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粵語歌曲是誰發明的

粵語歌曲是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0-12-26 00:13:01

⑴ 粵語是誰發明的什麼時候發明出來的

語言不是發明的,也沒有誰能發明語言........而是形成 粵語是唯一一種發源於廣東地區的漢語語言,也是在廣東省佔有主流地位的語言,故又稱廣東話,通行於廣東大部分地區和廣西東南部。使用人口約占漢族總人口的5%。 粵語以廣州話為代表,為漢語七大方言中語言現象較為復雜、保留古音特點和古詞語較多、內部分歧較小的一個方言。可說是保存著我國最早的「普通話」。 語言分類學定義 粵語,俗稱廣東話、白話,英文叫Cantonese,漢藏語系分支語言之一,為中國地區方言之中3種達到語言等級的方言,另外:閩南話(min),客家話(hakka),。 地位爭議:語言?方言 語言學家一般認為,若兩種話語間不能直接通話,則這兩種話語可定義為兩種不同的語言;若兩者間有或大或小的差別,但可以直接通話,則兩者可定義為同一種語言的兩種不同方言。根據這一分類標准,粵語跟普通話基本無法通話,應分別歸類為兩種不同的語言。
不過,亦有認為(尤其受政治影響者),這並非語言分類的唯一標准,如挪威語、瑞典語、丹麥語雖然可以通話,卻列為三個不同的(政治)語言;並且粵語也與漢語其他方言同具有書寫文字和使用族群的統一性,這也與西方拼音語言存在很大的差異。粵語雖可自行書寫,並不一定得以普通話/國語方式書寫,比如港刊港報就經常以粵語直接書寫,但書寫所用仍為漢字,這與普通話及其他漢語方言一樣,且大體文意與普通話亦可相通,二者本來就是同樣源流產生的現代漢語分支,而不是各自獨立的語言。漢語自有其獨特的語言標准,不能用西方語言的分類方式簡單劃分。已於2009年被聯合國定為語言,代號ctn 形成和來源 論粵語的形成地,首先要弄清粵語從何而來。來源於古代華夏的語言,即雅言。現在的粵語影響力甚廣,許多電視劇都加入了不少粵語的幽默情節,如《武林外傳》
雅言的基礎是以黃帝為首的華夏部落聯盟使用的原始華夏語。到了周朝,便發展成為中原一帶的民族共同語,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普通話」。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方言不同,而官方交往,文人講學,祭祀活動,都使用雅言。孔子就說過:「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早期粵語中心不在廣州而在廣信之理論 粵語在分布上的突出特點,是沿江分布。它以西江中部為中心,分四條渠道向東、西、南擴展。第一條渠道是西江——珠江,即沿西江向東至番禺(廣州)一帶。包括廣西梧州和廣東肇慶、佛山、廣州、中山、珠海、東莞、深圳等市,以及香港、

