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20年安徽中考建檔線是多少
2020年安徽省各個不同地市的中考建檔線是不同的。如阜陽市其阜城三區的建檔線是430分,臨泉縣、太和縣為400分,阜南縣為470分,潁上縣為420分,界首市為435分。
如宣城市其不同區縣的中考建檔線也是不同的,宣州區為557分,郎溪縣為560分,寧國市為573分,涇縣為523分,績溪縣為556分,旌德縣為540分。
再如2020年的滁州市,依據滁州市教育局官方網站發布的錄取最低控制線可知,該年度滁州市本市級的中考建檔分數線為540分。
(1)馬鞍山市體育局擴展閱讀:
1、2020年馬鞍山市高中招生錄取控制線:市區566分,含山縣467分,和縣452分,當塗縣492分。
2、2020年黃山市高志紅招生錄取控制線:黃山市普通高中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為578分(含體育、理科實驗成績),藝體類最低控制分數線為578分*92%=532分。
3、2020年合肥市部分高中錄取控制線:
一中、六中、八中聯招分數線712分;合肥二中(合肥外國語學校)分數線660分;合肥三中645分;合肥四中687分;合肥五中666分;合肥七中690分;合肥九中674分;合肥十中679分;合肥十一中645分;合肥十七中609分;合肥錦綉中學628分;合肥百花中學571分;合肥高升學校576分。
② 怎麼在安徽省馬鞍山市開辦體彩或福彩投注站
你可以自己去申請(福利彩票在民證局。體彩在體育局)申請。申請時需要部分押金一共大概要4萬多。然後會以租賃方式給你打彩票的機器。
民證局在菊園路底段,體育局在體育館旁!
③ 2014安徽省運動會的青少年部競賽規程總則
舉辦安徽省第十三屆運動會青少年部比賽是為了檢驗全省青少年運動員的訓練成果,展示我省青少年運動員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鍛煉、培養和選拔優秀體育後備人才,夯實競技體育發展基礎,加快體育強省建設,推進體育事業全面可持續發展。
為保證青少年部各項競賽活動規范、有序、順利進行,特製定本規程總則。
一、競賽時間及地點
2014年在安慶市舉行。
二、競賽項目
足球、籃球、排球、手球、乒乓球、網球、羽毛球、田徑、游泳(跳水)、射擊、體操(蹦床)、武術(套路、散打)、國際式摔跤(古典式摔跤、自由式摔跤)、跆拳道、拳擊、舉重、柔道、賽艇、皮劃艇、擊劍。
三、參加單位
合肥市、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陽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馬鞍山市、巢湖市、蕪湖市、宣城市、銅陵市、池州市、安慶市、黃山市。
四、運動員資格
1.具有安徽省戶籍,並經醫務部門檢查證明身體健康的青少年。
2.所有參賽運動員必須按規定在省體育局所屬各運動項目管理單位注冊,並符合省體育局關於省十三運會運動員資格審查的各項規定,方可代表注冊單位參加比賽。
3.經省體育局批准,各市輸送到解放軍隊訓練尚未辦理正式入伍手續的適齡運動員,公示後可代表輸送單位參賽。
4.經省體育局同意,各市輸送到體育院校(含競技體校)的安徽籍運動員,代表我省在國家體育總局辦理雙重注冊,公示後方可代表原輸送單位參加比賽。
5.運動員參加省十三運會的代表單位以2013年度注冊期內注冊的代表單位為准。
6.甲組運動員在2011年至2013年度至少參加兩次省級青少年錦標賽(以上場參賽為准),其他組別及足球、排球項目運動員在2012年至2013年度至少參加一次省級青少年錦標賽(以上場參賽為准),方可代表注冊單位參加比賽。
7.凡在歷次省級比賽中出現過兩個以上年齡的運動員,以不利年齡為准。
