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知道羅盤的原理和發明者
羅盤
羅盤是理氣宗的操作工具,主要由位於盤中央的磁針和一系列同心圓圈組成,每一個圓圈都代表著中國古人對於宇宙大系統中某一個層次信息的理解。
中國古人認為,人的氣場受宇宙的氣場控制,人與宇宙和諧就是吉,人與宇宙不和諧就是凶。於是,他們憑著經驗把宇宙中各個層次的信息,如天上的星宿、地上以五行為代表的萬事萬物、天乾地支等,全部放在羅盤上。風水師則通過磁針的轉動,尋找最適合特定人或特定事的方位或時間。
盡管風水學中沒有提到「磁場」的概念,但是羅盤上各圈層之間所講究的方向、方位、間隔的配合,卻暗含了「磁場」的規律。
羅盤的發明和應用是人類對宇宙、社會和人生的奧秘不斷探索的結果。羅盤上逐漸增多的圈層和日益復雜的指針系統,代表了人類不斷積累的實踐經驗。當然,這些經驗是否全面和正確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但是羅盤上所標示的信息卻蘊含了大量古老的中國智慧。
羅盤
(1927.10—)福建閩侯人。擅長連環畫、中國畫。1950年開始在上海美術工作者協會、華東人民美術出版社從事連環畫創作,上海人民出版社連環畫創作室副主任。作品有《草上飛》、《戰上海》、《紅岩》(合作計八冊)等。
羅盤由三大部分組成:
一、天池:也叫海底, 亦就是指南針。 羅盤的天池由頂針、磁針、海底線、園柱形外盒、玻璃蓋組成,固定在內盤中央。圓盒底面印中央有一個尖頭的頂針,磁針的底面中央有一凹孔,磁針置放在頂針上。指南針有箭頭的那端所指的方位是南,另一端指向北方。
天池的底面上(海底)繪有一條紅線,稱為海底線,在北端兩側有兩個紅點,使用時要使磁針的指北端與海底線重合。
現代羅盤的海底繪有十字線,十字線頂部分別印有東南西北,使用時應使磁針的指北端指向海底十字線的北端,並使磁針與海底的南北線重合。
二、內盤:就是緊鄰指南針外面那個可以轉動的圓盤。內盤面上印有許多同心的圓圈,一個圈就叫一層。各層劃分為不同的等份,有的層格子多,有的層格子少,最少的只分成八格,格子最多的一層有三百八十四格。每個格子上印有不同的字元。羅盤有很多種類,層數有的多,有的少,最多的有五十二層,最少的只有五層。
羅盤的各種內容分別印刻在內盤的不同盤圈(層)上,是羅盤的主要構成部分。各派風水術都將本派的主要內容列入羅盤上,使中國的羅盤成了中國術數的大網路全書。
三、外盤
外盤為正方形,是內盤的托盤,在四邊外側中點各有一小孔,穿入紅線成為天心十道,用於讀取內盤盤面上的內容。天心十道要求相互垂直,剛買的新羅盤使用前都要對外盤進行校準才能使用。
指南針是測量地球表面的磁方位角的基本工具,廣泛用於軍事、航海、測繪、林業、勘探、建築等各個領域。
羅盤實際上就是利用指南針定位原理用於測量地平方位的工具,羅盤在風水上用於格龍、消砂、納水和確定建築物的坐向。
二、羅盤的演變簡史
在指南針發明以前,古人是用天星來辨別方位的,晚上通過觀察北極星定方位,白天通過日影來分辯方位。很早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就發明了指南車和日圭用來分辨地平方位。日圭就是最早的羅盤。
在指南針發明以前,地平方位不可能劃分得很細。只能用北、東北、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八個大方位來描述方向和方位。風水術上用八卦來表示:坎卦代表北方,艮卦代表東北方,震卦代表東方,巽卦代表東南方,離卦代表南方,坤卦代表西南方,兌卦代表西方,乾卦代表西北方。
日圭定位則將地平面均分為十二個等份,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來表示方位。
隨著加工業的發展,磁針由原來的匙行轉變為針形,並由水浮磁針轉變為用頂針,使指南針的測量精度發生了質的變化。唐代,楊筠松將八卦和十二地支兩大定位體系合而為一,並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除了表示中宮位置的戊、己二干外,全部加入地平方位系統,用於表示方位。於是, 地平面周天三百六十度均分為二十四個等份,叫二十四山,每山佔一十五度,三山為一卦,每卦佔四十五度。二十四山從唐代創制後,一直保留到現在。所以,地盤二十四山是楊盤的主要層次之一。 北方三山壬、子、癸,後天屬坎卦,先天屬坤卦; 東北三山丑、艮、寅,後天屬艮卦,先天屬震卦;
東方三山甲、卯、乙,後天屬震卦,先天屬離卦; 東南三山辰、巽、巳,後天屬巽卦,先天屬兌卦;
南方三山丙、午、丁,後天屬離卦,先天屬乾卦; 西南三山未、坤、申,後天屬坤卦,先天屬巽卦;
西方三山庚、酉、辛,後天屬兌卦,先天屬坎卦; 西北三山戌、乾、亥,後天屬乾卦,先天屬艮卦。
三、羅盤上的哪些層次屬於楊盤?
