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縣級市環保局人員屬於公務員嗎還是事業單位
縣級市環保局屬於縣直事業單位,裡面的工作人員既有公務員,也有事業編制。公務員主要集中在領導崗位,一般幹部多數為事業編制人員。
事業編制是指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
拓展資料:環保局工作職責
一、貫徹實施環境保護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執行國家和自治區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和規劃;擬訂全縣環境保護的規劃、計劃和環境功能區劃並組織實施。
二、負責環境問題的統籌協調和監督管理;牽頭協調環境污染事故和生態破壞事件的調查處理;指導協調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預警工作;協調解決本轄區環境污染糾紛;統籌協調全縣重點流域、區域污染防治工作;負責環境保護行政執法。
三、承擔落實全縣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的責任;組織擬訂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證制度並監督實施;提出全縣實施總量控制的污染物名稱和控制指標並組織落實;實施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管理工作。
四、負責提出全縣環境保護領域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方向和財政性資金安排的意見;負責排污費的徵收、使用、管理工作。
五、承擔從源頭上預防和控制環境污染的責任。受縣政府委託負責對發展規劃以及經濟開發計劃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按照國家、自治區和市縣規定審批開發建設區域、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組織實施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六、負責全縣環境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對水體、大氣、土壤、雜訊、光、固體廢物、有毒化學品等污染防治進行監督管理;會同有關部門監督管理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工作;協調、指導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協調、指導城鎮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㈡ 環保局有哪些公共服務事項
怕臟不怕累,勇於奉獻的工作時間
㈢ 縣級環保局機構怎樣設置
不同的縣,不同的環保局,其機構設置不盡相同,但大體上是差不多的。以陝西三原縣為例,講解如下:
1、行政辦公室:
負責局機關政務、財務、人事工作;組織協調機關日常工作;組織貫徹執行局機關各項規章制度;負責工會、婦聯等工作;負責協調縣創建工作;負責局系統離退休人員的管理工作;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對應承辦市局秘書科、人事科、創模辦、規財科工作)
2、法規宣教監察室:
貫徹執行國家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執法檢查工作;承辦環境保護行政處罰和行政復議應訴工作;負責環境執法人員的法律、法規培訓工作。負責環境保護宣傳教育、黨務、團務、機關網站、「創選評」及精神文明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和紀律作風建設工作;參與監督檢查黨紀、政紀的執行情況;組織落實糾風和行風評議工作;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對應承辦市局法宣科、宣教中心、監察室工作)
3、綜合計劃股:
負責環保規劃、計劃、農村連片整治、生態創建、秸桿禁燒、食品安全工作;組織實施目標責任制考核工作;發布全縣環境質量公報;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對應市局生態科、考核督查科、監測科、規財科工作)
4、環境管理股
:
負責環境管理、污染防治、治污降霾、應急、水源地管理、信訪、安全生產、固廢工作。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對應承辦市局污防科、固廢中心、應急中心工作)
5、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股:
負責污染減排、環境統計、輻射、環保產業工作;組織實施排污許可證管理制度。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對應承辦市局總量科、輻射科、環保公司工作)
6、環境影響評價股:
負責轄區新、改、擴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審批;做好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竣工驗收工作;參與指導和推動全縣循環經濟工作;負責招商引資工作;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對應承辦市局環評科、總工辦、招商辦工作)
7、環境監察大隊:
貫徹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和規章;依據主管環境保護部門的委託依法對轄區內單位和個人執行環境保護法規的情況進行現場監督、檢查,並按規定進行處理;負責污水、廢氣、固體廢棄物、雜訊、放射性物質等超標排污費和排污水費的徵收工作;負責排污費徵收軟體管理系統的維護及應用,排污費台長的建立及票據的管理工作;負責環境後督察制度的落實;負責環境安全風險的排查;負責對生態破壞事件的調查,並參與處理;參與環境污染事故、糾紛投訴舉報調查處理工作;參與污染治理項目年度計劃的編制,負責該計劃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工作;承擔主管或上級環保部門委託的其它工作任務。
8、環境監測站:
對轄區內空氣、水體、雜訊等各種環境要素的質量狀況按國家統一規定和要求進行歸納整理編制區域內環境質量報告書,向環保主管部門和上級監測站呈報本縣區環境質量狀況;對轄區內各有關單位排放污染物的狀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監視性監測;承擔轄區內建設、污染治理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工作;對轄區內各企業、事業等排污單位進行環保咨詢和服務性監測,並提供必要的監測數據;負責轄區內環境統計、污染源普查數據採集、匯總等工作;組織編制並發布環境統計年報和統計報告;負責轄區內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監測工作;承擔主管或上級環保部門委託的其它工作。
㈣ 我要到一個縣級環保局工作,具體應注意些什麼
一、遵守紀律,按時上班;
二、搞好與同事、領導的關系,主動打招呼;
三、留心學習,向人請教(會涉及到企業方面的知識,比如環評報告,財務報表、COD);
四、打掃拖地,不必天天干,但必要時自己要去做(不管哪的上級都喜歡勤快的人);
五、學會Word、Excel,有人會提出讓你來做。
六、剛去留個好印象,時間長了,有些可以偷偷懶。
㈤ 即將進入區縣級環保局工作,請前輩指點!
