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政府公共服務的發展與創新

政府公共服務的發展與創新

發布時間:2022-09-27 03:12:18

㈠ 如何建立有中國特色的公共服務型政府

一、要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和方向。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把轉變政府職能作為改革的核心與關鍵,加強和完善政府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特別是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努力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政府管理體制。
二、要把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政府的一切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執政為民是各級政府的崇高使命。在中國特色的服務型政府建設中,要把重點放在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基本公共服務上,從人的全面發展、科學發展、保障人權、公共利益等角度進行制度設計,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地普惠於民,鞏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社會局面。
三、要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是推進中國特色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動力。服務型政府建設作為改革創新的時代產物,迫切需要加強學術理論的引導、貫徹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推行服務型政府建設,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解放思想,沖破傳統行政管理觀念的束縛,大膽實踐;進一步與時俱進,革除傳統行政管理體制和機制的弊端,積極進取;進一步開拓創新,充分認識到制度建設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勇於探索。
四、要堅持集中統一領導,健全組織機制。中國特色服務型政府制度建設是一項事關全局的重大改革,涉及各個部門和各個層次,必須納入黨委、政府的總體部署,一把手親自抓;必須建立健全上下協調的工作機制,具體組織實施。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各部門的齊心協力,具有強烈事業心和創新精神的工作隊伍,是服務型政府建設順利實施並取得實效的重要保證。
五、要堅持擴大民主、引導社會參與。擴大民主、引導社會參與是推進中國特色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重要手段。服務型政府建設在這方面要抓住兩個核心環節:一是規范行政決策公開制度,讓人民群眾廣泛參與政府公共事務的決策監督。二是規范行政行為過程公開制度,讓行政權力的行使在公眾監督之下。實現政府公開方式由單向主動逐步向多元互動的轉變、政務公開領域從注重結果逐步向過程拓展,從而提高了政府公信度。
六、要與政治體制、行政體制、社會體制、經濟體制改革相適應。服務型政府建設不是孤立的、封閉的,而是與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行政體制及其他各項改革配套進行的,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服務型政府建設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關鍵,處於改革的中心環節,繼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其他各項改革,都與服務型政府建設、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有著緊密的聯系。
七、必須夯實基礎、細化制度措施。各級、各地政府要從工作實際出發,制定和出台一系列的制度措施,確保服務型政府的運行和行政體制改革的落實。各地政府要以科學民主決策制度、依法行政制度、服務承諾三項制度、政務公開制度、行政責任追究制度和績效管理制度為基礎,積極完善具體制度措施,增強制度運行的科學性、規范性、有效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繼而提高政府運行的效能。

㈡ 談談如何創新政府管理和服務方式,完善宏觀經濟治理體制

創新政府管理和服務方式、完善宏觀經濟治理體制,需要完善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等職能,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進一步提高宏觀經濟治理能力。

(一)構建有效協調的宏觀調控新機制。加快建立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適應、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宏觀調控目標體系、政策體系、決策協調體系、監督考評體系和保障體系。健全以國家發展規劃為戰略導向,以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就業優先政策為主要手段,投資、消費、產業、區域等政策協同發力的宏觀調控制度體系,增強宏觀調控前瞻性、針對性、協同性。完善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制度。科學穩健把握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更好發揮財政政策對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支持作用,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實施就業優先政策,發揮民生政策兜底功能。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加強國家經濟安全保障制度建設,構建國家糧食安全和戰略資源能源儲備體系。優化經濟治理基礎資料庫。強化經濟監測預測預警能力,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建立重大風險識別和預警機制,加強社會預期管理。

(二)加快建立現代財稅制度。優化政府間事權和財權劃分,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形成穩定的各級政府事權、支出責任和財力相適應的制度。適當加強中央在知識產權保護、養老保險、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事權,減少並規范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權。完善標准科學、規范透明、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依法構建管理規范、責任清晰、公開透明、風險可控的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強化監督問責。清理規范地方融資平台公司,剝離政府融資職能。深化稅收制度改革,完善直接稅制度並逐步提高其比重。研究將部分品目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建立和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健全地方稅體系,調整完善地方稅稅制,培育壯大地方稅稅源,穩步擴大地方稅管理權。

(三)強化貨幣政策、宏觀審慎政策和金融監管協調。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健全中央銀行貨幣政策決策機制,完善基礎貨幣投放機制,推動貨幣政策從數量型調控為主向價格型調控為主轉型。建立現代金融監管體系,全面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強化綜合監管,突出功能監管和行為監管,制定交叉性金融產品監管規則。加強薄弱環節金融監管制度建設,消除監管空白,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依法依規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監管權責分工,強化地方政府屬地金融監管職責和風險處置責任。建立健全金融消費者保護基本制度。有序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四)全面完善科技創新制度和組織體系。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編制新一輪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使國家科研資源進一步聚焦重點領域、重點項目、重點單位。健全鼓勵支持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體制機制,在重要領域適度超前布局建設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研究建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多元投入機制,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創新攻關。建立健全應對重大公共事件科研儲備和支持體系。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形成機制和組織實施機制,更多支持企業承擔科研任務,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科技創新績效。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支持大中小企業和各類主體融通創新,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完善技術成果轉化公開交易與監管體系,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完善科技人才發現、培養、激勵機制,健全符合科研規律的科技管理體制和政策體系,改進科技評價體系,試點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

(五)完善產業政策和區域政策體系。推動產業政策向普惠化和功能性轉型,強化對技術創新和結構升級的支持,加強產業政策和競爭政策協同。健全推動發展先進製造業、振興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建立市場化法治化化解過剩產能長效機制,健全有利於促進市場化兼並重組、轉型升級的體制和政策。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完善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大區域戰略推進實施機制,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

