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馬鞍山紅利來國際商貿物業

馬鞍山紅利來國際商貿物業

發布時間:2021-06-13 18:16:25

㈠ 國際上認為長三角算世界級城市群嗎

世界級城市群並沒有什麼標准 長三角今後該怎麼努力?

世界級城市群承載著國家綜合競爭力,創新能力、管理水平、資源配置力及環境水平是衡量其發展質量的重要因素。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李楊 袁雪飛 閔琦

近日,國務院批復《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要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聯手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陳耀接受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世界級城市群承載著國家綜合競爭力,創新能力、管理水平、資源配置力及環境水平是衡量其發展質量的重要因素。

擴容

南通大學黨委書記、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成長春表示,《規劃》最大的亮點,是安徽8個城市正式成為長三角城市群的新成員。規劃首次將安徽納入長三角區域范圍,對以上海為核心的三省一市,如何通過在更廣地域融合互動,聯手將長三角城市群打造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提出了新要求。

「江浙滬原本就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區域之一,擴容前的長三角也是我國比較成熟的城市群,但隨著城市發展和轉型,發展空間日趨飽和,安徽的『加盟』,為長三角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利支撐。」陳耀說,「從地理位置上看,安徽本身就毗鄰長三角,尤其是近年來與南京經濟圈往來密切,這對提升城市群的質量是有利的。」

安徽加入長三角的戰略布局由來已久。2008年,長三角主要領導座談會首次邀請安徽參加,這是長三角區域合作協調機制中最重量級的會議,但彼時安徽受邀只是對「泛長三角」合作的響應。2010年,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安徽為承接東部特別是長三角的產業轉移,制定了專門的規劃。此後,皖江示範區以「飛地經濟」為橋梁,不斷探索與長三角的區域協作與利益共享機制。

「近年來,馬鞍山以交通基礎設施為重點,加快與南京的對接,進一步打通連接南京、通往長三角的快速通道。」

安徽省馬鞍山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焰在接受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采訪時介紹說,2011年,馬鞍山市調整行政區劃,在對各項規劃修編的過程中,結合《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紀要》進行了細致的銜接。同時,與南京、南通、泰州、揚州、鎮江等城市進行規劃對接,從發展思路、舉措等方面積極融入長三角。近年引進了一批長三角地區知名企業,占馬鞍山全市引進外來投資項目總量的一半,涉及機械製造、農產品(000061,股吧)加工、商貿流通、房地產、城市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

江蘇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芝明在接受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采訪時表示,蘇南地區與上海接壤,歷史上,蘇南發展與上海有很大關聯;而蘇北地區和安徽搭界,但蘇北相對欠發達,崑山、蘇州等地的工業也都在向蘇北轉移。

「江蘇省人口密度很大,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載了約8000萬人口,土地資源壓力非常大。雖然蘇北還有一定發展空間,但總體上空間也不大,我們鼓勵產業轉移。」趙芝明說。

提質

當前,北京和上海都在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陳耀認為,未來,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個世界級城市群也都要在創新方面發力,提升國家競爭力。

「長三角在科技創新上已經走在全國前列,但與國際水平相比,差距還很明顯。」陳耀認為,雖然對於什麼是世界級城市群並沒有統一標准,但創新能力無疑代表發展水平和國際影響力,應該從這個角度尋找差距。

陳耀指出,中國目前的城市群與國際相比差距不在於規模,城市數量、人口集聚程度、城市硬體設施,相對來說差距並不大,甚至有一些在規模上比國際成熟城市群更大些,但其核心競爭力,例如專利數量、產業核心技術、成果轉化效率、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創新、城市管理水平,以及國內國際資源配置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差距。

日前,上海市發布《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工業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實施意見》,聚焦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提升產業能級和整體競爭力。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主任陳鳴波表示,上海雖然製造業基礎較好,但是與國外先進水平,如德國工業4.0和美國的製造業相比,在新材料、智能製造、集成電路等方面有很大差距。上海工業進入後工業化時代,要防止二產空心化和關鍵核心零部件空心化,將在大飛機、機器人、新能源汽車方面的核心零部件布局。造業也有自己的特色,企業雖然不大,但門類齊全,產業配套能力很強,這吸引了一些企業留在江蘇。下一步,我們想發展一批重點企業,從製造業大省轉變為製造業強省。」

作為科技資源比較集中的江蘇省,產業門類齊全,則意味著科技成果轉化空間也比較大。「上海的創新能力在華東地區最強,我們主動接受上海的創新輻射。」趙芝明說。

「長三角的製造業還存在布局不合理、產業同構化問題。」陳耀認為,區域中心城市應該科學認識經濟結構演變規律,作為國際城市,應該把資源配置放在更大范圍,將一般製造業向周邊轉移。

