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坦克發明者是誰

坦克發明者是誰

發布時間:2020-12-26 01:32:56

A. 請問坦克是誰發明

最早是由英國人發明的。一戰的時候。

坦克的發明

乘車戰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早在夏代就有了從狩獵用的田車演變而來的馬拉戰車。但坦克的誕生,則是近代戰爭的要求和科學技術發展的結果。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交戰雙方為突破由塹壕、鐵絲網、機槍火力點組成的防禦陣地,打破陣地戰的僵局,迫切需要研製一種火力、機動、防護三者有機結合的新式武器。1915年,英國政府採納了E.D.斯文頓的建議,利用汽車、拖拉機、槍炮製造和冶金技術,試制了坦克的樣車。
1916年生產了Ⅰ型坦克,外廓呈菱形,剛性懸掛,車體兩側履帶架上有突出的炮座,兩條履帶從頂上繞過車體,車後伸出一對轉向輪。該坦克乘員8人,有「雄性」和「雌性」兩種。「雄性」裝有2門57毫米火炮和4挺機槍,「雌性」僅裝5挺機槍。1916年9月15日,有49輛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戰役。當時為了保密,英國將這種新式武器說成是為前線送水的「水箱」(英文「tank」)。結果這一名稱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這個單詞的音譯。
這種稱為遊民I型的坦克靠履帶行走,能馳騁疆場、越障跨壕、不怕槍彈、無所阻擋,很快就突破德軍防線,從此開辟了陸軍機械化的新時代。從那時起到現在,世界上已經建造了數十萬輛坦克,成為各國陸軍、海軍陸戰隊和空降兵的主要作戰武器。
坦克是具有強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機動性和堅固防護力的履帶式裝甲戰斗車輛。它是地面作戰的主要突擊兵器和裝甲兵的基本裝備,主要用於與敵方坦克和其它裝甲車輛作戰,也可以壓制、消滅反坦克武器,摧毀野戰工事,殲滅有生力量。

http://ke..com/view/15498.html

B. 坦克是誰發明的

坦克,英文tank的音譯,指裝有武器和旋轉炮塔的履帶式裝甲戰斗車輛。坦克具有火力、機動力和裝甲防護力相結合的特點,是矛和盾二者結合的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由於機槍一類速射兵器的大量使用,再加上戰場上塹壕縱橫,碉堡林立,使得陣地防禦戰術日臻完善,交戰雙方往往難以突破對方的防線,誰要主動進攻,誰就會遭到慘重的損失。面對這種情況,當時各國的軍事家們都迫切要求製造一種既能進攻,又能防守,還能運動的新式武器。

1916年9月15日,英法聯軍與德國在法國的索姆河一帶激戰。突然,英軍出動了十一輛鋼鐵製成的龐然大物,以每小時6公里的速度隆隆地向德軍陣地沖來,將德軍打得一敗塗地。這些配有槍炮的鋼鐵怪物,就是英國海軍大臣在海軍部秘密設立的「創制陸地巡洋艦委員會」研製成功的新式武器——坦克。

法國、英國、俄國以及美國等國家,都聲稱自己最先發明了坦克。如法國說,坦克的發明者是法國人列瓦肖爾大尉;美國說,是美國人沙法·惠洛克;俄國人則說俄國著名化學家門傑列耶夫的兒子化西里·德米特里耶維奇·門傑列耶夫。其實,舉世公認的最早的坦克,應當是英國1915年製造,於1916年在索姆河地區首次使用的「小威利」坦克(又名「母親」或「馬克I」)。

由於英國海軍部在試驗和製造坦克時為了保密,坦克的車體、底盤、炮塔等是在不同工廠製造的,所以大多數人以為這種車輛是為前線供水的,於是人們就給坦克起名為「水櫃」,漢語音譯讀做「坦克」。

坦克的研究成功,了卻了各國軍事家們製造一種能攻、能守、能運動的新式裝器的夙願。其實,這種集攻、防守、運動於一身的武器,並非從坦克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就有能攻、能防的戰車。後來,西晉時的馬隆製造有「偏廂車」,宋朝時的工匠製造過「萬全車」。雖然這些戰車是用畜力、人力作動力,用厚木板作防禦裝甲,用弓箭、刀槍或火炮做進攻武器,不能和現代坦克相提並論。但這些古代集攻擊、防護、運動於一體的武器,無疑給坦克的發明製造者以啟發。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講,「偏廂車」、「萬全車」,還有16世紀俄國出現過的一種活動戰車,是現代坦克的「祖先」。

