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專利制度中的發明有哪些

專利制度中的發明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0-12-24 19:10:08

A. 我國對發明專利申請採用什麼制度

兩審制:初步審查、實質審查。
初步審查:提交申請、並交納申請費之後,啟動初步審查程序,初步審查合格後,進入公布階段(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網站上公布)。
實質審查:應申請人的要求,啟動實質審查程序。在實質審查階段,通過檢索、對比,對發明專利申請中的各個權利要求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實用性、新穎性和創造性的評價,如果審查通過,則授予專利權,否則,駁回該申請。
每個階段的審查細節,涉及法條比較多,如果想進一步了解,可查閱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甚至專利審查之南等相關書籍。
專利審查制度大致有以下三種:
1、登記制,又稱形式審查制、初審制、格式審查制。
2、審查制,又稱實質審查制,既要進行初審,又要進行實審,所以稱完全審查制。其中又分即時審查制和延遲審查制兩種類型。
3、審查制。其中分為兩類:一類是只在部分工業技術領域實行完全審查制;另一類是只審查"三性"中的新穎性。
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採用「先申請原則」,即相同的申請,專利權授予先申請的人。美國是實行的「先發明原則」。

B. 我國專利法規定的發明創造包括哪些

我國專利法保護的發明創造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 (1)發明: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我國專利法規定,可以取得專利權的發明有兩類,一灰是產品發明,一類是方法發明。 (2)實用新型:所謂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其組合提出的合於實用的新方案。實用新型專利只適用於產品,不適用於工藝方法。例如:關於機床外型的新設計是產品形狀的設計;把舊式電話中分開的受話筒和送話筒合為一體,是對產品結構的新設計;把改革電話機外型和撥號鍵盤的設計結合起來,就是對電話機形狀和構造的結合作出的新設計。 (3)外觀設計:它是指對產品的外型、圖案、色彩或它們的結合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用於工業上應用的新設計。外觀設計必須附著在產品上,如果離開產品而單獨存在,就不成其為專利法上的外觀設計;外觀設計只限於產品外觀的藝術設計,而不涉及產品的技術性能。

C. 專利發明的名稱有什麼規定

請求書中的發明名稱和說明書中的發明名稱應當一致。發明名稱應當簡短、准確地表明回發明專利申請要答求保護的主題和類型。發明名稱中不得含有非技術詞語, 例如人名、單位名稱、商標、代號、型號等;也不得含有含糊的詞語,例如「及其他」、「及其類似物」 等;也不得僅使用籠統的詞語,致使未給出任何發明信息,例如僅用「方法」、「裝置」、「組合物」、 「化合物」 等詞作為發明名稱。發明名稱一般不得超過25個字,特殊情況下,例如,化學領域的某些發明,可以允許最多到40個字。

D. 專利制度對科技進步產生了哪些促進哪些阻礙

回溯人類文明史,專利制度促進了創新知識迅速公共化,同時也為技術和市場的結合提供了制度保證。從專利制度誕生早於工業革命發生的時序來看,二者之間應該存在極其重要的因果關聯。時至今日,包括專利權在內的知識產權在世界范圍內普遍受到法律保護。為樹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營造鼓勵知識創新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環境,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將每年的4月26日定為「世界知識產權日」。
② 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起步較晚。知識產權進入人們的觀念,被確立為一種制度在經濟社會生活中發揮作用,不過是近三十年來的事。我國已經建立了門類比較齊全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取得的知識產權成果也令世界刮目相看。但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還不少,「山寨產品」還受到不少消費者認可,尊重知識、尊重創造還沒有深入人心,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民族創新能力還沒有形成廣泛共識和自覺行動。
③ 知識創新是充滿高風險、需要高投入、具有高難度的智力活動。很多人能熟練應用舊知識,只有極少數人能在知識存量的基礎上發展出新知識,而知識創新的成果恰恰是人類福利增進和社會進步的源泉。只有尊重、保護創造性智力成果,才能激發人們的創新熱情,並為持續創新奠定基礎。相反,如果人人都可以搭便車,從事知識創新的人就無法得到足夠的補償與激勵,持續創新就會喪失動力。

E. 我國對發明專利申請採用什麼制度

專利審查制度大致有以下三種:
1、登記制,又稱形式審查制、初審制、格式審查制。
2、審內查制,容又稱實質審查制,既要進行初審,又要進行實審,所以稱完全審查制。其中又分即時審查制和延遲審查制兩種類型。
3、審查制。其中分為兩類:一類是只在部分工業技術領域實行完全審查制;另一類是只審查"三性"中的新穎性。
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採用「先申請原則」,即相同的申請,專利權授予先申請的人。美國是實行的「先發明原則」。

F. 專利制度中的發明人就是專利權人對嗎

不是的!
在我國抄的專利襲制度中,有一些專利權人不是發明人的情況。
例如職務發明,即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其專利權歸單位所以。或者委託完成的發明,如有約定專利權歸委託人所有,即遵照約定。

並且,還要說明專利權是可以轉讓的。

G. 專利發明的名稱有什麼規定

請求書中的發明名稱和說明書中的發明名稱應當一致。發
明名稱應當簡短、准確地表明發明專利申請要求保護的主題和
類型。發明名稱中不得含有非技術詞語, 例如人名、單位名
稱、商標、代號、型號等;也不得含有含糊的詞語,例如「及
其他」、「及其類似物」 等;也不得僅使用籠統的詞語,致使未
給出任何發明信息,例如僅用「方法」、「裝置」、「組合物」、
「化合物」 等詞作為發明名稱。
發明名稱一般不得超過25個字,特殊情況下,例如,化學
領域的某些發明,可以允許最多到40個字。

閱讀全文

與專利制度中的發明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