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尼采文學指的是什麼
尼采關於藝術家及其創作
一、 關於天才。
一方面,尼采始終反對「天才迷信」,指出:在藝術創作活動中不存在「奇跡」,天才都是「偉大的工作者」,不斷的創造,也不斷的拋棄、審視、修改和整理。普通人在已經完整的藝術品上看不出艱難的製作過程,於是嘆為奇跡。另一方面,尼采又承認天才的某種神秘性,認為天才與世界本體之間有一種溝通,是「自我與非我之間的一座橋梁」,天才的痛苦是「一種非個人的、超個人的、面向一切民族、人類、全部文化以及一切受苦之存在的感覺」。當然,這兩方面未必矛盾,後者講天才具有獨特的感受,前者講天才表達這種感受即從事創作同樣要付出艱苦的努力。
二、 關於靈感。
也有兩方面。一方面,靈感同樣不是「奇跡」,而是有長期的內心工作的准備的,它是創造力長期被堵塞之後的突然奔瀉。另一方面,靈感襲來之時,有某種神秘之感:「使一個人深深震撼戰栗的某種東西,突然以一種不可言說的准確和精細變得可見可聞」;思想以不容選擇的必然性獲得形式,「一切都以最迅捷、最正確、最單純的表達方法呈現自己」,「一切存在的語言和語言寶庫向你突然打開」。
三、 關於形式與風格。
尼采認為,藝術在本質上只是向他人傳達感受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就表現在為一定的感受尋找適當的形式,因此,形式對於藝術傢具有頭等重要的意義。「只有當一個人把一切非藝術家看作形式的東西感受為內容、為事物本身的時候,才是藝術家。如此他當然就屬於一個顛倒的世界,因為從今以後內容被看成了純粹形式的東西,我們的生命也算在內。」形式決非隨意的,而是一種必然的形態。獨特形式與獨特內容的一直便形成風格。「一種風格若能真實的傳達內在狀態,不錯用符號、符號的節拍以及表情(一切修辭都是表情的技巧),便是好的風格。」尼采歷來以他的風格自豪,他確實對格言警句的形式下了千錘百煉的功夫,形成了他的獨特的風格。
四、 關於藝術創作與藝術批評
尼采認為,藝術家與批評家的資質相反的兩種類型,前者從事創造,後者從事接受。這相當於兩性分工。藝術家的創造力與判斷力互相背離,往往誤解自己的作品。然爾,「沒有能力做批評家,這是藝術家的榮幸」,因為要藝術傢具備批評家的眼光,就等於使自己的創造力枯竭。在尼采看來,理性的批評力必然損害感性的創造力,而創造比批評要有價值得多。
B. 尼採的思想主導是什麼怎麼深刻理解
基督教文化提倡理性至上,上帝是至高無上的,是凌駕一切的力量。在蘇格拉底式的文化哲學中,人的自然生機被抑制了。人,完全成了上帝的奴僕,成了理性的存在物,成了沒有生命力沒有個性沒有創造力的機器。
人,究竟應以什麼樣的方式生存?人又怎樣表現出其主體價值?這一系列的問題在當時的思想界引起了紛爭。尼采從酒神精神中找到了隱藏在人的生命內部的一種「滿溢的生命感和力量感」,也就是人類本來的內在自然生命力。於是,他滿腔激情地向世界宣告:「上帝死了!」這不啻是一顆重磅炸彈,使沉寂一時的西方思想界大為震驚,掀起了軒然大波。上帝死了,人類怎麼辦?既然上帝死了,人類就應該迎接新的時代。尼采哲學重視人的價值和人的解放,認為只有人的生命本身才是評判一切價值的標准,認為人類必須超越自我,有一個高於自身的目標,使人的生命本質高高揚起,才能真正體現人的價值。上帝死了,在這沒有神的世界裡,人類將重新評價一切,要恢復人的生命意志,也就是尼采學說中的強力意志。而中世紀基督教神學和近代理性主義運動使這種希臘悲劇精神消失殆盡。虛構的「上帝」死了,我們面對的唯一真實是什麼?「生命」!從「生命」出發重新思考一切和估價一切是尼采思想的基本路向。於是,生命是什麼如何排除上帝的陰影以重新思考生命本身?從生命本身出發思考到什麼?這些問題將是我們思考尼采思想的具體路標。終極意義上的真實存在是不死的恆在。
