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肥皂最早起源於哪個國家
據史料記載,最早的肥皂配方起源於西亞的美索不達米亞(意思是「兩條河中間的地方」,指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間)。
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的時候,人們便將1份油和5份鹼性植物灰混合製成清潔劑,在歐洲關於肥皂起源的傳說很多,一說古羅馬的高盧人,每遇節日便將羊油和山毛櫸樹灰溶液攪成稠狀,塗在頭發上,梳成各種發型。一次,節日突遇大雨,發型淋壞了,人們卻意外發現頭發變干凈了。
又傳說,羅馬人在祭神時,燒烤的牛羊油滴落在草木灰里,形成了 「油脂球」。婦女們洗衣時發現,沾了「油脂球」的衣服更易洗干凈。這都說明了人們用動物脂肪與草木灰(鹼)皂已用千年歷史。
考古學家在義大利的龐貝古城遺址中發現了制肥皂的作坊。說明羅馬人早在公元2世紀已經開始了原始的肥皂生產。
中國人也很早就知道利用草木灰和天然鹼洗滌衣服,人們還把豬胰腺、豬油與天然戌混合,製成塊,稱 「胰子」。
早期的肥皂是奢侈品,直至1791年法國化學家盧布蘭用電解食鹽方法廉價製取火鹼成功,從此結束了從草木灰中製取鹼的古老方法。
到了19世紀,德國人發明以電氣分解食鹽水來製作氫氧化鈉;自此之後,苛性鈉的普及,得以讓肥皂從原本只有王宮貴族買得起的商品,搖身一變,變成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
(1)熟普發明時間擴展閱讀:
中國古時在黃河流域使用皂莢來洗衣服,後來到長江流域就沒有皂莢樹了,於是他們又發現有另一種樹,其果實跟皂莢的性能一樣,可以洗衣服,但是,比皂莢更為肥厚豐腴,所以,給她取名叫肥皂子,也叫肥皂果。
香皂宋代時就出現了一種人工合成的洗滌劑,是將天然皂莢(又名皂角、懸刀、肥皂莢,通稱皂角)搗碎細研,加上香料等物,製成桔子大小的球狀,專供洗面浴身之用,俗稱「肥皂團」。 宋人周密《武林舊事》卷六《小經紀》記載了南宋京都臨安已經有了專門經營「肥皂團」的生意人。
明人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錄了「肥皂團」的製造方法:肥皂莢生高山中,樹高大,葉如檀及皂莢葉,五六月開花,結莢三四寸,肥厚多肉,內有黑子數顆,大如指頭,不正圓,中有白仁,可食。
十月采莢,煮熟搗爛,和白面及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膩潤,勝於皂莢也。除了天然皂莢,如無患子等類的植物,也流傳於民間,成為一種很好的洗滌劑。在西方,可能要追溯到4000年前古希臘的一個叫勒斯波斯的小島。
當地人用動物祭天,由於焚燒動物時要用木材,木材的灰燼和動物脂肪混合產生了肥皂樣的黃色物質。大雨把這些東西沖刷到當地婦女經常洗衣的河流中,她們發現因此衣服洗的更干凈。雖然從古希臘開始,就可以發現使用類似肥皂的痕跡。
歷史上記載有一個叫薩佛(Sappho,aponification)的女詩人,記載了這些故事。後來的人為了紀念她,就把這個過程叫作皂化,化學名稱是制皂(SoapMaking)。
❷ 最早熟普洱是從哪個朝代開始有的
呵呵,沒你想像的那麼遙遠,熟茶是1975年前後才發明的工藝,直到上世紀九十年版代中期,工藝還只局限權在勐海、昆明這兩個國營茶廠,後來隨著國企倒閉職工下海,才流出的。
再多說兩句,大葉種茶雖然很早就有了,雲南少數民族把岩冷或者諸葛亮當作茶的祖師爺,三國時代距現在2000年。但普洱工藝確是清朝才形成的,但這是生茶,清代形成了六大茶山、馬幫、七子餅、「夏飲龍井,冬喝普洱」。
❸ 普洱茶熟茶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普洱茶熟茶是1973年出現的。
熟茶是經過渥堆發酵使茶性趨向溫和,回普洱茶(熟茶答)的茶質溫和,茶水絲滑柔順、醇厚,適合日常飲用。隨著時間的推移,普洱茶(熟茶)的香氣會變得越來越柔和和豐富。普洱茶(熟茶)以1973年為分界點,1973年之前沒有熟茶。
普洱茶熟茶的發展