楊公作為贛南楊公風水術的祖師,不但創造了完整的風水理論,對風水術的工具羅盤也進行了合理的改造。
地盤二十四山盤是楊公創制的,楊公之前沒有完整的二十四山盤,只有八卦盤和十二地支盤。漢代的羅盤最然也有、八卦、地支和天乾的標記,但不是均分度數,而是將天干、八卦和十二地支分成三層,所佔度數不一致。楊公將其重新安排,把八卦、天干、地支完整地分配在平面方位上,是一個劃時代的創造。
地盤二十四山的挨星盤,即七十二龍盤,是楊公晚年創制的。楊公通過長期的堪輿實踐發現:陰陽五行普遍存在於四面八方,陰陽五行的分布按照八卦五行屬性來確定與實際情況不符,用陰陽龍來格龍過於粗糙,通過反復研究,為十二地支配上天干,用納音五行來表達龍的五行屬性,稱為「顛顛倒」五行。《青囊奧語》中「顛顛倒,二十四山有珠寶;倒倒顛,二十四山有火坑」中所說的「顛顛倒」就是指七十二龍的納音五行。
漢代羅盤
天盤也是楊公創制的。楊公在堪輿實踐中發現用地盤納水有較大的誤差,根據天道左旋,地道右旋的原理,創制了天盤雙山用於消砂納水。羅盤中只有天盤是雙山,其他盤是沒有雙山的。古人認為,龍是從天上來的,屬於天系統,為陽。水在地中流,屬於地系統,為陰。由於天地左右旋的相對運動而產生的位移影響,所以用於納水的天盤理應右移,故楊公將其在地盤的方位上向右旋轉移位7.5 °。
雙山五行是三合五行,天盤壬子同宮,癸丑同宮,艮寅同宮,甲卯同宮,乙辰同宮,巽巳同宮,丙午同宮,丁未同宮,坤申同宮,庚酉同宮,辛戌同宮,乾亥同宮。雙山正中正對地盤的十二地支中央。十二地支按照生旺墓三合成局,即申子辰三合水局,寅午戌三合火局,巳酉丑三合金局,亥卯未三合木局。辰戌丑未分別是水、火、金、木的墓庫,是龍水陰陽交媾的重要場所,稱為四大水口。
所以,地盤、天盤和七十二龍盤三者合在一起被俗稱為「楊盤」。
後來宋代賴布衣引進二十八宿天星五行,增設了人盤,專用與消砂出煞。人盤的二十四山比地盤二十四山逆時針旋轉了7.5度。
人盤又叫做「賴盤」。
風水羅盤選擇、校準與調整
工具的質量好壞關繫到測量的精度,並直接影響立向布局的准確性。所以,要作好風水,必須知道什麼樣的羅盤才能在實際上使用。購買羅盤時可按照下面所詳列的要求去挑選。
羅盤是由海底、內盤、外盤三大部件構成的,三大部件的質量都與羅盤的測量精度有密切關系。
海底:
1、海底的園盒應是標準的園柱形,海底底部的定位十字線應正交,即呈九十度角。
2、頂針應固定在海底十字線的交點上,並與海底的底面垂直,頂針的尖頭不能有損傷,如果尖頭受損,磁針的轉動就會不靈活。
3、磁針必須通直,有足夠的磁性,兩頭的重量應一致。
4、海底蓋最好是玻璃,用有機玻璃或塑料做蓋子容易產生靜電,對磁針有吸附作用,會影響測量精度。
