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誰發明的硯台

誰發明的硯台

發布時間:2020-12-26 08:34:56

『壹』 一方硯台,一世芳華,硯台的發展史是怎樣的

千百年前雨於今日落下,可千百年前的人卻早已難尋蹤跡,即便留下幾卷方巾、幾篇被世人口口相傳的詩文,卻也難以尋得往日的閑情雅緻。

時間的流淌,並非斷點。即便沒有人能夠永生,可所有不被侵蝕的物品仍會見證著朝代更迭、滄海桑田。今日,筆墨紙硯的故事雖被人們熟知,可也避免不了被取代的命運。有人說著:筆墨紙硯乃是一種情懷,追憶往事。可家裡的文房四寶卻還是逃脫不了束之高閣的命運,偶爾心情好才能見見陽光。

清朝政府對硯台更是十分重視,民間、宮內,自有許多人悄悄記載了硯台的歷史。

在文學的世界裡,硯台早已默默守在一旁,看著時代變遷,鉛筆、鋼筆、碳素筆,來來往往,可最終站在角落的卻還是只剩下自己一人。

或許現在的文房四寶已經變成了電腦、滑鼠、鍵盤與網路。不是我們把硯台忘記了,而是經歷千百年,能夠真正懂硯台的人寥寥可數,也不再能研出純凈的磨了。

世界太過紛擾,燈紅酒綠擾人心。我們與那個世界已經距離千年了,縱使在趕考的緊張關頭,筆墨紙硯也不會再出現在書桌上,而是在某個黑暗的角落沉睡。

一方硯台,一世芳華。對製造者而言,每一塊硯台都要傾注心血,像顧二娘一般的名匠,每一份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縱使一生所製造的數量有限,每一塊都可做傳世珍寶。對使用者而言,在每一個點燈看書的時候,都在一旁守候。

每一塊硯台背後都有自己的故事,或許是定情信物,又或是故人所留,無論是何種故事,我們都無法得知了,這些故事被埋藏在歷史的深處,情卻飄散風中,永遠不可觸碰。

前朝終究是前朝,過分糾結過去的事是不明智的。我們自然無法改變歷史,但是卻可以書寫未來,攜一支毛筆、一方硯台、幾張宣紙和一塊墨,畫天下山水、書奇聞異事,讓筆墨紙硯的芬香再次隨風飄盪。

『貳』 請問硯台是誰發明

硯台源自原始時代的研缽,發明者不詳,
「歙硯」的開山祖是易硯。
據史料記載,易硯始於春秋時代的燕國下都。

『叄』 我巳研製成功一種樂器《美妙之音》問怎樣能參加報上中央電硯台《我爰發明》欄目組研製者;大連一王忠志

請看下圖 左上角是「我愛發明」網址 點右下角紅字「報名表」即可 祝你成功!

『肆』 中你知道哪些傳統文化(比如茶文化,酒文化,食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中國書法、篆刻印章、中國結、京戲臉譜、皮影、武術

秦磚漢瓦、兵馬俑、桃花扇、景泰藍、玉雕、中國漆器、紅燈籠(宮燈、紗燈)

木版水印、甲骨文、鍾鼎文、漢代竹簡

茶、中葯、文房四寶(硯台、毛筆、宣紙、墨)、四大發明

豎排線裝書、剪紙、風箏

佛、道、儒、法寶、陰陽、禪宗、觀音手、孝服、紙錢

樂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

龍鳳紋樣(饕餮紋、如意紋、雷紋、回紋、巴紋)、祥雲圖案、中國織綉(刺綉等)、鳳眼

彩陶、紫砂壺、蠟染、中國瓷器

古代兵器(盔甲、劍等)、青銅器鼎

國畫、敦煌壁畫、山清水秀、寫意畫、太極圖

石獅、飛天、太極

對聯、門神、年畫、鞭炮、謎語、餃子、舞獅、中秋月餅

鳥籠、盆景、五針松、毛竹、牡丹、梅花、蓮花

大熊貓、鯉魚、芭蕉扇、風箱

黑頭發黃皮膚、丹鳳眼

紅旗、天安門、五角星、紅領巾、紅太陽、長江、黃河

唐裝、綉花鞋、老虎頭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後的鳳冠

泥人麵塑、鋤頭、清朝大辮子、銅鏡、大花轎、水煙袋、鼻煙壺、筷子

華表、牌坊、長城、園林、寺院、古鍾、古塔、廟宇、亭、井、黃土、民宅

漢字、數字8、6、4

唐詩、宋詞、《三十六計》、《孫子兵法》、《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詩經》

金元寶、如意、燭台、羅盤、八卦、司南、棋子與棋盤、象棋、圍棋

黃包車、鼻煙壺、鳥籠、長命鎖、糖葫蘆

玉佩、鷲、千層底、刺綉、絲綢、檐

另外我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

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閱讀全文

與誰發明的硯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