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山東工商局高明山

山東工商局高明山

發布時間:2021-05-26 12:43:42

❶ 高明寺的歷史沿革

唐朝正式建寺,昭宗天祐年間(904—907年),因寺處半山腰,又寺周青色蓮峰,頂銳而足闊,好像處於凹形鏡的聚集點,日月二光常照不散,故高而大明,取名高明寺。
後唐清泰三年(936年)改為智者幽溪塔院。寺宇經歷代多次重建。
宋朝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名凈名寺。
於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秋,高僧傳燈大師駐山,重興高明講寺,立幽溪講堂,復興沉寂已久的天台宗。
後改稱高明寺(因高明山得名)。
1926年,住持觀通將圮傾之地藏殿、鍾樓、天王殿重建,復其舊觀。寺內雍正龍藏,大部保全。
現存建築系1980年重修,中軸線上依次有天王殿、大雄殿、楞嚴壇。寺周多奇石和名人題刻。寺旁幽溪之上,一石橫架,下有四石相承,自成一洞,名圓通洞。
1981年,由住持覺慧主持,在愛國華僑夏荊山、周勤麗和廣大群眾的資助下,對高明寺進行全面整修。
1982年重建鍾樓。
1983年,國務院將高明寺列為全國漢族地區佛教重點寺院。
1987年以來,陸續修築觀音殿、放生池及山門外圍牆,寺貌煥然一新。寺宇依山建築,分3軸13院,有天王殿、地藏殿、方丈堂、藏經樓、西方殿、鍾樓等寺宇200餘間。
傳燈(1553—1627年),又名祖 ,號無盡,俗姓葉,太末(今浙江衢州市龍游)人。少年時在賢映庵出家,萬曆八年隨百松法師在智者塔院研習上觀之學,承其衣缽,成為天台宗第三十代傳人。後住持高明講寺,在太史馮開之和東邑居士趙海南等人資助下,陸續修建了僧房、禪房、山門、兩廊、鍾樓、藏經閣等,精心製作了「楞嚴壇」。此壇按經論構建,為全國僅有的三座之一,名聞海內。傳燈大師(號無盡)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佛學家,與名僧黃檗(號無念)、博山(號無異),並稱「三無大師」,他對天台宗、凈土宗和華嚴宗的各種經典均有深入研究,佛學著述達42種,計百餘卷。他還修了《天台山方外志》30卷、《幽溪別志》16卷,保存了不少歷史文獻資料,至今仍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傳燈大師中興天台宗,重興高明講寺,功德無量,後人稱他為「智者大師再來」,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重修。十年動亂中,寺宇毀壞殆盡。
覺慧,俗姓倪,浙江省三門縣葛嶴鄉人。幼時父舍入寧海縣壽寧寺,從勤林和尚出家,13歲入海游廣潤寺受具足戒。18歲從寶靜法師 天台教觀。24歲任壽寧寺住持。1944年,在寧海創辦佛教慈幼院,任院長。1950年至天台山,住華頂至覺岸修持。1960年至高明寺,後被推選為該寺住持。歷任浙江省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台州地區佛教協會會長,天台縣政協副主席。他愛國愛教,成績卓著,主持重建高明寺的大雄寶殿、鍾樓、觀音閣,恢復幽溪佛學院,任院長,並兼任寧海縣福泉寺、壽寧寺住持、天台山華頂講寺修復委員會主任等。他善於詩文,編有《台山清音》、《幽溪石秀》和《天台山高明講寺史略》等,對天台山的佛教文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山間及大雄寶殿,均系康有為題額。大殿中所塑佛像與他寺不同。《幽溪別志.幽溪道場規制考》中說:「本寺所祖者,智者;所宗者,《法華》。以釋迦入定,彌勒騰疑,文殊決答。故殿中尊像中建釋迦如來入定,文殊菩薩居其左,彌協菩薩居其右,以為當時回答之狀,與他寺不同者,在乎此地。」原有的三尊佛像都是鐵鑄的,佛身連底座共高一丈二尺,文殊、彌勒二菩薩略低二尺。三尊鐵像共重一萬七千斤。可惜三尊鐵像在「文革」期間毀壞,如今已易為珍貴的檀香木雕像了。
現存建築系1980年重修,中軸線上依次有天王殿、大雄殿、楞嚴壇。寺周多奇石和名人題刻。寺旁幽溪之上,一石橫架,下有四石相承,自成一洞,名圓通洞。高明山下有大石,突兀崢嶸,如筍如笏,名看雲石,上刻「佛」字,徑約7米。