建議書
罪惡的人類:
如今十分發達的地球,雖然環境情況看起來十分樂觀,但是卻有十分重大的隱患,這都是人為製造出來的,:大肆砍伐樹木、建立化工廠、胡亂排放有害液體。「對人類威脅較大的氣體,世界每年的排放量達6億多噸。。。。。;估計到下個世紀中葉,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臨沙漠化的危險,每年有6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威脅著60多個國家。。。。。」看見這一組組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人類,你們有何感想?從2300萬年到1800萬年前森林古猿的出現到現在人類高度發達的文明時代,對於每個人從未停止過的索取,大自然都是「有求必應」的,這更滋長了人類的貪欲。
舉一個例子:我國的木蘭溪,在50年代初本是一個清澈見底的河流,但現在它已是魚蝦絕跡的污河,又為我們的地球母親添多一道疤痕。這,不是給人類重重地敲響了警鍾嗎?
由此,我鄭重地向仍未覺悟的人們建議:
第一,人類要想征服可怕的大自然,就必須尊重自然。對於改造自然理應慎之又慎,又要大刀闊斧,勇於實踐和改良,才能控制自然,使自身利益與自然協調發展,決不能重蹈西方發達國家「先污染,後治理」的覆轍。
第二,要從我做起,首先選擇有利於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善待我們的家園、善待地球,共創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
1。節約資源 減少污染
(1)節水為榮,隨時關上水龍頭,防止滴漏。
(2)慎用清潔劑,盡量用肥皂,減少洗滌劑中的化學物質對水的污染。
2。綠色消費 環保選擇
(1)用無鉛汽油、無鎘鉛電池、無磷洗滌劑,減少水與空氣的污染。
(2)購買低砩家用製冷器具、無砩發用摩絲,減少對臭氧層的污染。
3。重復使用 多次利用
盡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減少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備購物口袋或提籃。
4。分類回收 循環再用
不亂丟棄廢電池、廢塑料等垃圾、廢物;將垃圾分類投放,變廢為寶,使資源循環再生,造福人類。
5。保護自然 萬物共存
不獵殺、使用珍稀動物和受保護的動物,關愛與保護野生動植物;植樹造林,愛護我們身邊的每一寸綠地、每一株花草、每一片樹木。
6。講究衛生 保護環境
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在公共場所吸煙,不製造噪音。
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倡導同學門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也建議叔叔阿姨們加入我們的隊伍中來,為保護環境、造福後代貢獻自己的力量。因為: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㈥ 縣環保局在服務企業上應做哪些工作
一、提效能,優化高效環保審批服務。
縣環保局開辟了「建設項目環保審批綠色通道」,創新推出了環評審批下沉方式,實施建設項目跟蹤服務制度、領導聯系企業制度,加快項目實施和落地生根。今年出台了《關於進一步減少環評文件審批環節明確環保許可有關事項的通知》(新環字〔2012〕41號),制定並完善了《新昌縣環境保護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查程序規定》、《新昌縣工業企業環評審批和環保驗收有關問題的處理方案》,進一步轉變職能、優化服務、提升效能。環境影響登記表、報告表、報告書辦理時間均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關於進一步提高行政審批效率的實施意見》要求,分別由原來法律規定的15日、30日、60日縮短至現在的5日、10日、10日,環境影響登記表辦理時間由規定的5個工作日再次壓縮到3個工作日,有效提升了環評效率。今年以來共審批項目環評文件285項,共完成「三同時」竣工驗收172項。
二、強素質,提升環境監測服務能力。
今年以來,縣環保局以提高素質為抓手,強化環境監測優質服務,著力為國家級生態縣創建服務。修訂完善了《環境監測質量手冊》和《環境監測程序文件》,積極開展內部評審和管理評審,並積極參加各類環境監測技術、管理方面的培訓,逐步提高監測能力水平。在服務企業方面,及時為企業提供監測服務,積極拓展監測項目,盡量滿足企業多層次的需求。今年以來,縣環保局先後為企業開展130多個建設項目環評監測,40多個建設項目「三同時」驗收監測,60多家企業委託監測,累計提供監測數據17000餘個,出具監測報告181份。