(六)以一流營商環境建設為牽引持續優化政府服務。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精簡行政許可事項,對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證照分離」改革,大力推進「照後減證」。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簡化、整合投資項目報建手續,推進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依託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創新行政管理和服務方式,深入開展「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建設。建立健全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進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規則。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完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適時在全國范圍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七)構建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社會信用體系和新型監管機制。完善誠信建設長效機制,推進信用信息共享,建立政府部門信用信息向市場主體有序開放機制。健全覆蓋全社會的徵信體系,培育具有全球話語權的徵信機構和信用評級機構。實施「信易+」工程。完善失信主體信用修復機制。建立政務誠信監測治理體系,建立健全政府失信責任追究制度。嚴格市場監管、質量監管、安全監管,加強違法懲戒。加強市場監管改革創新,健全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以食品安全、葯品安全、疫苗安全為重點,健全統一權威的全過程食品葯品安全監管體系。完善網路市場規制體系,促進網路市場健康發展。健全對新業態的包容審慎監管制度。

資料來源: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 網頁鏈接

㈢ 公共服務創新議論文

生活的完善離不開發現與創新。除去前面提到的各色發明人、科學冢。所有的俄科技發明人都是在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用他們的創新思路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推動了社會的進步,使生活更加充實而美好。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分享的公共服務創新議論文,歡迎閱讀參考。

人因發現與創新而不斷充實,生活因發現與創新而不斷完善,民族因發現與創新而走向繁榮。

道爾頓發現自己的色覺異常,通過不斷的研究,填補了醫學理論上的色盲症空白:安騰百福從拉麵中獲得靈感,創新出方便麵,開發帶動了一個新產業;喬利在工作中發現了煤油的去污能力,最終研究出了乾洗劑,改革了傳統的洗衣技術。在人類的社會進程中,發現和創新起到了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擁有一雙發現的眼睛和一顆會創新的腦袋,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讓民族長久發展。

個人的發展離不開發現與創新。有人曾說過:「一個不懂得發現的人,只能生活在狹小的空洞里。而一個不懂得創新的人,則使那個空洞更加乏味。」我們的祖先從自然中發現了可供生存的食物,還周各色泥土創造出了最早的顏料。發現和創新讓原始居民得以生存,並從中滿足繪畫帶來的精神娛樂。將空間拉回我們自身。無論是學生、領導還是其他領域的人物,只有不斷發現自身的優勢與不足,同時創造出一種合乎實際的應對方案,才能得到長久的發展。可見,發現與創新在人的發展中功不可沒。

生活的完善離不開發現與創新。除去前面提到的各色發明人、科學冢。所有的俄科技發明人都是在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用他們的創新思路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推動了社會的進步,使生活更加充實而美好。紡織工人在工作買踐中發明了珍妮紡紗機,拉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愛迪生的電燈點亮了世界。汽車、電腦、手機……無數的發明讓生活更便捷,而正是不斷地發現與創新造就了這一切。

民族的繁榮離不開發現與創新。就拿中華民族來說吧。中國在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中沉澱了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印刷術、造紙術、指南針和火葯的發明無疑在人類的發展中起到了卓越的成效。中華民族在生活中發現並創新出的優秀傳統文化更是光彩奪目。在21世紀的現代化進程中,我們只有懂得發現本民族文化中的美,並用創新的思路在保存其精華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它,使它與中國的`現代化和諧社會建設相適應,才能使中華民族走向繁榮。毋庸置疑,發現與創新在一個民族的昌盛繁榮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不管是個人,生活,還是民族,長遠的發展都離不開發現與創新的支持。我們從道爾頓、安騰百福和喬利得身上看到了發現與創新的巨大力量,更應該使自己也擁有這樣的能力。讓我們學會發現與創新,充實自己,奉獻社會,復興艮族。

「碧艾香滿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長,空惆悵,誰復吊湘,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離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長眠於大地的詩人啊,你是否也預料到現今端午的荒涼呢?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卧獨醒。」的屈原,已不再是那樣光耀後世,他的清高不願與世皆濁的精神在歲月的長河中漸漸湮沒了,不少人開始不斷追求物質的享受,生活的刺激,在燈紅酒綠中浪費青春,在紙醉金迷中虛度年華,又有多少人解《離騷》之苦,又有多少人會屈原之意?端午節的背後成了是人們玩樂的假期,其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傳承早已消彌殆盡,有的只不過是閑余飯後的談資罷了。

在漫漫華夏幾千年文化中,中國文化的傳承竟也會斷流,是文化的缺失嗎?沒錯,先是端午節被韓國申遺,主權受辱;接著清明時節議紛紛,國人庸俗,難道還要讓中國的文化從此消失嗎?雖說早將傳統節日定為國假,但對其重視程度卻僅僅停留在物質之上,文化的缺失尤為重要。清明節iphoneiphone的接踵不正是人們庸俗的體現嗎?親人在世時無暇多盡孝心,天人相隔後,花費無謂的錢財,對逝者價值何在?掩藏背後的不正是拜金主義、攀比之風嗎?更讓人心痛的是,造別墅,造名車後有掀起了紙糊蘋果成祭品的潮流,這些都折射出了社會的病態,難道不正與屈原正直的精神背道而馳,難道還想再上演一次悲劇嗎?

