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卿雲歌古詩拼音版
說到最早的詩歌,在小學時,我以為是《詩經》,因為《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具體那一首詩歌是最早的,不知道,查了查,收入總集中的第一首是《關雎》。於是便以為中國最早的一首詩是詩經里的《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上了中學,看到《史記·帝王世紀》記載:逗帝堯之世,天下大和,百姓無事。有八九十老人,擊壤而歌。地這位老人所歌的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擊壤歌》。擊壤,是古代的一種游戲。至今在臨汾古城的東北五里處,有一個叫康莊的地方,村東有塊古老的石碑,上書逗擊壤處地。清人沈德潛《古詩源》注釋說:逗帝堯以前,近於荒渺。雖有《皇娥》、《白帝》二歌,系王嘉偽撰,其事近誣。故以《擊壤歌》為始。地於是我認為中國最早的詩歌是《擊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帝力於我何有哉!
讀師范時,文選書上有篇文章介紹了中國詩歌簡史,文中記載最早的詩歌是《彈歌》。《彈歌》見諸《吳越春秋》之《勾踐陰謀外傳》。范蠡逗進善射者陳音地,於是就有了陳音和越王的對話。陳音曰:逗古者人民朴質,飢食鳥獸,渴飲霧露,死則裹以白茅,投於中野。孝子不忍見父母為禽獸所食,故作彈以守之,絕鳥獸之害.故歌曰『斷竹,續竹,飛土,逐宍』之謂也……地民間向來有逗船歌地、逗山歌地之類,上古時期,人們群居洞野,經常受禽獸的威脅,逗彈地成為一種驅逐禽獸的工具,被廣泛採用。有弦的逗彈地的出現,大大提高了安全防禦功能,受到了先民們的喜愛,因而宣揚製作和使用的話語象歌謠一樣到處相傳,經過不斷修改、凝煉,最後才經先民紀錄為今天我們所見的八字《彈歌》流傳了下來,至少已經7000年。至此我相信《彈歌》是世界上最早的詩歌:
斷竹,續竹,飛土,逐肉。
工作之後,因為個人對古代文學的興趣,通過對一些史料的對比研究,我對最早的詩歌又產生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淮南子·造應訓》中說:逗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後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地先民的歌謠發生於勞動的韻律,因此最初的形態常與原始的音樂、舞蹈結合為一體,其內容大都是生產行為的重演模擬,或是勞動過程的回憶。而在《尚書·堯典》中也說: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它描寫了人們敲石器之類的工具作為樂器,然後模仿野獸的姿態跳舞。通過這兩則記述,我們說最早的詩歌,是歌舞樂三位一體的原始詩歌,大概是不錯的。魯迅先生在論述詩歌的起源時說得很清楚:逗人類是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創作的,可惜沒有人記下,也沒有法子記下。我們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連話也不會說的,為了共同勞作,必須發表意見,才漸漸的練出復雜的聲音來。假如那時大家抬木頭,都覺得吃力了,卻想不到發表。其中有一個叫道『杭育杭育』,那麼這是創作……倘若用什麼記號留存了下來,這就是文學;他當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學家,是『杭育杭育』派地。如果這么解釋,那麼第一首詩歌將永遠是一個謎,因為誰也沒有辦法找到第一個尖叫當詩的類人猿。因此,這種解釋是一種極端化錯誤。古詩歌有兩個特性:1、葉韻;2、可歌。判斷古詩歌應該兼具這兩個特性,葉韻是古詩歌的基礎,那麼古韻文可能是古詩歌的源頭,但是有另外一種可能:古詩歌之前沒有其他形式也就是不可歌的古韻文。