三、嚴整治,逐步引導企業走向規范化。
縣環保局本著「以整治促規范」的理念,今年重點開展了電鍍行業和印染行業的規范化整治。年初,縣環保局報請縣政府出台了《新昌縣電鍍行業污染整治方案》,重點幫扶我縣4家電鍍企業及配套電鍍車間開展規范化整治,督促並引導電鍍企業全面淘汰落後工藝和裝備,對現場環境、廢水處理設施、廢氣處理設施進行全面整治,規范完善有關環境管理制度,完善應急設施等工作。同時,縣環保局還開展了對全縣16家印染企業的污染整治,調查了企業的產值產量、地理分布、環保審批手續規范等情況,分析存在的問題,並對照《浙江省印染產業環境准入指導意見》提出整改建議,以進行全面的規范整治。
四、促發展,積極為企業爭取環保專項資金。
切實加強與上級環保部門的聯系溝通,主動做好項目資金爭取工作,同時,騰出更多環境容量,大力扶持國家政策支持、產品附加值高、經濟效益好的優勢項目建設,促進全縣工業結構優化升級。今年,該局對照要求,向省財政廳、省環保廳提出了《關於申報2012年省廳環境保護、「811」生態文明推進行動和省級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的請示》,積極幫助鎮鄉、村、企業申請環保專項資金,其中幫助相關企業爭取環保專項資金100餘萬元,為基層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爭取資金70萬元。
五、抓管理,不斷強化企業環保培訓和應急演練。
積極推行企業環境監督員制度建設,我縣已有14家企業建立了環境監督員制度,今年該局組織了這14家企業的環境總監、環境監督員進行了專題培訓,強化企業環保意識,提高環境管理水平。在環境應急方面,出台了《新昌縣環境安全百日大檢查活動工作方案》,指導企業開展自查自糾,全面開展環境風險隱患排查和環境風險評估,對發現的一般環境風險隱患迅速進行整改,對存在重大環境風險隱患的立即制定整改方案,經專家論證後實施。按照《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督促重點企業制定和完善環境應急預案,並向縣環保局備案,根據環境風險評估的情況,完善環境風險防控設施,整改生產環節的環境風險,健全環境安全管理制度。
六、建和諧,切實解決群眾信訪重點難點焦點問題。
保持12369環保熱線、環保投訴電話暢通服務,及時調處環保信訪案件,省廳信訪件30天內辦理完畢,市長公開電話7天內辦理完畢,其他信訪件15天內辦理完畢,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切實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環保重點、難點、焦點問題。今年共受理調處各類環保信訪案件227件,其中處理110報案18件,處理市長公開電話、省市環保、信訪部門和門戶網站縣長信箱等交辦信訪件104件,其它23件。信訪處理率和110案件報結率100%,信訪報結率達100%。
七、優創建,深入開展基層綠色系列創建活動。
積極指導鎮鄉、街道、社區、村、學校開展綠色系列創建活動。我縣儒嶴鎮、鏡嶺鎮、大市聚鎮已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鎮,今年該局積極走訪、指導、幫助梅渚、南明、七星等3個鎮鄉(街道)積極爭創國家級生態鎮(街道),申報資料已上報國家環保部待命名,羽林街道創建省級生態街道資料已上報省環保廳。另外,七星中學、鏡嶺中學成功創建省級綠色學校,臨江社區、鍾樓社區成功創建市級綠色社區,成功創建市級生態村20個。
八、夯基礎,全面鋪開鎮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為深入推進國家級生態縣創建工作,加快集鎮環境污染治理,該局報請縣政府出台了《新昌縣關於加快鎮鄉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了鎮鄉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目標任務,開展對9個鎮鄉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指導工作,梅渚鎮、澄潭鎮正在鋪設污水管網,小將鎮、沙溪鎮、澄潭鎮、回山鎮、巧英鄉、雙彩鄉、東茗鄉、城南鄉等8個鎮鄉採用中科院廣東地化研究所開發的「高負荷地下滲濾污水處理復合技術」,目前正在進行提升改造工作。同時,積極為鎮鄉爭取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資金補助,明確建設資金的70%由縣財政實行補助。
