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幼兒園創造性音樂活動聲音故事

幼兒園創造性音樂活動聲音故事

發布時間:2020-12-24 08:01:56

㈠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設計與創新收獲與感悟

隨著新綱要的頒布和新課程的實施,為中國的音樂教育改革增添了濃重的一筆。新課程代表著新的教育理念,突出一個「新」字。「新」是素質教育的靈魂。音樂是提高幼兒素質,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重要學科。新課程主張通過各種藝術教育,使幼兒內在的情感得於表現和發展,進而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並提出教師的作用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幼兒的審美經驗,讓幼兒體驗表現和創造的快樂。藝術貴在創新,創新需要個性。因此,我們必須走進新課程,從幼兒的角度出發,構建新的音樂教學理念,通過靈活多樣的途徑發掘幼兒的潛能,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現就自己在實際教學中的點滴做法,粗淺地談一談新課程理念下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 一、創設寬松環境,激起創新慾望。 利用音樂來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教師必須給孩子創造一個音樂環境。沉浸在音樂環境中,感受著音樂的旋律,體驗著音樂的美感,幼兒會不時地迸發出音樂帶來的創造靈感。音樂環境的營造,可以從物質環境、心裡環境、文化環境等幾個方面進行。 物質環境的營造,我們可以在教室里建音樂區角,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具供幼兒擺弄。在這里孩子們就可以盡情地跳呀,唱呀,盡情感受音樂的美。如:在欣賞民樂合奏《金蛇狂舞》後,我把課上用的材料:鼓、自製的小旗幟、頭巾等放到了音樂區。幼兒手拿道具,興致勃勃,他們隨著音樂表演起來。舞龍的舞龍、賽龍舟的賽龍舟、敲鼓助威的助威。這場景、這氣勢,可以說幼兒的創造力已發揮到了最高峰。 良好的心理環境的營造可以鼓勵孩子,引導他們大膽參與創編活動,使他們從成功中獲得信心,從而不斷地挖掘他們的潛能。如:在大班歌曲《小星星》的教學中,我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創設了「星星垂掛「的環境布置,並在燈管上紮上蘭色的縐紙,把教室里的窗簾拉上,營造了夜晚的氛圍。在這樣一個寧靜的夜晚,幼兒唱著歌,跳著舒展的動作。體驗到了創編的樂趣,同時也提高了創編的興趣。 文化環境的營造,我認為也是特別重要的。校園里的歌聲,幼兒教師歡快的舞蹈及其流暢的節奏,都會對幼兒產生音樂的熏陶。隨著新疆舞、蒙古舞的旋律,擺弄著他們最簡單的舞姿,孩子們常常是自然而然地輕松應和著,時而慢走,時而跳躍。在這樣的環境當中,是音樂激發了他們創造的慾望,是音樂環境賦予了他們創造性表達的激情和空間。 二、精選教學內容,拓展想像空間。 新課程要求教學內容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有益於幼兒解決社會問題,從而提高幼兒的音樂修養。音樂只有來源於生活,才能創造於生活。因此,教學內容的選擇,要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緊密聯系幼兒的生活實際。教師應精心選擇一些具有鮮明特點,易被幼兒接受的樂曲。在不同場合出現不同音樂,能有效激發幼兒興趣。如運動時選擇熱烈的迪斯科;游戲時則選用活潑的鋼琴曲……動人的旋律,明快的節奏促使幼兒躍躍欲試,參與活動的興致頓然提高。 我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說:「創造建立在幼兒一定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必須讓幼兒從自己經驗里發生出來的知識做根。」這就要求幼兒園的教育應以幼兒生活為載體,創造性地開展教育教學。幼兒階段是想像力最活躍、最豐富的階段,是開發孩子創造力的重要時期。