文化的傳承早已刻不容緩,對文化的關心與重視不能只是在表面上,要有意地去創新,去培育。當然,創新是以文化內涵為基礎,像紙糊蘋果成祭品,這種行為萬萬不可取,這種所謂的創新更要嚴厲地打擊。其實韓國能夠成功申報江陵端午節成聯合國無形文化遺產,其背後也對它進行了很多地創造性發揮,將它所包含的精神不斷地拓展,為國人所吸收接納,相比之下的我們難道不該慚愧嗎?自己明明不去好好地珍惜愛護自己的文化,當他人成功申遺時再去爭執,一切又有何意義,難道不覺得羞愧嗎?難道我們不該好好地反思自己的文化缺失嗎?難道還要讓春節,元宵等傳統節日都被他國搶去嗎?不!對自己的文化我們要去繼承,但同樣我們也要創新,將與現代文化中的多元融入其中,把文化中的意義傳承下去,這才能有效地保護我們的文化。

我相信,不,我堅信,中國的文化不斷地傳承與創新中,定會在歷史的蒼穹中綻放光輝,睡在水中的屈原也會會心一笑吧!

㈣ 運用政治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說明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務上應怎樣推進

大力推廣政府購買公共服務,能夠有效解決一些領域公共服務質量效率不高、規模不足和發展不平衡等突出問題,提升公共服務的水平和效率,這有利於改善民生,有利於轉變政府職能,有利於創新社會治理。近年來,一些地方立足實際,在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漸進式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同時,也存在進展程度不一,做法不盡相同等問題。當前,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主要表現為:
一是政府認識不到位,對己有利的事情不願交出去,反之則想甩包袱推責任;習慣於「政府配菜」,不習慣「群眾點菜」,購買服務流於形式;對哪些屬於公共服務,哪些公共服務通過購買方式解決,尚未作出明晰界定等。
二是運行機制不完善,購買服務的范圍不明確,購買服務的招投標機制有待規范,有效的資金保障機制亟待建立等。
三是社會組織缺乏競爭力,現有獨立社會組織能力偏弱,對即將到來的政府購買心有餘而力不足,無法承接所有政府購買服務的內容。如果政府開展更多購買服務,面臨著想購買卻無社會組織服務的尷尬境地。
四是監管制度不完善,實踐中缺乏一個專門機構對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果進行科學系統的監管與評估。
正確認識、積極穩妥地推進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工作,需要不斷創新和完善服務提供方式,這是我國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1.轉變政府治理理念,進一步強化公共服務職能。確立治理理念,實現「傳統管理思維」向「現代治理邏輯」轉變,發揮政府與社會力量各自功能優勢,形成多元公共服務供給格局。確立契約理念,實現「柔性控制」向「剛性約束」轉變,政府確定購買內容和標准並承擔監管責任,承接主體依約享有權利並承擔義務,盡可能減少雙方責任關系的隨意性。確立責任理念,實現「結果管理」向「過程管理」轉變,政府應站在公共利益角度,明晰服務項目的要求、期限及效果,對合同進行全程監控,防止低效率和欺詐行為。
2.健全政府購買服務運行機制,促進購買服務規范化、常態化。加快推進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當務之急是要解決「購買什麼、如何購買」的問題。
一方面,各地應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人民群眾對公共服務的現實需求,在充分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基礎上,盡快研究制定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性目錄,明確政府購買的服務種類、性質和內容,並及時進行動態調整。
另一方面,積極發展以競爭性購買為主的多元化公共服務購買模式,及時、充分向社會公布購買的服務項目、內容以及對承接主體的要求和績效評價標准等信息,積極發展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單一來源、詢價等多元化的購買服務方式,規范政府購買服務招投標,推動購買程序規范化、常態化。
3.繼續扶持社會組織發展,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政府應轉變觀念,重新審視社會組織在社會管理中的角色定位,降低社會組織注冊門檻,通過提供資金支持或者稅收減免等方式鼓勵其發展。引入多元主體,鼓勵社會資本進入競爭性公共服務生產領域,拓寬社會組織參與公共事務管理的有效途徑。重點培育和優先發展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不斷完善社會組織培育政策,解決政策缺失問題。大力開展對社會組織專職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引導社會組織重視和加強人力資源開發。
4.建立監督評估機制,為政府購買服務提供製度保障。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是解決「誰來監督」購買服務的有效保障。要發展由獨立的第三方監督機構、社會公眾和媒體的監督、專家監督所構成的多元化的外部監督機制。在內部監督方面,要研究制定政府購買服務的相關財政與財務管理辦法,研究細化和完善政府采購有關規定,擬定將購買服務納入政府采購的具體條件、程序和監督管理辦法以及與部門預算管理的相關政策、制度銜接問題,確保政府購買服務資金的制度化安排和規范化運行。
同時,嚴格績效評價機制,是解決「如何考核評估」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重要措施。要建立健全由購買主體、服務對象及第三方組成的綜合性評審機制,對購買服務項目數量、質量和資金使用績效等進行考核評價,確保群眾享受到豐富、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