5、蓋上玻璃蓋時,倒轉海底,磁針應保持不掉下。將海底放入內盤時,應特別注意海底線的北要與內盤的子山正中對准。
內盤:
1、內盤上各圈層上的內容是風水羅盤的主要部分,要求盤面平整光滑、分格准確,字跡清晰。
2、地盤二十四山的子午卯酉應分別與周天三百六十度 0 度、 180 度、 90 度、 270 度重合,其他各盤都要按照羅盤的標准設置 各得其所。
3、內盤的內外園必須標准,放進外盤後,與外盤的間隙應保持在合適的范圍,寬緊適當,間隙太小則轉動不靈活,間隙太大則會影響測量精度。
4、內圈宜稍緊,以使海底固定不松動。內盤圓心應與海底同心。
外盤:
1、外盤必須是標準的正方形,四個邊不彎曲、歪斜,放置內盤的園凹的圓心應在外盤的幾何中心。
2、盤面應平整光滑。
3、天心十道是讀取內盤上各層內容的指示線,四個穿線孔必須分別定位於外盤四個邊的中心點上。
4、有水準泡的羅盤,當兩個水準泡的氣泡都在中心時,海底的磁針應與盤面平行。
二、外盤的校準與調整:
1、用標準的量角器,分別對外盤的四個外角進行測量,檢查是不是九十度,誤差如超過 0.1 度應進行打磨。
2、檢查天心十道線是否分別與四條外邊平行,如不平行,應適當調整穿線孔的位置。檢查四個穿線空是否分別位於四個外邊的中點,如果偏離中點,應重新開孔。
3、檢查天心十字線的交點是否對准磁針頂針的頂點。
4、分別用天心十道的四個端點對准內盤的周天 0 度,檢查其餘三個端點是否准確指向 90 度、 180 度、 270 度,如果有誤差,應詳細查清原因,適當調整穿線孔的位置至合格為止。
⑵ 外國人發明的可以讓人在水下自由呼吸的人造魚鰓是怎樣的
對於長期生活在地面上的我們來說,水底世界確實是非常神秘的,但是由於受到了身體構造的影響,人類並無法在海底直接生存,更不敢上前道更深的海底。眾所周知人類是用肺進行呼吸的,在海底的環境當中不僅缺氧,隨著我們下潛深度的不斷加大,還需要面臨非常大的壓力。這對我們的肺活量和膽量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5
還有一點就必須要提醒一下,這個人造魚鰓的下次深度也是非常有限的,只允許在5米的范圍內,如果超過了這個范圍人造魚鰓就會發出警報。對於普通的潛水愛好者來說,5米就已經足夠了。
⑶ 海底兩萬里中,鸚鵡螺號上的電是怎麼發明的
由原動力提供
這里存在著一種原動力。這原動力強大、馴服、快捷、方便。它具有
各種各樣的用途,是我船上的主宰。一切都全靠它了。它給我光,給我熱, 它是我所有機械的靈魂。這種原動力,就是電。
⑷ 海底兩萬里中,哪些科學發明和科學幻想是在後來實現的
你的問題發錯地方了 沒人回答的 祝你好運!