8.各市不得從外省市引進運動員參加本屆運動會。
9.運動員須按照省體育局的統一要求,進行骨齡檢測和指紋採集。
10.運動員有以下情況的不得參加省運會:
(1)省優秀運動隊正式聘用的運動員(含我省輸送到解放軍隊已辦理入伍手續的運動員)。
(2)不執行省體育局規定,拒絕省優秀運動隊集訓、試訓或選招決定的運動員。
(3)未經省體育局同意,在外省市進行青少年注冊或代表外省市(行業體協)在國家體育總局注冊的運動員。
(4)未經省體育局同意,代表外省市參加省級及省級以上比賽的運動員。
五、參加辦法
1.報項規定:各參賽單位最少必須參加10個項目的比賽。各單位必須報6個以上(包括6個)重點發展項目,不足6個,每少報一項扣除該代表團省十三運會總成績3枚金牌、39分。
參加16個以上(含16個)項目的,必須報12個以上(含12個)重點發展項目和鞏固強化項目;參加15—13個項目的,必須報10個以上(含10個)重點發展項目和鞏固強化項目;參加12—10個項目的,必須報8個以上(含8個)重點發展項目和鞏固強化項目。
重點發展項目:體操(不含蹦床)、游泳、跳水、射擊、舉重、擊劍、田徑、賽艇、皮劃艇、拳擊、手球。
鞏固強化項目:國際式摔跤(古典式摔跤、自由式摔跤)、柔道、跆拳道、武術(套路、散打)。
2.經省體育局公布的全省單項後備人才基地運動員,兩人及兩人以下項目由輸送單位報名參賽,所獲成績分別按50%計入輸送單位和承訓單位。兩人以上項目可以由輸送單位報名,也可以由承訓單位報名,所獲成績不實行雙計分。
3.一名運動員只能參加一個大項的一個組別(甲組、乙組、丙組或丁組)的比賽,不得跨組別或兼報其它大項的比賽。
4.各項目運動員報名人數,按各單項競賽規程規定執行。
5.各代表團團部工作人員(含團長、副團長)數量規定:
參賽運動員在50人以下的(含50人)團部工作人員4人;參賽運動員在51—100人的團部工作人員6人;參賽運動員在101人以上的,每超出50人,可增報團部工作人員1人。
各代表團團長、副團長:運動員總數在50人以下的代表團,可報團長1人、副團長1人;51人至100人(含100人)的,可報團長1人、副團長1-2人;101人至200人的,可報團長1人、副團長1-3人;201人以上的,可報團長1人、副團長1-4人。此外,如各代表團工作需要,可另外增設副團長1-4人,不佔代表團工作人員名額,一切費用自理。
六、競賽辦法
1.單項競賽執行國家體育總局審定的最新競賽規則和省體育局下發的單項競賽規程。
2.所有項目各組別報名不足3個單位,取消該組別比賽(足球、籃球、排球、手球項目除外);單項每小項報名參賽運動員不足3人(艇、對、小團體等),取消該項目比賽。
3.各項目除競賽規則規定名次並列外,不允許並列名次。並列名次的計分辦法按競賽規則和單項規程規定執行。
七、錄取名次與獎勵辦法
1.球類集體項目比賽錄取名次與計分辦法
(1)手球項目錄取前12名。其中第一名計4枚金牌、52分,第二名計3.5枚金牌、44分,第三名計3枚金牌、40分,第四名計2.5枚金牌、36分,第五名計2枚金牌、32分,第六名計1.5枚金牌、28分,第七名計1枚金牌、24分,第八名計0.5枚金牌、20分,第九名計16分,第十名計12分,第十一名計8分,第十二名計4分。
(2)足球、籃球、排球項目錄取前8名。其中第一名計3枚金牌、39分,第二名計2.5枚金牌、33分,第三名計2枚金牌、30分,第四名計1.5枚金牌、27分,第五名計1枚金牌、24分,第六名0.5枚金牌、計21分,第七名計18分,第八名計15分。
(3)以上項目參賽隊數不足錄取名額的,均按實際參賽隊數錄取並獎勵。
2. 項目團體獎錄取名次與計分辦法