現在,我已經搞不清楚到底哪首才是最古老的詩歌了。只能提出幾點思考供大家選擇。因為以下所有的古詩辭,准確的製作年代還沒有發現,每一條都有人認為是後人托偽。
可能之一:神農氏伊耆氏《蠟辭》。據《三禮圖考》記載,伊耆氏早巳祭祀八蠟。據東漢經學家鄭玄所註:逗四方,方有祭也,蠟有八者:先嗇一也;司嗇二也;農三也,郵表畷四也;貓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蟲八也地。《禮記》中載有一首伊耆氏《蠟辭》:逗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無作!豐年若土,歲取千百!地由於伊耆氏可能指神農氏、堯或周代設置的職官,所以八蠟最遲源於周代。唐代司馬貞《史記》載:逗始教耕,故號神農氏,於是作蠟祭,以赭鞭鞭草木。地一般相信伊耆氏所祀的八蠟,是指上古時代。無論如何,八蠟之祭發展到漢、唐時,蠟祭的活動巳變得隆重;但於明、清時期,卻時行時止。
可能之二:虞舜《卿雲歌》。《卿雲歌》是虞帝舜大宴群臣百工時的集體唱和之作,其原意是對五帝禪讓制度的歌頌,但由於其氣象高渾而成為超越流俗的精品。《尚書大傳?虞夏傳》說舜登位的第十五年,逗卿雲聚,俊義集,百工相和而歌卿雲,帝乃倡之曰: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地逗爛地即燦爛。逗糺地即糾,逗糺縵縵地指縈繞飄浮狀。逗旦地即日出,逗旦復旦地即日復一日。整句的意思是:祥雲燦爛,延綿不絕,日月光輝,永駐人間。據說舜唱完《卿雲歌》嘆息道:逗時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地1913年4月8日中華民國第一屆正式國會開會典禮時,將《卿雲歌》作為臨時國歌,歌詞略改: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時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袁世凱時期廢止。1916年袁世凱死後,段祺瑞政府教育部於1920年徵集國歌。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的作曲家肖友梅將《尚書》中的《卿雲歌》選作歌詞並作曲。教育部下令於1921年7月在全國傳唱。國民政府上台後廢止。歌詞:卿雲燦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以上四句均出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末句即復旦大學得名由來。《卿雲歌》:
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明明上天,爛然星陳。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四時從經,萬姓允誠。遷於賢聖,莫不咸聽。
鼚乎鼓之,軒乎舞之。日月光華,弘於一人。
於予論樂,配天之靈。精華已竭,褰裳去之。
可能之三:商湯《盤銘》。《大學》一書有:湯之《盤銘》曰: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地之語。據說,盤是商湯洗臉或洗澡的大盤子。沒有更多關於其它的記載。
可能之四:《周易》。《楚辭》說:逗伏戲架辨,楚勞商只。地意謂伏羲曾創作《架辨》之曲,楚人因之作《勞商》之歌。《周易》之卦爻辭頗多意境濃郁的詩歌和來自民間的謠諺。《周易》中的卦爻辭詩歌,取涉十分廣泛。卦爻辭詩歌,素樸粗糙。盡管如此,我們仍然可以把《周易》卦爻辭看作是詩歌的萌芽,因為它不僅在形式上呈現出詩歌的特徵,而且在內容上也初步具備了詩歌的意境,它標志著中國詩歌原初狀態的萌芽。