⑸ 海底兩萬里中,鸚鵡螺號上的電是怎麼發明的
由原動力提供
這里存在著一種原動力。這原動力強大、馴服、快捷、方便。它具有
各種各樣的用途,是我船上的主宰。一切都全靠它了。它給我光,給我熱,
它是我所有機械的靈魂。這種原動力,就是電。
⑹ 在海底兩萬里中,發明什麼和誰即位了托利色利
上面看到的可怕景象,是諾第留斯號在航程中碰到的一連串海中災禍的開始,自從它到了船隻往來比較多的海中,我們時常看見遇難的船隻在海水中腐爛了,在更深的地方,海底下面,看到上了銹的大炮、子彈、錨、鏈以及其他許多鐵器。
不過,諾第留斯號總是帶著我們前進。我們在船上很孤獨地生活。12月11日,我們望見了帕摩圖群島,這群島位於南緯13度30分和23度50分之間,西經125度30分和151度30分之間,從度西島直至拉查列島,由東南偏東至西北偏西,在長五百里的海面上羅列起來。群島的面積共三百七十平方里,由約莫六十個小群島組成,在這些小群島中間,我看到了法國佔領的作為它的保護地的甘比爾群島。這些小群島全是珊瑚島。由於珊瑚這種腔腸動物所起的作用,造成地面緩慢地,但連續地上升,因此,將來一定有一天會把這些小島連接起來。以後,連接起來的新島又跟鄰近的群島銜接,久而久之,從紐西蘭和新喀里多尼亞島起,至馬貴斯群島止,便要出現一個新大陸,那就是未來的第五大洲。
那天,我在尼摩船長面前談我的新大陸構成的理論,他很冷淡地這樣回答我:
「地球上所需要的並不是新的大陸,而是新的人!」
在這次航行中,諾第留斯號偶然開到克列蒙端尼島——群島中最有興昧的一個島·它是18年,曲米涅娃號船長貝爾發現的。我因此得以研究太平洋中的小島所構成的造礁珊瑚體系。造礁珊瑚跟普通珊瑚不能混為一談,它們的纖維組織蒙上一層石灰質的表皮,表皮構造的各種變化使我著名的老師密爾·愛德華先生把它們分為五部。這些以分泌物累積成珊瑚樹的細小微生動物,是數以億萬計地生活在細胞裡面。它們分泌的石灰質逐漸累積,組成了岩石、礁石、小島、島嶼。在某一處,它們形成一個圓形的環,圍繞著一個珊瑚洲或一個內湖,邊緣有缺口,可與大海相通。在另一處,它們形成一些礁石的懸崖,跟新喀里多尼。亞海岸和帕摩圖群島好些小島所有的情形相仿。在別的地方,比如在聯合島和毛利斯島,它們築起礁石脈,跟壁立的)高牆一樣,高牆附近的海是非常之深的。
沿著克列蒙端尼島的懸崖僅僅走了幾百米,我對於這些微生物中的勞動者所完成的巨大工程十分贊賞。這些懸崖大半是稱為千孔珊瑚、濱珊瑚、星珊瑚和腦形珊瑚的造礁珊瑚類的傑作。造礁珊瑚類動物在海波激盪的表面一層特別繁衍,因此,它們的造礁工作是從上層開始,漸次及於下層的,上層帶著剩餘的分泌物,漸漸沉到下面去。達爾文的學說就是這樣,他應用這學說來說明環狀珊瑚島的構成——照我的意思,這學說比那以海面下幾米有浮出的山嶺或火山的峰頂作為造礁珊瑚的工作基地的學說,較為優越,較為合理。
我可以挨近這些新奇的牆垣觀察,因為它們是垂直的,測探器指示的深度超過三百米,我們船上的陣陣電光把這光輝的石灰石照亮了。
康塞爾問我這些巨大的牆垣積累起來要花多少時間,我回答他的這個問題說,根據學者們的意見,積累八分之一寸厚的珊瑚牆需要一個世紀,即一百年左右的時間,他十分驚異。
「那麼,」他問我,「造成這些牆垣要多少時間呢?」
」要十九萬二千年,老實的康塞爾,這就把《聖經》記載的時間特別拉長了。此外,煤炭的形成,即被洪水沖積的森林的礦化作用,玄武岩的冷化作用,需要更長久的時間。再說,《聖經》中的時間只是表明一個一個時期,並不指兩次舊出之間的時間,因為,照《聖經》的說法,太陽並不是開夭,闢地第一天就存在。」
當諾第留斯號回到海面上來的時候,我可以望見這個低窪的和多樹的克列蒙瑞尼島發展的全部過程。島上的珊瑚石顯然是由於旋風和風暴的沖刷,變成了肥饒的沃上。不知什麼時候,一些穀粒果核被暴風帶到鄰近土地,落在石灰質的地上,地里夾雜了魚類和海產植物分解出來的渣滓,成為很好的草木肥料。隨後又有一些可可果核被波浪沖來,漂到了這邊新開辟的海岸。不久種子發芽生根,漸漸長大,成樹,成林,貯蓄了水蒸氣。水流於是形成了。植物也就漸漸生長繁殖。叉有些微生動物,爬蟲,昆蟲,附在被大風吹倒的其他海島的樹幹上,輸送到這邊。龜鱉到這里來下蛋,禽鳥在嫩枝上結巢。動物就這樣在島上活躍起來。不久,人類被島上的青蔥和肥饒的土地所吸引,也在島上出現了。這就是群島——微生動物的驚人傑作的形成過程。