⑵ 香港人說的粵語是誰發明的

香港話和廣州話並沒有本質上的分別,甚至乎口音,不是細心的人都聽不出來。香港人當初是跟廣州人學會了 「 廣府話 」 ,但在學的過程中,或許是由於其本身文化底蘊不足、不能夠全面正確理解中國文化吧,所以造成了讀音方面的一些錯誤。最明顯的例子是沒有明白漢字中的一字多音讀法。例如 「 大使 」 的 「 使 」 字,在這里是讀 XI ,而在說 「 使用 」 時, 「 使 」 字應該讀作 SEI 。香港人沒有明白這一點,一概全部讀作 XI ,成為了廣州人的笑柄。再如 「 錢 」 和 「 元 」 ,廣州人講作 「 文 」 。 「 幾多文 」 就是 「 多少錢 」 的意思。 「 一文 」 則是 「 一元 」 。 「 文 」 平時是讀 MEN 的第三聲,但在作 「 錢 」 , 「 元 」 用時是讀第四聲。這一點香港人也沒有明白,在講到 「 元 」 時,他們找不到合適的字來表達,就借用了同讀 MEN 第四聲的 「 蚊 」 來寫。可悲的是現時廣州的年輕人,受香港雜志的影響,也把 「 文 」 寫作 「 蚊 」 。於是廣州周街做生意的店鋪就掛出了 「 蛋撻一蚊兩只 」 , 「 本店清貨一律 10 蚊 」 的廣告,令外地初到廣州的人看了忍俊不禁。香港話的另一個特徵,就是它借用了相當多的外來詞,特別是英語。如 CHEAP , IN , OUT 等,通過香港媒體傳播,已進入廣州年輕人的日常用語中。近年來隨著日韓潮的興起,一些日語詞也開始被香港話借用,打破過去英語一統天下的局面,如把 「 電影 」 講成 「 映畫 」 , 「 電影上映 」 講為 「 上畫 」 , 「 盜竊 」 講為 「 高買 」 等。語言隨著時代在變,香港話近年出現的一個變化趨勢,還在於把讀音為 NG 開頭的字一律去掉那個輔音,如把我( ngo )讀作 O ,牛( ngow )讀作 OW 。這樣講起來就更柔和。由於曾一起和香港人共事,加上電視的影響,現在一般我在說到上述詞時,也是把那個 NG 音去掉。確實這樣聽起來是要洋氣、柔和一些。

追溯到粵語的起源,我沒有查過相關史料,但據一般說法,為宋代時期中原一帶居民逃難來到當時尚屬蠻荒之地的嶺南,與祖居於此的越族人雜居後混合產生出的一種語言。所以在現代粵語中,明顯可見古漢語的痕跡。如粵人把 「 沒有 」 講作 「 無 」 ,他(她)講作 「 佢 」 ,節省講作 「 慳 」 等,這都是古漢語的用法( 「 慳 」 本意為吝嗇,後引申出節省的意思。如:慳錢 —— 宋代指質料薄劣的錢幣。現代粵語意思是節約錢)。至於粵語是一種語言抑或方言的一種,多方一直有激烈爭論。就我個人而言,我支持粵語是一種語言、而非方言的說法。我非語言學家,在這里舉不出確鑿的證據來證明粵語為一種語言。而且語言和方言的具體劃分界限,我想學術界也未必有一個很准確的標准。我僅僅是憑我的個人感覺,來論證粵語是語言、非方言的說法。

⑶ 到底是四川話一票之差落選普通話還是粵語

沒這回事。 而且,粵語或洛陽話、陝西話 等一票之差 成為國語或普通話 的說法也是假的。

普通話之所以是官方語言,是因為明清兩代官話已經形成,全國各地基本認同,粵語又稱白話,是兩廣地區以廣州話為主體的方言,在兩廣地區除了粵語還有壯語、潮汕話、客家話,而除了兩廣地區有一定人使用,其它各省沒有一個用粵語的,所以就算強行使用,也會遭到大家反對。四川話,又稱巴蜀方言,屬漢語西南官話。現今四川話形成於清朝康熙年間的「湖廣填四川」的大移民運動時期,是由明之前流行於四川地區的蜀語和來自湖廣、廣東、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漸演變融合而形成的。因為使用的人少,就算強行通過也很難普及下去。

其次,這個一票之差很有意思,我搜索了一下,這個一票之差成為國語的方言還有好多,有洛陽話、西安話、四川話、湖南話、武漢話、江東話……提這種說法,更多是出於一種地域的自豪感。

(3)粵語歌曲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普通話(Standard Mandarin/Putonghua)是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現代標准漢語

清末已出現「普通話」一詞,清廷1909年規定北京官話為「國語」,民國時期多次制定國語讀音,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規定國家通用語言為普通話。

1932年經國民政府教育部頒布《國音常用字匯》後,確定國語標准;新中國成立後1953年以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為普通話標准音的主要採集地,制定標准後於1955年向全國推廣。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立了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參考資料普通話_網路


⑷ 廣東話是誰發明的為什麼粵語又叫廣東話

粵字代表廣東,所以稱為廣東話或粵語。至於粵語是誰發明的,很難找到/粵語源於古百越語,在黃帝時代就出現了。別人也說粵語也稱雅言,雅言的基礎是以黃帝為首的華夏部落聯盟使用的原始華夏語
滿意請採納

⑸ 粵語文字是誰發明的

根本不存在什麼"粵語文字".為什麼不喜歡「點解」?「何解」?

