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哪些服務
購買內容
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內容為適合採取市場化方式提供、社會力量能夠承擔的公共服務,突出公共性和公益性。教育、就業、社保、醫療衛生、住房保障、文化體育及殘疾人服務等基本公共服務領域,要逐步加大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力度。非基本公共服務領域,要更多更好地發揮社會力量的作用,凡適合社會力量承擔的,都可以通過委託、承包、采購等方式交給社會力量承擔。對應當由政府直接提供、不適合社會力量承擔的公共服務,以及不屬於政府職責范圍的服務項目,政府不得向社會力量購買。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按照有利於轉變政府職能,有利於降低服務成本,有利於提升服務質量水平和資金效益的原則,在充分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基礎上,研究制定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性目錄,明確政府購買的服務種類、性質和內容,並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及時進行動態調整。
㈡ 政府購買服務的目錄包括哪些
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下列服務應當納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
(一)基本公共服務。公共教育、勞動就業、人才服務、社會保險、社會救助、養老服務、兒童福利服務、殘疾人服務、優撫安置、醫療衛生、人口和計劃生育、住房保障、公共文化、公共體育、公共安全、公共交通運輸、三農服務、環境治理、城市維護等領域適宜由社會力量承擔的服務事項。
(二)社會管理性服務。社區建設、社會組織建設與管理、社會工作服務、法律援助、扶貧濟困、防災救災、人民調解、社區矯正、流動人口管理、安置幫教、志願服務運營管理、公共公益宣傳等領域適宜由社會力量承擔的服務事項。
(三)行業管理與協調性服務。行業職業資格和水平測試管理、行業規范、行業投訴等領域適宜由社會力量承擔的服務事項。
(四)技術性服務。科研和技術推廣、行業規劃、行業調查、行業統計分析、檢驗檢疫檢測、監測服務、會計審計服務等領域適宜由社會力量承擔的服務事項。
(五)政府履職所需輔助性事項。法律服務、課題研究、政策(立法)調研草擬論證、戰略和政策研究、綜合性規劃編制、標准評價指標制定、社會調查、會議經貿活動和展覽服務、監督檢查、評估、績效評價、工程服務、項目評審、財務審計、咨詢、技術業務培訓、信息化建設與管理、後勤管理等領域中適宜由社會力量承擔的服務事項。
(六)其他適宜由社會力量承擔的服務事項。
㈢ 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包括哪些內容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5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文化部等部門《關於內做好政府向社會容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意見的通知》。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化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李國新表示,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是一項全新的改革性工作,做好這一工作,不僅需要各級政府有正確的認識、堅定的決心和有力的措施,還需要有一批形態多樣、結構合理、能力專業、治理規范的承接主體,其中就包括依法在登記管理部門登記或經國務院批准免予登記的社會組織。文化類社會組織在文化治理體系中可以發揮「第三部門」的作用,是政府以社會化機制和方式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主要依靠力量之一。
㈣ 相關的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是什麼
1.政府購買公抄共服務涵蓋大多襲數公共服務領域,特別是教育、公共衛生、文化、社會服務等主要公共服務領域。
2.非營利組織是公共服務購買的重要承接主體。
3.購買類型一般分為核心合作或長期合作以及短期項目支持兩種。
4.在購買方式上,公開競標是最典型的模式。
5.資金撥付流程有多種形式。
6.對於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立法規定健全。
7.公共服務購買有一系列較為嚴格的操作程序。
8.以結果為導向的監管制度。
9.除簽署合同購買服務外,公共財政資金對於非營利組織的支持還有三種形式:資助、競爭性或隨意性撥款、減免稅的間接資助。
10.國際上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發展趨勢,大致分為內生型和外力型兩種模式。
11.服務購買也與向社區地方轉移職能、增強地方治理能力的趨勢相關。
12.目前各國公共服務購買中體現出的問題與公共服務的難測度性和非營利組織的運作特性有
關。
㈤ 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內容主要有哪些
比如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的物業管理,購買民營劇團的演出等等。
㈥ 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是什麼意思
為了穩步推進和規范寧波市政府購買服務工作,下列領域服務事項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逐步交由社會力量承擔:
一、基本公共服務
1.教育服務領域。公共教育規劃、政策研究、宣傳服務、資訊收集與統計分析、基礎設施管理與維護、質量成果評估和交流推廣,政府委託舉辦教育的活動組織和實施工作等。