傍晚時候,克列蒙端尼島在遠處隱沒不見了,諾第留斯號的航路顯然是改變了方向。在西經135度上接觸到南回歸線的時候,船又上溯南北兩回歸線間的海水,向西北偏西駛去。雖然夏季的太陽光十分厲害,但我們一點不受炎熱的影響,因為在水底三十至四十米的深度,溫度總不超過十度到十二度。
12月15日,我們在東邊望到了使人留戀的社會群島和作為太平洋玉後的啊娜多姿的塔希提島。我早晨在距離幾里的下方,望見了這島上的高聳的山峰。沿島水產供應我們船上餐桌許多美味的魚,鰭魚、鯉魚、乳白魚,以及好幾種屬於鰻魚類的海蛇。
諾第留斯號已經走了八千一百海里的海程了。當它穿過東加塔布群島和航海家群島之間的時候,測程器的記錄已經到了九千七百二十海里;湯加塔布群島是從前阿爾戈號、太子港號和博蘭公爵號的船員喪生的地方,航海家群島是拉·白魯斯的朋友、郎格爾船長被殺的所在。不久我又望見了維蒂群島,島上的土人曾經屠殺過和合號的水手和指揮可愛的約瑟芬號的南特人布羅船長。
這群島所佔的面積,從北至南為一百里,從東至西為九十里,位於南緯6度至2度,西經174度至179度之間。這群島是由很多小島如維蒂島、萬奴島和甘杜朋等島組成的。
這群小島是塔斯曼在1643年發現的,那一年也就是托利色利發明風雨表和路易十四即位的一年。人們可以想一想,這三件事究竟那一件對人類最有益處、」隨後,庫克在1714年,當土爾加斯朵在1793年,杜蒙·居維爾在1827年都曾來過,群島的地理形勢是經杜蒙·居維爾勘察後,才弄清楚的。諾第留斯號駛近了魏利阿灣,那位狄勇船長在這里遇到過驚人冒險的事件,狄勇船長就是第一個把拉白魯斯沉船的秘密弄明白的人。
在海灣中我們打了好幾次魚,我們打到很多好吃的牡蠣我們是按照薛尼克的方法,在飯桌上把牡蠣剝開,盡量無節制地吃。大家知道,這種軟體動物是屬於貝殼蛇類,在地中海科西嘉島非常普遍。魏利阿海灣中一定有十分豐富的壯蝸,如果沒有各種消滅它們的原因,這些團結成群的動物必然要把這一帶海灣都填滿,因為光是一個牡蝸就可以產兩百萬個卵。
尼德·蘭師傅在這次大吃牡蠣中,對於他的貪食沒有後悔,因為牡蠣是從來不使人飽脹的唯一的食品。是的,供給一個人每日營養所需的三百一十五克氮素,要二百個左右牡蠣呢。
12月25日,諾第留斯號在新赫布里底群島間行駛,這群島在1606年由居洛斯發見,1768年,布幾威爾來探險,1773年,庫克才把現在新赫布里底的名字給了它。這一群島嶼由丸個主要大島組成,形成一條從西北偏北至東南偏南的一百二十里的長帶,位於南緯15度至2度,西經164度至168度之間。我們的船沿著奧盧島岸邊走過,在正午時刻觀察,這島好像一堆青綠的樹林,有一座很高的山峰聳立在上面。這一天是聖誕節,尼德·蘭似乎很後悔不能過節,因為聖誕節是基督教徒所熱愛的家庭團聚節。
我有七八天沒有看到尼摩船長了,27H早晨,他進客廳來,臉上的神氣總是像跟你分手不過五分鍾時間的樣子。
我正在看那平面圖上的諾第留斯號所走的航路。船長走向前來,手指著地圖上的一點,單單說出了這個名字:
「萬尼科羅群島。」
萬尼科羅這名字是有迷惑力的;它是拉·白魯斯的探險船隻在那裡失蹤的群島的名字。我立即站起來。
「諾第留斯號帶我們到萬尼科羅群島嗎?」我問。
「是的,教授。」船長回答。
「我可以去訪問羅盤號和渾天儀號毀壞沉沒的有名的島嶼嗎?」
「如果您高興,教授,我們可以去訪問。」
「我們什麼時候到萬尼科羅群島呢?」
「我們就到了,教授。」
我跟著尼摩船長,走上平台,從平台上,我眼光急急地向天際瞭望。
在東北方,現出兩座大小不等的由火山形成的島嶼,有四十海里長的環形珊瑚礁圍繞。我們現在就在萬尼科羅島面前了,杜蒙·屠維爾一定要叫它搜索島,它是在萬奴島的天然小港前面,位於南緯16度4分和東經164度32分之間。島上土地從岸邊的海灘,一直到內部的高峰,都好像有青紗帳蒙起來,島上有高九百米左右的加波哥山矗立,俯視全島。
諾第留斯號從窄狹的水道,穿過外圍的一道石帶,走在暗礁岩石裡面了,這里的海水深度為五十米至六十五米左右。我看見紅樹蔭下有十二三個土人,他們看見我們的船開來,表示極端驚怪。看見這長長的灰黑東西在水面上行走,他們可能認為是他們應當警戒的一條很厲害的鯨科動物呢?