❷ g104國道起止點在哪裡

g104國道起點在北京市東城區永定門橋,終點在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縣猴研島。

g104國道是由中國北京,經過天津、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到達福建平潭的國道,全程2606千米,是在中國華北、華東地區的一條國道,其中,北京至德州段與105國道完全重合。

途經的主要城市為:北京-廊坊-天津-滄州-德州-濟南-泰安-曲阜(濟寧)-鄒城(濟寧)-滕州-微山-徐州-宿州-滁州-南京-無錫-常州-湖州-杭州-紹興-台州-溫州-寧德-福州。

104國道全線主要路名如下:

北京市:南中軸路、南苑路、德賢路

濟南市:大橋路、將軍路、南辛庄西路、濟微公路

鄒城市:嶧山北路、嶧山中路、嶧山南路、高明山路、環聖路

曲阜市:東宏路、合德路、弘道路、秉禮路、迎賓大街

南京市: 浦泗路、雙龍大道、金箔路、天元中路

滕州市:平行路

杭州市:莫干山路

連江縣:國優路、西鳳路

福州市:長洋路、福馬路、連江中路、連江南路、則徐大道、福峽路

福清市:清昌大道、龍江路、福廬路、興業路

平潭綜合實驗區:金井灣大道、萬寶路、澳前路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北京—平潭公路(104國道)

❸ 從佛山高明山火中懂得什麼道理

從佛山高明山火中懂得,進森林前一定要熄滅所有的可能燃起火的隱患。

❹ 形容高明山水的詩句

描寫技藝高超的成語:巧奪天工、妙手回春、百步穿楊、滴油不沾
描寫人物品質的成語:大公無私、執法如山、兩袖清風、深明大義
形容人多的成語:人山人海、接踵摩肩、門庭若市、車水馬龍
形容自然環境惡劣的成語:不毛之地 寸草不生 荒蕪人煙 烏煙瘴氣
描寫天氣環境惡劣的成語:狂風暴雨 大雨傾盆 大雪紛飛 驕陽似火
描寫英雄人物的成語:百折不撓 臨危不懼 光明磊落 堂堂正正
含有神話故事的成語:誇父逐日 嫦娥奔月 牛郎織女 精衛填海
有關歷史故事的成語:洛陽紙貴 草木皆兵 邯鄲學步 望梅止渴
來源寓言故事的成語:葉公好龍 亡羊補牢 拔苗助長 坐井觀天
描寫山險的成語:懸崖峭壁 崇山峻嶺 危峰兀立 山高路陡
描寫春景的成語:百花爭艷 萬紫千紅 春意盎然 滿園春色
描寫夏景的成語:夏日炎炎 驕陽似火 烈日當空 赤日炎炎

❺ 作文 《山水高明 美麗新城》

梁文潔外出旅遊,帶回了一張照片,異常壯美。
照片上,近處是一灣潭水,那潭水清澈、碧綠、恬靜,令人神往。潭水真清啊,清得就像一塊水晶,可以看到水中魚兒游動的身影;潭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鑲嵌在的群山之中;譚水真靜啊,靜得就像一面閃閃發光的大鏡子,可以倒映出巍峨的山勢。
潭水的四周是多彩的山峰,有層次的排列在岸邊。最左邊的是「五花山」,山上長滿了絢麗多彩的花草,紅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黃的是金,綠的同玉。這些花婀娜多姿、嬌艷欲滴、流光溢彩。
潭右邊的山,綠樹紅花,五光十色,與左邊的山相映成輝。
稍遠一點的山一片綠色,像是被綠色染過似的,到處翠色慾流。山上的樹鬱郁蔥蔥,目之所及,到處都是綠的,有深綠、淺綠、碧綠、翠綠、淡綠------綠得讓人無法形容,恐怕連畫師都調不出那麼多的綠色。
最遠處的山拔地而起,直沖雲霄。矗立在萬山之中,像一堵牆擋在萬壑之間。它像巨人一樣正深情地俯視著大地,欣賞著美麗的山水。看,它還有瀑布哪!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水從山頂跌落,撞擊在岩石上,那瀑布不再是整齊而平滑的布,而是被岩石扯成幾綹,濺起了水花。也許就是潭水的源頭吧。
我愛這美麗的山水,我多想身臨其境,去享受大自然賜予的無窮樂趣啊!

