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兩宋繁榮的經濟,為什麼沒能轉化為強大的軍事力量
宋朝,由於結束唐後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政局穩定,人民嚮往美好生活的熱情被激發出來,同時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和開放兼容的對外政策,農業、手工業及城市商業相對發達, 經濟高度繁榮,其綜合國力,領跑當時的世界。但是,宋朝的軍事力量卻相對薄弱。面對北方遼、夏、金以及後來的大元,宋朝由抵抗到僵持,再到敗退,直到毀滅,軍事力量與經濟實力不可比,最後兩者皆空,江山易主。
那麼,宋朝繁榮的經濟,為什麼沒能轉化為強大的軍事力量呢?
最後,「澶淵之盟」讓宋朝放鬆了對於北方的警惕性。北宋統一中原及以南的領土後,極想一舉統一北方。北伐戰爭一打就是二十五年,非但沒有進展,反而讓遼國不斷侵蝕大宋的領土。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遼蕭太後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在宰相寇準的勸導下前往督戰,但他哪裡抽得出強有力的軍隊,他本人也失去了誓死抗爭的節氣,主張議和。同年11月,宋遼雙方在澶淵(今河南濮陽)會盟,史稱「澶淵之盟」。「澶淵之盟」雖然有其正面意義,雙方禮尚往來,相安無事,之後百餘年時間不再有大規模的戰事,但是,一紙盟約卻讓大宋放鬆了對北方的警惕。
從此以後,宋朝統一北方的意志漸漸消沉。宋朝沒有漢武帝式雄才大略的皇帝,又如何能統一北方?統一不了北方,卻歌舞昇平,更不知道北方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遼國尚存,金國崛起。等到金國軍隊大兵壓境時,北宋的軍事抵抗力量不堪一擊。靖康元年(1126年)發生靖康之難,次年北宋被金國滅亡。殘余政權逃至南方,為南宋。而此時,以蒙古族為基礎的大元崛起,它消滅了遼、西夏、金之後,揮師南下。南宋一盤散沙,又是不堪一擊,很快就滅亡了。
史實說明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強國必先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