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中孚·六三》
困於石,據於蒺藜。入於其宮,不見其妻。《困·六三》
候人兮猗!《候人歌》
可能之五:葛天氏頌《八闋歌》。葛天氏頌《八闋歌》,作歌八闋以志頌揚伏羲自西向東開創文明史績的偉世功勛。《呂氏春秋·古樂》所記述的逗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地八闋歌的題名曰逗載民、玄鳥、遂草木、奮五穀、敬天常、達帝功、依地德、總禽獸之極地,全是頌神祭祖、祝禱豐年的內容。這些都可以說是表達了先民的意向,不過並非後代詩歌里常見的個人抒情,而是具有切實的群體功利性能的情意指向,正代表著那個階段人們的普遍的逗懷抱地。
可能之六:黃帝《渡漳歌》。《水經注》載有《渡漳歌》,據說是黃帝大戰蚩尤時,大軍追擊到了漳河畔,士兵無法渡河,黃帝便命伶倫製作此歌,由於其節奏雄壯,振奮了士氣,大軍很快渡過漳河,擊敗了蚩尤。這首歌當作為軍歌的最古者。
可能之七:黃帝《棢鼓之曲》。《歸藏·啟筮》載有黃帝所作《棢鼓之曲》十章:一曰雷震驚,二曰猛虎駭,三曰鷙鳥擊,四曰龍媒蹀,五曰靈夔吼,六曰雕鶚爭,七曰壯士奪志,八曰熊羆哮峪,九曰石盪崖,十曰波■壑。這首歌傳為黃帝所作,屬軍歌戰歌之類。
可能之八:歧伯《饒歌》。《漢書·禮樂志》載有黃帝使岐伯作短篇《饒歌》,用以揚德建武,勸士諷敵。
可能之九:伏羲氏《駕辯曲》。伏羲氏有《駕辯曲》(《楚辭·王逸注》屈原《楚辭·大招》中寫到逗伏羲駕辯、楚勞商只地漢王逸註:逗伏羲作瑟,造《駕辯》之曲地。據古籍《路史》載:逗伏羲生於讎夷,長於成紀地。讎夷即仇池在今隴南西和境內,成紀即今天水一帶,兩地緊連。近年考古發現,西和、禮縣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定居,與秦安大地灣時代大體相當,距今約七千年時間,在我國史前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如今每年農歷五月十三日在緊鄰隴南的天水市有全國最大的伏羲文化節,並舉行隆重的公祭活動。2007年國家領導人李鐵映在公祭文章中有伏羲逗始造《駕辯》,諧世八音地之句。《駕辯曲》古已失傳。
可能之十:伏羲氏《綱罟歌》。《綱罟歌》(見《隋唐樂志》,《夏侯玄·辨樂論》,《元結·補樂》)。也作《蹁罟歌》,不可考。
可能之十一:有炎氏《有炎氏頌》。《莊子》曰:北門城問於黃帝曰:帝張咸池之樂於洞庭之野雲雲。帝曰:天機不張而五官皆備。此之謂天樂無言而心說。故有炎氏為之頌曰:聽之不聞其聲。視之不見其形。充滿天地。苞裹六極。
可能之十二:虞舜《南風歌》。《孔子家語》:逗舜彈五弦之琴,歌南風之詩。地《文選·琴賦注》則引述《屍子》言:逗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是舜歌也。地說明詩的作者就是舜。這首《南風歌》,應是他南巡之時所作,是我國第一首反映南方人民生活的詩。《南風歌》:
陟彼三山兮商岳嵯峨,天降五老兮迎我來歌。
有黃龍兮自出於河,負書圖兮委蛇羅沙。
案圖觀讖兮閔天嗟嗟,擊石拊韶兮淪幽洞微;
鳥獸蹌蹌兮鳳皇來儀,凱風自南兮喟其增嘆。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可能之十三:皋陶《元首歌》。書經·皋陶謨:
元首起哉!股肱喜哉!百工熙哉!
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元首叢脞哉!股肱惰哉!庶事隳哉!
可能之十四:無名氏《塗山歌》。
《吳越春秋》曰:禹年三十未娶,行塗山,恐時暮失嗣,辭雲:『吾之娶也,必有應也。』乃有白狐九尾造於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九尾者,王之證也。』於是塗山之人歌之。禹因娶塗山,謂之女嬌。《塗山歌》:
綏綏白狐,九尾龐龐。我家嘉夷,來賓為王。
成於家室,我都攸昌。天人之際,於茲則行,明矣哉!