「當然,製造業轉移涉及地方財政、就業等問題,同時也是生產性服務業的依託。但國際上一些大都市之所以能將服務業比重提升到80%甚至更高,關鍵在於它的服務對象不僅僅局限於本地製造業,而是面向全國乃至全球,做不到這一點,往往限制了很多大城市的產業結構升級。」陳耀說。

保護

在陳耀看來,安徽加入長三角,可謂心想事成。不過,包括安徽在內的整個長三角,也都將面臨更為艱巨的環境保護重任。

按照《規劃》,長三角將「以生態保護提供發展新支撐」。實施生態建設與修復工程,深化大氣、土壤和水污染跨區域聯防聯治,建立地區間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日前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意見》明確,將繼續推進新安江水環境生態補償試點,研究制定以地方補償為主、中央財政給予支持的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新安江水系,發源於安徽黃山休寧縣,經浙江千島湖匯入錢塘江,是長三角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也是全國首個跨地區、跨流域生態保護。

「上海工業要提質增效,還要主動減量。」陳鳴波介紹說,「十三五」期間,上海將啟動50個左右重點區域結構調整,把不符合上海產業發展方向、成本過高難以生存的企業調整出去。

趙芝明介紹說,江蘇省從「十一五」開始注重先進製造業帶動作用。今年一季度,江蘇省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3%,高技術製造業產值同比增長8.5%。「在製造業下行壓力較大的形勢下沒有『拖後腿』,預計今年5月份,製造業還會有所復甦,這與我們一直鼓勵發展先進製造業有很大關系。」

不過,趙芝明坦言,江蘇缺少像海爾、格力這樣的大企業。「但江蘇制補償試點分別處於流域上下游的浙皖兩省,對於水資源和生態保護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方面,有著不同的訴求和願望。

以新安江流域生態保護為代表的跨省生態文明建設問題,表面上看是經濟利益之爭,實質上則是過去不科學發展模式留下的轉型之痛,包括地方經濟發展模式,以及缺失的跨區域聯動發展機制。

「不僅僅是長三角,目前整個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模式已非常明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在新的發展理念下,沿江城市都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建設城市群。」陳耀認為,首先需要明確的是,長江經濟帶上的城市群不需要再側重體量和規模,不能一味「鋪攤子」。

由於環境問題很難「獨善其身」,作為「中國經濟脊樑」的長江經濟帶,如何處理保護與開發的關系,成為擺在沿江省市面前的重大課題。2016年全國兩會記者會上,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就指出,當前長江流域開發和生態安全保護之間存在著非常尖銳的矛盾,生態環境保護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趙芝明坦言,跨省產業轉移涉及問題比較多,尤其是環保問題比較復雜。他以江蘇與青海之間的產業轉移為例解釋說,「也不是說江蘇搞不下去的產業就都能向外轉移,類似三江源這些地區的生態保護壓力非常大。」

「江蘇也在調整生產力布局,特別是長江沿線重化工業生產力布局,我們會從政策上提要求,比如要求環保做到什麼程度,污染排放要達到什麼標准,否則就不能在這里生產,從環境角度倒逼產業升級。」趙芝明說。

盡管轉型會帶來陣痛,但長三角沿江化工業布局仍需要調整。「長江經濟帶應該是一條綠色走廊,是一條像密西西比河、萊茵河那樣生態優美的河流,這也是世界級城市群在生態上應該具備的狀態。」陳耀說。

聯動

隨著長三角城市群規劃的發布,長江經濟帶沿線的三大主體城市群均已有了明確的發展思路。

2014年發布的《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將以長三角、長江中游和成渝三大跨區域城市群為主體,以黔中和滇中兩大區域性城市群為補充,優化空間布局。同時提出,要將長江經濟帶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

按照《規劃》,由江蘇、浙江、上海、安徽四省市26個城市組成的新長三角,要創造聯動發展新模式,更好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

上海社科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所長郁鴻勝表示,長三角作為全國最大的城市群體,經濟效益高、要素流動快,是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依託。而上海自貿區經驗推廣,則是最關鍵的制度層面的合作。

如今,上海自貿區的制度創新紅利已開始向長三角和整個長江流域「外溢」。

「長三角的區域合作是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技術流的合作,然後進一步走向制度的全面合作。建設長江經濟帶,可以借鑒長三角已有的合作機制,由原來的要素合作逐步轉向制度合作。」郁鴻勝建議。

㈡ 富得流油的長三角地區,放到國際上是個什麼水平

世界級城市群並沒有什麼標准 長三角今後該怎麼努力看

世界級城市群承載著國家綜合競爭力,創新能力、管理水平、資源配置力及環境水平是衡量其發展質量的重要因素。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李楊 袁雪飛 閔琦

