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誰發明的為什麼

誰發明的為什麼

發布時間:2020-12-26 11:52:09

1. (為什麼)這個詞是誰發明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那小業種來時,為甚麼就認了他?」 清 李漁《奈何天·妒遣》:「就留在家中做兩疋馬,為甚麼定要遣他?

2. 作業是誰發明的,為什麼要發明

作業應該是教書先生發明的。也有可能是孔子發明的。有句話說的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實習就應該是溫習的意思。這可能也就是最初的作業。到了現代是被老師們發揚光大了。

3. 籃球是誰發明的為什麼發明的

籃球在1891年12月日,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現譯名為美國春田大學,Springfield College)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發明。

當時,他在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任教。由於當地盛產桃子,這里的兒童又非常喜歡玩將球投入桃子筐的游戲。這使他從中得到啟發,並博採足球、曲棍球等其他球類項目的特點,創編了籃球游戲。

籃球最初是為了給兒童一個玩耍的游戲而發明的。

(3)誰發明的為什麼擴展閱讀

籃球的發明與發展歷史進程:

籃球運動是1891年由美國人詹姆斯·奈史密斯發明的。當時,他在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任教。由於當地盛產桃子,這里的兒童又非常喜歡玩將球投入桃子筐的游戲。這使他從中得到啟發,並博採足球、曲棍球等其他球類項目的特點,創編了籃球游戲。

最初籃球游戲比較簡單,場地大小和參加游戲的人數沒有限制。比賽隊員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分別站在球場的兩端,在裁判員向球場中央拋球後,雙方隊員立即沖進場內搶球,並力爭將球投進對方的籃筐。因為桃筐是有底的,球投中以後就留在籃子里,人必須登上專設的梯子才能將球從籃筐里取出。

隨著場地設施的不斷改進,籃筐取消了筐底,並改用鐵圈代替桃籃,用木板製成籃板代替鐵絲擋網,場地增設了中線、中圈和罰球線,比賽改由中場跳球開始。與此同時,場上比賽隊員也通常改為每隊5人,開始有後衛、守衛、中鋒、前鋒、留守等位置之分。

此外,奈史密斯制訂了一個不太完善的競賽規則,共13個條款,其中規定不允許帶球跑、抱人、推人、絆人、打人等。這大大提高了籃球游戲的趣味性,並且吸引了更多的人來參加這一游戲,從而使籃球運動很快普及到了全美國。

1892年,籃球運動首先從美國傳入墨西哥,並很快在墨西哥各地得到開展。這樣,墨西哥成為除美國外,第一個開展籃球運動的國家。此後,這項運動先後傳入法國、英國、中國、巴西、捷克斯洛伐克、澳大利亞、黎巴嫩等國家,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開展、普及和發展。

1895年,美國人鮑勃蓋利將籃球傳入中國,1896年天津基督教育青年會舉行了我國第一次籃球游戲表演。之後在天津、北京等城市青年會中開展起來。

在1910年舊中國首屆全國運動會上,籃球首次被列為表演項目。1914年的第二屆全運會上籃球被列為男子正式競賽項目,1924年在第三屆全運會上被列為女子正式競賽項目。籃球自1951年起一直是亞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

1932年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成立,男子籃球被國際奧委會承認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1946年,美國出現職業籃球聯賽,並發展為目前的NBA。

女子籃球運動到20世紀初才開展起來。1976年,女子籃球被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4. 為什麼世界上有作業是誰發明作業的

作業是為了懲罰不聽話的學生的,發明他的是一位義大利教師,但是後來就被世人所效仿,就讓所有人都寫作業。

5. 電飯煲是誰發明的,為什麼要發明

電飯煲是由日本人井深大的東京通訊工程公司發明於1950年代,是為了縮減了很多家庭花費在煮飯上的時間。

電飯煲是利用電能轉變為內能的炊具,使用方便,清潔衛生,還具有對食品進行蒸、煮、燉、煨等多種操作功能。常見的電飯鍋分為保溫自動式、定時保溫式以及新型的微電腦控制式三類。現在已經成為日常家用電器。

(5)誰發明的為什麼擴展閱讀:

選購技巧

作為一個理智的消費者,在選擇電飯煲的時候,應該考慮它的健康問題,賣場中出現了很多採用紫砂內膽的電飯煲,這種內膽的電飯煲煲飯煮湯和熬粥方面有一定的優越性,而且在在烹飪加熱過程中也不會產生有害物質,紫砂還富含有益人體健康的多種礦物質。

選擇電飯煲最重要的莫過於安全問題,在購買時一定要檢查產品是否有3C標志,包括插頭和電源線也應該具有此標志,再查看產品說明書,正規的說明書上面應該印有產品名稱、商標、型號、額定電壓、頻率、功率、製造商或銷售商,說明書印刷清楚。

6. 世界上的第一把槍是誰發明的叫什麼哪個國家的什麼時候為什麼發明它

公元1132年,中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發明了一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到了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壽春府人創造了一種突火槍,該槍用巨竹做槍筒,發射子窠(內裝黑火葯、瓷片、碎鐵、石子等)。

公元13世紀,中國的火葯和金屬管形火器傳入歐洲,火槍得到了較快的發展。15世紀初,西班牙人研製出了火繩槍。後來,被明王朝仿製,稱之為鳥銃,直到1547年出生的法國人馬漢,將火繩點火改為燧石點火,在轉輪火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大大簡化了射擊過程,提高了發火率和射擊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較低,便於大量生產。