這個時候,尼摩船長向我打聽拉·白魯斯失事遇難的情形,這事我是知道的。
「船長,我所知道的不過是大家都知道的罷了。」我回答他。
「您可以把大家知道的情形告訴我嗎?」他帶些譏諷的神氣說。
「那很容易。」
我把杜蒙·居維爾關於這事的最後著作中所談到的情形告訴了他,下面就是簡單的概述。
拉·白魯斯和他的副手郎格爾船長於1785年受路易十六的派遣,作環游地球的航行。他們乘羅盤號和渾天儀號兩艘三級艦出發,以後就再沒有聽見他們的消息了。
1791年,法國政府很關心這兩艘戰艦的命運,裝備了兩艘大運輸艦,搜索號和希望號,准備出發,做尋找的工作。,這兩艘大運輸艦於9月28日離開布勒斯特海港,由當上爾加斯朵指揮。「但兩個月後,從指揮阿伯馬爾號船的船長,名叫波溫的這個人送來的報告知道,失事的兩艘戰艦的殘骸在新佐治島沿岸看到了。當,土爾加斯朵並不知道這個報告——而且這報告也不很可靠——他向海軍部群島出發,前去找尋,固他根據韓德船長的一個報告,說這群島是拉·白魯斯失事遇難的地點。
他的搜尋完全沒有結果,完全落空了。希望號和搜索號甚至於經過萬尼科羅群島面前沒有停留,總起來說,這次、航行很不幸,因為當土爾加斯朵,他的兩名副手和他船員中的好幾名水手都丟了性命。.第一個把這次遇難人的無可爭辯的可靠遺物找出來的,是一位經常航行在太平洋上的老航海家狄勇船長。1824年5月15日,他的船聖巴土利克號,經過新赫布里底群島之一的第克貝亞島附近。在那裡,一個印第安人乘著獨木舟,靠近他的船邊,賣給他-把銀質的刀柄,柄上有鏤別的文字痕跡。這個印第安人又說,六年前,他在萬尼科羅島住下來的時候,曾看見過兩個歐洲人,他們是一隻遇難船砌船員,這船多年前撞在島附近的暗礁上了。
狄勇立即猜想到,這一定是拉白魯斯船上的遇難人員,周為這些船隻的失蹤是眾所周知的,曾經震動世界。他打算到萬尼科羅群島去,據印第安人說,那裡還有遇難船隻的、許多遺物,可是大風和海浪阻擋了他,無法前往。
狄勇回到加爾備答。在加爾各答;他想法使亞洲學會和印度公司注意他的發現。他於是得到一隻船,這只船命名為搜索號,由他指揮,1827年1月23月,他由一個法國人陪著,乘船出發,前往搜尋。
搜索號在太平洋好幾處停錨找尋,於1827年7月了日:到萬尼科羅群島前面停泊了,地點就是此刻諾第留斯號所在的這個萬奴島的天然小港中。
在這個地方,狄勇收集了遇難船隻的許多遺物:鐵制的用具,錨,滑車的鐵鏈環,小炮,一顆十八號炮彈,殘破的天文儀器,船後部斷片:另外還有一口銅鍾,上面有款識,寫著「巴贊給我造的」,這是1785年左右,布勒斯特軍械局鑄造廠的標記。這事是十分明確,不可以懷疑的了。
狄勇為了使自己所獲得的材料更完備起見,他在這遇難的地方留下,一直到同年十月。然後他離開了萬尼科羅群島,去紐西蘭,1828年4月7日到了加爾各答,然後回法摑,到了法國,他受到查理十世的熱情招待。可是,這個時候,杜蒙。居惟爾不知道狄勇所作的工作結果,已經先出發向別處找尋失事的地點了。因為他從一隻捕鯨船的報告知道,有好些徽章和一種聖路易十字勛章在路易西安尼省和新喀里多尼亞島的土人手裡發現。
