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判斷創造性是應以何種人的認識為基礎
創造性就是沒有的東西被創造出來了!
Ⅱ 如何認識創新思維的重要性
1、創新思維能力的有與無,將決定一個人的發展前途。
兩個大學畢業生同時被分配到一個公司。兩年過後,A大學生被提拔為副科長。B大學生對此心理很不平衡,他找到公司老總說: 我們兩個不是一塊來的嗎?工作上我們都非常努力,怎麼提拔了他,沒提拔我啊? 老總非常有耐心,說: 小B,那好吧,我要給你說清楚了。但是,你來了這么久,你幫我干一件事吧。現在是下午四點整,你到街上隔壁的自由市場去一趟,看有什麼東西賣的沒有,回來跟我說一聲。 小B說, 那好,我去看一下。 說完咚咚下樓了,不一會回來說: 老總,市場上有個農民推著手推車,正在賣土豆(馬鈴薯)。 老總問: 這一車土豆大概有多少斤啊? 老總,我沒問,我去問一下。 小B又轉身跑下樓去,回來後說: 老總,這車土豆300多斤。 老總問, 大概多少錢一斤呢? 噢,我還真沒問,我再去問一下吧。 不一會回來說, 老總,八角錢一斤。 老總又問: 要是全部都買了,能便宜點不? 老總,您等一會,讓我再去問一下吧。 過有一會工夫,小B氣喘吁吁地上樓說: 老總,我問好了,6角錢一斤就賣的。 老總看小B前後跑了四趟,汗水出來了,端一杯熱茶過去,說: 小B你先坐下,休息一會, 於是,又把提了副科長的小A叫了過來,說: 小 A,你到隔壁市場去看一下,有什麼東西要賣沒有,回來給我講一下。 小A既穩重又迅速地下樓了。不一會兒回來了,對老總匯報說: 有個農民推著一車土豆在賣。 大約有多少斤啊? 我順便打聽了一下,300斤多一點。 那多少錢一斤呢? 我還真問了一下,8角錢一斤。 要是全部包了都買呢,他能不能少一點啊? 我也問那位老農啦,他說6角錢一斤就賣。 老總說: 叫他進院里來吧,我們都買了。 小A緊接答道, 我已經叫到門口了,老總,就等您一句話啦。 小B一看到這個過程和結果,心裡明白啦,氣消了,走人了。
不言而喻,由於創新思維能力上的差異,導致了不同的結果或結局,踏實肯干固然重要,但從某種意義說來,有無創新思維能力,即應變思維的能力,超前思維的能力,聯想思維的能力等更為關鍵。這個故事深刻啟示我們,只用體力工作的員工,只能夠得上基本稱職的員工,既用體力又用腦力工作的員工,才算得上合格的、優秀的員工。
2、創新思維能力的高與低(大與小),將決定一個人的事業天地。
古今中外,大凡在事業上有所建樹、有所作為的人,可以說,都是創新思維能力很強的人。他們憑借高超的創新思維能力,對事物進行優化組合,正確評價,對信息進行科學判斷,認真梳理。一句話,他們靠智慧、靠特色、靠創新、靠點子,開拓出了事業上的一片廣闊天地,被人們所贊頌,所稱道。
清代名將楊時齋,善於逆向創新性思維,組織管理軍隊,指揮訓練打仗,既做到了 軍中無閑人 ,又展示了他的非凡謀略,在歷史上傳為佳話。
在行軍打仗時,他把聾子留在左右使喚,從而避免了軍事機密的泄露;他讓啞巴傳遞密信,即使被敵方捉住,也問不出所以然;他讓瘸子守放炮座,既堅守了陣地,又避免了逃兵;他讓盲人伏地遠聽,以及時察覺敵人的行動,先機制敵。顯然,通過創造性的逆向思維,使兵員都派上了用場,編配上達到了最佳組合,整體作戰能力得到了最大發揮。
另據報載:南方有一家合資企業,在一般人看來,勞動生產率已經到了 山重水復疑無路 的地步,再沒有任何潛力,乃至任何招法了。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公司下屬一位車間主任應聘競爭上崗。上任後,在認真調研論證、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他對公司所屬四個車間分別採取了如下措施--
第一個車間都是男孩(同志),好,加幾個女孩(同志)進去,效率大大的提高。我們經常有人說的,叫男女搭配,工作不累。 女 + 子 =好。
第二個車間都是青年人,好,加幾個中老年人進去,老成持重,效率明顯提高。
第三個車間都是中老年人,好,加幾個青年人進取,增添了活力,效率直線提高。
第四個車間,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有。怎麼提高效率呢?經過認真分析發現,這個車間都是本地人。好,加幾個外地人進去,都拚命地摽勁干,效率大幅度提高。
結果,面貌改變了,效率提高了,效益增強了,事業做大了。
3、創新思維能力的超與凡,將決定一個人的勇氣謀略。
創新思維能力超高、超眾,就能敢於說別人沒有說過的話,敢於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敢於思考別人沒有思考過的問題。創新思維能力的超與凡,將決定一個人的勇氣、膽識的大小,謀略水平的高低。
