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人現代都發明過什麼東西
1.錢學森中國著名物理學家,世界著名火箭專家。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為中國火箭和導彈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1958年4月起,他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2.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地質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我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奠基人. 李四光的最大貢獻是創立了地質力學,並以力學的觀點研究地殼運動現象,探索地質運動與礦產分布規律,新華夏構造體系的特點。
3.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被稱為「兩彈元勛」。在原子彈、氫彈研究中,鄧稼先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完成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原子彈試驗成功後,鄧稼先又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
我國現代著名的科學家,地質學家李四光、氣象學家竺可楨、 數學家華羅庚、物理學家吳有訓、醫學家林巧稚、天文學家張鈺哲、化工學家侯德榜、農學家丁穎、數學家熊慶來、微生物學家湯飛凡、內科專家張孝騫、建築學家梁思成、林學家梁希、橋梁學家茅以升、物理學家嚴濟慈和物理學家周培源、水稻專家袁隆平、火箭專家錢學森、核物理專家王淦昌、於敏、錢三強、鄧稼先、錢偉長等。
❷ 簡述宋金元時期中國醫學發展的成就
兩宋時期,宋政府抄設立翰林醫學襲院,醫學分科接近完備,並且統一了中國針灸由於傳抄引起的穴位紊亂,出版《圖經》。《太平聖惠方》簡稱《聖惠方》。漢醫方書類著作。屬於中國宋代官修方書。全書共1670門,方16834首。包括脈法、處方用葯、五臟病證、內、外、骨傷、金創、胎產 、婦、兒、丹葯、食治、補益、針灸等,每一病證,冠以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有關論述。
兒科之祖——錢乙字仲陽,北宋鄆州(今山東東平)人。著《小兒葯證直訣》共三卷。以臟腑病理學說立論,根據其虛實寒熱而立法處方,比較系統地作出了辯證證治的範例。
法醫之祖——宋慈宋朝福建人。1247年總結宋代前法醫方面的經驗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寫成《洗冤集錄》,是世界上最早的法醫文著。
元代從官方醫學教育、私人醫學傳授、教材建設三個方面系統地闡述了元代醫學教育的主要成就.這一時期,官方醫學教育受到了統治者的重視;私人醫學傳授活動也十分活躍,對元代官方醫學教育起了很好的補充作用;教材建設無論對官方還是對民間醫學教育均有重要影響,為後世醫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❸ 被稱為中國第五大發明的是什麼
珠算。
2013年12月4日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通過決議,將珠算回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答錄,它以簡便的計算工具和獨特的數理內涵,被譽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機」,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珠算的計算功能逐漸被削弱,但是古老的珠算依然有頑強的生命力,珠算成功申遺,有助於讓更多的人認識珠算,了解珠算增強民族自豪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弘揚與保護珠算文化的行列中來。
❹ 中國現代有什麼發明
還是有的 激光印刷術啦 人工合成胰島素 雜交水稻 侯氏制鹼法其實還有最牛的————假唱
❺ 案中國古代五大發明是五大
中國古代的"大發明"不只四項,還有中醫學。中醫學不是一般的發明,而是"大發明",是比造紙術、火葯、指南針、活字印刷術更傑出的發明和創造,可稱為"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 這主要表現在: 第一,它由中國首創,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傑出成就。這里所稱之中醫學,是指從遠古到1840年所形成的經典中醫葯學術體系,它由中國獨創,產生於中國古代社會,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傑出代表。 第二,它傳播至全世界並被廣泛地接受和應用。中醫學早已開始走出國門,20世紀70年代以來,又進入國際化的新階段,現已傳至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科學價值和卓越療效已經為世界醫學界所公認,中醫學正在被地球村的居民們日益廣泛地接受。 第三,對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產生了重大推動作用,作為"大發明"的價值和意義已得到世界公認。 