九、重幫扶,切實為農村解決生活垃圾處理難問題。
近兩年來,我縣以中心鎮、中心村為突破口,積極開展農業農村面源污染防治,進一步保護農村生態環境。2011年,我縣借鑒外地經驗,結合新昌實際,啟動了回山鎮植林村、巧英鄉大雷村、小將鎮平山村、鏡嶺鎮外婆坑村等8個村生活垃圾太陽能生態處理工程建設,為有效解決偏遠鄉村垃圾集中收取、終端處理等問題提供了新途徑。今年,該局進一步推廣農村生活垃圾太陽能減量化處理站建設,沙溪、小將、巧英、城南、澄潭等鎮鄉的7個村建設資金總投入50萬元,已經全部安裝完成並投入使用。
十、保民生,切實保障區域環境安全。
今年,該局加大了對城東區塊的環境污染整治力度。為有效幫助企業做好污染治理工作,縣環保局服務進企業,進行蹲點服務,幫助企業尋找科學、實用、有效的治理技術,提高企業治理污染的積極性。力淵公司鑄造生產線搬遷項目新廠址100畝土地在平整之中,新廠區即可投入建設。通用公司在省環保廳領導專門下訪後,明確了在2013年6月30日前停止鑄造生產,並在過渡期間做好污染治理工作,盡可能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另外,新昌江、澄潭江、黃澤江「三江」交接斷面水質2009年-2011年連續三年獲省政府考核優秀,今年水質比往年有所提升;局部陣發性廢氣污染范圍大幅度減少;區域環境雜訊達到功能區標准。
㈦ 公司要到環保局開環境質量證明,需要什麼手續要申請嗎需要些什麼資料
一、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方法
環境管理體系審核是指組織內部對環境管理體系的審核,是組織的自我檢查與評判。內審的過程應有程序控制,定期開展。內審應判斷對環境管理體系是否符合預定安排,是否符合ISO14001標准要求。環境管理體系是否得到了正確實施和保持,並將審核結果向管理者匯報。
環境管理體系審核對象是環境管理體系,一次完整的內審應全面完整地覆蓋組織的所有現場及活動,覆蓋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標准所有要素,並包括組織的重要環境因素受控情況,目標指標的實現程度等內容。
環境管理體系審核應保證其客觀性、系統性和文件化的要求,應按審核程序執行。內審的程序應對以下內容進行規定:
A、審核的范圍,可包括審核的地理區域、部門或體系要素;
B、審核的頻次,應根據組織自身的管理狀況和外部機構要求確定;
C、審核的方法,一般可包括檢查文件及記錄,觀察現場及操作,與相關人員面談等;
D、審核組的要求和職責,如審核組長及組員的能力與職責等;
E、審核報告及結果的要求和報送辦法等。在開展每次審核前應制定審核計劃(方案),包括人員與時間的安排。審核的內容應立足於所涉及活動的環境重要(復)性和以前審核的結果。
環境管理體系簡稱EMS,我國新版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標準是:GB/T 24001:2004
等同於ISO 1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二、證件
a) 營業執照;
b)組織機構代碼證;
c) 簡介(注冊地址和實際經營場所不一致時需說明);
d) 資質;
e) 手冊
f)在建項目
g) 污染物檢測報告(一級風險);
h) 了解「三同時」批復及環評批復情況;
i)重要環境因素清單
j) 製造行業需提供工藝流程圖。
k) 企業提供法律法規清單;
l) 確認守法證明的情況、非一級風險行業污染物檢測報告;
m)重要環境因素清單。
(7)縣級環保局公共服務清單擴展閱讀:
原則
原則1:承諾和方針
一個組織應制定環境方針並確保環境管理對環境管理體系的承諾。
原則2:規劃
一個組織應為實現其環境方針進行規劃。
原則3:實施
為了有效地實施,一個組織應提供為實現其環境方針、目標和指標所需的能力和保障機制。
原則4:測量和評價
一個組織應測量、監測和評價其環境績效。
原則5:評審和改進
一個組織應以改進總體環境績效為目標,評審並不斷改進其環境管理體系。
根據以上原則,最好將環境管理體系視為一個組織框架,它需要不斷監測和定期評審,以適應變化著的內外部因素,有效引導組織的環境活動。組織的每一個成員都應承擔環境改進的職責。
㈧ 縣級環保部門環境違法處罰許可權是多少
按照現行環境法的規定,對一定規模或者具有特定違法行為的企業進行處罰的許可權在環境保護部或者省級環保局,而對這些企業的日常監管任務又由縣級或者市級環保部門
㈨ 有誰知道一般環保局分哪些科室,以及每個室負責什麼
各區域科室設立不同,以清新縣為例,設有辦公室、環境管理股、環境監督股、環境監測站。科室職能如下:
一、辦公室