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採用形式活潑且受幼兒喜歡的活動豐富幼兒的創造源泉。如:在組織音樂活動《下雨了》之前,我有意識地讓幼兒在雨天時穿上雨靴、雨衣,打上雨傘,在大自然中感受雨。孩子們興奮的在操場中玩耍,有的慢步,有的飛跑,有的在積水處踏得「啪啪啪」響,於是我引導幼兒發現雨落在不同的地方會發出什麼聲音。「老師,老師,我發現雨點落在雨傘上會發出「滴滴塔塔」的聲音」。過了一會,有的小朋友拉著我的手來到草地上說:「老師,你知道嗎?雨點落在小草上是沒有聲音的,而落在大型玩具上有「篤篤」的聲音」。「哦,是嗎?讓我來聽聽看」。我把耳朵湊到了小草旁仔細的聽。「哇,真的沒有聲音耶!」。於是,我提議讓幼兒用雨點的不同聲響來唱歌,幼兒在玩耍中進行了創造性活動。因此,精選音樂教學內容,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才能使幼兒發自內心地熱愛音樂,更積極地去接觸、「創造」音樂。 三、突破教學形式,構建創意課堂。 由於音樂教育的傳統模式化,許多教師把完成《綱要》中規定的音樂教育任務看作是單純地教會幼兒一定量的歌曲、舞蹈、律動和音樂游戲,一切都圍著教材轉,至於為什麼要教這些歌曲、舞蹈、音樂游戲,教材之間有什麼關系,教師很少去想。這樣的教學過程,既忽視了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又忽視了幼兒的創造。那麼作為教師應該要突破傳統的教學形式,才能有效地、不失時機促進幼兒音樂感受力的發展 1.讓幼兒充分的動。 「動」是人的本性,動,是讓幼兒感受音樂的一個好辦法。動的目的是為了讓幼兒聽。例:一次我放了《學做解放軍》的音樂,幼兒都禁不住動了起來,神氣地走步、敬禮、持槍、吹號,那神情儼然像個解放軍。音樂引起了幼兒情感上的共鳴,他們的動正是反映了音樂的情緒。在教《採茶》律動時,首先我讓幼兒反復傾聽音樂,體會樂曲歡樂、活潑的情景,我提示幼兒:「茶葉」豐收了,可做採茶動作。然後我再讓幼兒聽音樂,他們就產生想像活動了,我還通過自身動作來豐富幼兒的視覺形象,特別是讓幼兒看看手是怎樣抓住茶枝,手腕怎樣轉動就能採下茶葉的?幼兒獲得了這些基本知識以後,也就有了音樂和與音樂形象相適應的視覺形象,此時便可以讓幼兒隨音樂來做採茶動作了,這樣教學的效果跟以前大不一樣了,幼兒隨自己想像創造了許多動作。有的采一次點點頭,有的兩手輪著采,幼兒跳兩跳采一下,有的做抱籃子狀,以示「茶葉」豐收了……幼兒自得其樂地做著各種採茶動作,把音樂作品的節奏、歡樂及愉快情緒都表現在每一個動作上。 2.讓幼兒自由的說。 聽音樂編故事是在幼兒充分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形象的基礎上再進行講述的一種教學形式。為了充分滿足幼兒的求知慾,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學中我適當增加了一些聽音樂編故事的內容,收到了較好的效果。聽音樂前,我先對幼兒作啟發性談話,引發他們的興趣,使他們能專心致志地聽音樂,在聽的過程中發揮想像。我說:「小朋友,今天老師教你們學一種新本領,聽聽音樂編故事。你們在聽時,要動腦筋想,音樂里有誰?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發生了什麼事情?後來又怎麼樣?看誰能編出最好聽的、最有趣的故事。」這樣一說,幼兒就有了積極性,也會認真聽音樂了。如:一次我選用了《春天》改編的管弦樂曲作為樂曲的開始,《彼德與狼》中描寫的狼的音樂為第二段,《黑貓警長》中英勇追擊的音樂為第三段,三段音樂經過巧妙的剪接,編成了故事的材料,幼兒聽了很感興趣。聽完第一段音樂後,我提問「樂曲里表現的是什麼季節?好象看到什麼動物?」幼兒說「春天來了,小草融化了,小河裡的冰融化了,河水嘩啦啦的唱歌,草地上的草變綠了。一群小兔子在草地上吃又青又嫩的草。」還有的說「美麗的春天來了,草地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勤勞的蜜蜂忙著採花粉,漂亮的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小鳥在嘰喳的唱歌,一群小兔在游戲。」聽完第二段音樂,我啟發幼兒:「小兔忽然聽到了什麼樣的聲音?它回過頭來發現了什麼?它心裡是怎麼想的?這時大灰狼想干什麼?小白兔怎麼辦?」小朋友們爭先恐後的講:「小白兔聽到了輕輕的聲音,回頭一看,在草地上發現了一隻大灰狼。」聽完第三段音樂,我又啟發幼兒:「在這危險的時刻誰來了?黑貓警長是怎