㈤ 政府公共服務電子化的策略有哪些

1、與時俱進,更新觀念
政府機關電子政務建設,不僅需要解決一些技術問題,適應涉及黨的工作的方法的變化,而且還需要技術創新,觀念創新,管理和運作。應充分認識到政府機關電子政務建設的客觀要求,與時俱進,是加強黨的信息時代和執政能力建設的客觀要求,從加強執政黨本身這個意義上來講 ,建設一個開放的學習態度,是更新他們的舊思想,舊方法的客觀要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條件下,面對國內外環境變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應轉變觀念,開拓視野和敞開胸襟,了解世界,用最先進的技術來建設政府機關電子政務。
2、豐富內容,形成體系
(1)加快建設黨務信息資源體系
信息時代的來臨,進一步凸顯政黨的信息資源系統的建設,是黨務信息資源體系建設的基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黨務部門,也使黨的建設成為政府機關電子政務信息資源體系建設的關鍵。從某種意義上說,信息資源系統的建設水平和發展程度,直接決定了政府機關電子政務系統的整體水平,也決定了政府機關電子政務系統在全社會的影響。
(2)加快統一信息交換平台建設
近年來,在各級黨委和各級政府及其所屬部門的推動下,政府成立了自己的網站,它是展示形象、發布信息的窗口,但這個發布信息的形式散,不利黨政務信息綜合管理和查詢使用,必須納入一個統一的公立綜合性門戶網站,使其作為黨委,政府發布信息,公眾信息,各部門,集中 統一發布的窗口,方便公眾查詢、整合各種公共服務,實現在線合作的工作和一站式服務,以充分發揮設備,軟體,電路和其他資源的綜合效益。
3、優化政府電子化公共服務流程
通過協同各項事務、整合資源和規范業務流程,形成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化辦公,達到優化政府電子化公共服務流程的目的。針對各職能管理機構重疊、中間層次多的狀況,我們首先要優化職能結構,改變使每項職能只有一個職能機構管理,做到機構不重疊、業務不重復。其次,把處理同一個業務所涉及的各個部門整合在一個流程上,實現 跨部門業務流程。
4、加強通信企業合作,跨越「數字鴻溝」
通信企業經濟效益,無論是經濟發達地區還是經濟欠發達地區一直都是比較好的。再加上通信企業的發展具有全盤化、全國化的特點,它不是單單局限在某一個地域。欠發達地區可以通過通信企業的資助先建立起平台,等經濟情況好轉之後支付企業的投資。這樣為政企信息化建設的對接提供了條件,同時也為企業創造了利益。
國家通過政策對部分地區資金傾斜。我們還可以免費給中西部地區的政府一些地區相對成熟的產品使用。結成中西部地區一幫一幫扶對子,提供給中西部地區一些成功經驗和資金,讓他們少走彎路,跨上高速發展的道路。
5、注重人才,安全第一
政府機關電子政務建設,不能脫離了大量的信息技術,現在很缺乏了解黨的工作並跨學科的人才。要培養技術人員的業務素質,培養業務人才和技術素養,以靈活的方式來實現這兩種品質的有機結合,鍛造的政治素質,專業素質,專業技術,風格完善的政府機關電子政務人才隊伍建設。政府機關電子政務的安全保密會引起嚴重。一旦出現系統的安全性問題事件,其後果不堪設想。政府機關電子政務建設的安全性,是指有否決權和標記權,絕對不能馬虎。

㈥ 如何以創新理念提高公共服務質量

中國政府在推進復公共服制務創新、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不少成績,但由於人口多、底子薄,發展還很不平衡,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比較突出,目前中國的公共服務水平距離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與歐洲一些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也很大。在這方面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還需要堅持不懈地努力。特別是在如何建立起與市場經濟體系相適應、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共服務體系和運行機制方面,還有許多問題需要研究和探索。長期以來,歐洲國家政府為適應公眾對更有效能的公共服務的需求,以及解決公共服務中政府財政支出不斷擴大、效率不高等問題,大力實施以調整政府職能、改變公共產品提供方式、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為核心內容的行政改革,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中歐雙方圍繞公共服務創新,以論壇的形式,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交流與研討,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對於提高中歐雙方政府的公共服務水平,推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㈦ 從免費公交這一新生事物中,如何看待地方政府在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方面的創新舉措

國家「十一五」規劃明確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公交優先」作為一項惠及廣大群眾的民心工程,就是要為百姓提供優質便捷的公交服務,讓百姓得到實惠。現在,公交優先已經成了政府與社會的廣泛共識,許多地方政府出台了優先發展公交的實施方案,切實解決市民「出行難」的問題。不少城市開通了一定規模的夜班車,方便市民出行。湖南常寧率先吃「免費公交」螃蟹,北京市把公交刷卡乘車降到了4角錢。福州取消公交車空調費,這些都為公交優先做出了示範。長治縣公交車不僅從無到有,而且推出覆蓋縣城的兩條免費公交線路,百姓享受到了免費公交的實惠,城內交通混亂的局面一去不復返,公交資源得以集中利用,對於長治百姓來說,「免費公交」的確是一條利好消息。 「免費公交」雖說增加了政府支出,但是發展好公交系統,其最終目的不是贏利,而是承載提供便民服務的社會責任。由於公交行業具有明顯的公益功能。政府為方便市民出行,承擔「免費公交」支出,就是這種公益功能的體現。這樣看來,「免費公交」並非賠本買賣。我們不能以簡單的市場眼光審視公交政策得失。政府以免費公交換來百姓出行方便與實惠,贏得百姓對政府的信任與縣城交通環境的改善。體現了地方政府應有的責任擔當。這實際上是樹立政府公信形象,實現政府與百姓利益雙贏的良好契機。從長遠來看,公交回歸公益本質的社會價值不可低估。
當然,。。。免費公交模式剛剛起步,是否能長期堅持下去還有待觀察。而且免費公交的服務質量應該得到保證。免費公交模式雖好,卻難以大面積復制與推廣。其他地方即使有心發展「免費公交」,也可能面臨財力不夠的尷尬。大城市雖然經濟實力雄厚,但是公交線路密集,開行「免費公交」成本更大。不可能要求其他地方都學習免費公交經驗。

