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溫州智能製造公共實訓與服務中心

溫州智能製造公共實訓與服務中心

發布時間:2021-05-28 17:30:42

『壹』 香港中文大學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實驗室 怎麼樣

沒有,香港的大學不像你想的那樣,專業分工沒有那麼細的。而且中文大學機械繫建立也剛沒幾年,不可能把這么具體的一個專業跟一所專科學校一樣單列出來。
詳情參見香港工科最牛X的兩所學校,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建校就有,這么多年也只是在機械工程系下面開設兩個專業,機械工程和航空航天工程。做機器人設計和理論的研究組隸屬於機械工程系,沒有獨立成專業。再比如香港理工大學,也是機械工程系下面有兩個專業,一個是普通機械工程系,另一個是機械工程環境分支。

『貳』 為什麼要建設智能製造實訓基地建設方案

一、以數字化工廠/智能工廠為方向的流程製造試點示範項目
1、工廠總體設計、工程設計、工藝流程及布局均已建立了較完善的系統模型,並進行了模擬模擬,設計相關的數據進入企業核心資料庫。
2、配置了符合設計要求的數據採集系統和先進控制系統。生產工藝數據自動數采率90%以上,工廠自控投用率90%以上,關鍵生產環節實現基於模型的先進控制和在線優化。
3、建立實時資料庫平台,並與過程式控制制、生產管理系統實現互通集成,工廠生產實現基於工業互聯網的信息共享及優化管理。
4、建立了製造執行系統(MES),並與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ERP)集成,生產計劃、調度均建立模型,實現生產模型化分析決策,過程的量化管理,成本和質量的動態跟蹤。
5、建立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ERP),在供應鏈管理中實現了原材料和產成品配送的管理與優化。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實現企業經營、管理和決策的智能優化。
通過持續改進,實現運行過程動態優化,製造信息和管理信息全程透明、共享,採用大數據、雲計算實現企業智能管理與決策,全面提升企業的資源配置優化、操作自動化、實時在線優化、生產管理精細化和智能決策科學化水平。
二、以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為方向的離散製造試點示範項目
1、車間/工廠總體設計、工藝流程及布局均已建立數字化模型,並進行模擬模擬,實現規劃、生產、運營全流程數字化管理,相關數據進入企業核心資料庫。
2、採用三維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工藝規劃(CAPP)、設計和工藝路線模擬、可靠性評價等先進技術。產品信息能夠貫穿於設計、製造、質量、物流等環節,實現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PLM)。
3、建立生產過程數據採集和分析系統,能充分採集製造進度、現場操作、質量檢驗、設備狀態等生產現場信息,並與車間製造執行系統實現數據集成和分析。
4、建立車間製造執行系統(MES),實現計劃、排產、生產、檢驗的全過程閉環管理,並與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ERP)集成。
5、建立車間級的工業通信網路,系統、裝備、零部件以及人員之間實現信息互聯互通和有效集成。
6、建立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ERP),並投入實際運行,其中供應鏈管理模塊能實現采購、外協、物流的管理與優化。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實現經營、管理和決策的智能優化。

『叄』 關於智能製造實訓室老師們最關心的問題是什麼

智能製造技術已成為世界製造業發展的客觀趨勢,世界上主要工業發達國家正在大力推廣和應用。發展智能製造既符合我國製造業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重塑我國製造業新優勢,實現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智能製造不僅僅是單一的先進技術和設備的應用,而是新模式的轉變。高效靈活的生產模式、產業鏈有效協作與整合、新型生產服務型製造、協同開發和雲製造,這些都是其很明顯的優勢。目前一些先行先試,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取得了不錯成效。如:鐵王流體、飛毛腿等。

