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哪個發明了火葯

哪個發明了火葯

發布時間:2020-12-25 23:44:50

『壹』 中國的火葯是在哪個朝代發明的、

中國是最早發明火葯的國家,隋代時,誕生了硝石、硫磺和木炭三元體系火葯。黑色火葯在唐代(9世紀末)時候正式出現。火葯是由古代煉丹家發明的,從戰國至漢初,帝王貴族們沉醉做神仙並長生不老的幻想,驅使一些方士與道士煉"仙丹",在煉制過程中逐漸發明了火葯的配方。

古代煉丹唐代煉丹家於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首創了硫磺伏火法,用硫磺、硝石,研成粉末,再加皂角子(含炭素)。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又創狀火磯法,用硝石、硫磺及馬兜鈴(含炭素)一起燒煉。這兩種配方,都是把三種葯料混合起來,已經初步具備火葯所含的成分。

而是在宋代諸軍馬戲的雜技演出,以及木偶戲中的煙火雜技 ——葯發傀儡。宋代演出「抱鑼」、「硬鬼」、「啞藝劇」等雜技節目,都運用剛剛興起的火葯製品「爆仗」和「吐火」等,以製造神秘氣氛。宋人同時也以火葯表演幻術,如噴出煙火雲霧以遁人、變物等,以收神奇迷離之效。

(1)哪個發明了火葯擴展閱讀

火葯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葯又被稱為黑火葯。是在適當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進行迅速而有規律的燃燒,同時生成大量高溫燃氣的物質。

在軍事上主要用作槍彈、炮彈的發射葯和火箭、導彈的推進劑及其他驅動裝置的能源,是彈葯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成就。火葯是以其殺傷力和震懾力,帶給人類消停戰事、安全防衛的作用,成為了人類文明重要發明之一。

『貳』 火葯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火葯是誰發明的

有研究指出火葯始見於秦朝(公元前221~206年), 但是因為文獻不足以及當時只是因為煉丹時偶爾做出的副產品/失敗作, 並沒有制式紀錄製作方法. 其中一種相傳最初火葯紀錄原因, 則為煉丹術文獻中的記載, 警告千萬不可混和一些指定物品, 不然就會引起爆炸. 可是現在可追尋的文獻中, 亦可看出當時的混合物混有多種不能燃燒的材料, 甚至有混進人類精液. 亦有推測火葯始用於方便點火.

一直到19世紀為止, 火葯都是唯一知道存在的推進燃料以及炸葯. 火葯一般被中國人認為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西方國家並沒有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一說, 但是多承認火葯為中國最先發明並使用. 一般認為11世紀宋朝時, 中國開始把其使用為戰爭工具, 以火箭和投石機搭載的炸彈形式出現. 最早可追尋的紀錄為1259年, 竹枝被使用來發射瓦土彈頭. 此類火箭大都只是驚嚇作用, 並不實際構成巨大威脅. 倒是初期火葯有不少有毒混合物, 例如汞和砷, 因此可以被視為一種化學武器. 現時找到最古早的金屬制大炮約製作於1323年. 但是元朝(1279~1368)之前的蒙古人有使用大炮來對抗當時的俄羅斯人, 當時歐洲的Roger Bacon於1248年就有記載於其著作中. 歐洲方面, 最早有大炮的紀錄則為1313年於比利時根特市出口的大炮. 而於14世紀中期, 不論是歐洲還是中國的文獻也有非常多的大炮使用紀錄. 不過, 是歐洲人先發現, 其實火葯中只有三種成份是有用的, 亦是最先明白主要有效成份為硝酸鉀(KNO3).

不過, 不論是中國還是歐洲, 製作火葯兵器的最大問題, 還是難以生產能夠承受火葯爆炸力的炮管/槍管. 所以歐洲亦有傳說中國只使用火葯來作煙花和炮仗. 不過13, 14世紀以後, 中國還是有大量使用大炮和火箭. 例如北京的矮厚城牆, 作用就是用來防禦炮擊的. 而明朝(公元1368~1644年)的首都亦在1421年由南京移往北京, 相傳就是因為南京附近的山脈都是極佳的侵入者對南京炮擊地點.

