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造紙術的發明對歷史發展產生了

造紙術的發明對歷史發展產生了

發布時間:2020-12-24 15:17:36

1. 造紙術的發明與傳播有什麼歷史影響

造紙是一項重要的化抄學工藝襲;造紙術的發明、改進與傳播使書寫材料出現一次革命,它便於攜帶,取材廣泛不拘泥,造價低廉.推動了中國、阿拉伯、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文化發展,是中國在人類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上,所做出的一項十分寶貴的貢獻.
尤其是造紙術的傳播,12世紀中期,造紙術通過阿拉伯人傳入歐洲,從此打破了教會和貴族對文化知識的壟斷,文化的廣發傳播與發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促使歐洲文藝復興運動在14世紀前後興起~

2. 造紙術的發明對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促進了歷史的發展

3. 初一的歷史問題:為什麼說造紙術的發明與改進對人類文明的進步產生了重大影響望大家幫幫我!謝謝

紙的發明引起書寫材料的一場據命,他是文化知識。聚集的范圍不擴大,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和傳播氣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4. 造紙術的發明與改進,對人類文明的進步產生了什麼影響(初一歷史)謝謝,好評哦!!!!

①造紙術發明以前,世界各國的書寫材料,有的堅硬,有的笨重,有的價格昂貴,都不是理想的書寫材料,不利於文化的傳播。
②造紙術的發明,引起了書寫材料的一場革命,特別是蔡倫改進造紙術,提高了紙的質量和產量,使紙日益成為普遍的書寫材料。
③造紙術的對外傳播,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響了世界文明的發展進程。造紙術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
紙張作為文字,文化的載體,是文化的傳播更加方便,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第二 造紙術的發明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方便了交流以及文化的傳播,有利於文化間的交流以及傳播,極大的加強了文化傳播的頻率,對推動社會的發展也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第三 早期造紙術成本較高,但是經過改進後的造紙術 原料便宜也就造成了造紙成本的降低 有利於大規模的生產 同時紙張的質量也較前有了提高 。 在此基礎上,大規模的印刷也同時興起,有利於文化的及時傳播。
第三,由於紙張的大規模應用 客觀的推動了多民族文化的交流甚至與對外交流,從而對世界文明起到了客觀的推動作用。
望採納,謝謝!!!

5. 造紙術的發明對歷史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①造紙來術發明以前,世界各國自的書寫材料,有的堅硬,有的笨重,有的價格昂貴,都不是理想的書寫材料,不利於文化的傳播.
②造紙術的發明,引起了書寫材料的一場革命,特別是蔡倫改進造紙術,提高了紙的質量和產量,使紙日益成為普遍的書寫材料.
③造紙術的對外傳播,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響了世界文明的發展進程.造紙術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

6. 造紙術的發明對中國和世界文明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總影響:造紙術的發明是書寫材料的一次偉大革命,為人類文化發展作出了版巨大的貢獻。

對中國權:有利於古代文化事業的發展,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傳播

對西方:取代了歐洲長期使用的書寫材料羊皮和小牛皮,推動歐洲文化知識的普及和文化的發展

7. 為什麼造紙術的發明與改進對人類文明的進步產生

1、造復紙術的發明很大程度制上推動了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方便了交流以及文化的傳播,有利於文化間的交流以及傳播,極大的加強了文化傳播的頻率,對推動社會的發展也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2、由於紙張的大規模應用,客觀的推動了多民族文化的交流甚至與對外交流,從而對世界文明起到了客觀的推動作用。