普洱茶以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的雲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並在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採用特定的加工工藝製成,具有獨特品質特徵的茶葉。按其加工工藝及品質特徵,普洱茶分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兩種類型。
普洱茶採用「渥堆」發酵技術,1973年始重新進行嘗試,1975年人工渥堆技術在昆明茶廠正式試製成功,從此揭開了普洱茶生產的新篇章。人工發酵技術研製的原因是為了解決普洱茶自然後發酵時間過長(往往十幾數十年)的問題,所以人工模仿自然發酵的過程以達快速陳化普洱茶的目的。
1984年,現代普洱創始人吳啟英通過普洱茶接種技術科學的方式,在保證普洱茶質量的情況下22天就完成了普洱熟茶的發酵轉化。這是現代普洱熟茶的開端,為普洱熟茶的大規模生產奠定了基礎。
❹ 普洱茶都有哪些種類
普洱茶的種類有以下這些:
1、以茶種分類可分為阿薩姆種(普洱茶種)、非阿薩姆種(非普洱茶種)。
2、以茶樹進化類型分類:野生型、栽培型、過渡型。
3、以茶樹種植管理方式分類:野生茶、茶園茶(野放茶、台地茶)。
4、以市場自然分類:古樹茶、野放茶、台地茶。
5、以中國茶的茶樹品種劃分,可分為有性系品種和無性系品種兩大類。
(4)熟普發明時間擴展閱讀:
普洱茶葉品類:
1、普洱緊茶
傳統品類為芽茶、女兒茶製成的團茶、餅茶、茶磚,今發展為由6類散茶製成的普洱沱茶(含大、小沱茶)、普洱餅茶(含青餅、熟餅、方餅、圓餅、異型餅)、普洱茶磚3個品類。
2、普洱綠茶
普洱綠茶的品質特點為清湯綠葉,其製法經過殺青、揉捻、乾燥三道工序。殺青的目的,主要是通過高溫破壞鮮葉中的酸性並便於揉捻;殺青的方法。揉捻的目的,是為了卷緊茶葉條索,適當破壞葉組織,使茶質容易泡出。
3、普洱紅茶
製作經過萎凋、揉捻、發酵、乾燥四道工序。通過萎凋強酶的活性,使其在揉捻和發酵中茶多酚得到充分的氧化,形成特有的色、香、味,再經高溫乾燥破壞酶的活性,使其形成的特有品質得以固定。
4、普洱青茶
為輕發酵茶,其製作經過萎凋、做青、炒青、揉捻、乾燥五道工序,其特點在於做青,通過做青而達到青茶「綠葉紅鑲邊」的特徵。這是介於紅茶和綠茶之間的半發酵茶,既有綠茶的甜爽,又具紅茶的色、香,卻無綠茶的微苦和紅茶的澀味,香氣清純、湯色清亮、喉韻清爽。
5、普洱黃茶
為輕發酵茶,其基本工藝近似綠茶。製作經過殺青、揉捻、悶黃、乾燥四道工序。其悶黃工序,是黃茶製作的主要特點,通過揉後溫坯悶黃以改變茶葉的品質,其品質特點是黃湯黃葉。
6、普洱黑茶
為後發酵茶,採收一芽五、六葉的「普洱茶」鮮葉,經過殺青、揉捻、渥堆、乾燥四個工序製作而成。製作特點是渥堆,在殺青和揉捻之後渥堆24天,使葉色變為油黑。其品質特點是葉色油黑、湯色橙黃主要用以製作緊壓茶(熟)。
7、普洱白茶
為輕微發酵茶,其品質特點是茶的外表披上白色茸毛,色白隱綠。其製作特點是既不破壞酶的活性,也不促進氧化作用,不炒、不揉,順其自然。將鮮葉經過萎凋後,採取風乾的方法進行乾燥後即後。選用鮮葉,一般為一芽二葉,白茶的特徵是色白如銀,香氣清純、湯色淡黃,滋味甜爽。
❺ 智能鎖十大名牌推薦的有哪些
智能鎖十大品牌推薦:德施曼DESSMANN、忠恆智能鎖、凱迪仕Kaadas、亞太天能TENON、Ezon(隸屬於三星)、耶魯YALE、第吉爾Keylock、普羅巴克 PROBUCK、必達BE-TECH、金指碼Ksmak。
1、德施曼DESSMANN
DESSMANN/德施曼鎖具誕生在德國斯圖加特,2009年8月與網易、阿里巴巴等公司一起作為杭州市高新區的十大重點引進項目入駐中國。德施曼在產品外觀和人性化的功能設計方面,非常注重貼合中國消費者的使用習慣,也因此受到了市場的一致認可,成為智能指紋鎖行業領軍品牌之一。
凱迪仕的產品需經過層層檢驗後才能銷入市場,致力於將最好的品質與服務送達給廣大的消費者。凱迪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國內最大的智能鎖具綜合測試實驗室,產品通過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中國防火與防盜檢測認證等多重質量認證。