體操、射擊、舉重、擊劍、田徑、游泳、賽艇、皮劃艇、拳擊、手球、柔道、國際式摔跤、跆拳道、武術套路、武術散打等項目分別設立團體獎。各市在2011—2013全省年度青少年比賽及2014年省運會中,在以上項目所獲團體總分按20%、20%、20%、40%比例計為團體獎的得分,排定名次。其中體操、射擊、舉重、田徑、游泳、拳擊等項目,錄取前八名,第一名計4枚金牌,第二名計3枚金牌,第三名計2枚金牌,第四名計1.5枚金牌,第五、六名計1枚金牌,第七、八名計0.5枚金牌;擊劍、賽艇、皮劃艇、手球、柔道、國際式摔跤、跆拳道、武術套路、武術散打項目錄取前六名,第一名計3枚金牌,第二名計2枚金牌,第三名計1.5枚金牌,第四名計1枚金牌,第五、六名計0.5枚金牌。
3.其它項目比賽錄取名次與計分辦法
除以上兩類項目以外的其它各項目均錄取前8名,按13、11、10、9、8、7、6、5計分。單項報名人數(隊數)只有8名(隊)或不足8名(隊)的,減一錄取,按高限計分。
4.全國以上重大比賽帶入金牌、總分計算辦法
(1)運動員參加第三十屆夏季奧運會獲得成績,將分別計入運動員所屬代表團的獎牌總數和總分內。計算辦法為:每獲得奧運會1張入場券按1枚金牌、13分計入輸送市代表團。此外,單人項目每獲1枚金(銀、銅)牌加計16(10、8)枚金牌、208(130、104)分, 4—8名分別計3(3、3、2、2)枚金牌、39(39、39、26、26)分。兩人或兩人以上項目所獲成績按100%計算。
(2)運動員參加第十二屆全運會獲得成績,將分別計入運動員所屬代表團的獎牌總數和總分內。計算辦法為:單人項目每獲1枚金(銀、銅)牌計6(4、3)枚金牌、78(52、39)分;4—8名分別計36、32、28、24、20分。兩人或兩人以上項目所獲成績按100%計算,如同一代表團在同一比賽項目中有兩名或兩名以上運動員,所獲成績按100%計算;球類集體項目按實際名次帶入金牌和總分。
(3)運動員在2010年9月17日至省十三運會開幕式前一個月之間(以下簡稱本周期)參加世界錦標賽、世界盃賽、第十六屆亞運會以及第二屆青年奧運會獲得成績,將分別計入運動員所屬代表團的獎牌總數和總分內。計算辦法為:單人項目每獲1枚金(銀、銅)牌計6(4、3)枚金牌、78(52、39)分;4—8名分別計36、32、28、24、20分。兩人或兩人以上項目所獲成績按50%計算,如同一代表團在同一比賽項目中有兩名或兩名以上運動員,則所獲成績按100%計算。
(4)運動員在本周期參加全國最高水平比賽(錦標賽、冠軍賽或總決賽)獲得成績,將分別計入運動員所屬代表團的獎牌總數和總分內。計算辦法為:單人項目每獲1枚金(銀、銅)牌計3、2、1枚金牌、39(26、20分),4—8名分別計18、16、14、12、10分。兩人或兩人以上項目所獲成績按50%計算,如同一代表團在同一賽項目中有兩名或兩名以上運動員,則所獲成績按100%計算。
(5)運動員參加第七屆全國城運會、獲得成績,將分別計入運動員所屬代表團的金牌總數和總分內。計算辦法為:單人項目每獲1枚金(銀、銅)牌計2枚金(銀、銅)牌、26(22、20分),4—8名分別計18、16、14、12、10分。兩人或兩人以上項目所獲成績按50%計算,如同一代表團在同一比賽項目中有兩名或兩名以上運動員,則所獲成績按100%計算。第七屆全國城運會跨市參賽的運動員所獲成績按1︰1分別計入參賽單位和輸送單位。
上述比賽只統計全國第十二屆運動會項目,但跆拳道、武術散打、女子自由跤按錦標賽設項統計。運動員在十六屆亞運會中的非全運會項目取得的成績按50%進行帶入。同一名運動員在以上各項賽事中的同一小項(包括不同體重級別)中取得兩個以上成績者,只統計一次最高成績。基地輸送運動員按0.5:0.5的比例帶入輸送單位和承訓單位。
5.輸送省優秀運動隊帶入金牌、總分計算辦法
各市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前輸送到省優秀運動隊正式聘用、解放軍(獲得全國十二運會與我省實行兩次計分資格)的適齡運動員,本項目決賽前一個月仍然在隊的,每輸送1人加計1枚金牌、13分;