近日,國務院批復《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要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聯手打造逗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地。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陳耀接受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世界級城市群承載著國家綜合競爭力,創新能力、管理水平、資源配置力及環境水平是衡量其發展質量的重要因素。

擴容

南通大學黨委書記、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成長春表示,《規劃》最大的亮點,是安徽8個城市正式成為長三角城市群的新成員。規劃首次將安徽納入長三角區域范圍,對以上海為核心的三省一市,如何通過在更廣地域融合互動,聯手將長三角城市群打造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提出了新要求。

逗江浙滬原本就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區域之一,擴容前的長三角也是我國比較成熟的城市群,但隨著城市發展和轉型,發展空間日趨飽和,安徽的『加盟』,為長三角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利支撐。地陳耀說,逗從地理位置上看,安徽本身就毗鄰長三角,尤其是近年來與南京經濟圈往來密切,這對提升城市群的質量是有利的。地

安徽加入長三角的戰略布局由來已久。2008年,長三角主要領導座談會首次邀請安徽參加,這是長三角區域合作協調機制中最重量級的會議,但彼時安徽受邀只是對逗泛長三角地合作的響應。2010年,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安徽為承接東部特別是長三角的產業轉移,制定了專門的規劃。此後,皖江示範區以逗飛地經濟地為橋梁,不斷探索與長三角的區域協作與利益共享機制。

逗近年來,馬鞍山以交通基礎設施為重點,加快與南京的對接,進一步打通連接南京、通往長三角的快速通道。地

安徽省馬鞍山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焰在接受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采訪時介紹說,2011年,馬鞍山市調整行政區劃,在對各項規劃修編的過程中,結合《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紀要》進行了細致的銜接。同時,與南京、南通、泰州、揚州、鎮江等城市進行規劃對接,從發展思路、舉措等方面積極融入長三角。近年引進了一批長三角地區知名企業,占馬鞍山全市引進外來投資項目總量的一半,涉及機械製造、農產品(000061,股吧)加工、商貿流通、房地產、城市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

江蘇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芝明在接受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采訪時表示,蘇南地區與上海接壤,歷史上,蘇南發展與上海有很大關聯;而蘇北地區和安徽搭界,但蘇北相對欠發達,崑山、蘇州等地的工業也都在向蘇北轉移。

逗江蘇省人口密度很大,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載了約8000萬人口,土地資源壓力非常大。雖然蘇北還有一定發展空間,但總體上空間也不大,我們鼓勵產業轉移。地趙芝明說。

提質

當前,北京和上海都在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陳耀認為,未來,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個世界級城市群也都要在創新方面發力,提升國家競爭力。

逗長三角在科技創新上已經走在全國前列,但與國際水平相比,差距還很明顯。地陳耀認為,雖然對於什麼是世界級城市群並沒有統一標准,但創新能力無疑代表發展水平和國際影響力,應該從這個角度尋找差距。

陳耀指出,中國目前的城市群與國際相比差距不在於規模,城市數量、人口集聚程度、城市硬體設施,相對來說差距並不大,甚至有一些在規模上比國際成熟城市群更大些,但其核心競爭力,例如專利數量、產業核心技術、成果轉化效率、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創新、城市管理水平,以及國內國際資源配置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差距。

日前,上海市發布《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工業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實施意見》,聚焦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提升產業能級和整體競爭力。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主任陳鳴波表示,上海雖然製造業基礎較好,但是與國外先進水平,如德國工業4.0和美國的製造業相比,在新材料、智能製造、集成電路等方面有很大差距。上海工業進入後工業化時代,要防止二產空心化和關鍵核心零部件空心化,將在大飛機、機器人、新能源汽車方面的核心零部件布局。造業也有自己的特色,企業雖然不大,但門類齊全,產業配套能力很強,這吸引了一些企業留在江蘇。下一步,我們想發展一批重點企業,從製造業大省轉變為製造業強省。地

作為科技資源比較集中的江蘇省,產業門類齊全,則意味著科技成果轉化空間也比較大。逗上海的創新能力在華東地區最強,我們主動接受上海的創新輻射。地趙芝明說。

逗長三角的製造業還存在布局不合理、產業同構化問題。地陳耀認為,區域中心城市應該科學認識經濟結構演變規律,作為國際城市,應該把資源配置放在更大范圍,將一般製造業向周邊轉移。

逗當然,製造業轉移涉及地方財政、就業等問題,同時也是生產性服務業的依託。但國際上一些大都市之所以能將服務業比重提升到80%甚至更高,關鍵在於它的服務對象不僅僅局限於本地製造業,而是面向全國乃至全球,做不到這一點,往往限制了很多大城市的產業結構升級。地陳耀說。