4、亞太天能TENON
亞太天能2011年成立於廣州,創業以來,亞太天能堅持以用戶為中心和創新體系驅動著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從一個只有數人的研究所發展成為行業具有一定規模的服務製造商之一。
亞太天能是集指紋鎖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為一體的專業供應商,是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軟體企業,銷售網路遍布全球。
5、Ezon(隸屬於三星)
Ezon藉助三星的品牌影響力,短期得到一定的銷售額。但是從長期來看,Ezon「騎牆」戰略會稀釋到三星作為電子產品的品牌價值,同時會影響到Ezon在指紋鎖陣營中生存成長。
堅持「品質至上,以誠為本」,打造中國智能門鎖貼心品牌。公司擁有強大的智能產品研發隊伍,指紋鎖產品經多項檢測合格測試等。
6、耶魯YALE
耶魯(Yale)與韓國數碼電子鎖領導者易保(iRevo)合作,在鎖具產品中融入先進的電子數碼科技,創新研發出耶魯電子數碼門鎖。耶魯品牌目前遍布全球,被譽為當代鎖具專家。
7、第吉爾Keylock
Keylock是第吉爾企業旗下知名的指紋鎖品牌之一,是美國高端指紋鎖品牌的代名詞,Keylock是高安防性能及高檔的高科技產品,逐漸成為現代居家品質生活的標簽。Keylock經過多年時間不斷研製設計及反復的臨床檢測,通過美國ANSI品質級別——40萬次使用壽命認證。
8、普羅巴克 PROBUCK
深圳市普羅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0月被瑞士KABA集團正式並購,普羅巴克成為KABA旗下亞太地區中國市場全資子公司。普羅巴克指紋鎖2008年6月成功進駐國家體育場"鳥巢",成為北京奧運會"鳥巢"指紋鎖供應商。
9、必達BE-TECH
廣東必達保安系統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坐落於廣東順德高新區科技產業園,專業從事以電子智能門鎖產品為主的電子安防類產品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工作。智能門鎖主要產品通過了美國BHMA電子鎖156.25認證,美國UL安全認證,歐洲CE電子鎖EN14846、EN1634認證。
10、金指碼Ksmak
金指碼在杭州擁有獨立的研發、製造基地,產品涵蓋指紋鎖及相關智能硬體。指紋鎖年產能達10萬把以上,並具備完善的技術開發實驗室和國內領先的品質檢測中心,企業始終堅持創新、品質、安全的理念,不斷引領著行業的發展,營銷網路遍布全國27個省市。
選購總結:
作為普通消費者來說,在選擇智能門鎖的時候,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察智能門鎖的安全性:
1、智能鎖的反應是否靈敏。
智能鎖的反應是否靈敏是判斷其質量和安區性的一個參考,可以通過實際的操作來感受不同智能鎖在靈敏度上的區別。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是否出現電機頻繁亂轉的情況,如果有這種情況就要引起注意了。
2、安全防護設計是否全面
智能鎖的安全防護設計一方面要藉助機械設計部分,另一方面要藉助電子電路設計部分。機器設計部分的安全評估方式還是比較好判斷的。
比如鎖芯的級別是否是C級等,而電子電路設計部分的評判方式則是一個難點。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判斷電子電路的安全性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能否提供防護電磁干擾的相關說明。
3、功能性。
智能鎖理論上能夠提供多種使用方式,比如指紋識別、人臉識別、密碼識別等等,另外還可以實現遠程開鎖等功能。雖然智能鎖能夠提供的使用方式比較豐富,但是每增加一種使用方式就會增加一定的安全風險,所以不要追求過多的功能。
