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福建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概況

福建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概況

發布時間:2021-05-27 03:29:43

⑴ 福建省畢業生就業公共網怎麼進不去

舊版的全天基本都進不去了可以用新版的就業公共網http://222.77.176.100:8083/但有時也會進不去不過相版對好多了。可以去試試呀權

⑵ 2019福建高校畢業生服務社區計劃再服務期間的生活補貼有多少呢還有什麼相關的保障支持

(一)服務社區高校畢業生服務期間的生活補貼每人每月3159元。同時,由服務所在縣(市、區)民政局依託當地人社部門所屬人才服務機構,按照繳費時點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統一辦理社會保險(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生育、工傷)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二)實行貧困生助學貸款國家代償政策。服務社區高校畢業生在校期間的國家助學貸款本息,由省級財政按每人每年2000元代為償還。
(三)在全省公務員錄用考試中,安排當年招錄計劃數15%的職位,定向招錄當年服務行將期滿考核合格和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服務社區計劃等服務基層項目高校畢業生。
(四)市、縣(區)相關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應拿出一定比例,聘用當年服務行將期滿考核合格和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服務社區計劃等服務基層項目高校畢業生。當年服務期行將期滿考核合格和服務期滿考核合格服務社區高校畢業生,報考省、設區市事業單位的,筆試總分加3分;報考縣(市、區)、鄉(鎮)事業單位的,筆試總分加5分。
(五)對於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符合用人單位崗位要求並願意繼續留在服務縣(市、區)街道(鄉鎮)工作的高校畢業生,由服務社區所在縣(市、區)人社部門根據具體情況選聘在相關街道(鄉鎮)所屬有空編的事業單位工作。
(六)服務期滿考核合格並符合報考條件的,在服務期滿後三年內報考省內普通高校碩士研究生,在同等條件下招生單位優先錄取。對於已被錄取為研究生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參加高校畢業生服務社區計劃的,學校應為其保留學籍至服務期滿。
(七)服務期間,由公共人才服務機構免費提供檔案保管等人事代理服務,並建立服務期滿高校畢業生專門人才資料庫,有針對性地提供就業指導和推薦服務,幫助其落實就業單位。有創業意願的,及時納入當地「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等,有針對性地提供創業公共服務,按規定享受相關扶持政策。
(八)服務期滿考核合格被機關事業單位錄(聘)用的或進入國有企業就業的,其服務期間計算工齡,其參加工作時間按其到基層報到之日起計算。其中:被錄用為公務員的,試用期工資可高於直接從各類學校畢業生中錄用公務員的試用期工資,按相同學歷新錄用公務員轉正定級工資標准低1個級別工資檔次的數額確定;被事業單位聘用,崗位工資按所聘崗位確定,薪級工資比照本單位相同學歷新聘用人員定級工資標准確定。
凡通過享受政策待遇,被錄(聘)為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服務基層項目高校畢業生,不再享受報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專項職位、報考事業單位加分和基層事業單位考核聘用等就業優惠政策。

⑶ 公共服務體系的內容是什麼時候提出的,具體涵義是什麼建設公共服務體系的意義是什麼

公共服務體系的提出: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確定了2020年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和主要任務,其中包括「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備,政府管理和服務水平有較大提高」提出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把「建設服務型政府」作為重要內容。

公共服務體系的含義:

公共服務體系主要是指以政府為主導、以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產品為主要任務、以全體社會成員分享改革發展成果為基本目標的一系列制度安排,這些制度安排主要表現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與體制創新。 內容包括提供公共基礎設施,創造就業崗位,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福利體系,促進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發展;也包括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發布公共信息等。涵蓋市場難以有效提供的公共物品、自然壟斷和外部經濟等。

2008年2月,胡錦濤總書記在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對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構想包含三個層次:(1)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應依據經濟發展程度和水平,逐步建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是惠及全民和公平公正,但建設步驟要把握水平適度、可持續發展的原則。(2)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長遠目標,也是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重要價值追求,但也需要逐步實現。應圍繞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目標,協調處理好公共服務的覆蓋面、保障和供給水平、政府財政能力三者間關系。(3)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關鍵是創新公共服務體制,改進公共服務方式,形成公共服務供給的社會和市場參與機制。通過公共財政、社會組織、企業與家庭的合作,發揮和體現財政資金的公益性價值,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益。

