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前社會上的各種企業、機構,有哪些不需要工商登記
很多啊,只要不是盈利性質的,都不需要工商登記,像社會團體、各種協會、教育培訓機構及律師事務所等,都不到工商登記。
2. 社會團體在工商銀行開戶需提供哪些材料
社會團體開戶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社會團體登記證書,宗教組織還應出具宗教事務管理部門的批文或證明。具有社會團體法人資格的工會組織,可憑社團法人登記證書開立基本存款賬戶;
2.組織機構代碼證書正本;
3.稅務登記證正本;
4.法定代表人或單位負責人的身份證件,授權他人辦理的,還需提供被授權人身份證件及授權書;
5.開戶行所需的其它資料。
溫馨提示:如提供了新版營業執照,則無需提供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
(以上內容由工行智能客服「工小智」為您解答,解答時間2020年01月07日,如遇業務變化請以實際為准)
3. 社會團體需要辦理營業執照嗎
不用。
依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三條規定:成立社會團體,應當經其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並依照本條例的規定進行登記。社會團體應當具備法人條件。
社會團體設立的非法人經營機構,其所得的當年稅後利潤,應全部返還給所從屬的社會團體;社會團體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其利潤分配;社會團體獨資設立的企業法人,應在企業章程中明確載明其宗旨是為該社會團體的事業發展服務,其返還給該社會團體的當年稅後利潤,應符合國家的有關規定。
行業協會商會類直接登記的社會組織,按照《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的精神,是指從事相同性質經濟活動的單位、從業人員或同地域的經濟組織,在本行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權威性、影響力的社會組織(參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2017.06.30發布)。
科技類直接登記的社會組織,是指在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領域內從事學術研究和交流活動的科技類社會組織;
公益慈善類直接登記的社會組織,是指提供扶貧、濟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殘、救災、助醫、助學服務的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
城鄉社區服務類直接登記社會組織,是指滿足城鄉社區居民生活需求,在社區內活動的城鄉社區類社會組織,直接向縣(區)級民政部門依法申請登記。
民政部門對直接登記的社會組織,審查申請時,廣泛聽取意見,根據需要徵求有關部門意見或組織專家團隊進行評估。
4. 社會團體需要辦稅務登記證嗎
你這社會團體如果屬於經營性質的話,不僅要工商登記之後還要進行稅務登記,還要進行納稅申報。
5. 社會團體包括哪些
1、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
簡稱「全國學聯」,作為全國高等和中等學校學生的聯合組織,還有中國大中學生自己的群眾組織,1919年6月在中國上海宣布成立。
2、中國僑商投資企業協會
作為全國性非營利社會團體,經國務院同意,民政部批准成立,由華僑、外籍華人、香港澳門同胞境內投資企業和地方僑商組織、知名僑資企業家組成。
3、中國消費者協會
這個全國性社會團體在1984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從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4、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成立於1987年5月,該社團組織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批准,地址設在北京。
5、中國互聯網協會
成立於2001年5月25日,由國內從事互聯網行業的網路運營商、服務提供商、設備製造商、系統集成商以及科研、教育機構等70多家互聯網從業者共同發起成立。
6. 我在北京,在工商如何注冊一個社會團體
1、 根據1998年10月25日國務抄院頒布的襲《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規定,民辦非企業單位,是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統一歸由民政部門登記。工商局負責辦理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的行政許可。按照你所述情況,你辦理了工商登記注冊就會有相應的稅收產生。你本身是志願者隊伍,偏離了你的初衷。也非工商部門登記范疇。
2、如果你因為在民政部門未取得許可,而退而求其次,辦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話,建議辦理有限公司。
有限責任公司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設立,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
股東為1個(含1個)以上50個(含50個)以下;
股東出資達到法定資本的最低限額。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3萬元;一人有限公司注冊資本最低10萬。法律、行政法規對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有較高規定的,從其規定。
設立有限責任公司,一般要經過以下步驟:
7.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組織、個體工商戶區別
國家機關,是指從事國家管理和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我國國家機關包括國家立法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國家審判機關、國家檢察機關和國家軍事機關。
國家立法機關又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即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它的職權主要是:立法;組織其他最高國家機關;決定國家一切重大事務;對其他最高國家機關實行監督。
國家行政機關,也就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即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它的職權主要是: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行政指示和命令、管理國家行政事務,組織領導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其他各項建設事業等。
國家審判機關,即人民法院,它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
國家檢察機關,即人民檢察院,它代表國家行使法律監督權。
國家軍事機關,中央軍委是我國軍事領導機構,它的職權是領導全國武裝力量,代表人民行使最高軍事權。
社會團體是指中國公民自願組成,為實現會員共同意願,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
根據社會團體的性質和任務綜合來劃分,可把社團分為學術性團體、行業性團體、專業性社團和聯合性團體。
學術性社團一般以學會、研究會命名,其中又可分為自然科學類、社會科學類以及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交叉學科類。