㈧ 政府管理體制創新實施步驟有哪些

服務型政府是我們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提出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調研結果表明,目前制約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關鍵性因素是缺乏國家層面的中長期建設規劃和近期實施綱要。因此,系統地提出制定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中長期規劃及近期實施綱要的原則性建議,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一項緊迫課題。
問題的提出:目前制約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關鍵性因素是缺乏國家層面的中長期建設規劃和近期實施綱要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現行行政管理體制在職能、體制、機制等方面存在一些不相適應的地方,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勢在必行。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將服務型政府確立為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自2008年3月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批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在構建服務型政府的框架下開啟新一輪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以後,尤其是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作出「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重大決策以來,從中央到地方都處在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熱潮之中。如何有效地消解各種制約因素、加快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迫切需要進行深入的調查和研究。
為此,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服務型政府建設和公共服務體系完善研究」課題組,自2008年3月至2010年11月分赴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6個省份即廣東、江蘇、湖北、江西、廣西、吉林的近50個縣市以及中央編委辦公室和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進行了60餘場次的座談調查和訪談調查以及8千餘份的問卷調查。調研結果表明,目前制約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關鍵性因素是缺乏國家層面的中長期建設規劃和近期實施綱要。有鑒於此,課題組本著頂層設計、整體規劃、統一領導、理性操作的旨趣,結合「服務型政府標准體系」(本課題組以世界著名的組織理論專家卡斯特和羅森茨韋克提出的「5×1」系統權變模型為分析工具和邏輯框架,嘗試性地構建了由5個一級標准指標即價值與職能標准指標、技術標准指標、結構標准指標、社會心理標准指標和管理標准指標,26個二級標准指標以及若干三級標准指標構成的「中國服務型政府標准體系」),審慎而系統地提出制定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中長期規劃及近期實施綱要的原則性建議。
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的中長期規劃(2011~2020年):基於5個層面的政策建議
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極其重要、十分緊迫。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不斷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服務型政府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行政管理體制由傳統向現代轉型取得重要進展;政府職能轉變邁出重要步伐,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得到加強;政府組織機構逐步優化;公務員隊伍結構明顯改善;科學民主決策水平不斷提高;依法行政穩步推進;行政監督進一步強化;廉政建設工作深入開展。從總體上看,我國的行政管理體制和政府服務基本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有力促進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
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的歷史起點,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入攻堅時期。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現行行政管理體制和政府服務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適應的方面。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對微觀經濟主體干預過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仍比較薄弱;一些部門職責交叉、權責脫節,相互推諉、辦事效率低下;一些政府機關工作人員服務意識不強,素質不高;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機制不健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比較突出。這些問題直接影響政府全面正確履行職能,在相當程度上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勢所必行。
制定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中長期規劃非常必要。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作為深刻的「政府革命」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是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客觀規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的重要任務。我國社會是一個超大型社會,地廣、人多、區域發展不均衡,因而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不能搞「一刀切」。但是,必須建立統一的基本標准,以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基本價值得以體現,現階段以及中長期國家的發展目標得以實現。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制定科學的中長期規劃,以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和有效性。
確立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一是確立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的指導思想。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體現「包容性增長」的科學發展觀,按照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要求,順應全體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改革公共服務體制,完善公共服務制度,創新公共服務方式,加強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逐步形成符合國情、比較完整、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和諧社會和全面小康社會建設。
二是確立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基本原則。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把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堅持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與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法治國家相協調,與國家現代化建設中長期戰略相統一;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正確處理繼承與創新、立足國情與借鑒國外經驗的關系;必須堅持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鼓勵地方結合實際改革創新;必須堅持積極穩妥、循序漸進,做到長遠目標與階段性目標相結合,實現由量的積累向質的提升發展。
制定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的戰略目標。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的戰略目標是:到2020年,建立起比較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型政府。通過建設,實現政府價值向以人為本、民生優先、公平正義、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轉變,實現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轉變,實現政府組織機構及人員編制向科學化、規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轉變,實現行政運行機制和管理方式向規范有序、公開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轉變,實現行政文化向積極進取、勤勉務實、廉潔奉公、服務為本、人民至上的根本轉變,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