記得很小的時候參加游園聯歡會,看到一則至今不忘的燈謎:有一個財主,臨終前把三個兒子叫到身邊說,家裡有17匹馬可當遺產分,大兒子分得1/2,二兒子分得1/3,三兒子分得1/9。
17匹馬的1/2是8匹半,難道要殺掉一匹馬分馬肉嗎?三個兒子百思不得其解,於是請來村裡的一位智伯幫助解決難題。
智伯想了又想,終於找出了答案:他從自己家裡牽來了一匹馬湊成18匹,大兒子得1/2是9匹,二兒子分1/3是6匹,三兒子分1/9是2匹。9+6+2=17匹,還剩下一匹,就是智者從自家牽來的,自然又牽了回去。矛盾擺平了,句號畫圓了,皆大歡喜了。
這位智者,智就智在他高超駕馭並巧妙極致地運用了創新思維中的多元思維、偶然思維、無界思維、超常思維等知識理論,以及深奧數學原理,解決了現實中看似沒有答案即 難題的難題 。
現實告訴我們,事物發展結構不都是說一就一,或一分為二的,有時則是一分為三或一分為多。事物這種一分為多和多元發展,從某種意義上,更具普遍性和規律性。在自然界,很多動物是四足或多足的,很多花是多瓣的,很多植物是多根、多枝、多葉、多果的,很多山脈是多峰的,所有的河流都是多彎的 也就是說,日常生活中,類似上述困擾我們的難題比比皆是。如果我們創新思維能能力很高超,很獨特,就會有膽有識,信心百倍,思路就寬,辦法就多,就能迎刃而解, 柳暗花明 。否則,創新思維能力低下,無勇無謀,就會一籌莫展,束手無策,甚至 走投無路 。
4、創新思維能力的顯與隱,將決定一個人的目標設計。
有無創新思維能力,有哪個方面的創新思維能力,准確了解、把握自己創新思維能力的大小及其表現形式,將有助於自己的發展定位和目標設計。
1979年我被提升為排長後,在仕途道路發展上,有五種前景路子可供選擇:一是做政工幹部;二是作軍事幹部;三是做技術幹部;四是做後勤幹部;五是做轉業幹部。我根據自己形象思維能力比較突出,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等特點,選擇了政工幹部這條路徑,經過努力,83年我由排長破格提升為指導員,87年任副教導員,89年任教導員,92年被提升為副團職,96年任研究生隊政委。實踐證明,我確立的方向是對頭的,路子走的是對的。
可見,清楚自己創新思維能力的高低及方面,可以使我們每個人正確認識自己,科學設計自己,從而更好地鍛煉發展自己,修正完善自己。事業的成功乃至輝煌、偉大,要求一個人所從事的工作與自身的能力、興趣、個性、風格和價值觀念相結合。如果不了解自己屬於何種素質、何種類型的人才,就不會做出正確的選擇,不僅工作干不出色,事業不會有為,而且還會不自覺地浪費自己可貴的天賦。試想,孫中山如果不重新選擇,就不會成為偉大的資產階級革命家;魯迅、郭沫若如果不重新選擇,充其量不過是個高明的醫生,他們決不會成為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愛因斯坦如果不重新選擇,就不會成為舉世聞名的物理學家;陳景潤如果不重新選擇,就不會成為震驚世界的數學家。
Ⅲ 如何正確認識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文化在今天的發展,不外乎兩種形式:一是依靠自身動力新陳代謝,革故鼎新,謀求發展;二是積極進取,對外開放,吸收包容中外優長,以達到創新發展的目標。傳承文化的方式,也不外是兩種途徑:一是盡可能完整地保護傳統文化生態,以文獻檔案的方式作用於當下;二是有選擇地汲取闡發,與當代文化相融以傳續發展。中華文化歷史底蘊深厚,各民族多元一體,文化多樣和諧,其在今天的繁榮發展,正如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所指出的:「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選編優秀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其中,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系,重點做到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創造發展並形成於農耕文明時代的中華傳統文化充滿著豐富的智慧和優秀的精華,對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意義重大,尤其是在思想倫理、道德價值觀、行為操守等方面具有積極的現實作用。在可預見的將來,中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持民族特色,追求時代精神,主動吸收他人成功的文化經驗成果,發展現代科技,創造現代文化形式,在與世界其他國家和而不同、既合作又競爭的歷史進程中尋求具有自身特點的發展之路成為必然選擇。