可能之十五:太康《五子之歌》。《尚書·夏書》載:夏後太康失國,五位公子作五子之歌以悼。太康屍位,以逸豫滅厥德,黎民咸貳,乃盤游無度,畋於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窮後羿因民弗忍,距於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従,徯於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
其一曰:逗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予視天下愚夫愚婦一能勝予,一人三失,怨豈在明,不見是圖。予臨兆民,懍乎若朽索之馭六馬,為人上者,奈何不敬看地
其二曰:逗訓有之,內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牆。有一於此,未或不亡。地
其三曰:逗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亂其紀綱,乃厎滅亡。地
其四曰:逗明明我祖,萬邦之君。有典有則,貽厥子孫。關石和鈞,王府則有。荒墜厥緒,覆宗絕祀!地
其五曰:逗嗚呼曷歸看予懷之悲。萬姓仇予,予將疇依看鬱陶乎予心,顏厚有忸怩。弗慎厥德,雖悔可追看地
可能之十六:殷商甲骨文《卜辭通篡》。現在已經很少已經有人把甲骨文的卜辭當作詩歌來看待了。說甲骨文不算文學,理由不充分;說它是,也覺得很難理直氣壯,總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卜辭》:
今日雨,其自西來雨看其自東來雨看其自北來雨看其自南來雨看
可能之十七:箕子《麥秀歌》。箕子過殷,見宮室毀壞荒涼,遍地野生麥黍,心甚傷之,欲哭則不可,欲泣則近於婦人,乃作《麥秀歌》:
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兮。
可能之十八:伯夷《採薇歌》。武王克商後,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食周粟,逃隱於首陽山,採集野菜而食之,及餓將死,作採薇歌,遂死。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農虞夏,忽焉沒兮。吾適安歸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可能之十九:西周《白雲謠》。《穆天子傳》載:周穆王西遊至昆侖山見逗西王母地,西王母在逗瑤池地宴請了他。臨別時,西王母做此歌,為之祝福:
白雲在天,丘陵自出。
道里悠遠,山川間之。
將子無死,尚復能來。
可能之二十:西周《大東》。此為周代東方諸侯小國怨刺西周王室誅求無已、勞役不息的詩。《毛詩序》說明作者是譚國大夫。譚國在今山東濟南市東南,對照《魯頌》逗遂荒大東地,那一帶地區屬大東。這首詩寫作的時間,據《左傳·庄公十年》所記逗齊師滅譚地,即在公元前684年齊國因為譚國對它逗失禮地而出兵滅亡這個小國,時在東周初期,它只能寫在譚國滅亡之前。
有饛簋飧,有捄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君子所履,小人所視。眷言顧之,潸焉出涕。
小東大東,杼柚其空。糾糾葛屨,可以履霜。
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來,使我心疚。
有冽氿泉,無浸獲薪。契契寤嘆,哀我憚人。
薪是獲薪,尚可載也。哀我憚人,亦可息也。
東人之子,職勞不來。西人之子,粲粲衣服。
舟人之子,熊羆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試。
或以其酒,不以其漿。鞙鞙佩璲,不以其長。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
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