基地輸送運動員按0.5:0.5的比例帶入輸送單位和承訓單位。
6.已獲得省運會決賽參賽資格的運動員,因代表國家參加2014年國際重大比賽或代表安徽省參加全國以上重要賽事,而不能參加省運會決賽的(含與我省雙計分的適齡運動員),經省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報省體育局審核批准,每人計金牌1枚,13分計入省運會所在代表團。
7.破(超)紀錄金牌、總分計算辦法
在省運會上超一項世界紀錄獎勵8枚金牌和104分,超一項亞洲紀錄或全國紀錄獎勵6枚金牌和78分,破一項安徽省成年紀錄獎勵3枚金牌和39分,破一項安徽省青少年紀錄獎勵0.5枚金牌和8分。
八、公布名次與獎勵
(一)公布青少年部代表團獎牌榜。具體辦法是:按各代表團比賽獎牌、帶入獎牌和破紀錄獎勵獎牌總數排列代表團獎牌榜。代表團獎牌名次獎牌數多者名次列前,獎牌數相同,金牌數多者名次列前,依此類推;金、銀、銅牌情況均相同,名次並列。
(二)公布青少年部代表團金牌榜。具體辦法是:按各代表團比賽金牌、帶入金牌和破紀錄獎勵金牌總數排列代表團金牌榜。代表團金牌名次以金牌數多者名次列前,金牌數相同,銀牌數多者名次列前,依此類推;各名次情況均相同,名次並列。
(三)公布青少年部代表團總分榜。具體辦法是:按各代表團比賽名次分、帶入分和破紀錄獎勵分總和排列代表團總分榜。代表團總分名次以總分多者名次列前,總分相同以金牌多者名次列前,依此類推;各名次情況均相同,名次並列。
(四)公布青少年部縣級金牌榜。具體辦法是:按照各縣輸送運動員(以運動員戶籍決定輸送縣)在省十三運會青少年部比賽中所獲金牌數以及縣級田徑錦標賽和籃球錦標賽帶入金牌數統計縣級金牌榜。
縣級田徑錦標賽和籃球錦標賽帶入金牌數計算辦法:各縣參加2011-2014年全省縣級田徑錦標賽和籃球錦標賽團體總分分別累加後,排定名次,縣級田徑錦標賽和籃球錦標賽總排名1-12名計4、4、3、3、2、2、2、2、1、1、1、1枚金牌,帶入省運會。
九、設競技體育突出貢獻獎
根據各市輸送運動員在本周期年奧運會、世界錦標賽、世界盃賽(總決賽)、亞運會、全運會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折算成的名次分,獎勵前八名代表團(具體細則另定)。
十、設競技體育人才輸送獎
根據各市在本周期向省優秀運動隊輸送的運動員(含經省體育局同意輸送到解放軍隊的運動員)人數之和,獎勵前八名代表團(具體細則另定)。
十一、設體育道德風尚獎
評選辦法另定。
十二、興奮劑檢查
比賽期間,根據需要,進行興奮劑檢查。興奮劑檢查和處罰按照《反興奮劑條例》以及國家體育總局、中國奧委會反興奮劑委員會的有關規定執行。
十三、報名和報到
1.第一次報名:報參賽大項。各代表團須於2014年1月31日前將《安徽省第十三屆運動會參加項目報項表》報省體育局備案。項目一經確定,原則上不得更改和調整。無故退出的,將取消該代表團體育道德風尚獎評選資格。
2.第二次報名:報參賽運動員名單和具體項目。按各項目競賽規程規定執行,逾期報名按棄權論。各項目報名截止後,原則上不得變更(各項目競賽規程和規則有特殊規定的除外)。
3.報到:各代表團報到時間待定;各項目運動隊在本項目比賽開始前2天報到,比賽結束後1天離會。裁判員及仲裁委員報到日期另行通知。
十四、代表團團旗
各代表團自備,顏色自定,規格為2米×3米。代表團團旗除標明規程規定的參加單位名稱(如:合肥)外,不得出現其它標志。
十五、比賽服裝要求按照各項目競賽規程、規則及其它有關規定執行。
十六、本青少年部競賽規程總則的內容由省體育局負責解釋。
歷屆安徽省運動會回眸
第一屆 1959年4月28日至5月8日,在合肥市舉行了規模盛大的首屆安徽省運動會。合肥、六安等11個地、市及解放軍駐皖部隊,共1955名運動員參賽。
第二屆 1960年10月2日至11月8日在合肥市舉行。參賽單位有9個地、市及火車頭、前衛體協,運動員1726人,9人達到或超過運動健將標准。