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價格,不少質量不過關的智能鎖往往價格非常低,這也要引起消費者的注意。
❻ 剪紙的歷史來源、發展和現狀
一、剪紙的歷史來源
紙的發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漢時代(公元前6世紀),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紙藝術的出現的,但當時人們運用薄片材料,通過鏤空雕刻的技法製成工藝品,卻早在未出現紙時就已流行,即以雕、鏤、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絹帛,甚至在樹葉上剪刻紋樣。
《史記》中的剪桐封弟記述了西周初期周成王用梧桐葉剪成「圭」賜其弟,封姬虞到唐為侯。戰國時期就有用皮革鏤花,(湖北江凌望山一號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銀箔鏤空刻花(河南輝縣固圍村戰國遺址出土文物之一),都與剪紙同出一撤,他們的出現都為民間剪紙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
南北朝時期《木蘭辭》中就有「對鏡貼花黃」的詩句。而中國最早的剪紙作品發現,是新疆吐魯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時期(公元386一581年)五幅團花剪紙。這幾幅剪紙,採用重復折疊的方式和形象互不遮擋的處理手法。
二、剪紙的發展
唐代剪紙已處於大發展時期,杜甫《彭衙行》詩中有「暖湯濯我足,翦紙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紙招魂的風俗當時就已流傳民間。現藏於大英博物館的唐代剪紙,均可看出當時剪紙手工藝術水平已極高,畫面構圖完整,表達一種天上人間的理想境界。
宋代造紙業成熟,紙品名目繁多,為剪紙的普及提供了條件。如成為民間禮品的「禮花」,貼於窗上的「窗花」,或用於燈彩、茶盞的裝飾 。宋代民間剪紙的運用范圍逐漸擴大,江西吉州窯將剪紙作為陶瓷的花樣,通過上釉、燒制使陶瓷更加精美。
明、清時期剪紙手工藝術走向成熟,並達到鼎盛時期。民間剪紙手工藝術的運用范圍更為廣泛,舉凡民間燈彩上的花飾,扇面上的紋飾,以及刺綉的花樣等等,無一不是利用剪紙作為裝飾成再加工的 。而更多的是中國民間常常將剪紙作為裝飾家居的飾物,美化居家環境,如門棧、窗花、櫃花、喜花,棚頂花等都是用來裝飾門窗、房間的剪紙 。
三、剪紙的現狀
20世紀40年代,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剪紙開始出現。1942年,毛澤東發表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文藝方針。此後,延安魯藝的藝術家陳叔亮、張仃、力群、古元、夏風等人開始學習當地具有深厚群眾基礎的民間剪紙,對民間剪紙進行了搜集、發掘、整理和研究,並創作出了一大批反映邊區人民生產、生活、戰斗的新剪紙。
作品運用了民間傳統的樣式,描寫了抗日戰爭和邊區建設的新內容。它推動了群眾性剪紙的創作和發展,使傳統的民間剪紙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1944年,在陝甘寧邊區還首次展出了西北地區的民間新剪紙作品,為新中國成立後剪紙藝術的發展拉開了序幕。可以說延安的剪紙開創了中國剪紙的新紀元。
新中國成立後,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文藝方針的指導下,藝術家們創作了大量表現社會主義新人新事的新剪紙,開拓了剪紙創作的道路,也豐富了中國民間裝飾美術的形式和內容。在新剪紙的創作中除了表現各行各業新氣象的剪紙外,兒童、體育、雜技、歌舞等也成為剪紙最常見的題材。
(6)熟普發明時間擴展閱讀