建設公共服務體系的意義

1、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是促進科學發展的現實要求。公共服務需求增長是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的重要標志。人類社會發展是一個需求不斷拓展和逐步得到滿足的過程。伴隨著技術進步和物質產品供給能力的提升,公共服務需求不斷增長、服務業快速發展成為當今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特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公共服務需求增長呈現逐步加速的趨勢,標志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如何使公共服務供給與需求相適應,將是我們在較長時期面臨的重要任務。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改善民生、加快社會建設的任務,如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就業和收入分配等,都離不開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是促進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重要內容。

2、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舉措。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校正社會財富初次分配的不平衡,並對初次分配產生積極影響,有利於緩解和抑制利益分化進程及其引發的社會矛盾。完善公共服務體系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使公共服務逐步擴展到整個社會,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消除公共服務領域存在的不公平現象。同時,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為促進社會公平和權利平等提供強大的基礎平台,有利於振奮社會成員的精神,提高社會總體效率。

3、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內容。提供公共服務是政府的重要職責。發揮政府在公共服務體系中的主體作用,加快公共財政建設步伐,加大財政支出中用於社會公共服務項目的比重,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首要之舉。在我國,公共服務領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公共服務發展滯後,總量供應不足,公共投入短缺,分配不平衡。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在於轉變政府職能,解決政府在社會公共領域的缺位問題,將原來由政府承擔的一些公共服務職能轉移給非政府組織和私人部門甚至社區,改變完全由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局面,實現公共服務提供主體的多中心。市場化的核心是引入競爭機制,打破國家對公共服務領域的壟斷,在多元化的公共服務主體間,形成有效競爭機制,從而提高公共服務供給的效率,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

⑷ 怎樣加強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

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是指政府向每一個公民提供的公共就業產品和公共服務是公平的,即首先其享受公共就業服務的機會均等。通過均等化的公共就業服務實現平等的就業權,這是公民平等享有一切權利的基礎。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的實質是指勞動力市場上由於城鄉之間的差異、勞動者自身的素質差異和勞動力市場制度、規則不完善等帶來就業競爭不平等,通過政府提供公共就業服務來實現公平競爭就業均等化。
一、我國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原則
第一,公平與效率並舉原則。公平是保障公共就業服務資源的公共享有,效率是為全社會勞動者經濟活動創造的投入產出比。第二,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原則。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的實現是項長期而系統的工程,它覆蓋面廣、投入量大。在此過程中須以政府力量為主導,加大對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的財政投入和機制完善,同時鼓勵市場和社會組織等資源,共同參與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的供給與實施。第三,依力而行,循序漸進的原則。現階段我國公共就業服務水平在不同區域、城鄉間、不同群體間差異大,同時受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地理人文條件、歷史實情等因素的約束,各級政府在推進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進程中,不可盲目冒進求等同,而應該結合地方實際,合理規劃,分階段分步驟循序推進。
二、我國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二元的公共就業服務制度造成了城鄉差距
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開始迅猛向城鎮進軍,形成規模龐大的進城務工群體(又稱農民工)。農民工在為城鎮建設做出貢獻的同時,卻難以與城鎮居民享有平等就業服務待遇,其根本原因是戶籍制度的限制和二元分割的就業管理服務制度。還有城鄉居民享用的公共就業服務資源不平等。在城鎮,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相對完善,城鎮居民能夠獲得較為全面的就業服務,加之勞動力市場和職業培訓機構較多,就業服務網路平台的投入使用,都為城鎮勞動力和企業提供了豐富的供求信息;在農村,由於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資金投入不足、政策落實不到位,導致就業服務相應的配套設施不健全,就業信息渠道不暢通,很多基礎性工作難以開展,農村居民享受不到就業服務資源,從而制約了農村勞動力的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
(二)全員人力資源庫建設落後,人力資源信息不能共享
公共就業服務屬於公共產品服務。這就決定了它需要政府的財政扶持,需要政府能夠均等地投入公共就業服務資源。然而,在現有的制度條件以及一些歷史因素的影響下,就公共就業服務領域來說,吳江區政府對其投入財力有限且存在明顯的城鄉差異、區域差異現象。在軟體方面,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網路建設資金投入不足,建設發展情況極不平衡,信息網路建設覆蓋面窄,人力資源信息不能共享。尤其是區級以下機構基本硬體設施缺乏,處在傳統手工操作狀態,適應新形勢下統籌城鄉勞動者就業的需求,公共就業服務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服務手段都亟待提高。
三、進一步推進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完善公共就業服務的機制建設
首先,要在政策法規層面確立保障求職者、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有效機制,充分發揮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在人力資源上的優化配置作用,完善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第二,在保證政府監管與外部治理的同時,引入其他功能監管方式,如第三方監督與公眾評估等,促進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規范體系,並保證其高效的服務和信息的透明,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第三,進一步完善就業援助政策,將持續失業達一定時間的勞動者全部納入社會保障體系的同時,通過行政干預、提供公益性崗位等有效手段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並使之成為長期有效的政策措施。
(二)加大政府對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的財政投入
按照「控制總量,分項預算,統籌安排」的原則,根據機構規模和編制人數,結合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在同級財政中擴大預算范圍,提高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台的財政經費支出比例,統籌和優化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台開展基本公共就業服務所需的基本支出(指為障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正常運轉和日常工作而產生的公用和人員經費支出),同時為了完成事業發展目標和開展特色服務工作,盡可能提高項目支出預算比例(指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在基本支出之外所產生的經費支出,包括各類大型招聘會、專項就業服務活動、就業信息服務與統計監測、創業服務等)。
(三)完善公共就業服務功能
首先,推行「一站式」就業服務模式。公共就業服務面向全社會,將服務對象擴展到鄉鎮企業和農村,服務方式要實現「三個結合」,即:日常服務與定期招聘洽談相結合,職業供求和職業培訓相結合,普遍服務和專門服務相結合,建成功能較為完善的勞動力市場綜合性服務場所。其次,積極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將擴大就業提升到戰略高度,把創業作為帶動就業的核心動力。再次,構建政府主導的公平統一規范的勞動力市場。以實體性市場為主,網路市場為輔,奠定城鄉統籌就業、省內跨區域無差別就業的堅實基礎,為實現基本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搭建良好平台。