第三屆 1974年7月5日至9月27日在合肥市舉行。比賽項目13個,各地、市及省軍區、6408部隊、蚌埠鐵路分局等參賽,運動員3979人,3人10次破田徑、舉重7個單項全國少年紀錄。
第四屆 1979年4月1日至5月1日在合肥市舉行。16個比賽項目,分成年、少年組兩組,各個地、市2949人參賽。
第五屆 1982年8月1日至9月26日在合肥等地舉行。比賽項目16個,各地、市和高等院校17個代表團約五百名運動員參賽。
第六屆 1986年9月7日在蚌埠市舉行。各地、市六千多名健兒參加了23個項目的比賽,1人2項超亞洲紀錄,超1項世界青少年紀錄、1項全國紀錄各1人。
第七屆 1992年8月10日至9月29日在合肥市舉行。設12個項目,各地、市和28個行業及大型企業共44個代表團,五千多名運動員參賽。1人超1項舉重世界紀錄、4人超射擊4項亞洲紀錄。
第八屆 1996年9月16日至26日在馬鞍山市舉行。各地、市及26個行業(企業)的42個代表團近五千名運動員,參加了23個項目的角逐。有1人破1項全國少年紀錄。
第九屆 2000年10月18日至28日在合肥市舉行。全省17個地、市代表團五千多名運動員參加了22個項目401個小項的比賽,另有一千多名運動員參加了5個表演項目的比賽。射擊1人超世界紀錄、4人超2項世界青少年紀錄。
第十屆 2002年10月13日至10月19日在蕪湖市舉行。全省17個市的代表團共6000多人參賽。該屆設24個大項、450個小項。共3人3次打破3項省成人紀錄,27人62次打破45項省青少年紀錄。
第十一屆 2006年10月16日至10月25日在合肥市舉行。全省17個市代表團和56所高校參加比賽,參賽運動員9000人,是歷屆運動會參賽人員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體育盛會。共83人21隊158次打破67項省青少年紀錄,特別是蚌埠代表隊女子乙組射擊10米移動靶3人團體超世界青少年紀錄。
第十二屆 2010年10月11日晚,在淮南市體育場隆重開幕。
第十三屆2014年10月12日下午3時,在安慶市體育中心開幕。
第十四屆將於2018年在蚌埠舉行。
分享到: 新浪微博
④ 馬鞍山有沒有參加過奧運會的運動員
參加奧運會的貌似沒有。。。但有:
李臻同志,男,於1985年2月26日出生,1999年在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學讀書,同年5月被馬鞍山市皮劃艇隊教練員彭盼友同志選招到市體校皮劃艇隊進行訓練。李臻當時年齡比較小,人也非常朴實,對自己各方面要求很嚴格,在訓練中非常刻苦,1999年7月,首次代表馬鞍山市參加安徽省青少年皮劃艇錦標就榮獲雙人皮艇第二名,單人皮艇第七名。在2000年9月份,代表馬鞍山市參加安徽省第九屆運動會,榮獲雙人皮艇第一名和單人皮艇第二名的好成績。在馬鞍山市體校訓練期間,李臻是一名優秀運動員,表現良好,品德優秀,訓練作風很頑強,深受體校領導、教練和隊友的喜愛。在省第九屆運動會結束後不久,市體育局領導出於對皮劃艇項目的重視,同時,為了使該項目運動員將來為省,為國爭光,將李臻輸送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水上訓練基地皮艇隊進行專業訓練。李臻同志到了解放軍隊不久,就去國家隊集訓,訓練非常刻苦,愛動腦筋。