火葯以及槍炮的起源一直極有爭議性, 因為很多中國的現存文獻都是在17世紀左右的抄本而非初時的正本. 而中國的火葯兵器發展在和歐洲商人有接觸以前, 亦不能脫離原始階段. 根據日本的紀錄表示, 在葡萄牙人在1543年於種子島登陸(或應說是撞船意外)前, 日本並沒有(或已失傳)手持的火葯兵器. 而元朝大量使用火葯兵器似乎就是使火葯兵器興起的原因, 不過之間還是有一段時間使用舊式的攻城兵器如投石機.

而在歐洲, 15~17世紀則是火葯兵器獲得大量發展的時代. 因為治金術的進步, 使得手持的火葯兵器如火槍成為可能. 而火炮的技術亦漸漸的超越了由中國傳入的技術. 這些火炮技術則在後來由耶穌會的傳教士傳回至中國, 而這些傳教士亦被當時(明末清初)的皇帝任命為製作大炮的負責人.

於19世紀中後期, 因為發明了無煙火葯, 硝酸甘油以及硝酸繊維(硝酸綿)等炸葯, 而使得火葯被這些炸葯所取代.

『叄』 火葯是誰發明的

關於火葯的發明情況:
火葯到底什麼時候發明的

有研究指出火葯始見於秦朝(公元前221~206年),但是因為文獻不足以及當時只是因為煉丹時偶爾做出的副產品/失敗作,並沒有制式紀錄製作方法。其中一種相傳最初火葯紀錄原因,則為煉丹術文獻中的記載,警告千萬不可混和一些指定物品,不然就會引起爆炸。可是現在可追尋的文獻中,亦可看出當時的混合物混有多種不能燃燒的材料,甚至有混進人類精液。亦有推測火葯始用於方便點火。

一般認為11世紀宋朝時,中國開始把其使用為戰爭工具,以火箭和投石機搭載的炸彈形式出現。最早可追尋的紀錄為1259年,竹枝被使用來發射瓦土彈頭。此類火箭大都只是驚嚇作用,並不實際構成巨大威脅。倒是初期火葯有不少有毒混合物,例如汞和砷,因此可以被視為一種化學武器。

火葯是誰發明的

火葯是中國古代煉丹家在煉丹過程中發明的。我國古代著名的煉丹家葛洪等,都曾在洛陽長期逗留過,還有偉大的醫葯學家孫思邈生活在隋代和唐代早期,京兆華原(今陝西省耀縣)人。而且他博涉經史百家學術,通達道經佛典,總結了唐以前的臨床攻理論,收集方葯、針炙等內容,編著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書,在醫學上有較大貢獻,被後世尊為"葯王"。

他不僅是偉大的醫葯學家,而且是著名的煉丹家,自號"孫真人"。他是總結以前煉丹家經驗基礎上收集河洛地區和關中地區煉丹家的配方,最後提出硫磺伏火法這種較為管用的配方。總之,火葯的發明與傳播,和孫思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肆』 孫思邈發明火葯的時候哪個皇帝在位

1、火葯不能說是孫思邈發明的,火葯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的煉丹術,後在隋朝被真正發明,在唐朝被用於軍事。

2、生於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卒於唐高宗永淳元年(682),享年101歲。

3、所以孫思邈經歷了隋文帝、隋煬帝、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五個皇帝。

4、在煉丹生涯中,記錄了硫黃伏火法,是我國早期火葯配方,在火葯發明上有突出貢獻,但並非是其發明。

(4)哪個發明了火葯擴展閱讀:

孫思邈的醫學思想和學術成就主要反映在九個方面。

第一、發展了張仲景的傷寒論學說,改六經辯證為按方劑主治及臨床表現相結合的分類診斷方法,使理論更切合實際。

第二、集唐以前醫方之大成,收載醫方6500多個,無論是經方、古方、俗說單方均系統整理,大多注以出處。

第三、診斷學上把對疾病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水平,突出反映在消渴、霍亂、附骨疽、惡疾大風、雀目、癭瘤等病的描述和治療上。