2.就業服務領域。公共就業規劃、政策研究、政策評估,咨詢、調查及宣傳等服務,公共就業信息的收集、發布與統計分析,政府組織的勞動職業技能培訓、公益性人才交流活動、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及招聘活動的組織與實施等。
3.醫療衛生領域。公共醫療衛生規劃、政策、法規、標准研究、咨詢及宣傳等服務,公共醫療衛生信息採集、發布等輔助性服務,人口和計劃生育政策研究、為城鄉居民免費提供計劃生育、優生優育、生殖健康等科普宣傳教育和咨詢服務,政府組織的群眾健康檢查服務,公共醫療衛生項目的實施與管理等。
4.社會保障領域。社會保險經辦、稽核服務、社會保障社會化管理服務等。
5.社會公共服務領域。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基本養老服務、優撫安置服務、社會服務人才培訓等。
6.住房保障領域。保障性住房規劃、政策研究,保障性住房對象資格信息採集與管理等輔助性工作,保障性住房後期運營、維護與物業管理等。
7.殘疾人服務領域。殘疾人社會保障、服務體系建設、政策研究,殘疾人康復、托養(照料)服務,助殘公益項目設施的管理與維護,殘疾人職業職能培訓、就業指導、咨詢、職業介紹等服務,公益助殘活動等。
8.文化體育領域。公共文化體育規劃、政策研究,基礎設施的管理與維護,公共體育運動競賽、文化下鄉、公益文藝演出、公益性電影放映等政府舉辦的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政府組織的國民體質監測及培訓指導服務等。
9.交通運輸領域。交通運輸規劃和政策研究、咨詢服務,政府組織的交通運輸人才培訓,政府委託的公共交通運輸服務、基礎設施維護和管理等。
10.公共安全領域。公共安全政策研究、知識科學普及,公共治安、交通安全、防災減災氣象信息傳播等輔助服務。
11.消費安全領域。食品葯品安全監管輔助性服務,消費安全知識的科學普及、咨詢服務,消費安全維權服務等。
12.資源環境領域。資源節約、環境保護規劃和政策研究,政府組織的資源環境評估服務、教育培訓、考核監管、質量信息收集及分析,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科學普及和成果推廣,資源環境測量、測繪和遙感服務等。
13.經濟服務領域。產業規劃、政策研究、金融服務、法律服務、咨詢服務等。
二、社會管理性服務
14.社會管理性服務領域。社區建設、社會組織建設與管理、社工服務、法律援助、慈善救濟、公益服務、人民調解、社區矯正,流動人口管理服務、安置幫教、公共公益類宣傳,園林綠化、城市市容管理服務等城市維護與公共設施管理服務。
㈦ 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購買主體和承接主體有哪些
一般來說,前者是政府,政府的相關文化職能部門。後者是文化企業單位。
㈧ 如何做好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
堅持正確導向,發揮引領作用。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將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的公共文化服務與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與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融合,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
明確政府主導,完善政策體系。加強對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的組織領導、政策支持、財政投入和監督管理,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堅持與文化、體育事業單位改革相銜接,堅持與完善文化、體育管理體制相銜接,制定中央與地方協同配套、操作性強的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政策體系和管理規范。
培育市場主體,豐富服務供給。進一步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推進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與培育社會化公共文化服務力量相結合,規范和引導社會組織健康發展,逐步構建多層次、多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體系。
立足群眾需求,創新購買方式。以滿足人民群眾基本公共文化需求為目標,突出公共性和公益性,不斷創新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模式,建立「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動式、菜單式服務方式,推動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與人民群眾文化需求有效對接。
規范管理程序,注重服務實效。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建立健全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工作機制,規范購買流程,穩步有序開展工作。堅持風險和責任對等原則,規范政府和社會力量合作關系,嚴格價格管理。加強績效管理,完善群眾評價和反饋機制,切實提高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㈨ 高中政治 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必要性
1.市場調節具有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需要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
2.政府具有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是滿足公民文化生活需要的體現。
3.政府要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