2002年李臻代表中國,去日本參加世界盃比賽榮獲雙人艇500米、1000米二項冠軍和單人艇500米冠軍,同年參加全國皮劃艇錦標賽獲4人艇500米冠軍。在部隊期間,李臻同志積極要求自己,主動向黨組織靠攏,埋頭苦幹為國爭光,同年獲得運動健將,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部隊授予「一等功」,並加入了中共黨員。2002年代表中國參加亞運會;2003年參加全國比賽獲得1000米4人皮艇冠軍;同年帶病代表馬鞍山市參加了第五屆城市運動會獲得第四名;2004年參加全國比賽獲得4人艇500米冠軍、200米冠軍;同年參加奧運會、亞洲賽區的選拔賽,結果輸給了其他國家運動員1秒時間,未能參加奧運會。奧運會選拔賽落選後,李臻對自己要求更嚴了,訓練更加刻苦,每天隊友們都訓練完了,可他自己還要"偷偷"地留下來加練。2003年、2004年李臻被海軍總部授予「三等功」。2005年是全運會年,李臻以良好的競技狀態參加了全運會預賽,在預賽中就一炮打響,獲1000米雙皮冠軍。同年10月24日在南京舉行的全國第十屆運動會上,李臻獲得3項冠軍,為安徽省代表團獲得3枚金牌。李臻獲得了全運會金牌也是我們省水上運動項目的第一塊金牌,也是安徽省運動員參加全運會獲金牌最多的運動員。全運會結束後,李臻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部隊授予「一等功」。
沈君 1977年出生,身高1米58,1992年開始練柔道,當時在馬鞍山體校,1995年進入天津隊,1998年進入國家隊。
主要成績:
1997年八運會女子柔道57公斤級冠軍;
1998年女子柔道57公斤級冠軍;
1998年全國冠軍賽女子柔道57公斤級冠軍;
1998年亞運會女子柔道57公斤級亞軍;
2000年全國冠軍賽女子柔道57公斤級冠軍;
2000年悉尼奧運會女子57公斤級四強;
2001年九運會女子柔道57公斤級冠軍;
2002年全國柔道錦標賽女子57公斤級冠軍;
2002年全國柔道亞運會選拔賽女子57公斤級冠軍。
⑤ 王大軍的人物履歷
1979.09——1981.08,馬鞍山師專數學專業學生;
1981.08——1983.09,馬鞍山市第18中學教師、教工團支部書記;
1983.09——1984.06,馬鞍山市第14中學教師;
1984.06——1991.03,馬鞍山市教委團委幹事、團委副書記、書記;
1991.03——1996.05,共青團馬鞍山市委副書記;
1996.05——1998.10,共青團馬鞍山市委書記、黨組書記;
1998.10——1999.11,馬鞍山市雨山區委副書記、政府副區長、代區長、區長(其間:1998.09—2000.07 參加南京大學研究生課程進修班行政管理專業學習);
1999.11——2000.01,淮北市杜集區委副書記、副區長、代區長;
2000.01——2001.06,淮北市杜集區委副書記、區長;
2001.06——2002.11,淮北市杜集區委書記;
2002.11——2006.04,淮北市杜集區委書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2006.04——2006.06,淮北市委常委、淮北市杜集區委書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2006.06——2007.02,中共淮北市委常委、相山區委書記;
2007.02——2009.01中共淮北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接吳良仁)。
2009.02-----2014.07安徽省銅陵市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
2014.07至今安徽省體育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⑥ 馬鞍山市水上運動訓練中心在那
掛靠體育局唄,老體育館那。
馬鞍山的水上訓練貌似也就在雨山湖了
⑦ 請問馬鞍山什麼地方有散打培訓班謝謝
馬鞍山市體育局
地址:馬鞍山市湖東北路4號 電話:2471528、7113106
咨詢他們!