❻ 概括《像山那樣思考》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麼

人們應該象「山那樣思考」。這是對人與自然關系處理方式的良好建議,是這種建議的詩意表達。人不是自然的主人,從保護自然生態的角度看,我們並不比一座山高明;從人與自然的關系看,我們和一座山同萬物的關系一樣。全文語言洗練,富有哲理,飽含激情

❼ 高明寺的建築格局

高明寺位於浙江省天台縣城東北10公里的幽溪之旁。在天台山,離國清寺約8公里。從智者塔院東下五里,以背倚高明山而得名。為智顗手創天台山十二古剎之一。它是中國佛教天如宗創始人智顗(538——597年)親手創建的,在天台宗的發展史上,具有顯著的地位。現為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南朝陳宣帝太建七年(575年),智顗入天台山,先是結廬山於天封山,自號「靈墟」,並於此注《涅盤經》。後卜居佛隴山,講《凈名經》。有一天,他正在講解《凈名經》,突然一陣大風吹來,經頁翩翩向東飄去。大師追求經頁墜落之處,只見此地峰巒環抱,幽溪靜谷,是一處非常理想的坐禪修行之所,因而伐木結茅,辟為幽溪道場。大師圓寂後,將他用過的衣缽和具葉經保存在這里,成為學佛修行者朝拜的聖地。
1981年9月高明寺舉行開光法會,巨贊法師親書「幽溪重光」的匾額和大殿楹聯。高明寺共有13個院落,分布在三條中軸線上,殿宇依山而建,約四百餘間。
高明寺分3軸13院,依山而建,屋宇400餘間。山門及大雄寶殿,均系維新派首領康有為題額(康氏於1924年來游天台山,留此墨跡).大殿兩側,是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巨贊手書的楹聯,上聯為:牛宿耀峰,風飄經至,百代咸尊至者;下聯為:幽溪映月,人悟性空,三乘共證中觀。天王殿右側為地藏殿,原有明萬曆年間鑄造的7000斤巨鍾,後毀。今年內易為銅鍾,高1.96米,直徑1.48米...高明寺坐落在天台縣城東北10公里的幽溪之旁。它是中國佛教天台宗創始人智者大師(538-597)親手創建(當時稱幽溪道場)。在佛教天台宗的發展史上,具有顯著的地位。
高明寺分3軸13院,依山而建,屋宇400餘間。山門及大雄寶殿,均系維新派首領康有為題額(康氏於1924年來游天台山,留此墨跡).
大殿兩側,是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巨贊手書的楹聯,上聯為:「牛宿耀峰,風飄經至,百代咸尊至者;」下聯為:「幽溪映月,人悟性空,三乘共證中觀。」天王殿右側為地藏殿,原有明萬曆年間鑄造的7000斤巨鍾,後毀。今年內易為銅鍾,高1.96米,直徑1.48米,重2.5噸,系法籍華人所捐贈。每當清晨敲鍾,震長空、山谷回應,聲傳十里之遙。每次撞鍾均為108下,寺僧相告說:古人用108聲代表一年,因為1年有12個月,24個節氣,72個候,(古代稱5日為1候,積6候成1月,故1年有72候了。)加起來正得108。取年年如意,歲歲平安之吉利。另外關於鍾的敲法也有講究,各地的撞擊上手法不同,天台是:前擊七、後擊八、中間十八徐徐發,更兼臨後擊三聲,三通共成一百八。目的是使鍾專聲不至於單調呆板,造成一個百八鯨音,響遏行雲的美妙意境。大鍾上還鐫胡聞鍾聲、煩惱清、智慧長、菩提生之佛教偈語,促使人們對鍾產生敬意。