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短短的30多年時間里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巨大成就。中國的快速發展所遭遇的挑戰和困難幾乎是全方位的,但是中國走出了一條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現代化建設之路,在國際上樹立起全新的大國形象,這正是得益於中國的執政黨和廣大人民群眾以巨大的勇氣和底氣,努力踐行「創造性轉化、創造性發展」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和中華傳統文化所取得的成果。「轉化」是在已有基礎上做出順應時代的變革與完善,「創造性」則是在前人沒有的條件下從無到有的新創新建;「發展」是在既有基礎上的向前開發拓展延伸,而「創新性」是在舊有基礎上新的發現、發明、創造。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文化,正是需要在前人創造的文化基礎上,創新思想理論,創新價值觀念,並通過理論成果和文化產品的傳播,教化國人,進而確立並形成當代中國的核心價值觀與文化理念。
中華民族在歷盡百年屈辱之後痛徹意識到:只有國力強,文化才能強;文化強,國力則更強的深刻道理。我們的任務艱巨而繁重:轉變發展模式,保障國民經濟平穩發展,讓廣大人民群眾分享物質富裕、文化水平提升的成果,增強國人文化需求的意識和文化消費能力是基礎;進一步完善國民教育服務體系和思想道德教化,統合家庭、學校、社會教育,提升國民人文素質、文化修養、行為養成、藝術鑒賞水平和完善文化基礎設施是前提;整理挖掘國粹、研究闡釋新義,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增強國人的文化自覺、自信意識是要務;不懈努力,不斷推出和積累真正具有世界水準的人文學術研究成果和文藝作品,鼓勵藝術大膽創新實驗是核心;增強文化傳播能力,拓展傳播渠道,創新人文交流方式,提升高端文化對話的參與和發聲意識是重要的舉措。文化作為民族精神的一面旗,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將為中國的偉大變革與復興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動力支撐。(馮遠)
Ⅳ 意識的創造性是認識世界的前提么
意識的創造性是認識世界的前提么
意識活動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是人們能夠認識世界的重要條件
Ⅳ 在人的認識活動中反映特性和創造特性的關系
認識的反映特性是我們對客觀事物在腦海中的近似描摹,經過我們思維的加工,我們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的對該事物進行延伸發展深入,比如根據蝙蝠設計出雷達等。
Ⅵ 只堅持認識的反應性,看不到認識能動的創造性。就會滑向唯心主義和不可知論
這句話是正確的。
世界是可以被認識的存在和思維存在同一性。
但是我們必須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或者是提高自己的知識和科技。這樣武裝我們的頭腦,我們才能夠認識到認識能動的創造性。
如果我們只是口頭上的堅持,認識的反應性。那麼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如果太愚昧的話,也會被動搖滑向唯心主義和不可知論。
這句話也告誡我們在學習馬克思主義的時候要武裝自己的頭腦充分學習科技文化知識。
Ⅶ 意識具有目的性,主動創造性,分別是什麼意思,區別是什麼
(1)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就是說我們認識世界都有一定的目的,並通過計劃去實現我們的認識.比如我想知道怎樣才能使我的博客更加受歡迎,(這是目的)我就會去了解受歡迎的博客有哪些成功的要素。(這就是計劃)
(2)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為了弄好我的博客,我有空就會在頭腦裡面設計我的博客,讓我的博客看起來更好看,更方便讀者閱讀(這就是主動創造性),雖然網上能美化博客的元素有很多,但我在設計時不可能把它們全部用在我的博客上,這樣會很雜亂,我只能選擇最需要的元素放在博客上。(這就是自覺選擇性)