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捄天畢,載施之行。
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
維南有箕,載翕其舌。維北有斗,西柄之揭。
可能之二一:春秋《滄浪水之歌》、《孺子歌》。滄浪歌早在春秋時期已經傳唱,孔子孟子都提到它了。孟子曰:逗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地
在楚地流傳久遠的《孺子歌》不是屈原首創,也不是逗漁父地首創。這是漁夫勸屈原的話,意思是當滄浪之水清的時候就洗我的冠發,滄浪之水濁的時候就洗我的腳,屈原寧死也不肯違背自己的原則,而漁夫勸屈原審時度勢,隨波逐流。滄浪歌地正確解讀應該是逗君子處世,遇治則仕,遇亂則隱。地這也就是逗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地的另一種說法。《孺子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可能之二二:春秋《越人歌》。中國古代使用壯侗語族語言民族的古老民歌。公元前528年,楚國令尹鄂君子皙舉行舟游盛會,百官縉紳,冠蓋如雲。在盛會上,越人歌手對鄂君擁楫而歌。一位懂得楚語的越人給子皙翻譯歌辭,子皙被這真誠的歌聲所感動,按照楚人的禮節,雙手扶了扶越人的雙肩,又莊重地把一幅綉滿美麗花紋的綢緞被面披在他身上。還有一種說法:鄂君子皙泛舟河中,打槳的越女愛慕他,用越語唱了一首歌,鄂君請人用楚語譯出,就是這一首美麗的情詩。有人說鄂君在聽懂了這首歌,明白了越女的心之後,就微笑著把她帶回去了。《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可能之二三:神農氏《扶持歌》。孝經·鉤命訣
可能之二四:黃帝時無名氏《金人銘》。
可能之二五:歧伯《短簫饒歌》。漢書·禮樂志
可能之二六:黃帝《上邪歌》。偽歸藏
可能之二七:黃帝《趓鼓十曲》。偽歸藏
可能之二八:黃帝《輿幾箴》。劉勰·文心雕龍
可能之二九:黃帝《祝邪文》。劉勰·文心雕龍
可能之三十:無名氏《堯戒》。淮南子
可能之三一:無名氏《康衢謠》。列子
可能之三二:虞舜《股肱歌》。書經
可能之三三:虞舜《載歌》。書經
可能之三四:無名氏《夏諺》。孟子
可能之三五:無名氏《夏箴》。逸周書
可能之三六:無名氏《刺桀歌》。劉向·新序
可能之三七:無名氏《桀代有唐歌》。偽歸藏
可能之三八:商湯《桑林禱雨辭》。荀子
可能之三九:無名氏《商湯誓》。尚書
可能之四十:《宰甫卣銘》。商代晚期,三言詩。刻在青銅器皿上,銘文至今尚未完全破譯。
『貳』 伏羲女媧主題曲,插曲,片尾曲歌詞名字叫什麼
永恆
歌手: 許巍
在出生的那一天
我們已註定要走上這條永遠
永遠不歸的路專
我們不停地奔跑
在每個屬黑夜白天
每一個夜晚和清晨
不知不覺奔向死亡
在穿行各種夢想
不變的四季裡面奔跑
虛幻的永恆只是那支離破碎的瞬間
在出生的那一天
我們已註定要走上這條永遠
永遠不歸的路
我們不停地奔跑
在每個黑夜白天
每一個夜晚和清晨
不知不覺奔向死亡
在穿行各種夢想
不變的四季裡面奔跑
虛幻的永恆只是那支離破碎的瞬間
永生永世的愛戀
總是那麼遙遠沉重
不變的輪回之中
生命變得虛無飄渺
曾經遙遠漫長的幻想
為何它始終不能實現
永生永世的愛戀
總是那麼遙遠沉重
不變的輪回之中
生命變得虛無飄渺
曾經遙遠漫長的幻想
為何它始終不能實現
永生永世的愛戀
總是那麼遙遠沉重
不變的輪回之中
生命變得虛無飄渺
曾經遙遠漫長的幻想
為何它始終不能實
『叄』 關於歌頌伏羲的詩,詞,對聯等!要56個字!謝嘍……
謁天水伏羲卦台山有感
始祖三陽遺卦台,尋根訪古謁山來。
登臨聖地春光秀,瞻仰羲皇曉色開。
八面青山歌渭水,千年古跡響驚雷。
雄風起後同崇祀,偉業承前共力培。
『肆』 伏羲的《赤靈月》 歌詞
赤靈月
歌手:伏羲
謹以祭奠我那失去的愛情!
秋風 浮水綿
二隻紅楓印記內
屍跡 願草橫
年幼容傷離人碎眠
親愛的毅,我會永遠記得你!
暗生 殘接木
幕流雨夜濕驟
靜寂 赤靈月
故鄉人印慘緣
秋色 幾處傷 夜後祭奠 哭了
離人 秋後離
傷燭歸途 歸途
哈啊...
