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用人單位被注銷後如何確定勞動爭議案件的當事人
用人單位被注銷後可將用人單位或者其出資人確定為勞動爭議案件的當事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第四條 勞動者與未辦理營業執照、營業執照被吊銷或者營業期限屆滿仍繼續經營的用人單位發生爭議的,應當將用人單位或者其出資人列為當事人。
第五條 未辦理營業執照、營業執照被吊銷或者營業期限屆滿仍繼續經營的用人單位,以掛靠等方式借用他人營業執照經營的,應當將用人單位和營業執照出借方列為當事人。
第六條 當事人不服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仲裁裁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審查認為仲裁裁決遺漏了必須共同參加仲裁的當事人的,應當依法追加遺漏的人為訴訟當事人。
被追加的當事人應當承擔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一並處理。
(1)注銷工商登記後勞動擴展閱讀
可列為勞動爭議案件當事人的還有: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條 用人單位與其它單位合並的,合並前發生的勞動爭議,由合並後的單位為當事人;用人單位分立為若干單位的,其分立前發生的勞動爭議,由分立後的實際用人單位為當事人。
用人單位分立為若干單位後,對承受勞動權利義務的單位不明確的,分立後的單位均為當事人。
第十一條 用人單位招用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原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勞動爭議,可以列新的用人單位為第三人。
原用人單位以新的用人單位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可以列勞動者為第三人。
原用人單位以新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新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列為共同被告。
第十二條 勞動者在用人單位與其他平等主體之間的承包經營期間,與發包方和承包方雙方或者一方發生勞動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應當將承包方和發包方作為當事人。
『貳』 公司注銷後並注冊新公司,如何處理員工的勞動合同
目前有兩種說法,各有千秋
一是繼續有效,二是重簽
我個人認為,應該是重簽,因為
公司注銷以後,合同主體已經缺失,勞動合同已經名存實亡
公司重新注冊應該不屬於合並或分立情形,而屬於解散,因為公司注銷需要到工商稅務社保勞動部門處理相關注銷事宜
公司注銷再重新注冊後員工的各方面關系的續接將是一個大麻煩
如果是合同繼續有效,間接證明了新公司與老公司存在一定關聯,如果涉及到稅務及債務糾紛,或者勞動糾紛,可能會授人以柄(員工勞動合同為證),存在潛在風險
至於說到補償或者賠償,我想企業方還是贏家,雖然企業可能要拿出一部分錢補償員工,但在新公司里,新合同可以約定員工試用期,而且,所有員工的工齡一律歸零,想想到最後是誰贏?
『叄』 公司注銷了但是工商主體信息還在,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如果仲裁事由發生在公司注銷前,公司注銷時股東也沒有妥善處理,且沒有超過訴訟時效,那麼還是可以申請仲裁的。
如果是發生在公司注銷後,由於法律主體已不存在,不屬於勞動法調整范疇,則不能申請勞動仲裁了。
『肆』 請問公司營業執照注銷後我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可以申請。公司營業執照注銷,公司法人主體資格消亡,不能再起訴。你可以抓緊申請仲裁,立案後,到工商局備案,減緩公司注銷的流程和速度。
但根據最高院勞動爭議司法解釋三的規定:如果公司注銷後,還繼續經營的,可以申請仲裁:
第四條勞動者與未辦理營業執照、營業執照被吊銷或者營業期限屆滿仍繼續經營的用人單位發生爭議的,應當將用人單位或者其出資人列為當事人。
仲裁程序
第一節 申請和受理
第二十九條 申請人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並按照被申請人人數提交副本。
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勞動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住所、通訊地址和聯系電話,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通訊地址、聯系電話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二)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
(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書寫仲裁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仲裁委員會記入筆錄,經申請人簽名或者蓋章確認。
申請人的書面仲裁申請材料齊備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出具收件回執。
對於仲裁申請書不規范或者材料不齊備的,仲裁委員會應當當場或者在五日內一並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要求補正全部材料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出具收件回執。
第三十條 仲裁委員會對符合下列條件的仲裁申請應當予以受理,並在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向申請人出具受理通知書:
(一)屬於本規則第二條規定的爭議范圍;
(二)有明確的仲裁請求和事實理由;
(三)在申請仲裁的法定時效期間內;
(四)屬於仲裁委員會管轄范圍。
『伍』 公司被注銷後 勞動糾紛應該怎樣處理
有勞動爭議的公司是可以注銷的。
因為注銷公司是工商管理部門的事情,不屬於勞回動合同法或者答勞動調解仲裁法的管轄范圍。
但是,有爭議的事項仍由注銷的公司或法人承擔:
1、根據《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四條,公司解散(注銷)前必須先經過清算程序、出具清算報告。清算程序開始後,清算人應當以公告等方式通知債權人;
2、根據《公司法》司法解釋二,公司股東、董事或實際控制人在公司解散後,惡意處置公司財產給債權人造成損失,或者未經依法清算,以虛假的清算報告騙取公司登記機關辦理法人注銷登記,債權人主張其對公司債務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
3、公司有勞動爭議未解決,在程序上是可以注銷的;但是如果注銷違反了法定程序,債權人可以要求股東或實際控制人賠償損失。
『陸』 用人單位進行工商注銷手續,出資人仍應承擔用工主體責任
1、案情介紹:熊某等三人是A公司員工,B公司是A公司的唯一法人股東。2013年年中,A公司應經營不善,經過清算程序後,到工商行政部門辦理注銷登記手續。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公司存在對熊某等三人合同到期未續簽的問題,且在辦理注銷手續過程中及之後,亦未向熊某等三人支付經濟補償金。為此,熊某訴狀至武漢市蔡甸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該委以原用人單位已經注銷為由,不予受理。熊某又訴至武漢市蔡甸區人民法院,要求支付合同到期未續簽的雙倍工資差額、終止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金等。
2、法律分析:用人單位辦理注銷登記手續,需要通知債權人,並在有關報紙上進行公告。那麼,作為用人單位的出資人,其是否在用人注銷後仍需承擔主體資格證人,是本案的中心。另外,《勞動合同法》並未有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注銷後,必須支付經濟補償金。
3、判決結果:本案,通過讀事實部分的確認,以及法官對法律的釋明,雙方達成調解協議,簽訂《調解書》:由A公司的出資人B公司支付熊某等三人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經濟補償金等。
4、律師建議:術業有專攻,勞動法是涉及范圍很廣泛的有一定地方性的專門性法律實務。比如,在與當事人溝通中,我就直接像當事人解釋說,因用人單位已經注銷,仲裁機構不會受理,我們雙方的代理階段最好包含一審。另外,當事人亦應了解各地的實踐操作,比如在武漢各區級法院,對於合同到期未續簽的問題是否需要支付雙倍工資,操作不一。總之,如果涉及較為復雜的或者證據不詳實的案件,建議聘請專業勞動法律師的幫助。
『柒』 企業關閉未注銷工商登記勞動關系是否還存在
勞動關系跟營業執照無關,只要產生僱傭關系即為勞動法保護。
營業執照只是用來證明合法注冊的依據,不能做為解除勞動關系的理由。更何況企業關閉和營業執照注銷又是兩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