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業在工商登記的出資額可以和實際出資額不一樣嘛
如果乾股股東不出資,需要通過公司設立協議約定誰出資及相互墊資或借款關專系,因為股屬權比例按實際出資由工商確定。
至於分紅比例是按照股東間的約定,可以與股權比例不一致,甚至零分紅都是可以的。
一般以公示的工商登記的股權比例為准,股東之間達成的比例只在雙方之間起約束效力,不能對抗第三人。
也就是說,如果日後被第三人追究股東未完全出資等法律責任,是按照工商登記的比例來對外承擔法律責任而不是按照股東之間約定的比例承擔,承擔賠償責任後再由股東之間來追索
2. 實收注冊資本認繳制是不是就不用實繳了
認繳不等於不繳,而是出資人應當自己按照章程的約定繳付出資,只是實繳情況不再向工商登記機關辦理登記。認繳制並沒有免除公司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承擔責任的義務,股東(發起人)應按照記載於章程的認繳出資額、約定的出資方式和出資期限向公司繳付出資。如未按約定實際繳付出資,公司和已按時繳足出資的股東(發起人)可以追究其違約責任。如果公司發生債務糾紛導致破產清算,股東(發起人)即使未繳足出資,也必須根據其認繳的出資數額承擔責任。因此,請投資者自覺履行出資責任,約定合理的出資期限,並踐諾守信。
3. 不在工商登記上注冊的出資人算不算公司股東
不是,但可以依法主張相應的權利,例如:
當事人依法履行出資義務或者依法繼受取得股權後,公司未根據公司法的規定簽發出資證明書、記載於股東名冊並辦理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當事人請求公司履行上述義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有限責任公司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訂立合同,約定由實際出資人出資並享有投資權益,以名義出資人為名義股東,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對該合同效力發生爭議的,如無下列情形,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有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前述規定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因投資權益的歸屬發生爭議,實際出資人以其實際履行了出資義務為由向名義股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名義股東以公司股東名冊記載、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為由否認實際出資人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實際出資人未經公司其他股東半數以上同意,請求公司變更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記載於股東名冊、記載於公司章程並辦理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名義股東將登記於其名下的股權轉讓、質押或者以其他方式處分,實際出資人有權追回;但是,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股權:
(一)受讓人受讓該股權時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三)轉讓的股權依照法律規定已經登記。
受讓人依照前述規定取得股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賠償損失。名義股東處分股權造成實際出資人損失,實際出資人請求名義股東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公司債權人以登記於公司登記機關的股東未履行出資義務為由,請求其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承擔補充賠償責任,股東以其僅為名義股東而非實際出資人為由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名義股東根據前述規定承擔賠償責任後,向實際出資人追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4. 工商注冊實繳和認繳的區別是什麼
公司注冊認繳和實繳的區別
一、認繳和實繳的區別
最大的區別就是認繳制不需要注冊資本一次性繳全,而實繳制則需要。
公司注冊時認繳出資就是不交出資嗎?認繳不等於不繳,而是出資人應當自己按照章程的約定繳付出資,只是實繳情況不再向工商登記機關辦理登記。認繳制又叫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是指注冊公司時將認定的注冊資本設定一個期限分段繳清,不需要一開始就繳全,這個制度改革對初期創業卻資金不足的人來說是很好的,一開始不需要投入大的資金,只需要在期限內繳全就行。但如未按約定實際繳付出資,公司和已按時繳足出資的股東(發起人)可以追究其違約責任。如果公司發生債務糾紛導致破產清算,股東(發起人)即使未繳足出資,也必須根據其認繳的出資數額承擔責任。