做好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若乾重大項目的部署和實施工作。一是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形成服務型政府的職能結構。關鍵是要調適政府的維護性職能、經濟性職能、社會性公共服務職能三者之間的比例。政府職能結構調整的總趨勢為:控制和降低維護性公共支出,穩定經濟性公共支出,增加社會性公共服務支出。要通過調整,逐步實現社會性公共服務支出占政府財政支出總額的45%以上(統計數據表明,在近幾年有所增長的情況下,我國中央政府的公共服務支出僅占財政支出總額的25~30%之間,而歐美國家的社會性公共服務支出占財政支出都在45%以上)。
二是深化政府機構改革,形成科學的公共服務決策與執行體制。要繼續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加強政務綜合管理,同時探索實施大部門體制內部分離決策部門的執行職責改革。合理調整地方政府層級結構,使省級政府和縣(市)政府成為中央政府公共服務決策的執行層級;取消地級層級或實行市縣分治;鄉鎮政府向自治單位轉變。通過體制改革,強化省級政府在本轄區公共服務方面決策、統籌職責,縣級政府成為執行中央和省級政府公共服務決策、擔負本轄區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職責的基層政府。
此外,還要推進和深化財政上的「省直管縣」改革,使之向行政上的「省直管縣」體制過渡,從而為進一步發揮縣級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方面的作用創造優良的體制條件。
三是著手制定全國性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戰略規劃和實施方案。首先要明確基本公共服務的范圍,制定全國統一的基本公共服務最低標准,設置專門的工作時間表,使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到全體成員;然後在正視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存在一定差距的前提下,先行在全國統一制度安排,解決不同省份、不同部門各自製訂政策口徑不統一,跨城鄉、跨區域對接困難的問題;最後通過制度創新,逐步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在城鄉、區域及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差距。
四是按照公共服務職責與財權相匹配、支出管理責任與財力相匹配的原則,完善財政管理體制。要明確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級政府之間在提供義務教育、公共衛生、社會保障、生態環境等公共服務方面的「公共服務職責」和「支出管理責任」,健全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財政體制,理順各級政府間財政分配關系。與此同時,規范中央財政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和比例,加強縣級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財力保障。加強中央對地方專項轉移支付管理,逐步減少中央各部委提供公共服務的支付責任,強化其政策規劃、指導和監督職能。建立監督評價體系,著力提高中央財政轉移支付效果。
五是推行以公共服務為主要內容的政府績效評估體系和行政問責制度。政府績效評估體系應當包括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公共就業服務、最低生活保障、社會救助等方面的單項和綜合評估。要優化評估框架,完善評估程序,健全評估機制,將社會公平正義實現狀況和人民群眾滿意程度作為評估首要標准,保證評估體系發揮應有作用。此外,要將績效評估的結果與幹部的選拔、任用、激勵相聯系,在此基礎上建立和實施嚴格的行政問責制度,加強政府對公共服務供給的監管職責。
六是按照構建符合國情、比較完整、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總要求和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管辦分開、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分開的原則,統籌規劃和分類推進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單位改革。通過改革,形成公益目標明確、投入機制完善、治理結構規范、微觀運行高效、監管制度健全的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確保政府公共服務職責的充分實現。
七是建立公共服務供給的社會和市場參與機制。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政府職能的進一步轉變,國家與社會、政府機構與民間組織的關系出現了重大變化,因而,建立多主體、多方式公共服務供給機制已經具備了組織和資源基礎。可以考慮在明確政府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中最終責任的前提下,通過招標采購、合約出租、政府購買、政府參股等方式,將原來由政府承擔的公共服務職能交由市場主體行使。也可以通過稅費減免、財政轉移支付等方式,鼓勵和引導民間組織參與提供公共服務。還應當充分發揮基層社區在公共服務供給中的作用,從而使城鄉居民獲得更為便捷的公共服務。通過上述舉措,構建起政府、市場、社會三維架構下的公共服務多主體合作、多方式協同的供給模式。
八是加快公共服務信息化建設,改善和優化公共服務供給的技術手段。今後一個時期應將工作的重點定位於運用互聯網技術建立全國統一的公共服務供給信息平台。此外,還應抓好政府公共服務流程再造工作,推進政務公開,增強公共服務供給的透明度。
九是加快公共服務相關立法步伐,努力實現中央政府及地方各級政府公共服務職責和行為的規范化、法制化。今後一個時期可以考慮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完善《地方組織法》,明確規定省級政府在公共服務方面的專有權力以及與中央政府共享的權力;二是推進轉移支付立法工作;三是推進社會保險、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的立法。
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要統籌兼顧,分步實施。到2015年,重點在於優化政府價值系統、政府職能系統、政府技術系統、政府結構系統、政府社會心理系統和政府管理系統,實現服務型政府建設在規劃、制度、體制、機制和法制創新上有較大突破。到2020年,全面落實各項工作任務,確保服務型政府建設戰略目標的實現。
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的近期實施綱要(2011~2015年):基於6個維度的政策建議
依據上述「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的中長期規劃(2011~2020年)」所提出的原則性建議,結合服務型政府建設標准體系,就近期(2011~2015年)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實施綱要問題從6個維度提出建議。
優化政府價值系統。要樹立以人為本、人民至上、民生優先、公平正義、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以及法治、服務、責任、民主、科學、廉潔、效率、共享的理念。
踐履公民本位。要使公民意志在公共管理中居於基礎性乃至決定性的地位,公民有權通過一定程序和途徑決定政府應該提供哪些服務以及如何提供服務。要把維護公民的主體地位和合法權益落實在公共管理的每一個環節,實現發展的速度、管理的力度與公民的滿意程度的有機統一。
追求社會公平正義。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社會各階層各群體利益,建立一個共享、公正、幸福的社會。
恪守有限權力原則。必須明確政府只是社會治理主體中的一種主體。要形成政府、非政府組織、企業共同參與社會治理與提供公共產品的社會公共權力運行格局。
強化依法行政意識。服務型政府是法治政府,必須通過合法的程序積極履行公共服務職能。
優化政府職能系統。一是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要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把政府的主要職能轉變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上來,把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是要明確政府履行職能的標准。政府履行經濟調節職能的主要標準是:保持和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物價穩定、充分就業和國際收支平衡。經濟調節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各種政策手段,加強需求管理,將上述四個指標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保持經濟總量平衡,使國民經濟既不出現蕭條,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又在可承受的程度。要改善經濟調節,更多地運用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增強宏觀調控的科學性、預見性和有效性,實現經濟增長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
政府履行市場監管職能的主要標準是:市場體系健全,市場規則公平公正,市場主體行為規范,市場秩序良好。從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情況看,政府履行市場監管職能的主要任務是:推進公平準入,規范市場執法,加強對涉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領域的監管;打破部門分割、行業壟斷、地區封鎖,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促進商品和生產要素在全國市場自由流動;打擊制假、售假行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提高各種要素的市場化程度,創造各類市場主體平等使用生產要素的環境;建立市場准入和退出機制;健全現代市場經濟的社會信用體系,完善產品質量標准體系;培育和規范各類市場中介組織和專業服務組織。