杜蒙。居維爾於是指揮著渾天儀號,向大洋出發,在狄勇離開了萬尼科羅群島兩個月後,他的船停在何巴市面前。在何已市,他知道了狄勇所獲得的結果,此夕)他又從加爾各答輪船公司的和合號的船副。———個名叫何伯斯的人那裡知道,他在南緯8度18分和東經:56度30分之間的一個小島,看到這些地方的土人使用一些鐵條和紅色毛布。
杜蒙,居維爾心中相當為難,不知道對於這些不太可靠的報刊所登載的記事是否應該相信,最後他決定開到狄勇曾經到過的地方去。
1828年2月10n日,渾天儀號到了提科皮亞島面前,請了一個落戶在島上的逃兵作向導和翻譯,他向萬尼科羅群島出發,2月12日,望見了萬尼科羅群島,直至14日他都是沿著群島的礁石脈行駛,到20日,才停泊在礁石圈裡面,即萬奴島的天然港內。
23日,好幾名船上的人員在島上走了一圈,得到一些不重要的殘余物品。當地土人採取一種不認賬和逃避的方法,不願意帶他們到遇難失事的地方去看。這種暖昧不明的行為更讓人相信他們是曾經虐待過船中的遇難人員,他們也正是好像伯杜蒙·居維爾要給拉·白魯斯和他的苦命同伴報仇似的。但在26日,土人由於得到了禮物,並且知道他們不至於受到任何報復,他們這才帶領船副雅居諾,到了船隻遇難的地方。
在這個地方,五米至六米半的水深處,在巴古和萬奴兩島的礁石間,堆積著的錨、炮、鐵塊和鉛塊都被石灰質的沉積層粘住了。渾夭儀號的大艇和捕鯨船開到了這個地方,費了很大氣力,船上人員才把一個重一千八百斤的錨,一門口徑八分的鐵鑄大炮,一大塊鉛和兩尊銅炮打撈上來。
杜蒙·居維爾詳細詢問土人,知道拉·白魯斯在島附近暗礁上損失了他的兩只船後,又造了一隻較小的船,他乘新造的船出發,第二次又失蹤了……在什麼地方失蹤呢?沒有人知道。這位指揮渾天儀號的船長於是在一株紅樹華蓋下,建造了一座衣冠墓,紀念那位著名的航海家和他的同伴。家是一座簡單的四角形金字塔,建築在珊瑚石的基地上,上面沒有豎立什麼可以引起土人的貪心的鐵架。
杜蒙·居維爾要離開這島出發了;但他的船員受了海島不良氣候的影響,很多人患了熱病,他本人也病得很厲害,一直到8月17日才拔錨動身。
當時法國政府怕杜蒙·屠維爾不知道狄勇的工作結果,派出巴沿尼號小戰艦到萬尼科羅群島,戰艦由列哥郎·德·土浪美林指揮,當時停在美洲西部海岸。巴沿尼號在渾天儀號離開了幾個月後,開到了萬尼科羅島面前,並沒有找到什麼新的材料,僅僅看見土人對於拉·白魯斯的墓沒有破壞。
上面就是我給尼摩船長說的關於這件事的材料。
「那麼,「他對我說,「在萬尼科羅群島失事的遇難人所建造的第三隻船,究竟在什麼地方遇難沉沒了,人們還是不知道嗎?」
「人們還是不知道。」
尼摩船長並不答話,他對我做個手勢,要我跟他到客廳中去。諾第留斯號潛入海水下幾米深,嵌板打開了。
我急急走到玻璃隔板面前觀看,只見珊瑚礁石的基地蓋滿了菌生植物、管狀植物、翡翠海草、石竹小草,在它下面,在成千成萬物十分可愛的魚類《鮑魚、雕紋魚、卿筒魚、裂骨魚、金魚)中間,我認出了打撈機無法打撈的一些殘廢物品,如鐵馬磴、錨、炮、炮彈、絞盤架、船頭廢料等等,全是遇難船隻留下的東西,現在都披上活生生的花朵了。
當我注視這些使人心中難受的遇難船隻的殘骸時,尼摩船長用很嚴肅的聲音對我說:
「拉·白魯斯船長於1785年12月7日率領了羅盤號和渾夭儀號兩船出發。他最初停泊在植物灣,訪問了友愛群島,新喀里多尼亞,向聖克魯斯群島出發,停在哈巴衣群島的奈摩加島面前。然後,到了以前不知道的萬尼科羅群島的礁石上面。走在前頭的羅盤號撞在南邊海岸的礁石上。渾天儀號前來援救,但也碰上暗礁。第一隻船羅盤號立即撞破沉下去,第二隻船渾天儀號擱淺在下方,仍然支持了好幾天。當地土人對遇難船員相當歡迎,善意招待。遇難船員便住在島上,利用兩艘破損的大船,把材料拼湊起來,建造了一隻較小的船。有些水手願意居住在萬尼科羅群島上,不想走了。別的船員,體弱有病,跟拉·白魯斯一同出發。他們向索羅門群島開去,他們所有的一切,身體和財物,都在這群島的主島的西部海岸,失望呷和滿意呷之間沉沒了。
「您怎麼知道呢?」我喊道。;
「這不是我在那最後遇難失事的地方所找到的文件嗎!」
尼摩船長給我看一個白鐵盒,上面印有法國國徽的標記,全都被鹽水所侵蝕了。他打開鐵盒,我看見一卷公文,雖然紙色發黃,但字跡還清楚可讀。
這公文是法國海軍大臣給拉,白魯斯船長的訓令,邊緣還有路易十六親筆的批語呢!
「啊!」尼摩船長於是說,「對於一位海員來說,這真是死得漂亮:這座珊瑚墳墓實在是太幽靜了!願上天讓我的同伴和我不要葬在別樣的墳墓中!」
⑺ 海底兩萬里在寫之時有沒有潛水艇
《海底兩萬里》在寫之時沒有潛水艇。
⑻ 《海底兩萬里》發表後多少年,人類成功的造出了真實的潛水艇
《海底兩萬里抄》寫於一八七襲0年,是凡爾納著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
有人說15世紀就有人用皮革製成了類似潛水艇的水下工具,但現代潛水艇通常認為是西蒙·萊克發明的。1894年,萊克把他設計的第一艘潛水艇的圖紙提供給美國海軍,但遭到拒絕。於是他帶著發明去了國外。他在蘇聯工作幾年以後又回到美國,建立了萊克魚雷艇公司。
潛水艇的發明者西蒙·萊克在他的自傳的第一句話是:「儒勒·凡爾納是我一生事業的總指導。」
可以說是提前了25年左右
⑼ 人們為揭開海底深處的奧秘才發明了潛水衣嗎
為了揭開來海底深處自的奧秘,人們常潛入海中探察,這就必須藉助於潛水衣。傳說古希臘人就曾坐在玻璃桶里潛入水中,但這沒有被證實。
17世紀歐洲人發明了吊鍾式潛水器。人在「鍾」內,直到空氣用完才回到水面上。由於「鍾」內所裝空氣有限,所以這種潛水方式無法持久。
直到1879年,德國人耶魯道發明了帶有氧氣罩的潛水衣。氧氣由船上的管子送進來,這樣人在海底下就可以比較自由地活動了。1942年,法國人福斯特發明了隨身攜帶的氧氣筒,直到這時,一種能在海底自由活動的現代潛水衣才問世了。
[我還想知道]
1943年,一個叫雅克斯考斯廷的法國人發明了水中呼吸器,這使潛水員第一次不用繩索與船連接,而下潛了30米。
早期潛水服最主要的部分是很重的金屬頭盔和鉛底靴。
⑽ 海底兩萬里魯姆科爾夫有什麼發明
潛艇、海下探索、北極探索都已成為了現實,由此可以看出——科幻小說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影響科技的發展方向,同時,科幻小說可以說是對未來科技的預言與描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