⑸ 福建省畢業生就業公共網是個什麼性質的網站,注冊有何好處

「福建抄省畢業生就業公共網襲」是福建省人事廳主辦的人事人才服務網站。網站為畢業生及求職人才推出多項免費服務,畢業生只需在網上完成注冊,經審核後,就可掌握最新的用人單位的需求信息,獲得專業就業指導,個人信息自我管理,進行網上自我推薦,查詢政府人事部門的審核結果,審核結果簡訊通知等服務。
「福建省畢業生就業公共網」覆蓋福建省畢業生就業工作的主要業務環節和相關部門,向上與國家人事部和教育部連接,向下覆蓋省、市、縣(區)三級近百個政府人事部門、百所大中專院校、數以十萬計畢業生、數萬家用人單位及近百家人才中介機構,集畢業生就業指導、雙向交流、政府人事服務和宏觀管理等功能於一體,實現政府、大中專院校、用人單位、中介機構、畢業生的全面交流互動,為全省廣大用戶提供快捷便利的人事人才服務,開通了一條網上人才綠色通道。

⑹ 有沒有對「福建省高校畢業生服務社區計劃」有了解的工作怎麼樣有沒有前途

這項計劃就是通常說的大學生村官,通過選拔過後安排到省內各地的社區工作,享受五險一金和不低於當地平均工資的收入,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有加分或定向招錄,工作專業性不強,但有機會選拔到機關。各地組織部定期都會組織交流活動。

⑺ 我國的政府公共服務體系主要應包括哪四項基本內容

一、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居於整個模型的核心,它是基本生存性基本公共服務、公共環境性基本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性基本公共服務和自身發展性基本公共服務的集合,B、C、D、E與A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形成一個系統。

二、基本生存性基本公共服務處於模型的最下方,是整個模型的基礎性模塊。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首先要滿足食物、水和住房等生理需求,然後才轉向較高層次的需求。從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看,B獨立生成A的子系統。

三、公共環境性基本公共服務位於模塊的左方,是A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二者構成對立統一的整體。

四、公共安全性基本公共服務,居於模塊的右邊。公共安全是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必要條件。任何一個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都需要公共安全,沒有良好的公共安全保障體系與措施,整個社會將處於無序狀態。

(7)福建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概況擴展閱讀

構建全民均等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之一,是促進社會公平公正、維護社會和諧安定、確保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重大舉措。

政府轉型是構建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制度基礎。政府轉型的基本趨勢是公共服務職能不斷發展並成為重要職能。公共服務職能的強化將大大推動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

首先,政府職能轉型的核心是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對於服務型政府來說,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必須在抓好經濟調節和市場監管的同時,更加註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

這就要求政府必須成為基本公共服務的供給主體,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就業和住房保障等領域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閱讀全文

與福建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概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