C. 首次發明坦克的人是誰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交戰雙方為突破由塹壕、鐵絲網、機槍火力點組成的防禦陣地,打破陣地戰的僵局,迫切需要研製一種火力、機動、防護三者有機結合的新式武器。英國人E.D.斯文頓(又譯作特里頓)在一起意外中發現,如果在拖拉機上裝上火炮或機槍,它不就無敵了嗎?1914年10月,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歐洲戰場陷入了僵局。正在英國遠征部隊服役的斯溫頓中校提出,需要製造一種能夠在遍布鐵絲網的戰場上開辟道路、翻越壕溝並能摧毀和壓制機槍火力的裝甲車來打破西部前線的這種沉悶僵局。當時的英國陸軍對此毫無興趣,時任海軍大臣的丘吉爾卻如獲至寶,下令組建「陸地戰艦委員會」,親自領導「陸地戰艦」的研製工作。1915年2月,英國政府採納了E.D.斯溫頓的建議,利用汽車、拖拉機、槍炮製造和冶金技術,於1915年9月製成樣車進行了首次試驗獲得成功,樣車被稱為「小遊民」,全重18.289噸,裝甲厚度為6毫米,配有1挺7.7毫米「馬克沁」機槍和幾挺7.7毫米「劉易斯」機槍,發動機功率77.175千瓦,最大時速3.2千米,越壕1.2米,能通過0.3米高的障礙物。
1916年生產了「馬克」Ⅰ型坦克,外廓呈菱形,剛性懸掛,車體兩側履帶架上有突出的炮座,兩條履帶從頂上繞過車體,車後伸出一對轉向輪。該坦克乘員8人,有「雄性」和「雌性」兩種。「雄性」裝有2門57毫米火炮和4挺機槍,「雌性」僅裝5挺機槍。1916年9月15日,有48輛「馬克」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戰役,但因為各種原因只有18輛投入了戰斗。同時丘吉爾也為了不讓德國人察覺這樣新式武器,於是便以「水箱(tank)」這一海軍術語為這一個新式武器命名(關於「坦克」這一名稱的由來說法很多,有一說是坦克發明後,一個人嘲笑坦克像個大水箱(tank),誰想到這個名稱便以此傳來了;還有一說,是為了保密。總之,「坦克」這個名稱的由來有很多版本)。結果這一名稱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這個單詞的音譯。在1918年,法國也研製出了雷諾FT—17坦克,亦在一戰中立下戰功。

D. 坦克是誰發明的為什麼叫坦克

坦克是英文「TANK」的音譯。英文的原意是「水櫃」。1915年3月,英國的兩位海軍上版校設計出一種履帶式的「權陸地戰艦」,當時還沒有坦克這種稱呼,為了保密,這兩位上校就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水櫃」(英文TANK)。從此坦克這個名字就叫起來了。坦克從誕生到現在經歷了八十多年的發展,變成了一個十分龐大的家族。它也是重型機械化部隊必不可少的裝備。

巴基斯坦90式主戰坦克

E. 坦克的發明者是誰

世界上第一種坦克是英國人發明的,在索姆河戰役時,英軍投入19輛坦克版作戰,這是權坦克第一次在戰場上初露鋒芒,其發明者為英國的斯文頓上校,在受到拖拉機的影響,設計出一種武器,就是坦克,不過在當時被稱作機槍克服器,目的是想打破一戰西線的膠著狀態,迅速結束索姆河戰役。當時的海軍大臣溫斯頓邱吉爾(二戰時英國首相)專門撥海軍款項來研發這種陸軍武器。

F. 坦克是誰發明的

是英國的斯文頓,斯溫頓中校是世界宣傳史上傳單宣傳戰術的發明者,同時也是坦克的發明者。

乘車戰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早在夏代就有了從狩獵用的田車演變而來的馬拉戰車。但坦克的誕生,則是近代戰爭的要求和科學技術發展的結果。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軍隊在西線作戰中傷亡慘重。英國一些有識之士驚嘆地面戰血流成河,開始思考突破地面戰的新式武器裝備。斯文頓在一起意外中發現,如果在拖拉機上裝上火炮或機槍,似乎更有戰鬥力。1915年,英國政府採納斯文頓的建議試制了坦克的樣車。

從此各種系列的坦克陸續誕生,且功能殺傷力越來越強大,成為了現代陸上作戰的主要武器之一。

(6)坦克發明者是誰擴展閱讀:

在人類發展歷史上,科技的進步往往會最先投入到戰爭當中,各個時期的先進武器最能體現人類智慧的結晶。許多「靈光一現」的奇思妙想造就出偉大的武器。

英國的斯溫頓中校發明坦克的初衷,不過是需要製造一種能夠在遍布鐵絲網的戰場上開辟道路、翻越壕溝並能壓制敵方機槍的武器,卻不想20多年後,坦克成為主宰二戰的「戰爭之王」。

