用方法,服用葛粉少量,有解酒醒腦的作用。
4、降血壓
葛根具有α受體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亦有阻斷作用,療效優於以往各類抗高血壓葯物。尤其可能逆轉高血壓所致的心肌肥厚。大劑量葛根素能降低血糖,能明顯降低血清膽固醇。
5、保健功能
葛粉具有清熱解毒、滋補營養、防暑降溫、養顏護膚、清除體內垃圾之功效。對預防和治療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心絞痛、糖尿病、癌症、大皮膚肉瘤等有特殊功效。
㈧ 怎樣栽培葛根
葛根,中葯名。為豆科植物野葛的乾燥根,習稱野葛。秋、冬二季採挖,趁鮮切成厚片或小塊;乾燥。甘、辛,涼。有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之功。常用於表證發熱,項背強痛,麻疹不透,熱病口渴,陰虛消渴,熱瀉熱痢,脾虛泄瀉。
【葛根栽培技術要點】:
1、土地選擇:由於葛根分布的地域較廣,各地的土壤差異較大,葛根對土壤的要求不是很嚴格,極大部分土壤都能生長。但要獲得較高的栽培效益和價值,則要選擇條件較好的土地種植。選擇土質肥沃疏鬆,土層深厚達80cm以上,排水良好的腐殖質土或砂質壤土,土壤ph值為6—8,交通方便,每年春季三、四、五月份有水源保證,光照資源充足的緩坡耕地或荒山、荒坡、林果園及房前屋後零星空地等。要確保種植葛根用地不受工業有機廢物和有害重金屬元素(如鉛、鎘、汞等)及有毒非金屬元素(如砷等)的污染。
2、精細整地:種植葛根的土地要及早整地,使種植溝內土壤充分風化,提高土壤肥力。按南北向、行距1.0-1.1m的規格要求開挖種植溝,溝深50-60cm,溝寬50-60cm,並清除石塊樹根等雜物,特別要注意捕殺清除土蠶,減輕土壤蟲害。由於葛根種植後大多要兩、三年才收獲,要求底肥要一次性施足。一般中等肥力的耕地每畝施入基肥:①優質腐熟農家肥2000kg;②三元復合肥50kg;③磷肥50kg;但每畝施用的化肥總量不得超過200kg;④適量的農作物秸桿。開挖種植溝時從一個方向一溝一溝順序開挖,將表土耕作層回填溝底20-30cm厚,把基肥全部施入種植溝,再回填10cm厚的土壤,將底肥與土壤拌勻。注意,施基肥的深度為墒面下20—60cm段,不能把基肥施在溝底。最後,將種植墒溝理成高墒低埂,墒高30cm,必須確保葛根生長有70cm以上深度的鬆土耕作層。
【培育壯苗】
葛根育苗可採用葛藤芽節扦插的方法進行,培育成袋苗能大大提高葛苗移栽成活率。若生產條件好,可育地苗,降低成本。
1、堆捂營養土:每培育1000株袋苗需准備營養土200多kg,按1:2:100的復合肥、磷肥、細肥土的比例混勻,再施入適量的人畜糞便、沼液糞水、細糞等農肥,堆捂一個月後可入袋。選用直徑12cm、高8cm、底打孔的營養袋。苗床地寬1.3m,將裝入營養土的營養袋整齊排列於苗床地中,備好2m寬的地膜和2.3m長的竹竿。
2、種藤選取:進入冬季,葛根藤蔓停止生長轉入休眠時期,即在12月上旬,選取粗0.5cm以上、充分木質化、無病蟲危害和損傷、生長健壯的中下段(距根部1.5m以內的藤蔓)藤蔓作為種源,將藤蔓捆成小捆,挖坑儲藏催芽1—2個月或即刻育苗,12-2月份育苗,移栽苗齡100天左右。種源芽節的選取是育苗成活的關鍵,決定著育苗率的高低和育苗成本,因此要格外重視。選取健壯的芽節作為扦插種源芽節,芽節下端留6—7cm、上端留3—4cm,用鋒利的枝剪切斷,刀口要平滑。上端剪口用油漆封口,防止水份散失。用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退菌特800倍液或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浸泡芽節5分鍾進行消毒處理,撈起斜插於營養袋中,並注意腋芽眼朝上。還可以採取芽節下端用生根粉5g兌水2—3L溶液(或萘乙酸0.2mg、6-苄基氨基嘌呤0.2mg、6-糖基氨基嘌呤0.2mg兌水2L)濽「根」處理的方法,促進生根,提高成苗率。
3、芽節扦插:首先把苗床澆透水,把備好的種源芽節的下端斜插到營養袋中,注意要露出腋芽,腋芽眼朝上。扦插完畢後,覆蓋1cm厚的細糞,澆透水,先平鋪地膜保水增溫,待腋芽萌發長出葛藤時改建成平頂小拱棚,保持苗床濕潤,注意放風降溫。當日均氣溫達到14℃以上時,撤膜煉苗。一般大約在芽節扦插半個多月後可見腋芽萌動生長,兩個多月後可見到新生根。三個月後,當新生根長2cm以上、藤蔓長20cm以上時,袋苗可出圃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