保護

在陳耀看來,安徽加入長三角,可謂心想事成。不過,包括安徽在內的整個長三角,也都將面臨更為艱巨的環境保護重任。

按照《規劃》,長三角將逗以生態保護提供發展新支撐地。實施生態建設與修復工程,深化大氣、土壤和水污染跨區域聯防聯治,建立地區間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日前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意見》明確,將繼續推進新安江水環境生態補償試點,研究制定以地方補償為主、中央財政給予支持的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新安江水系,發源於安徽黃山休寧縣,經浙江千島湖匯入錢塘江,是長三角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也是全國首個跨地區、跨流域生態保護。

逗上海工業要提質增效,還要主動減量。地陳鳴波介紹說,逗十三五地期間,上海將啟動50個左右重點區域結構調整,把不符合上海產業發展方向、成本過高難以生存的企業調整出去。

趙芝明介紹說,江蘇省從逗十一五地開始注重先進製造業帶動作用。今年一季度,江蘇省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3%,高技術製造業產值同比增長8.5%。逗在製造業下行壓力較大的形勢下沒有『拖後腿』,預計今年5月份,製造業還會有所復甦,這與我們一直鼓勵發展先進製造業有很大關系。地

不過,趙芝明坦言,江蘇缺少像海爾、格力這樣的大企業。逗但江蘇制補償試點分別處於流域上下游的浙皖兩省,對於水資源和生態保護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方面,有著不同的訴求和願望。

以新安江流域生態保護為代表的跨省生態文明建設問題,表面上看是經濟利益之爭,實質上則是過去不科學發展模式留下的轉型之痛,包括地方經濟發展模式,以及缺失的跨區域聯動發展機制。

逗不僅僅是長三角,目前整個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模式已非常明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在新的發展理念下,沿江城市都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建設城市群。地陳耀認為,首先需要明確的是,長江經濟帶上的城市群不需要再側重體量和規模,不能一味逗鋪攤子地。

由於環境問題很難逗獨善其身地,作為逗中國經濟脊樑地的長江經濟帶,如何處理保護與開發的關系,成為擺在沿江省市面前的重大課題。2016年全國兩會記者會上,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就指出,當前長江流域開發和生態安全保護之間存在著非常尖銳的矛盾,生態環境保護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趙芝明坦言,跨省產業轉移涉及問題比較多,尤其是環保問題比較復雜。他以江蘇與青海之間的產業轉移為例解釋說,逗也不是說江蘇搞不下去的產業就都能向外轉移,類似三江源這些地區的生態保護壓力非常大。地

逗江蘇也在調整生產力布局,特別是長江沿線重化工業生產力布局,我們會從政策上提要求,比如要求環保做到什麼程度,污染排放要達到什麼標准,否則就不能在這里生產,從環境角度倒逼產業升級。地趙芝明說。

盡管轉型會帶來陣痛,但長三角沿江化工業布局仍需要調整。逗長江經濟帶應該是一條綠色走廊,是一條像密西西比河、萊茵河那樣生態優美的河流,這也是世界級城市群在生態上應該具備的狀態。地陳耀說。

聯動

隨著長三角城市群規劃的發布,長江經濟帶沿線的三大主體城市群均已有了明確的發展思路。

2014年發布的《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將以長三角、長江中游和成渝三大跨區域城市群為主體,以黔中和滇中兩大區域性城市群為補充,優化空間布局。同時提出,要將長江經濟帶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

按照《規劃》,由江蘇、浙江、上海、安徽四省市26個城市組成的新長三角,要創造聯動發展新模式,更好服務於逗一帶一路地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

上海社科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所長郁鴻勝表示,長三角作為全國最大的城市群體,經濟效益高、要素流動快,是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依託。而上海自貿區經驗推廣,則是最關鍵的制度層面的合作。

如今,上海自貿區的制度創新紅利已開始向長三角和整個長江流域逗外溢地。

逗長三角的區域合作是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技術流的合作,然後進一步走向制度的全面合作。建設長江經濟帶,可以借鑒長三角已有的合作機制,由原來的要素合作逐步轉向制度合作。地郁鴻勝建議。
參考來源:https://..com/question/493424169716191252.html

㈢ 馬鞍山紅利來商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馬鞍山紅利來商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13年12月30日,主要經營范圍為許可經內營項目:無等容。
法定代表人:唐婕
成立時間:2013-12-30
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4050000015996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花山區景山大道300號2-部分

閱讀全文

與馬鞍山紅利來國際商貿物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
江蘇哲力知識產權招聘 瀏覽:186
溫州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54
英樹創造101投票 瀏覽:596
農業銀行卡有效期怎麼看 瀏覽:194
中威客車侵權 瀏覽:831
佛山市聯信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368
相鄰權糾紛民事起訴狀 瀏覽:526
兵團心理咨詢師證書查詢 瀏覽:863
徐州金連春合同糾紛 瀏覽: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