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麥收割機是誰發明的 人們從中舉一反三研發出 水稻收割機 玉米收割機 土豆收割機 甘蔗收割機
收割機是由塞勒斯·麥考密克發明的。
1799年英國最早出現馬拉的圓盤割刀收割機;1822年玉米聯合收獲機在割刀上方增加了撥禾裝置。1826年出現採用往復式切割器和撥禾輪的現代收割機雛型,用多匹馬牽引並通過地輪的轉動驅動切割器。1831~1835年,類似的畜力小麥收割機在美國成為商品;1851年出現能將割倒的禾稈集放成堆的搖臂收割機;1920年以後由於拖拉機的普遍使用,同拖拉機配套的收割機開始取代畜力收割機。中國於1952年開始生產畜力搖臂收割機和其他類型的畜力收割機;1962年開始發展機力卧式割台收割機和機側放鋪禾稈的立式割台收割機。為適應北方小麥、玉米間套作地區收獲小麥的需要,於1977年研製成機後放鋪禾稈的立式割台收割機。
在中國發明只要你功能上有突破就可以申請專利。
最後一句希望你能成功!!!
⑵ 國際象棋是誰發明的
這是印度的一個古老傳說,舍罕王打算重賞象棋發明人、宰相西薩·班·達依爾。這位聰明的大臣的胃口看來並不大,他跪在國王面前說: 『陛下,請您在這張棋盤的第一個小格內,賞給我一粒麥子,在第二個小格內給兩粒,第三格內給四粒,用這樣下去,每一小格內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陛下,把這樣擺滿棋盤上所有64格的麥粒,都賞給您的僕人吧!』
『愛卿,你所求的並不多啊。」國王說道,心裡為自己對這樣一件奇妙的發明賞賜的許諾不致破費太多而暗喜。「你當然會如願以償的,」國王命令如數付給達依爾。
計數麥粒的工作開始了,第一格內放1粒,第二格內放2粒第三格內放2』粒,…還沒有到第二十格,一袋麥子已經空了。一袋又一袋的麥子被扛到國王面前來。但是,麥粒數一格接一格飛快增長著,國王很快就看出,即便拿全印度的糧食,也兌現不了他對達依爾的諾言。
原來,所需麥粒總數
1+2+2^2+2^3+2^4+……+2^63=2^64-1
=18446744073709551615。
這些麥子究竟有多少?打個比方,如果造一個倉庫來放這些麥子,倉庫高4公尺,寬10公尺,那麼倉庫的長度就等於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的兩倍。而要生產這么多的麥子,全世界要兩千年。盡管印度舍罕王非常富有,但要這樣多的麥子他是怎麼也拿不出來的。這么一來,舍罕王就欠了宰相好大一筆債。要麼是忍受達依爾沒完沒了的討債,要麼是乾脆砍掉他的腦袋。結果究竟如何,可惜史書上沒有記載。
⑶ 冬小麥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小麥起源於亞洲西部。伊朗西南部、伊拉克西北部和土耳其東南部周圍地區是栽培二粒小麥和提莫菲維小麥最早被馴化之地。以色列西北部、敘利亞西南部和黎巴嫩東南部是野生二粒小麥的分布中心和栽培二粒小麥的起源地。普通小麥常認為起源於裏海的西南部。關於小麥的演化有多種學說。
從地理學角度,種植冬小麥的適宜地區是亞熱帶、暖溫帶和中溫帶,我國包括:長江中下游平原、華北平原等地區及黃土高原等地區和四川盆地的一部分地區。
這些地區的冬季並不嚴苛,個人認為人們應該是無意中發現某些品種的小麥在過冬之後依然可以生產,就利用春小麥後的空餘時間種植了冬小麥。最早種植冬小麥的一般認為是中亞一帶,現在以色列、伊拉克等兩河流域。
###############
參考資料:論西漢中後期冬小麥在關中的推廣
http://www.seepaper.com/view_11411/
冬小麥是一種越冬作物,在漢代稱宿麥。宿麥的種植在關中起源很早,陝西武功趙家來龍山文化房址中的小麥稈,是我國迄今最早的栽培小麥作物遺痕,這不僅是關中地區,也是黃河流域的首次發現。《逸周書·嘗麥解》「維四年孟夏,王初祈禱於宗廟,乃嘗麥於太祖」,這里麥四月成熟,更是種植宿麥的確證。但從文獻記載反映的情況來看,西漢中期以前關中地區宿麥的種植並不普遍,直到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後方在關中平原大力推廣宿麥,而到西漢晚期關中宿麥的產量則已經比較大了。