尼採的「權力意志」,它主要是一種「創造」的「力」。尼采常常強調:「意志」就意味著「創造」。真正意義上的「創造」是從無到有。「意志」不是「無」,而是「有」;是一種特殊的「有」,「充溢」的「有」。「意志」因其「充溢」而為「力」。這種「力」是感性的,實實在在的,不是思想—精神性的,而是物質性的。就其對其他的「力」而言,意志力要取得支配的地位,因而它是「權力」,所以尼采這種意志叫做「權力意志」。尼采雖然反對那種抽象的存在論,但是並不反對「變」之存在,甚至認為只有「變」才「存在」。這種「變之存在」乃是「永恆的輪回」。於是我們從尼採的「意志」那裡,體會出一種像理性那樣既「主動」而又「感性」的東西。「意志」是一切感性經驗科學的最深層的根據。
尼采哲學是積極的、昂揚的,他認為艱難痛苦疾病可以作為生命的有力的刺激因素,作為一種對旺盛生命力的考驗與挑戰。而一帆風順的人生反而會削弱人的勃勃生機。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堅強得足以使任何危險的、艱難可怕的事物都變為對他有利的東西,包括病魔。這就是他的強有力的生命力,也是他的強力意志。尼採的強力意志說到底是人敢於同痛苦災難相對抗的生氣勃勃的生命力、創造力。他認為,只要人在征服痛苦的過程中發揚生命的強力,最終就會贏得人生的最大成果和最大歡樂。同時,人在與痛苦的抗爭中更能體驗到生命的活力和抗爭的偉大力量。尼采一再強調人的本質的不確定性和可塑性,人可以自己改變自己,塑造自己,創造自己的本質。強調自我創造是尼采審美的人生態度。正是因為人的未定型性才有可能通過自我創造,塑造出更健康更堅強的人格。
尼采曾驕傲地說,他身上沒有任何病態的特徵,即使重病纏身,他也從不是病態的。確實,他的身體是病的,但他的意志是健康的。尼采大無畏地反對傳統哲學形而上學和認識論系統的絕對優勢;反對千百年來哲學以純理性觀察宇宙、運用邏輯推理程序建立的以理性為中心的龐大思辨體系;他熱愛生命,提倡昂然的生命力和奮發的意志力,再肯定人世間的價值,並且視世界為唯一的真實世界。他給歐洲古典哲學注入了新鮮血液。從這個意義上說,尼采開創了人類思想史的新紀元。在尼采之後,傳統的哲學體系瓦解,哲學由非存在轉變為存在,由彼岸回到了此岸。
尼采哲學對中國的影響是很大的。早在20世紀初尼采哲學就大大影響了中國思想界。他的權力意志鼓勵人們積極創造,做個強者,不要做個弱者。尼采學說重視人的價值和人的解放,關注的是生命的目的,關注的是對生命本體的生生不息的創造力量。尼采學說中理想的「超人」可以促使人們不斷進取、不斷創造,實現人的自身價值。魯迅先生認為,中國的文化之所以停滯不前,就是缺乏一種昂揚的個性,積極進取的力量。中國人長期以來受儒家中庸思想的熏陶,做事只求無錯,不出亂子,無過也沒有不及,保持在一個穩定的范圍之內。他們傾向保守,反對進取。這樣的思維定式不利於創新、進取,更不利於適應目前的國際競爭形勢。所以,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靠這種思想是不行的。尼採的進取精神正好可以給我們補充這方面的營養。
他的另一個重要命題「上帝死了」,要求人們重估一切價值,具有強烈的反傳統精神。這一點與我們的傳統思想有相通的地方。因為中國人歷來不重視彼岸世界,只關心此岸世界,所以心中不存在上帝,也就等於是「上帝死了」;但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尋找一個個活生生的上帝———聖人。在一定程度上,現實中的聖人比上帝還可怕。因為上帝只是在人們的觀念中存在,他不會有任何不完善的地方,但現實中的「上帝」卻不可能至善至美。不是至善至美的人卻要人們崇拜他、學習他,這就要出問題了。他的錯誤也要人們去模仿、去學習,這是很不明智的。為此,中國人更需要破除對權威的崇拜與盲從。從權威的陰影中跳出來,這樣,才能有自己的創造空間。尼采哲學給我們打了一劑清醒葯,讓我們好好反思我們的思維傳統。
C. 求尼採的《創造者之路》
創造者之路
尼采
我的兄弟,你要到孤獨中去嗎?你要尋找屬於你自己的路嗎?請滯留片刻,聽我之言。
「尋找的人容易迷失。一切孤獨都是罪行。」群眾如此說。而你久已屬於群眾。
群眾的聲音仍將在你的心中鳴響。而當你說「我不再和你們共有同一個良心」之時,那會是一種怨恨和疼痛。
看吧,這疼痛本身仍是生自同一個良心,這良心的餘光仍閃爍在你的悲傷上。
然而,你願走你的悲傷之路,那通向你自己的路嗎?那麼,請像我證明你這樣做的權利和力量!