『肆』 如何推進高技能公共實訓中心建設

淺談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中心建設的若干建議
作者:劉權日期:2016-06-20
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要載體,建設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是提高職業培訓和技能人才培養評價水平的有效手段,是加快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創新舉措,不僅是解決當前培養、評價服務能力不足,加強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必然要求,而且是轉變政府職能,增強人力保障部門公共管理和服務水平的迫切需要。浙江省奉化市當前的高技能人才培養相比過去有了很大的發展,為本市的經濟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但與鄞州、餘姚、慈溪等周邊縣市區相比,奉化的高技能人才培養,尤其是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存在起步晚、規模小、投入少等諸多問題,尤其是目前還沒有新建寧波市級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現就該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做如下探討:
一、適合該市的基地建設模式
從該市的產業結構來看,物流、紡織服裝、氣動元件、廚衛家居、汽車摩托車及零部件為我市重點發展產業,尤其是氣動行業,已經成為奉化品牌產業,目前奉化氣動協會擁有200多家會員企業,已奠定奉化氣動產業國內「三分天下」的格局,氣動行業急需大量高層次藍領,故以氣動元件和機械加工產業需求,設置數控、模具、維修電工為主的高技能實訓工種,可以採取政校企共建模式,整合職教中心、技工學校、培訓中心資源,由市政府、氣動協會共同出資,建設奉化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
參照周邊地區的成功經驗,可以將「基地」建設納入該市職教院校、氣動產業園的總體規劃,即在現有職教院校實訓區內按照「基地」建設的要求,結合職教院校自身要求,緊密依託氣動產業發展需要,加以統一建設。在項目規劃時,結合我市的規劃步驟,可以本著頂層設計、一次性規劃、適當留白、分步實施的原則,隨著我市建設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需要,陸續開設相應技能培訓項目。在資金籌集上,應考慮「基地」的公益性,投資方式以政府投入為主,建議從促進就業資金、失業基金、人才專項工作經費、及職業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專項經費等資金中籌措公共實訓基地建設資金。同時可以運用金融貸款、吸納民間資金等多種渠道融資。應將公共實訓基地的建設、運行和維護納入市財政預算管理。
二、基地建設功能定位
高水準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的建設與運行要充分體現「公共性、公益性、先進性和示範性」原則,總體規劃上要做到「開放性、兼容性、可組態性、擴展性、通用性」,要本著資源共用的原則,構建公共實訓基地的建設、管理多元化,形成政校企合作、多方共贏、「超市式」培訓、工廠化實訓等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
基地以公共性、公益性為功能定位,有償服務與無償服務相結合,以市場化運作為主。基地主要服務我市經濟建設,一是適應我市產業升級、技術創新和實現科技成果要求,開展企業職工技能提升培訓,培養我市急需的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二是開展職業院校、培訓機構實訓師資培訓,提升實訓教師的技能素質和教學水平;三是為各類教育培訓機構提供技能實訓所需的場地和設施設備,切實提高實訓質量;四是開展職業(工種)資格鑒定工作;五是為各類技能大賽提供優質平台,努力成為推動產業升級,技術創新和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的孵化器。基地實行「無償服務、成本分攤」的機制。基地無償為企業、院校、社會培訓機構、社會團體提供實訓場地、實訓設備,進駐基地的實訓單位按實承擔水電費、實訓耗材等成本。
三、基地建設預期願景
本中心主要以數控、模具、電子電工為主的專業性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其中電子電工類專業實力在寧波縣市區位居首位,3年內納入寧波高技能人才「155」公共實訓基地。其中機械實訓使用面積3600㎡,實訓設備價值5000萬,實訓設備按現代製造企業產品設計加工流程為參考進行配置。設備包括產品設計逆向工程、快速原型製造,世界頂尖五軸高速加工技術、柔性製造系統、車銑復合製造單元、多種方式四軸加工技術、車削、銑削加工中心、數控車CNC電加工技術、特種加工技術、快速成型技術及高精密測量技術。各種設備和該市現代製造業的加工設備零距離接軌,先進性、前瞻性強。能涵蓋數控、模具等相關工種的國家職業標准,能滿足各個級別的職業技能鑒定,也能根據企業的需求和中心配置的設備開展專項技能的培訓和鑒定。電子電工實訓使用面積1500㎡,實訓設備價值800萬元,實訓設備根據我市主要產業和戰略產業發展趨勢,以及企業對技能人才需求狀況進行配置,能滿足機電類、自動化類相關專業的教學和實訓,同時還涵蓋了該行業相關工種的國家職業標准,可進行各級別的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分析我市今後對技能人才需求量,今後5年,每年大約需要新增技能人才12000名,其中高技能人才近2000名。除企業自主培養、職業院校培養、向外引進等途徑外,基地按承擔35%左右的培養任務,即每年大約培養技能人才4200名,其中高技能人才700名左右。

『伍』 溫州大學激光與光電智能製造研究院怎麼樣

簡介:溫州大學激光與光電智能製造研究院由浙南科技城管委會和溫州大學共同舉辦。承擔激光與光電、智能製造領域技術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推動溫州市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的培育發展。
注冊資本:10萬人民幣

『陸』 智能製造2025龍頭股有哪些

泛智能製造方向主要有:

1、上海機電

主要生產製冰、冷藏設備、空調設備、微波爐、燃油取暖器等家用電器;印刷包裝機械;電子計算機(器)及其外部設備;起重運輸機械;銷售公司自產產品;投資舉辦符合國家鼓勵允許的企業。

(6)溫州智能製造公共實訓與服務中心擴展閱讀:

智能製造,源於人工智慧的研究。一般認為智能是知識和智力的總和,前者是智能的基礎,後者是指獲取和運用知識求解的能力。

智能製造應當包含智能製造技術和智能製造系統,智能製造系統不僅能夠在實踐中不斷地充實知識庫,而且還具有自學習功能,還有搜集與理解環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並進行分析判斷和規劃自身行為的能力。

『柒』 杭州市公共實訓基地的管理機制

實訓基地日常的運行管理由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所屬的市公共實訓指導中心負責。在專中心統屬一管理的框架下,實行自行管理和采購服務委託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實訓室的維護管理主要由實訓資源維護管理單位負責;實訓基地物業管理主要由物管單位負責。
實訓單位進入實訓基地需要提交准入申請書,經實訓指導中心審核後簽訂實訓協議書;實訓前提交實訓預約表,由實訓指導中心安排實訓場地及具體時間,並辦理實訓設備交接手續。

閱讀全文

與溫州智能製造公共實訓與服務中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