學習其實就是認識世界的活動了,學習是有目的的,而且我們的學習一般都是有步驟的。
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會主動創造出很多東西(比如舉一反三),而且還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學習。
(7)認識的創造性擴展閱讀
意識的能動作用
辯證唯物主義在堅持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依賴於物質的同時,又承認意識對物質有能動作用。意識的能動作用是人的意識所特有的積極反映世界與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動。主要表現在:
第一,意識反映世界具有自覺性,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人是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去確定反映什麼、不反映什麼、怎樣反映,表現出主體的選擇性。
第二,意識不僅反映事物的現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意識反映對象不只是一般地模仿,而是能動地創造。意識既有對當前的反映,又有對過去的追溯和對未來的預測,可以超越特定時空的限制。
第三,意識具有指導實踐改造客觀世界的作用。改變世界或創造世界不僅意味著強化客觀世界的變化過程,而且意味著創造出世界上所沒有的東西,創造出沒有人的參與永遠也不可能出現的東西。
第四,意識還具有指導、控制人的行為和生理活動的作用。
Ⅷ 認識的能動性反映具有創造性,論述主體怎樣才能創造性認識客體
①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這是一切唯物主義都承認的反映論共同原則內.
②,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容能動反映.這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根本觀點.認識的創造性表現在:創造概念、理論體系;創造藍圖;指導實踐.
③認識是反映和創造的辯證統一.創造不是臆造,而以反映為前提和基礎;創造也是反映,但是對事物的本質、規律和發展趨勢的反映.實踐是反映和創造辯證統一的基礎.
Ⅸ 創新性認識
基於上述成果,創新性認識概括為如下幾點:
(1)從地下水科學角度闡明了農田區地下水變化與降水量和農業開采量之間互動機制,發現研究區作物需耗水的有效降水量變化驅動農業開采量響應變化,有效降水量減少加劇農業開采對地下水位下降影響程度;農業活動對地下水影響強度呈現每年雨季前的1~5月份較強、6~12月份較弱的規律,其中每年3月份影響最為強烈,1990~2006年多年平均下降幅度為1.005m/a;每年10月份影響最弱,1990~2006年多年平均下降幅度為0.876m/a。
(2)通過對近50年來石家莊農業區農田活動和地下水動態變化及降水等資料分析和相關機制研究,發現1956~1981年期間隨著耗水作物種植面積和糧食、蔬菜產量的改變,區內農業開采量呈線性相關響應變化,即耗水作物種植面積擴大、產量增加,農業開采量顯著增大;自1982年以來,農業開采量變化與耗水作物種植面積和糧食、蔬菜產量之間線性正相關性明顯弱化,即隨著耗水作物種植面積擴大、產量增加,農業開采量增大的幅度明顯變小,與農業節水增產技術應用及其水平不斷提高密切相關。
(3)將投影尋蹤數理方法與MapGIS技術相結合,對農田要素影響地下水狀況進行診斷分析,其結果可為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提供重要科學依據。
Ⅹ 認識的能動性反映具有創造性,論述主體怎樣才能創造性認識客體
看政治書 實踐是主體-客體結構中的一種基本的功能關系,它表現為主體藉助工具與客體發生實際內的物質的相互容作用,是把主體和客體真正聯系起來的中介。認識之所以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正是由於實踐不僅能把客觀事物提供給主體作為其認識的內容,而且能為主體提供加工、改造客體內容的認識模式,從而把認識的反應性和創造性統一起來。恩格斯說:「人的思維的最本質和最切近的基礎,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變化,而不單獨是自然界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