你是一種新的力量和一種新的權利嗎?一個初始的運動嗎?一隻自己轉動的輪子嗎?你也能迫使眾星圍繞你旋轉嗎?
唉,有如此多好高騖遠的貪欲!有如此多虛榮之徒的痙攣!請向我證明你不是一個貪欲者和虛榮者!
唉,有如此多偉大的思想,它們的作為不超過一隻風箱:它們吹鼓起來,變得更加空洞。
你稱你是自由的?我願聽你的支配的思想,而不是你從軛下逃脫了。
你是有權從軛下逃脫的那種人嗎?有一種人,他一旦拋棄了他的服役,也就拋棄了他的最後一點價值。
從何自由?這與查拉圖斯特拉有什麼關系!可是,你的眼睛應當明白告訴我:為何自由?
你能給你自己以你的惡和你的善,將你的意志如同法律高縣在你之上嗎?你能做你自己的法官和你的法律的復仇者嗎?
獨自和自己法律的法官和復仇者相處是可怕的。那樣,一顆星就被拋到了荒涼的空間里,孤寂的冰涼呼吸中。
今天你還在因許多人而受苦,你這卓爾不群的人,所以今天你還完全擁有你的勇氣和你的希望。
但是,總有一天孤獨會令你疲憊,總有一天你的驕傲會蜷縮,你的勇氣會崩潰。總有一天你會喊道:「我太孤單了!」
總有一天你會不再看到你的高貴之處,卻十分親近你的卑賤之處;你的崇高本身會像鬼魂一樣讓你害怕。總有一天你會喊道:「一切皆虛幻!」
有那樣一些情感,它們想要殺死孤獨者;假使它們不成功,那麼,它們自己就必須死去!可是你有能力做一個殺手嗎?
我的兄弟,你可懂得「蔑視」這個詞?可經受過你的那樣一種正義感的折磨,對於蔑視你的人們也公正相待?
你迫使許多人重新認識你;他們把這視為你的冷酷。你走近他們,又從他們身旁走過,他們為此永遠不會原諒你。
你越過了他們,但你登得越高,嫉妒的眼睛看你就越小。可是,最遭嫉恨的是飛行者。
「你們怎會願意對我公正呢!」你必須說,「我替自己選擇了你們的不公正作為我應得的份額。」
他們把不公正和污穢投向孤獨者。可是,我的兄弟,倘若你想做一顆星,你就不可因此而少照耀他們!
提防正人君子!他們喜歡把發明了自己的道德的人釘在十字架上,——他們仇恨孤獨者。
也提防聖潔的簡單腦瓜!他們把不簡單的一切都視為不聖潔的;他們也喜歡玩火——玩燒死異教徒的柴火堆。
也提防你的愛的襲來!孤獨者太快地朝他遇到的人伸出手去。
對有些人你不可伸出手,只可伸出爪子,而且我希望,你的爪子也有利鉤。
然而,你所能遇到的最厲害的敵人將永遠是你自己;你在洞穴和森林裡伏擊你自己。
孤獨者,你走著通向你自己的路!你的路沿著你自己和你的七個魔鬼伸展!
對於你自己,你將是異教徒、女巫、預言者、傻瓜、懷疑者、不聖潔者、惡棍。
你必須願意在你自己的火焰中焚燒你自己:倘若你不是首先變成灰燼,你如何想更新!
孤獨者,你走著創造者之路,你要把你的七個魔鬼造就成一個上帝!
孤獨者,你走著愛者之路:你愛你自己,所以你蔑視你自己,一如唯有愛者才蔑視。
愛者願創造,因為他蔑視!一個人不是恰恰必須蔑視自己所愛的東西,這樣的人懂什麼愛!
帶著你的愛和你的創造走進你的孤獨吧,我的兄弟;以後正義才會跛足隨你而行。
帶著我的淚走進你的孤獨吧,我的兄弟。我愛那願意超越自己而創造並且如此滅亡的人。——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D. 尼采說:「創造性的肉體為自己創造了精神,作為它的意志之手。」 是什麼意思出自哪裡 謝謝!