❽ 天台山幽溪講堂文化系列叢書,除《名山佛教文化(第一輯)》《天台山高明講寺志》外還有幾本書名是

叢書共六冊。《名山佛教文化(第一輯)》由上海書店出版社於2017年9月出版,該書由天台山高明講寺監院、天台縣佛教協會副會長釋了文與著名天台宗佛教學者朱封鰲主編。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法師為其題叢書名「天台山幽溪講堂文化系列叢書」。《名山佛教文化(第一輯)》由原高明講寺住持覺慧老和尚(1919—1996)於20世紀80年代發起編寫,由朱封鰲先生策劃主持。其宗旨是「繼承和發揚佛教優良傳統,促進對佛教教理、教史和佛教文化古跡的研究,讓海內外佛教學者交流佛學思想,開展佛教旅遊活動,同時團結廣大佛教徒愛國愛教,為社會主義建設作貢獻。」當時受到國內高僧大德和知名佛教學者的熱烈響應和支持,原上海市佛教協會會長、上海玉佛禪寺方丈真禪法師贈送了墨寶祝賀。賀詞為「祝賀《名山佛教文化》創刊——研究佛學,化導人心,為發展名山佛教文化事業勇猛精進!」覺慧老和尚生前已收到許多來稿,可惜他不久圓寂往生而未能出版。時隔30年,朱封鰲先生和覺慧法師的弟子了文法師共同主編,終於正式出版。

本書正文前有總序、緣起、序言三篇,分別由董平、釋了文、朱封鰲先生撰寫。正文有般若珠璣、紺宇巡禮、叢林瑰寶、大德掠影、古剎與高僧、禪余說古、佛國游蹤、法師搖籃、佛門清韻、名山佛史、當代論文、海外交流、佛苑簡訊、工作交流等欄目。文章作者有覺慧、傳梵、凈智、釋凈旻等知名僧人,有豐子愷、胡則剛、高振農等居士,有溫玉成、楊曾文、楊維中等著名佛教學者。

本書圖文並茂,是了解、研究名山佛教文化的重要資料,是中國佛教文化厚重的積累。

本書出版單位: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書店出版社

為16開本,12.5印張,2017年9月第一版,2017年9月第一次印刷

《高明寺志》先後出版兩部。1995年12月由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了《高明寺志》,作者朱封鰲、韋彥鐸。這是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落實了宗教政策,天台山高明講寺在覺慧老和尚的主持下修復、重建後編寫的一部寺志。21世紀前後,了文法師繼承覺慧法師的衣缽,繼續興建寺院,規模更加擴大,佛教優良傳統得到發揚,寺院幡然一新。為此,又廣為收集遺漏的史料,增加20多年來寺院建設、道風建設、佛教文化建設的新內容,編成《天台山高明講寺志》弘揚佛教文化。

高明寺是天台山高明講寺的簡稱。2017年9月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釋了文、朱封鰲主編的《天台山高明講寺志》,對高明寺的介紹更為全面。作者朱封鰲、曹志天、韋彥鐸、釋宗真。16開本,定價58元。正文前有彩色插頁圖片50幅。正文六章。即:區域與沿革、寺院建築、歷代高僧、傳燈大師的生平與著作、文物勝跡與傳說、游山名人。正文內有黑白插圖102幅。另有附錄:即高明講寺大事記、天台宗高明講寺法系源流考、慈幼院紀實、重要文獻輯要、旅遊交通指南等。高明講寺由天台宗創始人智者大師親自創建,初名幽溪道場,已有1400多年歷史。改革開放以來,在覺慧法師、了文法師先後主持下,寺院重建一新,佛像重塑金裝,香火興旺,法務隆盛,為全國著名的重點寺院。本書的出版是天台宗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研究天台宗、天台學的重要資料。

夕陽余暉提供

兩書在亞馬遜、當當、京東網上有售。

❾ 猜地名——山上起大火

謎底:廣靈縣(山上起大火,山上起火扣靈,大扣廣,會意出廣靈縣。廣靈縣隸屬山西大同)

閱讀全文

與山東工商局高明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