民間剪紙善於把多種物象組合在一起,並產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結果。無論用一個或多個形象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構象」來造型,而不是根據客觀的自然形態來造型,同時,又善於用比興的手法創造出來多種吉祥物,把約定成俗的形象組合起來表達自己的心理。追求吉祥的喻意成為意象組合的最終目的之一。
在民間剪紙中有許多反映生產生活的畫面,這些作品有著一個最大的相同點,就是對主體進行的誇大,大大的魚、大大的辣椒、大大的蠶、大大的穀粒等,通過剪紙,人們虛構了美好的形象;來慰藉自己的心靈,來張揚人征服自然的偉大創造力,以期建立自己的理想世界,並肯定人的力量,鼓舞人們繼續奮斗的勇氣 。
民間剪紙以各種形式表達出對生命的渴望,袒護生命,頌揚生命,表現生的歡樂,對生命的崇拜成為人們虔誠的信仰。《鷹踏兔》是民間洞房的喜花之一,也是傳統紋樣,在民間流傳極廣。鷹喻「陽」,同雞、鳥、鴉一樣。在民間神化中稱太陽為「三足鳥」,民間稱太陽為「鴉」。兔寓意「陰」民間稱月為兔。民間剪紙中常見的坐帳花、喜花都以隱喻的方式表達出對生命繁衍生息的崇拜與追求。《扣碗》《抓髻娃娃》《魚唆蓮》等為主題的剪紙作品比比皆是。
❼ 熟普的工藝是何時發明的
你好,成熟的熟普工藝是73年左右試製成功的。
❽ 普洱茶熟茶從那年開始出現的
正式出現熟茶是普洱茶採用「渥堆」發酵技術,年始重新進行嘗試,1975年人工渥堆技術在昆明茶廠正式試製成功,從此揭開了普洱茶生產的新篇章。
普洱茶有其獨特的加工工序 , 一般都要經過殺青、揉捻、乾燥、堆捂等幾道工序。鮮採的茶葉 , 經殺青、揉捻、乾燥之後 , 成為普洱毛青。這時的毛青 , 韻味濃峻、銳烈而欠章理。毛茶製作後 , 因其後續工序的不同分為 " 熟茶 " 和 " 生茶 " 。經過渥堆轉熟的 , 就成為 " 熟茶 "。
(8)熟普發明時間擴展閱讀
主要功效:
熟普洱茶(生茶自然發酵也同)主要的活性作用成分是紅茶素(TR)、黃茶素(TF)、茶褐素(TB)、沒食子酸和維生素C等。發酵熟制的普洱茶由於加工過程中微生物的作用,大分子多糖類物質的轉化形成了大量新的可溶性單糖和寡糖,發酵中,維生素C也成倍增加,這些物質對提高人體免疫系統功能發揮重要的作用。
發酵過程使普洱茶中所含的黃酮類物質以黃酮苷形式存在,黃酮苷具有維生素P的作用,是防止人體血管硬化的重要物質。
含有豐富有益菌群的發酵熟普洱茶,在進入人體後不會對胃產生刺激作為,而且能夠在胃的表層形成附著膜,對胃產生有益的保護,經常飲用可以起到養胃和護胃的功效。
❾ 普洱茶的種類有多少種
有6種。
1、生普洱茶與熟普洱茶
生普是新鮮的茶葉採摘後以自然的方式陳放,未經過渥堆發酵處理,稱為生茶。其茶性較烈,刺激,新制或陳放不久的生茶有強烈的苦味,澀味,湯色較淺或黃綠。
熟普是普洱茶在製作過程中經過渥堆發酵,使茶性趨向溫和,稱為熟茶。1973年勐海茶廠與昆明茶廠聯合研製渥堆發酵法成功之後,當年昆明茶廠生產的茶磚因其茶湯金黃潤澤,參棗味濃郁,備受普洱茶人推崇。
2、散茶與緊壓茶
普洱散茶沒有經過重力緊壓,沒有被壓製成特殊的形狀,仍舊保持其茶葉原本零散的葉形,有利於初識普洱者仔細觀察葉片的外形,色澤,方便觸摸葉片,感覺普洱茶葉的手感。
緊壓茶是普洱茶在製作過程中經過重力緊壓成某些形狀,如圓形狀(勐海大益牌七子餅茶),大小不同的沱型(下關沱茶),方茶(雲南茶廠的方茶),磚茶(雲南畜產品進出口公司的普洱磚茶)。
3、 干倉普洱與濕倉普洱
干倉普洱是陳放在乾燥環境中而使其發酵的普洱。優質的普洱在其發酵及自然陳化的過程中總是被小心陳放在乾燥通風的環境中,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普洱的衛生質量,保證沒有霉點。
濕倉普洱是陳放在潮濕環境中而使其發酵的普洱。濕倉普洱通常被陳放在封閉的地窯里使其加速發酵。
(9)熟普發明時間擴展閱讀
1、無論是經過長時間自然醇化或人工發酵工藝的普洱茶品,目的是讓曬青毛茶的苦澀濃烈性味得到收斂,雜味散失,轉化為茶湯明亮、醇厚甘滑、溫潤香純的優良普洱茶品。
2、普洱散茶的級別按照由嫩到粗老的級別,大致劃分為:宮廷普洱、禮茶、特級、一級、三級、五級、七級、八級、九級、十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