出自尼採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一書。這是一本尼采寫給所有人的書,在書中化身茶拉圖斯特拉,用一個個發生在主人公身上的小故事闡述他想告訴普通大眾的哲學觀點。在我看來尼采這種人在人類發展史上是很難得的,200年能出一個比爾蓋茨,1000年大概會出個尼采吧。科學技術財富總會有人去做的,對自我精神的探索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尼采沉思於自己及他人一言一行所包含的隱藏意志 動機及來源,把自己當作了主要實驗對象,這是非常難的,如果沒有進入顛瘋狀態是不可能獲得有價值的東西的,我們日常所見的所認為的精神病那都是輕的。這句話的意思,我認為是這樣的。正如笛卡爾說得我思故我在,你看見一棵樹,不是因為你看到了,畢竟眼睛只是照相機,是因為你的思考快速對圖像作出了判斷。幾乎一樣,我們幾乎不能想像沒有精神的肉體,所有的肉體行動都是有意志的支配的,雖然一般人是很難察覺到的。尼採的意思很簡單吧,肉體為自己創造了精神,精神使肉體有了意志。還有一個觀察細微的人,達芬奇,他認識到我們看到的任何物體都是光留在上面的反射,意味著我們看到的都不是物體的本來面目,也不能看到事物本來面目,我們活在視覺局限的相對世界,後來的哲學家受此啟發,推廣至5種感官,發現我們認為的世界其實是感官所界定的想對世界,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
E. 尼采認為超人是歷史的創造者 有權奴役群眾
1、注意用詞,奴役和統治的區別;2、超人是歷史的創造者還不是內一個即成結論或事實,容如果此前提不能被證明是正確的,按照尼採的觀點來說,那麼「有權奴役群眾」這個結論就不能夠成立;3、即使超人是歷史的創造者,那麼也不能做出超人有權奴役群眾的這個結論,二者之間沒有必然的推進關系;4、假設一個前提,世界上就只剩下超人了,且超人是歷史的創造者,這樣大家都是超人,那他去奴役誰呢,如此說來,大家都是超人又都是群眾;5、再假設一個前提,世界上都是群眾,且超人是歷史的創造者,那麼可以得出,世界上沒有了歷史,呵呵,因為按照尼採的說法,超人是歷史的創造者,而不是群眾,呵呵,尼采當大家都不存在么;6、這些東西回答看他站在誰的立場,怎樣角度,代表那個階層的利益。
F. 「上帝死了,死於對人類的憐憫」出自尼采哪本書,原話是
這句話出自尼採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原句是:弱者的無能創造了彼岸世界,那個無人的、非人的世界。上帝的地獄就是對人類的愛和憐憫,它使人帶上鐐銬,使人落入自己布下的網。當人強大起來時,上帝就不再被需要。上帝應當被殺死,並已經被殺死,他死於對人類的憐憫,憐憫是釘死愛人類者的十字架。
(6)尼采創造擴展閱讀: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寫於19世紀80年代。當時,西方的資本主義世界,包括德國,正在經歷一場嚴重的思想和道德危機,許多被奉為神聖的國家觀念、社會秩序和道德觀念被人們所拋棄。
尼采敏銳地看到了歐洲這場精神上的危機,因此,他借「查拉斯圖斯特拉」這個虛構的超人形象向歐洲世界宣告了這種精神文明的危機,並呼喚一種生機勃勃的人類的出現。
1881年夏季,尼采因健康惡化辭去教授職務,來到以空氣治療勝地著稱的瑞士的恩加丁,那裡有為細長落葉松覆蓋的山坡,清新明凈的空氣,嶙峋的岩石,寒冷的冰河。
在這種環境里,尼采感到心曠神怡,思緒如泉。他總是將散步或登山時萌發的想法抄錄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回去後加以整理,有時總要忙到深夜。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就是這樣創作的。它的第一、二卷都以十天時間一氣呵成,第三卷在法國尼斯也以十天時間寫成,第四卷則在1885年於蒙頓寫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G. "男性為自己創造了女性的形象,而女性則模仿這個形象創造了自己。"出自哪尼採的哪本書
應該是《富於人性的、太富於人性的》第一卷,這本書里較多的說了這方面的內容。因為翻譯專版本不同屬,所以不能很確定章節頁數,應該是在四百節左右的地方吧,憑記憶說的,我也不是很確定。
這句是他那本書里比較淺的一句話了,建議你看完這本書,他的敘述到今天的社會里,依然可見。
H. 創造了這個有價值的世界的是我們
「創造了這個有價值的世界的是我們」
好象出自是《尼采全集》第8卷163-164頁
I. 尼采說的:我將與創造者、收成者、慶祝者相聚在一起,……這是什麼意思
超人的成立必須具有日常中這三者的綜合素質,才可超越這三者的俗成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