它外形酷似水櫃,所以英文叫TANK,也稱為「陸地戰艦」。坦克具有直射火力、越野能力和裝甲防護力的履帶式裝甲戰斗車輛,是陸地武器中其重要性唯一高於輪式裝甲車的存在,主要執行與對方坦克或其他裝甲車輛作戰,也可以壓制、消滅反坦克武器、摧毀工事、殲滅敵方陸上力量。

網路-斯溫頓中校

G. 坦克是誰發明的

英國的厄內斯特·斯溫頓,當年很多人都沒有看上他的發明和設想,唯獨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也就是後來二次大戰赫赫有名的三巨頭之一丘吉爾首相,他給予了斯溫頓支持,大遊民坦克首次出現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坦克投入實戰就是1916年8月一次大戰的索姆河戰役,當年同盟國德意志帝國頭一次見到這種行進自如可以輕易碾過鐵絲網和壕溝的龐然大物著實嚇退了幾十公里,但現代坦克(俄羅斯T14阿爾瑪塔和烏克蘭的霸王龍無人炮塔坦克先不談)的雛形是法國的雷諾坦克,為啥這么說?因為三代坦克和二次大戰坦克基本上都是駕駛室居前(駕駛員)戰斗室居中(炮塔炮長車長和裝填手後來的自動裝彈機)動力艙在最後(渦輪廢氣柴油機和燃氣輪機發動機)

H. 坦克是哪國發明的

英國。

1914年10月,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歐洲戰場陷入了僵局。正在英國遠征部隊服役的斯溫頓中校提出,他說,需要製造一種能夠在遍布鐵絲網的戰場上開辟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交戰雙方為突破由塹壕、鐵絲網、機槍火力點組成的防禦陣地,打破陣地戰的僵局,迫切需要研製一種火力、越野、防護三者有機結合的新式武器。

1915年2月,英國政府採納了E.D.斯溫頓的建議,如果在拖拉機上裝上火炮或機槍,它不就無敵了嗎? 翻越壕溝並能摧毀和壓制機槍火力的裝甲車來打破西部前線的這種沉悶僵局。當時的英國陸軍對此毫無興趣,時任海軍大臣的丘吉爾卻如獲至寶,下令組建「陸地戰艦委員會」,親自領導「陸地戰艦」的研製工作。

利用汽車、拖拉機、槍炮製造和冶金技術,於1915年9月製成樣車進行了首次試驗獲得成功,樣車被稱為「小遊民」,全重18.289噸,裝甲厚度為6毫米,配有1挺7.7毫米馬克沁重機槍和幾挺7.7毫米「劉易斯」重機槍,發動機功率77.175千瓦,最大時速3.2千米,越壕1.2米,能通過0.3米高的障礙物。但在處理越野和防護性能的關繫上,反映了設計思想的差異。

(8)坦克發明者是誰擴展閱讀:

火力、越野力和防護力是現代坦克戰鬥力的三大要素。火力的強弱主要取決於坦克的觀瞄系統、火炮威力和彈葯的威力。現代坦克一般採用先進的計算機、紅外、微光、夜視、熱成像等設備對目標進行觀察、瞄準和射擊。

坦克炮可以發射穿甲、破甲、碎甲和榴彈等多種類型的炮彈,還可發射炮射導彈。不同類型的穿甲彈對目標的破壞程度有所不同,一般在2000米距離上能夠穿透400毫米厚的裝甲,在1000米距離上可穿透660毫米厚的裝甲,破甲厚度可達700毫米。2000米原地對固定目標射擊可達80%,1500米行進間對活動目標射擊能達到60%以上。

如果再配合使用激光半主動制導炮彈,命中精度還會大大提高。不難看出,坦克炮的命中精度和導彈相差不大,且穿甲彈、破甲彈和碎甲彈的威力大大優於導彈,所以各國主戰坦克仍以火炮為主要攻擊武器。按能量傳遞形式,可分為機械傳動裝置、液體傳動裝置和電力傳動裝置三類。

I. 坦克是誰發明的

坦克是一位名叫E•D斯文頓的英國隨軍記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發明的。在戰爭版中,他看到一批批英軍由權於沒有防護設施而在進攻中死去,突然想到可給拖拉機穿上厚厚的鋼甲外衣,使它既不怕機槍和炮火的射擊,又能進攻敵人陣地。他建議將一種「霍爾特」型履帶式拖拉機改裝成戰車,投入戰場。

J. 誰發明的坦克

坦克,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產物,坦克的出現,再次改變了戰爭的格局,讓集群沖鋒再次登上了歷史舞台,那究竟是哪個國家發明了坦克呢,當初發明坦克的初衷又是什麼,發明了坦克為什麼不會正確使用,而是讓其他國家搶先突破,成就了一代狂魔希特勒。

德國「閃電戰」因此成名,可憐的英國和法國軍隊只是裝配了少量的坦克,在二戰初期,吃了大虧。

閱讀全文

與坦克發明者是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