第四、治療學上創用了新的醫療技術。如下頜關節脫臼手法整復術、蔥葉導尿術、食管異物剔除術、自家血膿接種以防治癤病等。

第五、在葯物學上,重視地道葯材以及葯物的種植採集、炮製和貯藏,並在葯物七品分類基礎上按葯物功用分為65章,以總攝眾病,便於醫生處方用葯。

第六、重視婦幼保健,強調婦幼設立專科的意義,為小兒、婦產建立專科創立了條件。

第七、豐富了養生長壽理論,講求衛生,反對服石,提倡吐故納新,動靜結合,並輔以食治、勞動,使養生學和老年病防治相結合。

第八、在針灸方面繪制彩色三人明堂圖,創孔穴主對法,提倡阿是穴及同身寸法,對針灸發展有促進作用。

第九、在煉丹生涯中,記錄了硫黃伏火法,是我國早期火葯配方,在火葯發明上有突出貢獻。

『伍』 誰發明了火葯,是哪個朝代的人

火葯,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在歷史的長河裡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顧名思義,可由火花、火焰等引起劇烈燃燒的葯劑。據《范子葉然》的記載,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於民間民生應用,范子計然說「硝石出隴道」。

火葯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是在適當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進行迅速而有規律的燃燒,同時生成大量高溫燃氣的物質。在軍事上主要用作槍彈、炮彈的發射葯和火箭、導彈的推進劑及其他驅動裝置的能源,是彈葯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成就。火葯是以其殺傷力和震懾力,帶給人類消停戰事、安全防衛的作用,成為了人類文明重要發明之一。

火葯到底哪個發明的

有研究指出火葯始見於秦朝(公元前221~206年),但是因為文獻不足以及當時只是因為煉丹時偶爾做出的副產品/失敗作,並沒有制式紀錄製作方法。其中一種相傳最初火葯紀錄原因,則為煉丹術文獻中的記載,警告千萬不可混和一些指定物品,不然就會引起爆炸。可是現在可追尋的文獻中,亦可看出當時的混合物混有多種不能燃燒的材料,甚至有混進人類精液。亦有推測火葯始用於方便點火。

一般認為11世紀宋朝時,中國開始把其使用為戰爭工具,以火箭和投石機搭載的炸彈形式出現。最早可追尋的紀錄為1259年,竹枝被使用來發射瓦土彈頭。此類火箭大都只是驚嚇作用,並不實際構成巨大威脅。倒是初期火葯有不少有毒混合物,例如汞和砷,因此可以被視為一種化學武器。

火葯是誰發明的

火葯是中國古代煉丹家在煉丹過程中發明的。我國古代著名的煉丹家葛洪等,都曾在洛陽長期逗留過,還有偉大的醫葯學家孫思邈生活在隋代和唐代早期,京兆華原(今陝西省耀縣)人。而且他博涉經史百家學術,通達道經佛典,總結了唐以前的臨床攻理論,收集方葯、針炙等內容,編著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書,在醫學上有較大貢獻,被後世尊為"葯王"。

他不僅是偉大的醫葯學家,而且是著名的煉丹家,自號"孫真人"。他是總結以前煉丹家經驗基礎上收集河洛地區和關中地區煉丹家的配方,最後提出硫磺伏火法這種較為管用的配方。總之,火葯的發明與傳播,和孫思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綜上所述,火葯源於春秋,興於唐宋,由孫思邈煉丹而來。

『陸』 火葯是誰發明的是誰先吶哪個國家發明的火葯是怎麼做的

中國的火葯推進了世界歷史的進程。恩格斯曾高度評價了中國在火葯發明中的作內用:「現在已經毫無容疑義地證實了,火葯是從中國經過印度傳給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葯武器一道經過西班牙傳入歐洲。」火葯動搖了西歐的封建統治,昔日靠冷兵器耀武揚威的騎士階層日漸衰落了!火葯的發明大大的推進了歷史發展的進程,是歐洲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的重要支柱之一。