秋色 幾處傷 夜後祭奠 哭了
離人 秋後離
傷燭歸途 歸途
秋色 幾處傷 夜後祭奠 哭了
離人 秋後離
傷燭歸途 歸途
http://music..com/song/24735443
『伍』 伏羲雲書院歌詞啥意思
戳我的頭像,自己拿資源哦~
『陸』 以前的一部電視劇關於伏羲的,主題曲音樂,歌詞有:如果你要走就請別回頭,,,求歌名
歌曲《守候 》
段玫梅 - 守候
詞曲:宇桐非
說好了不會再放開你的手
卻無法再逃內脫傷痛容的魔咒
內心一直渴望
還能彼此擁有
卻始終張不開倔強的口
緊握著你的手
已沒有了渴求
卻為何心在痛
淚水不停流
甜蜜的畫面
緊繞在我胸口
轉瞬間 已成海市蜃樓
如果說你要走 就別回頭
我願意為你停留
就算天地萬物都化做烏有
世界沒有了盡頭
那樣會讓我更加難受
就算海枯石爛已成了奢求
我還願再為你守候
『柒』 古今歌頌伏羲功德的文獻,詩詞,楹聯,歌賦
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堯、舜之盛,《尚書》載之,禮樂作焉;湯、武之隆,詩人歌之。太史公自序·史記
朱子《感興》第一
昆侖大無外,旁礴下深廣。陰陽無停機,寒暑互來往。
皇羲古神聖,妙契一俯仰。不待窺馬圖,人文已宣朗。
渾然一理貫,昭晰非象罔。珍重無極翁,為我重指掌。
高皇邁道,端拱無為。化懷獯鬻,兵戢句驪。禮尊封禪,樂盛來儀。合位媧後,同稱伏羲。
舊唐書卷三十五
○歷代帝王陵廟
洪武三年,遣使訪先代陵寢,仍命各行省具圖以進,凡七十有九。禮官考其功德昭著者,曰伏羲,神農,黃帝,少昊,顓頊,唐堯,虞舜,夏禹,商湯、中宗、高宗,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漢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宣帝、光武、明帝、章帝,後魏文帝,隋高祖,唐高祖、太宗、憲宗、宣宗,周世宗,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孝宗、理宗,凡三十有六。各制袞冕,函香幣。遣秘書監丞陶誼等往修祀禮,親制祝文遣之。每陵以白金二十五兩具祭物。陵寢發者掩之,壞者完之。廟敝者葺之。無廟者設壇以祭。仍令有司禁樵採。歲時祭祀,牲用太牢。
資中古碑伏羲贊
伏羲蒼精,初造工業,畫卦結繩,以理海內。(史子堅《隸格》)
◇八卦賦
太古之氣,是生兩儀,浩然莫測,淵乎勿為。雖混沌之已判,尚冥濛而未知。既不辨其兩偶,孰能察其三奇?爰有皇聖,其惟伏羲,索四營之妙理,究三才之大規。乃畫八卦,以窮萬象;神可以測來,智可以藏往。辨庶品於奇功,握群形於指掌。使六位之恆存,乃百王之是仰。
昔伏羲氏畫八卦象萬物,窮性命之理,順道德之和。老氏亦先天地,本陰陽,推性命之極,原道德之奧。此與伏羲同其原也。
為賈謐作贈陸機詩(十一章)
肇自初創。二儀絪縕。粵有生民。伏羲始君。結繩闡化。八象成文。芒芒九有。區域以分。
唐享太廟樂章·鈞天舞(張說)
高皇邁道,端拱無為。化懷獯鬻,兵戢句驪。禮尊封禪,樂盤來儀。合位媧後,同稱伏羲。
達則致君窮立言。曩時夫子投杏壇,
刪詩定書傳淵騫。春秋一字誅黃泉,
萬世賊亂心膽寒。子輿賦歸辭惠宣,
仁義七篇皆肺肝。伏羲六畫義深玄,
文王明之當憂患。降周迄孔世莫傳,
東溪先生抽關鍵。發揮絕學窮根源,
『捌』 猜不透伏羲八卦 這是哪首歌的歌詞,原唱是誰
是這個吧?!
《打開文明密碼》
演唱:常思思
猜不透的伏羲八卦
再去看秦俑威版武瀟灑
痴迷著王羲之的筆法
悠然在權五柳先生鄉下
這是大美的中華
無處不藏著文明密碼
這是神奇的華夏我的家
無處不有文明密碼
細品過那香茗春芽
輕撫著宋瓷和漢瓦
彈一曲高山流水
推敲那晨鍾和古剎
這是大美的中華
無處不藏著文明密碼
這是神奇的華夏我的家
無處不有文明密碼
打開文明的密碼
驕傲我中華
打開文明的密碼
自豪我國家
萬古流長的千年文化
我的中華
文明的密碼
這是大美的中華
這是神奇的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