負責人事、黨建、紀檢、監察、文秘、工青婦、計生、保密、檔案、財務等工作;負責會務、接待、保衛、車輛管理及後勤事務等工作;組織執行機關各項規章制度,組織協調全局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管理縣級環境保護資金。
二、環境管理股
編制環境保護規劃和環境功能區劃;參與審核本縣有關規劃中的環境保護內容;辦理許可權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手續。
負責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環境宣傳教育、環境信息、環境統計和污染源普查工作;承擔珠江綜合整治、環境保護任期目標責任制和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考核工作;發布環境質量狀況等重大環境信息。
三、環境監督股(環境監察分局)
監督、指導檢查全縣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標準的執行情況;實施行政處罰;承擔有關應訴等工作;承辦環境信訪案件的調查處理,輸有關人大議案、政協提案的工作;組織實施排污許可證制度,落實排污申報核定以及排污費的徵收管理工作。
組織、實施新建項目「三同時」設施竣工驗收工作;監督檢查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以及限期治理項目任務完成情況等工作;調查處理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和環境污染糾紛;負責清潔生產審核和輻射管理工作;參與反核反生化恐怖襲擊工作。
四、環境監測站
負責縣域內的日常環境監測、對建設項目的監督監測和委託監測,發布環境狀況公報、重大環境信息,為政府環境保護決策及環境監督執法、排污收費等工作提供科學依據,組織對環境質量狀況進行調查評估、預測預警,組織建設和管理環境監測網。
同時,各股室、站還對應職責許可權承辦縣人民政府和上級業務部門交辦的其他事項。
(9)縣級環保局公共服務清單擴展閱讀:
環保局主要職責:
1、貫徹執行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規章和標准,擬訂本縣環境保護規劃和計劃,參與審核本縣有關規劃、計劃中的環境保護內容,組織編制環境功能區劃和環境保護任期目標。
2、負責環境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會同有關部門監督管理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工作,組織指導城鎮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負責環境監察和環境保護行政稽查,組織實施排污申報登記、排污許可證、重點污染源環境保護信用管理等各項環境管理制度。
3、負責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和生態破壞事件的調查處理,協調解決環境污染糾紛,指導並監督管理排污費和超標准排污費的徵收和使用,會同有關部門管理縣級環境保護資金。
4、負責對重大經濟和技術政策、發展規劃以及重大經濟開發計劃組織環境影響評價,監督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的執行,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負責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5、負責環境監測和發布環境狀況公報、重大環境信息,組織對環境質量狀況進行調查評估、預測預警,組織建設和管理環境監測網和環境信息網。
6、開展生態環境保護、清潔生產和環境信息工作,組織、指導和協調環境保護和核事故應急的宣傳教育工作。
7、協助國家和省、市監督管理核設施安全,參與民用核事故應急處理,對電磁輻射和建築材料的放射性物質防治工作實行統一監督管理,參與反生化、反核和輻射恐怖襲擊工作。
㈩ 縣級環保局垂直管理後公務員身份的人員怎麼辦
縣級環保局垂直管理後公務員身份的人員繼續是公務員,垂直管理對職工只有好處,津補貼能享受上級主管部門的工資,如果是市直單位垂管,就享受市直單位的公務員津補貼標准,如果是省直單位垂管,就享受省直單位的公務員津補貼標准,而且編制也是上級主管部門的二級機構編制,人脈廣,能力強的話,還可以往主管部門走,路會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