『柒』 火葯是哪個朝代發明的

火葯據傳由晉朝葛洪發明,火葯的研究開始於古代道家煉丹術,古人為求長生不老而煉制丹葯,煉丹術的目的和動機都是荒謬和可笑的,但它的實驗方法還是有可取之處,最後導致了火葯的發明。

恩格斯高度評價了中國在火葯發明中的首創作用:「現在已經毫無疑義地證實了,火葯是從中國經過印度傳給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葯武器一道經過西班牙傳入歐洲。」

雖然在中世紀漫長歲月里發出燦爛的科技之光,卻未能產生近代科學和近代社會,而是從16世紀明中葉起在火葯、火器等方面停滯不前、缺乏創新,明顯落後於歐洲,於是又從歐洲引進佛朗機、鳥銃及紅夷大炮等火器。

入清以後,火器技術起起伏伏,與歐洲再次拉大差距,以致清末遭西方列強侵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飽受列強欺凌。在蹉跎了三個世紀後,中華民族又重新覺醒與崛起,經艱苦努力,已建設成為世界上經濟與軍事方面的一流強國。

(7)哪個發明了火葯擴展閱讀

13世紀由於蒙古大軍在東西方國家的遠征,使中國火葯、火器技術傳到亞、歐一些國家。歐洲14世紀早期火銃、火炮和火箭都是按中國同類火器的樣式仿製的,硝石也是按中國古法採集、提純,並與硫黃、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碾碎,製成固體火葯。

由於歐洲人早年對從中國引進火葯、火器技術的過程對中、歐火葯史比較研究做得不夠,致使17世紀英國人弗朗西斯•培根等學者將其稱為「來歷不明的發明」。

通過19—20世紀以來東西方專家的潛心研究,才真正找到阿拉伯世界和基督教文明區火葯知識的最初來源地是東亞的中國,這在今天已成定論。

『捌』 火葯是哪個朝代發明的

火葯發明於隋唐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葯的研究開始於古代道家煉丹內術,古人為求長生不老而煉容制丹葯,煉丹術的目的和動機都是荒謬和可笑的,但它的實驗方法還是有可取之處,最後導致了火葯的發明。
《太平廣記》中有一個故事,說的是隋朝初年,有一個叫杜春子的人去拜訪一位煉丹老人。當晚住在那裡。半夜杜春子夢中驚醒,看見煉丹爐內有「紫煙穿屋上」,頓時屋子燃燒起來。這可能是煉丹家配置易燃葯物時疏忽而引起火災。還有一本名叫《真元妙道要略》的煉丹書也談到用硫磺、硝石、雄黃和蜜一起煉丹失火的事,火把人的臉和手燒壞了,還直沖屋頂,把房子也燒了。書中告戒煉丹者要防止這類事故發生。這說明唐代的煉丹者已經掌握了一個很重要的經驗,就是硫、硝、碳三種物質可以構成一種極易燃燒的葯,這種葯被稱為「著火的葯」,即火葯。由於火葯的發明來自製丹配葯的過程中,在火葯發明之後,曾被當做葯類。

『玖』 什麼時候發明了火葯(最早)

火葯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的煉丹術,後在隋朝被真正發明,在唐朝被用於軍事。

火葯的最初使用並非在軍事上,而是在宋代諸軍馬戲的雜技演出,以及木偶戲中的煙火雜技 ——葯發傀儡。宋代演出「抱鑼」、「硬鬼」、「啞藝劇」等雜技節目,都運用剛剛興起的火葯製品「爆仗」和「吐火」等,以製造神秘氣氛。宋人同時也以火葯表演幻術,如噴出煙火雲霧以遁人、變物等,以收神奇迷離之效。

唐代煉丹家於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首創了硫磺伏火法,用硫磺、硝石,研成粉末,再加皂角子(含炭素)。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又創狀火磯法,用硝石、硫磺及馬兜鈴(含炭素)一起燒煉。這兩種配方,都是把三種葯料混合起來,已經初步具備火葯所含的成分。