政府履行社會管理職能的主要標準是:社會公平能確保,公民權利有保障,社會安全能實現,社會失靈糾正有效,經濟與社會保持平衡發展和良性互動,社會和諧進步。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各級政府都應著力創新社會管理體制機制,加強社會管理能力建設,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穩定。重點是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製度格局;按照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統籌兼顧、動態協調的原則,完善社會管理格局;全面開展城市社區建設,積極推進農村社區建設,健全新型社區管理和服務體制;按照培育發展和管理監督並重的要求,推動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加強和完善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形成科學有效的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矛盾調查處理機制和權益保障機制;適應公共安全形勢變化的新特點,推動建立主動防控與應急處置相結合的公共安全體系;繼續實施國家人口發展戰略,著力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優化人口結構;加強生態保護和治理,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主要標準是: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可及性和公平性,公共服務體系公平公正、覆蓋廣泛、水平適度、可持續發展。要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管理許可權,健全地方政府為主、統一與分級相結合的公共服務管理體制。加強公共服務部門建設,完善公共服務監管體系。完善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努力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制定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標准,特別是在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會救助和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發展方面,要制定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基本標准。加快完善公共財政體制,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剛性規定公共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例及其逐年增長的額度,同時穩步提高公共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改革和創新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方式,引入競爭機制,擴大購買公共服務,實現提供主體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進非基本公共服務市場化改革,放寬市場准入,鼓勵社會資本以多種方式參與,增強多層次供給能力,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
優化政府技術系統。要實現行政方法現代化、服務化、柔性化、互動化、綜合化;要按照信息共享、信息安全、政務協同、統一規劃、制度完備、機制完善、人才充足的標准建設電子政府;要按照預算民主化、法治化、績效化、公開化、統一化以及財政公共化的標准加強公共財政建設。
要在充分吸收現代科學技術、對傳統行政方法進行揚棄的基礎上,積極借鑒和引進國外行政管理中先進的技術方法,構築一整套符合時代要求和公眾需求的現代行政管理技術和方法體系。
要按照「五個轉變」的要求推進電子政府建設:一是從重建設、輕應用向注重深化應用轉變;二是從信息網路分散建設向資源整合利用轉變;三是從信息系統獨立運行向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轉變;四是從信息管理偏重自我服務向注重公共服務轉變;五是從信息網站自建自管向發揮社會力量轉變。
要著重從預算的民主化、法治化、績效化、公開化、統一化五個方面推進預算改革。此外,建設公共財政還要著力調整財政收支結構,擴大公共服務覆蓋范圍,把更多財政資金投向公共服務領域,把更多公共資源投向公共服務薄弱的農村、基層、欠發達地區和困難群眾,增強基層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
優化政府結構系統。要實現央地結構(中央與地方關系)、層級結構、條塊結構、橫向結構(地方政府間及政府部門間關系)的合理化與法制化。
要優化中央與地方關系。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經濟社會事務的管理責權與財政許可權。按照中央統一領導、充分發揮地方主動性、積極性的原則,明確中央和地方對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方面的管理責權。根據公共產品的性質和外部性大小調整和優化中央、省、市、縣、鄉各級政府事權。屬於全國性和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事務,由中央管理,以保證國家法制統一、政令統一和市場統一。屬於面向本行政區域的地方性事務,由地方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增強行政活力。屬於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的事務,要區別不同情況,明確各自的管理范圍,分清主次責任。要完善政府間責任劃分的法律體系,依法規范各級政府間責任關系,實現中央與地方關系規范化、法制化。
要優化層級結構。推行市縣分治、省直管縣體制。「市管縣」體制向「省管縣」體制轉變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實行試點,省里將人事權、財權、決策權全面下放到試點縣,通過試點明確省應管哪些事項,下放到縣里的權力應該是哪些,下放過程中會產生哪些新的矛盾和問題、如何解決,以積累經驗。第二步是虛化地級市。在省域內實行「市縣分治」,即「市」只管理城市(包括郊區),縣改由省直接管理。縣和地級市都直接由省管轄。第三步是撤銷地級市,使地級市成為本來意義上的城市,在行政級別上和縣平行,實行省縣兩級政府的地方行政管理體制。全國各地可視自身情況,選擇相應方案,逐步推行,不搞一刀切。
要規范條塊關系。按照憲政原則、法制原則、民主原則、合理謹慎原則規范垂直管理部門和地方政府的關系。合理配置縱向政府間職能。探索實行公務協助制度、爭議協商制度、司法保障制度、政府、企業和第三部門之間的合作制度。
要完善地方政府及政府部門間的關系。一要完善地方政府間關系。要創新地方政府合作方式以及競爭中糾紛問題的解決方式,完善地方政府間合作的組織機制,建立地方政府間的利益分享和利益補償機制,制定地方政府間競爭與合作的法律法規。二要優化政府部門機構設置。要加大機構整合力度,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功能定位準確、部門數量精乾的大部門體制。既要在政府部門的整體層面上構建決策、執行、監督適度分離的組織架構,也要在部門內部建立決策與執行相分離的機制,將公共服務和行政執法的執行職能分開,設立專門的執行機構,避免集決策、執行、監督於一身,消除公共利益部門化弊端。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要堅持滿足需要、總體統籌和制約協調的原則,在中央確定的限額內,需要統一設置的機構應當上下對口,其他機構因地制宜設置。要探索建立跨部門合作的領導協調機制、信息共享機制和激勵約束機制,並使這種機制規范化、制度化。
優化政府社會心理系統。要形成有凝聚力的組織氣候,使公務員對組織具有強烈的認同感,團結協作,政令統一,執行順暢。要培養健康的行政心理,使公務員摒棄管制型政府下的部門利益和個人利益,轉變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主動投身於服務型政府建設,積極支持組織變革和自覺參與組織學習。要完善公務員考核、晉升、獎勵制度,及時發現和任用優秀人才,激勵公務員奮發向上的工作精神,調動公務員心理中的積極因素,促進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的提高,增強政府體系的生機和活力。
要完善公務員考核制度。採取措施使考核指標體系科學化、考核方法綜合化、考核程序規范化、考核等次豐富化、考核結果使用實效化、考核過程透明化、考核主體知識化。
要完善公務員晉升制度。彰顯公務員晉升制度的「能力本位」理念,並使能力標准具體化;強化公務員晉升制度的公開原則,將晉升的時間、條件、職位、方式、程序全部公開;建立嚴密的、操作性強的執行程序,並引入晉升考試制度,建立專門考試機構,最大限度保證晉升的公正性;擴大競爭上崗和公開選拔制度的使用范圍。
要完善公務員獎勵制度。強化對獎勵主體的規制,明確獎勵許可權;完善獎勵標准,分別設立公務員個人與公務員集體獎勵標准;實現授獎條件具體化、授獎過程法制化、獎勵形式豐富化。
優化政府管理系統。要按照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要求和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加強黨對政府工作的領導。完善民主集中制與行政首長負責制。建立健全問政於民和科學民主的決策體制。建立健全與民融合、運作順暢的執行體制。建立健全公開化、法制化、以公民參與為特徵的監督體制。建立完備的行政問責制度。建立健全科學的政府績效評估制度和政務公開制度。
要嚴格實行民主集中制,既重視民主討論,又尊重行政首長的最後決定權。理順行政首長個人負責與黨的領導關系。堅持行政首長向國家權力機關負責的原則,加快行政首長負責制的立法步伐。制定黨政關系法規,將行政首長的行為納入該法規的調整范圍。
要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做到各項決策程序依法規范、過程民主公開、結果科學公正,提高決策的預見性、科學性和有效性。要探索實行決策、執行、監督適度分開、相互協調的執行體制,確保指揮有效、運轉協調、統一暢通。要建立健全公民參與政策執行的渠道以及政策分解與政策立案制度,強化執行監督與反饋。
要建立健全公開化、法制化、以公民參與為特徵的監督體制。政府內部層級監督以及監察、審計等專門監督要切實有效。司法監督要具有獨立性和公正性。人大的法制審查權、「人事權」、「財權」要切實落實,質詢、罷免、調查、預算監督、審查等程序要具體化。政協的民主監督要切實發揮效能。新聞輿論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要渠道通暢,切實有力。政府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連接要順暢。
要完善公共服務行政問責制度。著力擴大問責客體范圍,將所有公共管理責任主體都納入問責范圍。明確界定行政責任,合理劃分黨政之間、正副職之間、集體與個人之間、中央與地方之間的職責許可權。健全問責事由,從追究「有過」向追究「無為」深化。完善問責程序,使問責提案、立案、調查、申辯、審議、決定、復議、通知、申訴、執行、結果等環節規范化。完善問責法規體系,使問責制度步入法制化軌道。
要完善政府績效評估制度。建立健全以提高公共服務質量為導向的政府部門績效評估制度、以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為目標的公共政策績效評估制度、以優化公共資源配置為核心的項目績效評估制度、以突出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為重點的預算績效評估制度。
要完善政務公開制度。健全政府信息發布制度,完善各類公開辦事制度。凡涉及群眾切身利益、需要群眾廣泛知曉的事項以及法律法規規定需要公開的其他事項,都要通過政府網站、政府公報、新聞發布會以及報刊、廣播、電視等方式,依法、及時、准確地向社會公開。