8. 造紙術的發明對中國和世界文明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造紙術——尤其是東漢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又稱「蔡侯紙」),是書寫材料的一次革版命,它權便於攜帶,取材廣泛不拘泥,推動了中國、阿拉伯、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文化發展。
有了文字之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個很好的載體。古代埃及人利用尼羅河的紙草來記述歷史;在古代的歐洲,人們還長時間地利用動物的皮比如羊皮來書寫文字;而中國,在造紙術發明以前,甲骨、竹簡和絹帛是古代用來供書寫、記載的材料。但是甲骨、竹簡都比較笨重,秦始皇一天光閱讀奏章,就要整整一車;絹帛雖然輕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貴,也不適於書寫。到了漢代,由於西漢的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甲骨和竹簡已經不能滿足發展的需求了,從而促使了書寫工具的改進——紙被發明出來了。造紙是一項重要的化學工藝,紙的發明是中國在人類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上,所做出的一項十分寶貴的貢獻,是中國史上的一項重大的成就,對中國歷史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9. 造紙術的發明對文化傳播的作用(初中歷史)

①造紙術發明以前,世界各國的書寫材料,有的堅硬,有的笨重,有的價格昂貴,都不是理想的書寫材料,不利於文化的傳播。
②造紙術的發明,引起了書寫材料的一場革命,特別是蔡倫改進造紙術,提高了紙的質量和產量,使紙日益成為普遍的書寫材料。
③造紙術的對外傳播,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響了世界文明的發展進程。造紙術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

補充:
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抄、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這種紙,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質量也提高了,逐漸普遍使用。為紀念蔡倫的功績,後人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
紙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紙是用以書寫、印刷、繪畫或包裝等的片狀纖維製品。一般由經過制漿處理的植物纖維的水懸浮液,在網上交錯的組合,初步脫水,再經壓縮、烘乾而成。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根據考古發現,西漢時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中國已經有了麻質纖維紙。質地粗糙,且數量少,成本高,不普及。
遠古以來,中國漢族勞動人民就已經懂得養蠶、繅絲。秦漢之際以次繭作絲綿的手工業十分普及。這種處理次繭的方法稱為漂絮法,操作時的基本要點包括,反復捶打,以搗碎蠶衣。這一技術後來發展成為造紙中的打漿。此外,中國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為絲麻脫膠,這種技術也給造紙中為植物纖維脫膠以啟示。紙張就是藉助這些技術發展起來的。
歷史上關於漢代的造紙技術的文獻資料很少,因此難以了解其完整、詳細的工藝流程。後人雖有推測,也只能作為參考之用。總體來看,造紙技術環節眾多,因此必然有一個發展和演進的過程,絕非一人之功。它是中國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
在造紙術發明的初期,造紙原料主要是樹皮和破布。當時的破布主要是麻纖維,品種主要是薴麻和大麻。據稱,我國的棉是在東漢初期,與佛教同時由印度傳入,後期用於紡織。當時所用的樹皮主要是檀木和構皮(即楮皮)。最遲在公元前2世紀時的西漢初年,紙已在中國問世。最初的紙是用麻皮纖維或麻類織物製造成的,由於造紙術尚處於初期階段,工藝簡陋,所造出的紙張質地粗糙,夾帶著較多未鬆散開的纖維束,表面不平滑,還不適宜於書寫,一般只用於包裝。
直到東漢和帝時期,經過了蔡倫的改進,形成了一套較為定型的造紙工藝流程,其過程大致可歸納為四個步驟:
第一是原料的分離,就是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鹼液中脫膠,並分散成纖維狀;
第二是打漿,就是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纖維,並使纖維帚化,而成為紙漿;
第三是抄造,即把紙漿滲水製成漿液,然後用撈紙器(篾席)撈漿,使紙漿在撈紙器上交織成薄片狀的濕紙;
第四是乾燥,即把濕紙曬干或晾乾,揭下就成為紙張。

10. 造紙術在中國歷史上有什麼樣的重要地位

造紙術的發明,有利於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幾個世紀後,造紙術傳到朝鮮回、日本答、印度和阿拉伯,後來又經北非傳到歐洲。造紙技術促進了人類文化的傳播,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
造紙術的發明是中國在人類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上,所做出的一項十分寶貴的貢獻,是中國史上的一項重大的成就,對中國歷史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造紙術的發明對歷史發展產生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