火葯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是在適當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進行迅速而有規律的燃燒,同時生成大量高溫燃氣的物質。在軍事上主要用作槍彈、炮彈的發射葯和火箭、導彈的推進劑及其他驅動裝置的能源,是彈葯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成就。火葯是以其殺傷力和震懾力,帶給人類消停戰事、安全防衛的作用,成為了人類文明重要發明之一。

(9)哪個發明了火葯擴展閱讀

黑火葯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黑火葯是在適當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進行迅速而有規律的燃燒,同時生成大量高溫燃氣的物質。

在軍事上主要用作槍彈、炮彈的發射葯和火箭的推進劑及其他驅動裝置的能源,是彈葯的重要組成部分.火葯最初主要用於醫葯,這從其命名的"葯"字即可見一斑,後來火葯傳至歐洲才用於軍事。

中國是最早發明火葯的國家,黑色火葯在晚唐(9世紀末)時候正式出現。火葯是由古代煉丹家發明的,從戰國至漢初,帝王貴族們沉醉於神仙長生不老的幻想,驅使一些方士道士煉「仙丹」,在煉制過程中逐漸發明了火葯的配方。

一個由30多位文物界、勘探界專家組成的「中國古代火葯原料科學考察探險隊」日前結束在四川綿陽江油市老君山的考察。專家們宣布,他們發現了迄今為止我國規模最大的火葯原料——硝的開采提煉基地,而這一發現將有助於揭開中國火葯發明的千古之謎。

據史書記載,我國古代的煉丹家在長期的煉制丹葯過程中,發現硝、硫磺和木炭的混合物能夠燃燒爆炸,由此誕生了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葯。公元808年,唐朝煉丹家清虛子撰寫了《太上聖祖金丹秘訣》,其中的「伏火礬法」是世界上關於火葯的最早文字記載,中國學術界由此認為火葯的發明不遲於

11月底,由四川省川西北地質工程勘察院、北京華城九洲文化研究所、四川省綿陽市文物局等單位組成的「中國古代火葯原料科學考察探險隊」,對老君山進行了為期5天的實地考察。發現老君山地區有朝陽洞、天雨洞、高官洞等十幾個人工開鑿的山洞,其洞深在數百米至近十公里不等。

考察隊在朝陽洞等山洞中,發現了排列有序的用來生產的硝池,以及堆積如山的下腳料、廢棄物和生活用的灶台等。其中煙子洞寬約60米,高達50米,在長約1公里的山洞內,人為形成了4處數百平方米的工作面,每個工作 面均有幾個硝池和大大小小的灶台,洞內還散落著大量破碎的明朝以前的瓷器。

專家們通過對老君山周邊環境及文化的考察,發現重華鎮物產有限,交通不便,卻匯集了江西、廣東、福建、湖北、湖南、陝西、浙江等省的會館,有的會館至今保存完好。專家們一致認為,極有可能是經營硝的各省客商雲集在這里,並建起了各省的會館。在這些會館的旁邊,至今還有一條名為「火炮街」的古街,當地居民說這條街古代是經營火葯原料和爆竹的。

專家們還認為,四川是中國本土教道教的發祥地,兩漢前後道教煉丹盛行,火葯又是道教的發明,而老君山的深山密林中至今有宋代修建的4座道教教觀,這其中一定有必然的聯系。而作為火葯基本原料的硝、木炭、硫磺,在當地也都一應俱全,具備了火葯生產的基本條件。

徐向東稱,國家文物局專家組組長羅哲文在看了探險隊的文字考察報告和照片後,認為「這是一個重大發現,能找到火葯發明的物證的話,太令人振奮了」。國家文物局文研所所長榮大為同樣認為「這是重大發現,意義深遠,一定要做好保護工作」。如果經過進一步考察論證,老君山就是中國火葯的發明地,

並且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火葯原料開采地,那將是中國和全世界考古界的最為重大的發現之一。

在經過一段探索後,火 葯開始被實際應用。火葯的最初使用並非在軍事上,而是在宋代諸軍馬戲的雜技演出,以及木偶戲中的煙火雜技 ——「葯發傀儡」宋代演出「抱鑼」、「硬鬼」、「啞藝劇」等雜技節目,都運用剛剛興起的火葯製品「爆仗」和「吐火」等,以製造神秘氣氛。