體育局審批事項一次性告知單
(涉及人身安全或公共安全的體育經營項目許可)
一、辦事依據:
《安徽省體育經營監督管理辦法》
二、申報條件:(缺依據的法律法規條款)
(一)設施條件
1、場地平整,並配有保護墊,墊子厚度不少於3cm;
2、每人平均不少於6㎡場地;
3、場地通風效果良好,照明設施完備;
4、配備一定的擂台、沙包、腳靶、拳套、頭盔、護胸、護襠、護腿、護腳背、護齒等,必須是專業用品。
(二)從業人員資格要求
從事教學的教練員必須經國家體育總局相關部門或安徽省武術拳擊運動管理中心培訓,並取得上崗資格的教練員。
(三)安全保障
1、備用常規的急性損傷葯品:綳帶、冰袋、膠布等;
2、急救葯品應擺在明顯位置;
3、運動員因訓練受傷,能及時得到救護。
三、申報材料:(缺依據的法律法規條款)
1、《安徽省體育經營許可證申請書》一式三份;
2、申請人有效身份證明復印件;
3、安全管理、衛生管理及其他相關制度書面材料;
4、符合國家標准或行業標準的體育經營場所證明(房屋產權證復印件,房屋租賃協議書復印件);
5、配備的體育設施、器材情況登記表以及相關的檢驗檢測證書復印件;
6、配備的體育專業技術人員名單及其資格證書、工作人員身體健康合格證復印件(需帶原件驗證);
7、消防意見書復印件(需帶原件驗證)。
四、辦理程序:
1、申請人或單位應規范如實地填寫申請書,並提交上述材料向設在市行政服務中心二樓的綜合窗口提出申請;
2、受理申請後,出具受理通知書,市體育局根據申報材料對申請進行審核,對現場進行勘察;
3、合格後,市體育局作出許可決定;
4、申請人到窗口領許可決定。
五、承諾時限:(依據《安徽省體育經營監督管理辦法》)
2個工作日內。
六、收費標准及依據
不收費。
⑧ 安徽省省運動會什麼時候結束要求具體時間
一、競賽時間及地點2010年在淮南市舉行。二、競賽項目足球、籃球、排球、手球、乒乓球、網球、田徑、游泳(跳水)、射擊、體操(蹦床)、武術(套路、散打)、國際式摔跤(古典式摔跤、自由式摔跤)、跆拳道、拳擊、舉重、柔道、賽艇、皮劃艇、擊劍、中國式摔跤。三、參加單位合肥市、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陽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馬鞍山市、巢湖市、蕪湖市、宣城市、銅陵市、池州市、安慶市、黃山市。四、運動員資格:1. 具有安徽省戶籍,並經醫務部門檢查證明身體健康的青少年。2. 所有參賽運動員必須按規定在省體育局所屬各運動項目管理單位注冊,並符合省體育局關於省十二運會運動員資格審查的各項規定,方可代表注冊單位參加比賽。3. 經省體育局批准,各市輸送到解放軍隊訓練尚未辦理正式入伍手續的適齡運動員,可代表輸送單位參賽。4. 經省體育局同意,各市輸送到體育院校(含競技體校)的安徽籍運動員,必須代表安徽在國家體育總局注冊,方可代表原輸送單位參加比賽。5. 運動員參加省十二運會的代表資格以2009年度注冊期內注冊的代表單位為准。6. 運動員在2008年至2009年度必須至少參加一次省級青少年錦標賽(以上場參賽為准),方可代表注冊單位參加比賽。7. 凡在歷次省比賽中出現過兩個以上年齡的運動員,以不利年齡為准。8. 