(6)誰發明的為什麼擴展閱讀

槍械的分類

1、手槍:一種單手發射的短槍,是近戰自衛使用的小型武器,在50米內具有良好的殺傷效能,手槍是16世紀以後開始研製的,開始主要是轉輪手槍,就是通過轉動彈盤和槍管將槍彈發射出去,所以一支槍有多個槍管。

2、步槍:一種單兵便攜的長管槍械,有效射程式400米,有的可發射槍榴彈。步槍是最早的一種槍械,13世紀出現射擊火器之後就開始研製步槍,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基本趨於完善.早期的步槍是單發裝填,以後出後了自動退殼和送彈的單發半自動步槍,戰斗射速每分鍾15-20發。

3、沖鋒槍:是指雙手持握、發射手槍子彈的單兵連發槍械,曾被稱作 「手提機關槍」。它是介於手槍和機槍之間的武器,比步槍短小輕便,便於突然開火,射速高,火力猛,適用於近戰或沖鋒,因而得名 「沖鋒槍」。但,由於現代自動步槍已經具有和沖鋒槍相似的效能,所以沖鋒槍和步槍很難區分。

7. @為什麼要那麼寫,是誰發明的

朋友,你可以在網路上收索一下呀!!!

8. 文字是誰發明的為什麼發明文字

相傳發明文字的,是一個叫蒼頡的賢人,漢代的《淮南子》這本書上記載,在蒼頡製造文字的時候,是「天雨粟,鬼夜哭」。這個出現這種非常特異的現象,就是說製造文字的時候,天上往下掉糧食,下糧食雨,鬼神都在夜裡邊痛哭流涕。拿我們現在的話說,是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這樣一個壯舉。 傳說是黃帝時期的史管倉頡所造,距離今天已經有5000年歷史了。

文字的出現在人類歷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文明諸要素中,文字產生是最重要的標志。因此,中國古代在什麼時候發明了文字,一直是人們關心的問題。傳說黃帝史官倉頡發明了漢字。史實雖無法詳考,但它反映了漢字的出現有著悠久的歷史。

中國古書上有結繩記事、契木為文等記載,這是早期記事常用的方法,可惜這些物質無法長久保存下來,所以當時的記事情況已無法知曉了。但安陽小屯發現了十五萬片甲骨卜辭,在龜甲與牛胛骨上刻的文字相當完好地保存了下來,總字數達到3500個上下。從甲骨文字結構來說,除了象形以外,形聲、會意、假借等比較進步的造字方法已普遍被應用。可見在三千餘年前的商代文字已達到了相當完備程度,那麼在它以前一定有個更長的發展過程。

考古發現證明,中國先民早在七、八千年前就在龜甲上刻畫符號了。在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中發現了在陶器上刻畫的符號有數十種之多,其中有些與甲骨上所見的字類似,因而有人認為它們就是早期文字。至於在龍山文化早期的陶罐上發現的朱書可以肯定是文字,充分表明中國的漢字至少已有四千餘年的歷史。文字的出現既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不斷積累、不斷總結的結果,所以倉頡很可能是總結整理文字,為漢字的形成作出了貢獻的一個代表人物。

9. 簡體字誰發明的,為什麼要用簡體字

問題一:簡體字是長期累計的,不是單個人的發明,有的簡體字從春秋時期就有了。

問題二:為了提升識字率。

近代漢字簡化運動,源於太平天國,為了提升識字率,在太平天國玉璽及官方文件都書寫簡體。

五四運動的白話文運動為大家所知悉,事實上,文字簡化運動應和白話文運動相提並論,因為兩者都是新文化運動的一部分。

1922年,陸費逵又發表論文《整理漢字的意見》,建議採用已在民間流行的簡體字,並把其他筆畫多的字也簡化。

1923年,胡適在《國語月刊·漢字改革號》的《卷頭言》中說:「中國的小百姓不但做了很驚人的文法革新,他們還做了一件同樣驚人的革新事業:就是漢字形體上的大改革,就是「破體字的創造與提倡」。學者的建議引起蔣介石的關注。他找來教育部部長王世傑詢問漢字簡化的可行性。

(9)誰發明的為什麼擴展閱讀:

一、支持

1、從歷史地位來看:簡體字並不是憑空捏造,大部分的簡體字歷史都在千年以上,有些甚至比繁體字歷史更為悠久,古往今來不管是創造、使用與改進漢字的都是最普通的民眾。由此可見,簡體字的地位是由人民賦予的,而不是長著四隻眼睛的神話人物倉頡。

2、從實用方便來看:簡體字添加了大量的形聲字與會意字,使人更方便書寫與記憶,能在更小的字體下清晰的顯示,人的眼睛也看起來更舒適,而密密麻麻的繁體字無論如何也做不成一本辭海的縮印本。

二、反對

1、對簡體字最大的詬病之處莫過於合並字,比如:人才與剛纔、茶幾與幾個,郁蔥與憂郁,原本是兩個字,簡體字把它們合並為一個讀音相同、筆畫較少的那個字,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喜好繁體書法的人士常常用錯字以至於出洋相。

2、簡體字部分由行、草演化而來,楷書書寫後美觀程度受到極大影響。

3、字形復雜對印刷的影響雖然存在,但我國已經基本克服了這一問題。辭海縮印本中「編纂」的纂,「饕餮」等字復雜程度不遜於大多數繁體字,但都實現了比較完美的印刷。

10. 中國的發明家有誰發明了什麼為什麼發明

以下是中國在外國人之前首先創造的發明
紙-蔡倫
指南針-張衡
活字印刷-畢升
漢字激光照排-王選
雜交水稻-袁隆平
人工合成胰島素-王應睞、曹天欽、鄒承魯、鈕經義、沈昭文

閱讀全文

與誰發明的為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