宋人同時也以火葯表演幻術,如噴出煙火雲霧以遁人、變物等,以收神奇迷離之效!火葯被引入醫學,成為葯物,用於治療瘡癬,以及殺蟲、 辟濕氣瘟疫。

大約在10世紀初的唐代末年,火葯開始在戰 爭中使用。火葯被引入軍事,成為具有具大威力的新型武器,並引起了戰略 、戰術、軍事科技的重大變革。初期的火葯武器,爆炸性能不佳,主要是用來縱火。隨著工藝的改 進,火葯的爆炸性能加強,新型的火器亦不斷出現。抗戰中,中共軍隊還使用過黑火葯武器打仗

宋時,火葯在軍事上更得到了廣泛使用,北宋為了抵抗遼 西夏和金的野蠻進攻,很重視火葯和火葯武器的試驗和生產,1000年(宋真宗咸平三年)和1002年(咸平五年),神衛水軍隊長唐福和冀州團練使石普,曾先後分別在皇宮里作了火箭,火球等新式火葯武器,受到真宗的嘉獎。

從此,火葯成為宋軍必備裝備,後來北宋政府在首都汴梁建立了火葯作坊,是專門製造火葯和火器的官營手工業作坊(也就是「廣備攻城作」)其「日出弩火葯箭七千支 ,弓火葯箭一萬支 ,蒺藜炮(內裝有帶刺鐵片的火葯包)三千支 皮火炮二萬支」。

1044年,曾公亮著有《武經總要》, 裡面記錄了 三種火葯配方及多種火葯武器 並配有插圖 這是世上最早的熱兵器製作工藝流程記載至南宋時 ,火葯武器技術愈發先進, 陳規守德安(湖北安陸)曾經使用火槍沖鋒。

至南宋中晚期又出現了突火槍 技術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發明了有深遠影響的管形火器 竹筒改為鐵管或銅管 則子窠用鐵塊等物質製成(類似子彈) 然後火葯利用爆破的張力把推子窠出去 ,這是後來步槍和子彈的雛形. 當然有槍必然有炮, 爆破原理是一樣的 ,宋滅南唐 ,奪金陵時就使用了火炮 ,也使用中國象棋中有了炮這一棋子(參見) 這使得宋成為史上最早使用"熱兵器"的國家。

『拾』 火葯是誰發明的

唐高宗,唐代煉丹家於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首創了硫磺伏火法,用硫磺、硝石,研成粉末,再加皂角子(含炭素)。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又創狀火磯法,用硝石、硫磺及馬兜鈴(含炭素)一起燒煉。這兩種配方,都是把三種葯料混合起來,已經初步具備火葯所含的成分。

火葯的最初使用並非在軍事上,而是在宋代諸軍馬戲的雜技演出,以及木偶戲中的煙火雜技 ——葯發傀儡。中國發明了火葯首先運用於製造煙火,不久後就將其運用與軍事,並發明了世界第一根火箭。大炮和火槍在宋代中國火葯的軍事運用已經相當成熟,使得中國的科技遙遙領先於世界。

(10)哪個發明了火葯擴展閱讀

火葯由硫磺、硝石、木炭混合而成。很早以前,我們的先人對這個三種物質就有了一定認識。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在燒制陶器時就認識了木炭,把它當做燃料。

商周時期,人們在冶金中廣泛使用木炭。木炭灰分比木柴少,強度高,是比木柴更好的燃料。硫磺天然存在,很早人們就開采它。在生活和生產中經常接觸到硫磺,如溫泉會釋放出硫磺的氣味,冶煉金屬時,逸出的二氧化硫刺鼻難聞,這些都會給人留下印象。

古人掌握最早的硝,可能是牆角和屋根下的土硝,硝石的化學性質很活潑能與很多物質發生反應,它的顏色和其他一些鹽類區別不大,在使用中容易搞錯,在實踐中人們掌握了一些識別硝石的方法

閱讀全文

與哪個發明了火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