什麼叫"發明"?「點解」兩個漢字自古版就有,先人傳下來的權,你還不如問「為什麼」是誰"發明"的,在古代「為什麼」其實是個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俗語,書面語根本就沒有「為什麼」這個詞.「為什麼」和「點解」只是用詞和說法不同而已.

古代書面語和口語是不一樣的,你上中學時學的「文言文」其實就是古代的書面語,到了近代,興起白話文運動,主張書面語和口語統一,也就是說什麼話就寫什麼字,廢止了「文言文」,以北方話為基礎來規范現代漢語,「為什麼」,「這么」,「那麼」一類的口語用詞才被引入到現代漢語書面語里.

因為你看到現代漢語書面語里有「為什麼」所以你才覺得「為什麼」一詞似乎很雅,因為粵語是方言,沒有自己的書面語,而是直接套用以北方話為基礎的現代漢語,由於在現代漢語書面語里沒有「點解」一詞,所以你才會覺得「點解」一詞不入流.

至於那些「咁」,「唧」,之類的字只不過是約定俗成的「借音字」,也就是只存在於口語當中沒有文字,為了要書寫出來而借用的同音字,不算什麼「發明」.

⑹ 粵語是誰發明的

對啊```無論什麼語言都是經過人的交流而產生的 並不是哪個人發明的

⑺ 壯族文字和粵語文字藏族文字…它們各是哪個時代誰發明的越南話什麼由來泰國字剽竊阿拉伯文的吧

: 壯族來的文字是壯語,壯語是壯族人使自用的一種語言。壯族有自己的古文字,即古壯文又稱(方塊壯字),從中國的唐代(7世紀)就。
最近網上很火的藏族妹子挑戰粵語版《喜歡你》
記載吐蕃(今藏族)「無文字,刻木結繩以為約。徵兵用金箭,寇至舉烽。」《五代會要》也記載「契丹本無文記,惟刻木為信」。可見信木等在一個民族的文字發明以前。
2019年5月22日 -
所謂原始漢語,應該指的是史前時期的漢語,也就是文字發明之前漢語的音系。文字發明... 粵語、客家語等。但是漢語是一種特殊的語言,無論你稱。

⑻ 求一首粵語歌,歌詞大意是為了薪水一萬塊,貳萬塊,三萬塊,忙個不停的意思!

曲名:邊一個發來明了返工 歌手源:My Little Airport

邊一個發明了返工
我要給佢米田共
邊一個發明了返工
返到我愈嚟愈窮
為了薪金一萬元
令每天都沒了沒完
一萬元一萬元一萬元
靈魂賣給了大財團
邊一個發明了返工
以為自己好有用
邊一個發明了返工
阻礙我藝術發展重重
到了薪金兩萬元
我的青春就快用完
兩萬元兩萬元兩萬元
我有更多事沒法做完
我渴望有一個平原
沒有政府沒有治權
這平原這平原這平原
有好多個美女舞蹈團
邊一個發明了返工
唔系八婆就系八公
邊一個發明了返工
返工喺度玩接龍
到了薪金三萬元
我都應該唔會有三萬元
三萬元三萬元三萬元
三萬元啲人通常都有啲串
我渴望這一個平原
畢業之後啲同學見唔完
見面唔會講買股票 買車
結婚 生仔 買樓 買船

⑼ 廣州話粵語是誰發明的

但據一般說法,為宋代時期中原一帶居民逃難來到當時尚屬蠻荒之地的嶺南,與祖居於此的越族人雜居後混合產生出的一種語言。所以在現代粵語中,明顯可見古漢語的痕跡。

⑽ 粵語「邊一個發明了返工」是什麼意思

「邊一個」:哪一個
「返工」:上班
「邊一個發明了返工」:哪一個(是誰)發明了上班

閱讀全文

與粵語歌曲是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