宿麥的種植,說明人們開始利用原先休閑一大段時間中浪費的太陽能,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糧食需求的增加。宿麥生育期長,在240—260天左右,干物質積累時間長,產量一般比粟高。據《氾勝之書》記載,採用區種法種麥,「至五月收,區一畝,得百石以上,十畝得千石以上」;區種粟,上農夫區,「畝收百斛」,中農夫區,畝「收粟五十一石」,下農夫區,畝「收二十八石」;區種豆,「一畝中十六石」⑤。宿麥的產量高於上等田中粟的產量,是中等田粟產量的兩倍,下等田粟產量的近四倍,更遠遠高於豆的產量。雖然《氾勝之書》對採用區種法的作物產量有誇大之處,但此比例卻反映麥在當時也是一種高產作物。宿麥高產的特徵,適應了解決西漢晚期關中地區人口增長帶來的糧食壓力的需要,這是西漢中後期宿麥推廣在關中受到重視的社會條件。而宿麥之所以能戰勝稻、菽等其它作物,真正對關中糧食生產結構產生決定性影響,取得與粟同等重要的地位,則在於其較其它作物更適應關中較為乾旱的自然環境及夏收的特性。
參考資料二:《大唐西域記》中關於農業內容的整理與分析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13552
據考證,小麥起源於西亞,隨後經西域傳人我國。由此我們可推知,小麥在西域應該是廣泛種植的,玄奘的記述即是一個明證。玄奘說34個西域國家和地區適宜種植、出產小麥,其中屈支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適宜種植、出產「麥」,阿耆尼國等19個國家適宜種植、出產「宿麥」(見表1)。
「麥」(春小麥),從種植區域上來看,主要種植在現今我國的新疆庫車、塔什庫爾干,吉爾吉斯的坦托克瑪克,阿富汗的瓦罕地區、哲爾姆一帶、巴達赫尚地區以及巴爾赫以南,克什米爾的巴爾帖斯坦,巴基斯坦的馬斯圖吉,印度的爾乾地區、法魯伽巴德、別爾沙爾、拉姆那加爾和曼達瓦爾。
宿麥,即冬小麥,種植區域要比「麥」廣泛,分布在現今我國新疆的焉耆,帕米爾的舒格南地區,阿富汗的喀布爾河流域、東部、科克查河之南、巴米安,巴基斯坦的旁遮普、印度河中游地區、信德省南部、印度河口一帶,印度的昌巴爾河以南瓜廖爾一帶、貝拉特地區、中央邦西部、西海岸古吉拉特地區、卡提阿瓦半島及其東岸馬希河一帶、瓦特納加爾及附近、納巴達河以北馬爾瓦一帶等廣大地區。這表明冬小麥的種植技術在南亞已比較成熟。
⑷ 小麥是誰發現的
小麥不太清楚,不過老輩說過水稻還像是遠古時期的時候一隻狗從大海的另一頭游著泳回帶到中國的,當時就尾答巴上粘著幾粒米,農民看見了就把它種上結果產出了水稻,所以現在很多老人吃飯之前都是先喂狗然後人再吃,以表示對狗的感謝.
⑸ 誰發明了收麥子的機器。
收割機是由塞勒斯·麥考密克發明的。
⑹ 小麥什麼時候被引進的,饅頭什麼時候發明的,向面里摻鹼又是什麼時候沒發明鹼以前蒸饅頭怎麼辦
小麥原產地西亞,大約4000年前引種到新疆一帶。3000年前的商代引種到內地,到了漢代專開始普及。
饅頭的發明細相傳屬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的用來代替蠻子頭的祭品。不過此說多半是訛傳附會而已。考古和文字資料表明,至少在三國之前的西漢,饅頭就已經存在了。
摻進去的鹼,不一定是化工鹼,你可能不知道,古代早就有了鹼,除了天然的純鹼礦之外,還有草木灰水也是強鹼性的溶液,是碳酸鉀和氫氧化鉀的混合物。
⑺ 小麥 小米 大米 都是誰發明的
傳說是伏羲氏。順便說一下,小麥 小米 大米是自然生成人不會發明,人只會發明它們的種植方法
⑻ 小麥 小米 大米 都是誰發明的
傳說是伏羲氏。順便說一下,小麥
小米
大米是自然生成人不會發明,人只會發明它們的種植方法
⑼ 大麥、小麥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它自己長出來的,不需要人發明。
⑽ 壓麥子用的石滾是誰發明的呢
從古代近代到現代至今,在我國的鄉下至今還有人用著石磨和石碾。據《世本》記載,石磨發明者為2400年前的魯班。
⑴、石磨
如有什麼疑議請留言,總之這是咱們家古代科技的體現,運用至今。
小麥是新石器時代農業出現後,由野生小麥育化的,最早在西亞,後傳入中國。但作為壓小麥的石滾並非只是碾壓小麥的工具,也是碾壓谷類農作物的工具。人類早在舊石器時代,己經開始積累製作和使用石器的經驗,己經能在石器上鑽孔達到穩固或能轉動的目的,使工具使用起來既方便、省力又增加工作效率。所以到了新石器時代,農業出現後,作為碾壓工具石滾技術含量並不高,己經具有豐富經驗的新石器時代的人發明石滾是件很容易的事,也並非一人會想到這種碾壓辦法,也不會記錄下發明人,故只能說是新石器時代的人發明。
考古證明,我國新石器時代,人們己經開始製作和使用石滾用以碾壓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