省體育局根據需要,可以對運動員進行骨齡檢測。9. 有以下情況的運動員不得參加省運會:(1)省優秀運動隊正式聘用的運動員(含我省輸送到解放軍隊已辦理入伍手續的運動員)。(2)不執行省體育局規定,拒絕省優秀運動隊試訓或選招決定的運動員。(3)未經省體育局同意,代表外省市或行業體協在國家體育總局注冊的運動員。(4)未經省體育局同意,代表外省市參加省級及省級以上比賽的運動員。五、參加辦法:(一)報項規定:各參賽單位最少必須參加10個項目、最多隻能參加18個項目的比賽。參加10—12個項目的,必須報8個以上(含8個)省基礎重點項目;參加13—15個項目的,必須報10個以上(含10個)省基礎重點項目;參加16—18個項目的,必須報12個以上(含12個)省基礎重點項目。 省基礎重點項目:田徑、游泳、手球、籃球、射擊、體操、跆拳道、國際跤、柔道、武術、拳擊、皮劃艇、賽艇、擊劍。(二)經省體育局公布的全省各單項後備人才基地的運動員兩人及兩人以下項目由輸送單位報名參賽,所獲成績分別按50%計入輸送單位和承訓單位。集體項目可以由輸送單位報名,也可以由承訓單位報名,所獲成績不實行雙計分。(三)一名運動員只能參加一個部別(即只能參加青少年部或只能參加高校部)、一個大項的一個組別(甲組、乙組或丙組)的比賽,不得跨組別或兼報其它大項的比賽。(四)各項目運動員報名人數,按各單項競賽規程規定執行。(五)各代表團團部工作人員(含團長、副團長)數量規定:參賽運動員在50人以下的(含50人)團部工作人員4人;參賽運動員在51—100人的團部工作人員6人;參賽運動員在101人以上的,每超出50人,可增報團部工作人員1人。各代表團團長、副團長:運動員總數在50人以下的代表團,可報團長1人、副團長1人;51人至100人(含100人)的,可報團長1人、副團長1-2人;101人至200人的,可報團長1人、副團長1-3人;201人以上的,可報團長1人、副團長1-4人。此外,如各代表團工作需要,可另外增設副團長1-4人,不佔代表團工作人員名額,一切費用自理。六、競賽辦法:(一)單項競賽執行國家體育總局審定的最新競賽規則和省體育局下發的單項競賽規程。(二)所有項目各組別報名不足4個單位,取消該組別比賽(足球、籃球、排球、手球項目除外);單項每小項報名參賽運動員不足3人(隊),取消該項目比賽(競賽規則有特殊規定的項目除外)。(三)各項目除競賽規則規定名次並列外,不允許並列名次。並列名次的計分辦法按競賽規則和單項規程規定執行。七、錄取名次與獎勵辦法:(一)代表團金牌、總分計算辦法:1.金牌名次(1)按各代表團比賽金牌、帶入金牌和破紀錄獎勵金牌總數錄取代表團金牌前八名給予獎勵。(2)代表團金牌名次以金牌多者名次列前,金牌相同,銀牌多者名次列前;金、銀牌都相等,銅牌多者名次列前,依此類推。2.總分名次(1)按各代表團比賽名次分、帶入分和破紀錄獎勵分總和錄取代表團總分前八名給予獎勵。(2)代表團總分
請採納評分一下吧!
⑨ 馬鞍山跑步教練在哪裡找
馬鞍山跑步教練可以在很多機構裡面都有 比如說一些高等院校 一些健身機構
⑩ 馬鞍山市體育局是否對本市信鴿協會會員在樓頂搭建的鴿棚進行保護
這位來說對他們的進行一定的保護是必要的,但是需要要保護到相關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