中醫學對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重大推動作用 首先是在醫學方面,中醫學有別於西醫學的思維方式、理論內容、防治原理、治療方法,可補西醫學之不足,發揮其特有的優勢,推動醫學發展和變革,為人類健康做出特有的貢獻。 其次是在科學發展和文明進步方面,中醫學關於人的生命運動的復雜現象和深層規律的認識,有力地推動著生命科學的研究,將為人類的文明進步做出重大貢獻。國外著名醫學家和科學家們一再指出,"經絡"問題可能包含著若干項諾貝爾獎級的課題,中國要拿諾貝爾獎,最有希望的是中醫葯。 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院士一再指出,中醫現代化將推動人體科學的突破,形成一場科學革命,引起一次東方式的文藝復興。"中醫的理論和實踐,我們真正理解了、總結了以後,要改造現在的科學技術,要引起科學革命。""這不是簡單的問題,這是人類歷史上再一次出現的跟文藝復興一樣的大事。" 中醫學不僅是"大發明",而且其發明和創造的程度都大大地超出了其他四大發明,具有博大精深的特質。
❻ 請問:中國醫葯學。是誰發明的具體有哪些
軒轅氏,神農氏,有皇帝內經,神農嘗百草,後世有東海方士,扁鵲,華佗,李時珍
❼ 中國第五大發明是什麼
❽ 1928年,弗萊明發明了抗生素——青黴素,當時被譽為人類醫學史上的一個重大里程碑,抗生素問世後,創造了
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檢驗認識的唯一標准。人們對抗生素的認識及使用方法只能來源於版實踐並通過實踐去檢權驗。②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只有尚未認識的事物,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對抗生素的認識也是這樣。③任何實踐都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實踐。人類的認識和實踐是永無止境的過程,我們要不斷發現和發展真理,就要求我們不斷地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創新。 |
❾ 中國古代數學,天文歷法,醫學和重大技術發明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使用天文歷法的國家
廣西昭平
梁壽平
摘要:本文是依據《青囊經》〔1〕所著的古代天文測量技術,與考古界最近發現的文物鑽刻圖案內涵意思聯系論述,闡明世界天文史起源,及發明使用最早的國家是我們中國。1、揭示歷法測量技術原理;2、對文獻、文物進行與技術方面聯系;3、用中國天文技術物證年鑒對比外國埃及天文史的時間,說明我國天文史是世界最早的。
關鍵詞:歷法、技術、使用、最早、祖國。
緒言
目前,有關於天文歷法的研究和探討,在國際上人們基本以古埃及、巴比侖、印度、波斯、瑪雅和南美印加等國的古歷法天文學,為研究和探討比較多。國際上使用的歷法有幾十種,其中最主要的有公歷、回歷和佛歷,即所謂三大歷法,而我國的古代歷法,把回歸年作為年的單位,把朔望月作為月的單位,是一種兼顧陽歷和陰歷的陰陽合歷。一般認為「歷法」使用起源最早在埃及。我國古代授時歷的使用,傳說中在伏羲時代(十萬年前)已經出現,黃帝首創歷法。而早期的歷法現在只留下片言只語的傳說,難以深入考究。自然不會拿它來與別國有憑有椐的天文歷法作比較。
可是,根據我試圖解釋、詮譯古代留下的一本典籍《青囊經》過程中,發現該書是記載我國古代如何測量測繪天文歷法技術原理理論的重要文獻珍本。該文獻所記載的天文測繪技術內容,是我看到的有關歷法天文學書籍中,記載測量技術原理是最詳盡、最完整的古代文獻,亦是世間絕無僅有的記載天文歷法測量技術原理的偉大理論著作。深知該書的重要程度,非同一般。於是,專程上到北京,找到研究古代天文學這方面的陳久金專家,並得到陳久金老師的啟發指導。隨後考證該書記載的測量技術內容的可信性,做了相應的實驗,查閱和對照最近考古界發表的考古資料、圖片中,發現出土的天文文物刻畫圖案,與該書陳述的測繪技術理論內容相為吻合一致;又以刻畫圖案文物的考證年限為依據,充分體現出天文歷法的發明使用最早的國家,是我們偉大的祖國——中國。
一、揭示歷法測量技術及原理方法
通過對《青囊經》文獻深入的研究,破解出「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為朋,四九為友,五十同途」。數字化記載內容,是一種測量技術原理隱語,它表述的是「土圭法」測量所得出的五個太陽高度點及地面陰影點數字順序圖說。筆者對該書所記載的天文測量技術內容可信性,照樣做了相應的技術實驗。證明該書籍記載的技術內容可信程度已是無疑的。對《青囊經》典籍里有關天文歷法的測量技術原理內容,向大家作出扼要簡略介紹。
該書中陳述,人與天、地的關系內容,在於測量天文技術的應用。古代先民覺察到自己與自然界之間的矛盾處理,主要在於對「天、地」的認識。因此,該書把通過觀察的「天」視為圓形,「地」理解為正方形(把前後左右看到的遠處極限地平線,同距線端組合而成)天和地兩者接壤在地平線上,理論認為兩者直經同長,並以此同心畫出分析:方形被圓形劃分出四個三角形。每三角形都有兩條同距線,由此方形共得八條邊線。方形是給出定向作用,圓是給出觀察范圍作用。書中認為,以此兩者可以作為測繪手段,是必須的理論重要依據。在此理論基礎上,以太陽回歸線內出現的夏至日為例證,闡述「立標測影」的測量技術全部過程。「立標測影」,實際是利用太陽運動規律,人隨出現的桿影畫出,進行原理技術分析,推算太陽與地球之間運動周期,制定歷法的一種探測技術。由「土圭法」技術測量繪出的陰影線端經過全部,則呈反「S」的流水線圖形,而整個形狀則像一隻內平外圓雙葉羅璇槳。然後,依據太陽出沒升降規律,按直線均等劃出七個點。如果,按直線等距標在反「S」流水線上,以點的分布形狀看,卻像天上的「北斗七星」圖形。這就是歷法測量劃分的初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