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v是工人創造

v是工人創造

發布時間:2020-12-24 16:45:53

① 這個工人創造的價值是剩餘價值 還是包括工人本身工資加剩餘價值的價值

按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資本家支付的工資也是由勞動專者創屬造出來的。資本主義工資是勞動力價值的轉化形式,被工人消費給消耗掉了,但是工人勞動力已歸資本家支配,其創造的勞動產品全部歸資本家。換句話講,工人創造了新的價值補償了工資那部分價值,還要創造出多出工資的價值即剩餘價值,這些都歸資本家所有。。

② 政治經濟學…僱傭勞動者在生產商品的勞動中新創造的全部價值是()答案是勞動力價值和剩餘價值…不太理解

且看勞動的二重性。勞動分為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具體勞動將生產資料中包含專的舊的屬價值轉移到生產的商品中(c)。而抽象勞動創造新的價值,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補償勞動力的損耗,即勞動力價值(v);另一部分是剩餘價值(m)。商品的總價值就是c+v+m。

③ 資本主義商品生產中工人新創造的價值是什麼意思

商品的價值來自勞動力, 創造商品價值 (匯率) 的是工人, 即商品的價格。但商品的價格部分用於支付專工人的工資屬, 其餘的歸資本家所有。因此, 勞動者勞動創造的價值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作為等價交換 (指的是所售勞動力的價格), 另一部分是資本家自由佔有的剩餘價值。

(3)v是工人創造擴展閱讀:

資本主義商品生產階段下資本主義與工人的關系

1、商品生產發展到最高階段,成為社會生產普遍的和統治的形式,勞動力也變成了商品。

2、資本家佔有生產資料,用僱傭勞動的方式剝削無產者,生產的目的是攫取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

3、以使用機器的大生產為特徵,生產社會化同資本主義的私人佔有之間 的矛盾構成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這一基本矛盾貫穿於資本主義發展的始終,它在經濟上具體表現為個別企業生產有組織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的矛盾。

在政治上表現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對抗階級不可調和的階級矛盾。資本主義的發展經歷兩大階段——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

④ 怎樣理解利息的來源是雇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

比如一個工人生產一隻包,純利潤是100(扣除了原材料),而老闆發工資是80,馬克思內理論認為這100元的價值容完全由工人的勞動產生,所以20元的剩餘價值被剝奪, 但現代經濟學家,特別是新制度經濟學派,張五常那派通過成本理論否定了剩餘價值理論,因為他們覺的那20元是資本家用資本去投資冒著經營風險所得的, 再回到剩餘價值理論,馬克思認為資本家用這20元的剩餘價值去再生產,再剝奪新的剩餘價值,實現資本的增值

⑤ 為什麼說在資本主義生產中,工人新創造的價值是v+m

馬克思《資本論》中那個著名的公式:商品價值=c+v+m即商品價值 = 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剩餘價值C+V+M可以表示社會總產值,也可以表示某個商品的價值,或某一單位時間內生產的商品的總價值。簡單的說c表示的是生產資料價值,v表示的是勞動力的價值,m表示的是剩餘價值如果以W代表商品價值,k代表成本價格,以p代表利潤,那末,隨著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則資本主義條件下商品價值的構成,即W=c+v+m=k+m,就進一步變成W=k+p,亦即商品價值轉化為成本價格+利潤。 剩餘價值這個范疇明顯地反映了資本同勞動的對立,因為它是可變資本的增殖額並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而利潤這個范疇,似乎意味著資本自身就能夠創造出一個新價值來。這種顛倒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必然產物。首先,因為資本家生產商品所耗費的不變資本+可變資本(c+v)轉化為成本價格,從而掩蓋了不變資本(c)同可變資本(v)之間的本質區別;其次,因為勞動力價格轉化為工資,表現為勞動的報酬,所以剩餘價值就轉化為利潤,表現為似乎同雇傭工人的勞動無關,而只是預付總資本的產物;最後,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以剩餘價值率轉化為利潤率為前提,即藉助於利潤率,才把已轉化為成本價格超過額的剩餘價值,進一步轉化為預付總資本在一定周轉期間內超過它自身價值的余額。在現實生活中,產業資本家通常也是從既定的利潤率水平出發,然後以利潤率乘預付總資本得出預期的利潤量,而它並非主觀幻覺之物,而是客觀上完全有可能實現的東西。科學的論證和實踐表明:這個利潤量其實是由可變資本所帶來的增殖額。總之,剩餘價值是內在的本質或實體,而利潤則是外在的現象或形式。

⑥ 是機器創造了價值還是工人創造了價值

樓上各位搞笑了……

按馬克思的理論,任何物質都是凝聚了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的。
雖然專是人和機屬器共同完成製造過程,但是機器本身也凝聚了製造這個機器本身的工人的勞動,所以可以說任何的產品都是由人的老動生產出來的。

因此價值是由工人創造的。

不過這個問題要究深一些還要探討一下什麼是價值。呵呵

⑦ 假定某紗廠工人1小時的勞動創造10元的價值

是這樣的:
工人工作4小時,紡紗5公斤,棉紗的價值為:棉花的價值+設備消耗等專+工人創造的價值=10+2+3=15元屬.剩餘價值為3-3=0元.
工人工作8小時,紡紗5*2=10公斤,棉紗的價值為:上述15*2=30元.剩餘價值=3*2(工人勞動中創造的新價值)-3(資本家購賣工人勞動力價值即工資)=3元.

⑧ 在資本主義商品價值中,工人新創造的價值是: ( ) A. c+v B.c+v+m C.v+m D.c+m

資本主義社抄會生產的每一件商品的襲價值都可以分解為三個部分,即W=C+V+M,其中C是轉移到商品中的生產資料的價值,是生產商品所消耗的物化勞動,V+W是創造的新價值,是工人在生產中所消耗的活勞動,生產商品所消耗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之和構成了商品的實際生產成本。延長剩餘勞動時間所創造的剩餘價值(M)和工人勞動力的價值(V)

所以答案是:C

⑨ 工人創造的新價值是什麼意思

資本主義企業生產的商品價值w包括消耗的不變資本(物化勞動)轉移的價值c和工人活勞動創造的新價值v m

⑩ 商業利潤是產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的一部分。這是什麼意思

商業利潤是產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的一部分。這是什麼意思?
1.那是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版學對剩餘權價值來由的一段表述,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學對剩餘價值的表述是完全不同的。
2.商業利潤是商業資本家從事商業經營活動所獲得的利潤。商業利潤不過是產業資本家讓渡給商業資本家的一部分剩餘價值,商業利潤的真正來源是產業部門的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
3.商業資本家直接僱傭的是商業職工,純粹從事買賣活動的僱傭勞動者的勞動,只實現價值而不創造價值。所以商業利潤的最終來源只能是產業工人所創造的剩餘價值。但商業資本直接剝削的是商業職工的無酬勞動。產業資本通過佔有產業工人的無酬勞動來生產剩餘價值,商業資本則通過佔有商業職工的無酬勞動來減少實現剩餘價值的費用,並據此從產業資本那裡瓜分到一部分剩餘價值。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997209.htm?fr=ala0_1_1

閱讀全文

與v是工人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