實繳制是指公司營業執照上的注冊資本數額是多少,銀行的驗資賬戶上就必須存有這個數目的資金。就是說一開始就需要將注冊資本繳全,不可以缺繳。這個方式好處在於一開始就解決,今後不必承擔繳納資本,發生任何債務糾紛可以及時解決。不足之處就是對開始創業的資金有要求。注冊資本是企業初創時期的實力體現,以前的規定過於關注注冊資本的實際繳納,這其實毫無必要。公司注冊資本只代表初創時期的實力,而經營的好壞會導致企業實際資產的變化,而一個企業實際所擁有的資產反應的是它的償債能力,因此,注冊資本並不代表一個企業的償債能力,實際資產才是。
二、注冊資本的作用
1.認繳是把時間延長至公司經營年限之內,到期之前必須實繳到位。
2.注冊資金是股東承擔有限責任的標准,注冊資金是多少就要承擔多少有限責任。
3.注冊資金確實是衡量公司實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准。
認繳制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中小企業在初創時資金的問題,門檻變低,但該履行的責任還是要履行的,該交的錢還是要交的。即使不需要驗資,注冊資本也不應隨便填寫,因為注冊資本需要在公司經營期間交齊,所以在填寫注冊資本的時候一定要量力而為。
5. 工商登記的出資人與實收資本出資人不一致,怎麼辦
我認為首先應該找到B和C核實情況,看看老闆有沒有玩你,具體可以採用積極式詢問,即,讓對方說出他們出資的額度和更改的內容。 而因為注冊資本沒有改變,而且也不會影響以前年度和本年度的損益情況,所以我認為可以在本年將三方的「實收資本」科目進行調整
6. 成立公司時登記的注冊資金與實際出資不符,如何處理(2006)
實際出資200萬,由A、B、C、D分別佔50%、20%、15%、15%,應該怎樣操作?公司章程中應怎樣制定?廣州辛巴哥哥律師解答:你的問題是:公司已經登記注冊成立,登記登記的注冊資金為100萬,由A和B分別佔50%,而在實際操作中出了資金200萬,由A、B、C、D分別佔50%、20%、15%、15%,那麼現在應該如何修改公司章程及辦理變更工商業登記的問題?或者你的問題是:公司打算成立,打算登記注冊資本為100萬,由A和B分別佔50%,而實際將出資200萬,由A、B、C、D分別佔50%、20%、15%、15%。對於工商登記跟實際情況的不同,應該怎樣操作?應該怎樣製作公司章程?Qunhai咨詢:已經注冊登記100萬,資金200也已經到位,章程里有關資金方面怎樣制定才合法,其他還有什麼要注意的事項。新安風解答:我的看法,應該按照實際的出資進行修改公司章程,相應的對工商注冊進行變更,這樣就是4個股東了。廣州辛巴哥哥律師解答:可以到工商局辦理公司的增加註冊資本的變更登記,同時修改公司的章程,將公司的股權結構重新調整。
7. 注冊資本認繳制,不要驗資報告了,怎麼證明你出資到位了呢
因為認繳制,工商登記不再登記實收資本,所以不需要證明出資到位。
股東實際是要按章程規定的各自的認繳額出資的,但不一定在工商登記前。
實際出資款繳入公司賬戶,進行賬務處理,會計資料就有記錄了。
以後如果需要,比如職能部門的日常監管、銀行借款的需要、債務糾紛的訴訟等等可以通過委託審計、驗資,司法鑒定等證明出資是否到位。
如果股東要求,也可以委託事務所驗資,以證明各股東都已按章程履約。
拓展資料:
特點:
一是減少投資項目審批,最大限度地縮小審批、核准、備案范圍,切實落實企業和個人投資自主權。對確需審批、核准、備案的項目,要簡化程序、限時辦結。同時,為避免重復投資和無序競爭,強調要加強土地使用、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管理,發揮法律法規、發展規劃、產業政策的約束和引導作用。
二是減少生產經營活動審批事項,按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原則,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生產經營活動和產品物品的許可,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各類機構及其活動的認定等非許可審批。
三是減少資質資格許可,對不符合行政許可法規定的,一律予以取消;按規定需要對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進行水平評價的,改由有關行業協會、學會具體認定。
四是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降低收費標准,建立健全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制度。
網路-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
8. 沒有實際出資的工商登記有效嗎
在2006版公司法里規定了公司必須要有實收資本。
但是根據最近的「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方案,以後會實施只登記注冊資本來發放執照的措施,但這個改革在各地試點的進度不同,具體還要看公司所在的城市是如何發執照的。
所以有可能有隻顯示注冊資本而無實收資本的執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