㈨ 如何完善公共服務

安全、有效、便捷的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是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標,也是提升內整個社會幸福感的容重要途徑。醫療衛生的質量直接關繫到人們的健康,因此,確保人們在適當優惠條件下公平合理地享受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是居民幸福感的重要保障。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醫療衛生投入的加大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普及,不僅改善了醫療衛生條件,還減輕了人們的醫療負擔,特別是對廣大農民。此外,住房保障服務、勞動就業服務、社會管理服務、公共文化與體育服務以及城鄉基礎設施等其他公共服務也會對人們的幸福感產生影響。

(9)政府公共服務的發展與創新擴展閱讀

公共服務的完善是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徑。保持經濟穩步增長。經濟水平直接決定公共服務支出規模,政府應結合我國地區性經濟差異情況,對不同區域給予相應的資金和政策扶持,平衡全國的資源分配。

同時,加強和諧社會的建設,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從社會地位、生活質量、安全保障等方面提高居民滿意度和幸福感。加大義務教育階段貧困生的「兩免一補」力度,提高義務教育的水平,提升社會的基本教育水平,從而提高人們精神和物質上的雙重滿足,提升居民幸福感。

閱讀全文

與政府公共服務的發展與創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線免費適合夫妻看的視頻網址 瀏覽:352
紅羊所有電影有哪些 瀏覽:81
主角是個高中生叫林宇 瀏覽:871
穿越到一女多男兄弟共享小說推薦 瀏覽:52
霹靂七號機器人電影 瀏覽:608
韓電影主人公 瀏覽:519
重生華人在非洲建國小說 瀏覽:658
男人漏下體電影 瀏覽:831
火影女主玖辛奈 瀏覽:103
穿越成漢靈帝劉宏的小說 瀏覽:804
富家千金電影名字 瀏覽:454
都市偷心龍爪手相似 瀏覽:806
主角是一個韓國父親一直網上找女兒 瀏覽:825
日本老電影男主角大白臉 瀏覽:626
一部小說主角叫陳凡的小說 瀏覽:434
電影見棺發財免費觀看 瀏覽:780
大電影奶 瀏覽:388
午馬演的水鬼有關的鬼片 瀏覽:443
周星馳電影大全粵語全集 瀏覽:837
小電影網站有沒有 瀏覽: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