行業性社團一般以協會(包括工業協會、行業協會、商會、同業公會)命名。這類社團主要是經濟類團體,其中還可分為農業類、工業類、商業類等。
專業性社團一般以協會、基金會命名。這類團體一般是非經濟類的,主要是為從事某項事業而成立,由專業人士或以專業技術、專門資金組成。
聯合性社團一般以聯合會、聯誼會、促進會命名。這類社團主要是學術性、行業性、專業性等各種團體的聯合體。
事業單位的事業是指公共事業,在這種單位工作的人基本上都是國家幹部(現稱公務員),而這種單位基本都是政府所屬部門和公、檢、法、司、工商、稅務、文、教、衛等部門,他們吃的是國家的俸祿(俗稱旱澇保收)。企業就不同了,通俗的講企業就是生產產品的工廠和在經濟領域內從事經商的各公司及部門,他們的俸祿來源是靠自己設計、生產出高質量和適用的產品或商品通過銷售來取得經濟效益,商家也是如此,你單位的經濟效益越好工資獎金也就越高,反之,就越少。不是有很多單位效益不好而裁員嗎?這就是企事業單位的區別和性質。
企業單位一般是自負盈虧的生產性單位。所謂「自負盈虧」意即:自己承擔虧損與盈利的後果,有一定的自主權。企業單位分為國企和私企。國企就是屬國家所有的企業單位。私企就是屬個人所有的企業單位。
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國家會對這些事業單位予以財政補助。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如學校等,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如醫院等,還有一種是自主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與企業單位的劃分管理是我國特有的模式。
企業單位是以盈利為目的獨立核算的法人或非法人單位。它的特點是自收自支,通過成本核算,進行盈虧配比,通過自身的盈利解決自身的人員供養,社會服務,創造財富價值。企業單位的登記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企業單位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發生勞動爭議後,企業單位進行勞動仲裁。
事業單位是以政府職能、公益服務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單位、非公益性職能部門等。它參與社會事物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務職能,宗旨是為社會服務,主要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其上級部門多為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政府職能部門,其行為依據有關法律,所做出的決定多具有強制力,其人員工資來源多為財政撥款。事業單位的登記在編制部門進行。事業單位與職工簽訂聘用合同。發生勞動爭議後,事業單位進行人事仲裁。
一般的企事業單位默認指的是國有企事業單位。不包含私有企業。
個體工商戶或稱個體工商業戶,簡稱個體戶
個體工商戶是指生產資料歸個人或家庭所有,以個人或家庭成員的勞動為基礎,勞動成果歸個人或家庭所佔有和支配,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依法經核准登記,從事工商業活動。
個體工商戶可以個人經營,也可以家庭經營。個體經營的,以個人全部財產承擔民事責任;家庭經營的,以家庭全部財產承擔民事責任。個體工商戶也可以以個人合夥形式經營,即由兩個以上公民自願組成,共同出資,共同勞動經營。合夥的責任,由合夥人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的約定,以各自的財產承擔清償責任。合夥人對合夥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打字累 望採納
8. 成立社會團體一定要到民政部登記注冊么
只說應當沒說一定,社會團體的名稱冠以「中國」、「全國」、「中華」、「國際」、「世界」等字樣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批准。
2016年8月1日,民政部在其官方網站公布《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及其說明全文,徵求社會各界意見。《徵求意見稿》提出,社會團體的名稱冠以「中國」、「全國」、「中華」、「國際」、「世界」等字樣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批准,地方性的社會團體的名稱不得冠以以上字樣。
(8)工商登記社會團體擴展閱讀
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是1998年9月25日國務院第8次常務會議通過,由國務院發布施行的條例。申請成立社會團體,應當經其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由發起人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登記。(2016修改版)【由發起人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籌備(1998版)】籌備期間不得開展籌備以外的活動。(2016修改版新增此款)
第十條
成立社會團體,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 有50個以上的個人會員或者30個以上的單位會員;個人會員、單位會員混合組成的,會員總數不得少於50個;
(二) 有規范的名稱和相應的組織機構;
(三) 有固定的住所;
(四) 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專職工作人員;
(五) 有合法的資產和經費來源,全國性的社會團體有10萬元以上活動資金,地方性的社會團體和跨行政區域的社會團體有3萬元以上活動資金;
(六) 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社會團體的名稱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得違背社會道德風尚。社會團體的名稱應當與其業務范圍、成員分布、活動地域相一致,准確反映其特徵。全國性的社會團體的名稱冠以「中國」、「全國」、「中華」等字樣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批准,地方性的社會團體的名稱不得冠以「中國」、「全國」、「中華」等字樣。
9. 如何合法成立民間組織或社會團體
1、以廣東為例,成立合法成立民間組織或社會團體的登記條件:
(1)會員數量不得少於15個。
(2)有規范的名稱、相應的組織機構和章程。
(3)有固定的住所(必須是郵政通信可達地址)。
(4)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專職工作人員(異地商會須2名以上)。
(5)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2、辦理流程:
(1)成立社會團體首先要申請社會團體名稱預先核准,拿到社會團體名稱預先受理通知書後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法人登記的業務。
(2)網上申報:網上填寫申請業務的相關信息,用於數據採集,並將紙質版資料掃描件在網上同步提交,用於審核和電子檔案備案。
(3)領取證書:業務在網上成功辦理後,前往指定地址提交所有紙質材料,並領取法人證書或相關辦理結果。
3、辦理時限:
(1)登記管理機關收到申報材料後,5個工作日內指派工作人員進行預審,5個工作日內完成材料預審。
(2)材料齊全、符合規范的,登記管理機關通知正式提交;自正式提交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批准成立登記的決定。
(9)工商登記社會團體擴展閱讀:
申請登記社會團體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1、登記申請書;
2、業務主管單位的批准文件;
3、驗資報告、場所使用權證明;
4、發起人和擬任負責人的基本情況、身份證明;
5、章程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