㈡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實施為什麼要貫徹審美性,創造性和實踐性原則

在美術教育中存在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幼兒一味地模仿學習,是被動的學習者,沒有范畫,就不知道該怎麼畫;另一種是接受教育改革思想後,走入誤區,在創造性美術活動中教師始終持肯定的態度,孩子想畫什麼就畫什麼,讓幼兒盲目地創造,放任自由片面強調個人情緒情感的抒發,忽視教師的輔導,使得幼兒失去美術的興趣,因為他們沒有一定的表現技能,難於用美術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可見,這兩種傾向培養出來的幼兒都是不成功的,是不會適應社會發展的。《綱要》指出:教師在幼兒美術教育應視幼兒為創造的主體,給幼兒創造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美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的快樂,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技巧。那麼,如何在平時的美術教學中落實創新教育呢?幼兒園美術創新教育中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在實踐教育工作中,我進行了些嘗試。現與大家分享。 一、親近生活,進行美的熏陶,激發幼兒創造美的情趣。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沒有形象的呈現,就沒有創造活動。」一切的創造都源於生活,新《綱要》也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趣。」要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就要讓孩子盡可能多地親近生活,到大自然和社會環境中去感受美、發現美。從而萌發創作慾望。 (一)、選擇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貼近幼兒生活的教學內容。 在選擇小年齡段美術活動教材時,我根據該段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及其生活經驗,從幼兒的生活經驗中挖掘好的題材,選擇幼兒熟悉的感興趣的題材。如幼兒喜歡小動物,我就設計「可愛的小兔」、「小花貓玩球」等繪畫內容,「可愛的蝸牛」作為紙工、泥工的內容。還可選擇他們熟悉的玩具、物品為題材,如「會變魔術的紐扣」等。除教師預設外,可在幼兒的興趣點上,讓幼兒生成自己想創作的東西,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二)、引導幼兒感受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的美。 1、讓幼兒運用各種感官感知大自然的色彩、世界萬物的形態,運用各種感官去了解周圍的一切,獲得深刻細致的生活感受:還可到生活中觀察建築、環境設計等。運用照相機拍攝各種圖片、對幼兒感興趣的動畫片各鏡頭進行定格引導幼兒去發現,培養生活情趣,提高審美修養,讓幼兒在生活游戲中隨時隨地觀察美、欣賞美,還能隨意及時地表現美、創造美。如我組織的綜合活動「螃蟹」,為了讓幼兒更好地創作,事先讓幼兒收集各種圖片,通過飼養觀察實物,聽自創音樂《螃蟹》,做手指游戲,滲透看、聽、說、做多種感官,讓幼兒在功夫外創作。 2、引導幼兒欣賞一些經典名畫。因為美術創作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這些美術作品的內容包括了題材內容的創新和表現手法的創新。在美術角放上梵谷的《向日葵》,希菲樂德的名著《鮮艷的水果》,感受其色彩的鮮艷,認識顏色的種類。另外通過觀察大師的傑作,使幼兒感受美,從而大膽想像創作。也可將教師創作的作品、優秀兒童作品張貼在小畫廊里,用滲透式的方式讓幼兒感受大師的作品。 二、引導幼兒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在美術活動中自主創新,自由表達。 (一)、用新穎的組織方式,激發幼兒美術創造的慾望。 1、用添加法發展創造性思維 例一:圓形,可以啟發、引導不同年齡的幼兒用添畫的方法畫出氣球、蘋果、車輪、太陽、笑眯眯的臉、救生圈、表、皮球、盤子、貓、兔子等物體。到了中、大班還可以進行圓的暢想。我不僅要求幼兒現出來,還要求幼兒用語言描述,從不同的角度發展幼兒的創造力、想像力。 例二:教師只提供基本部分示範,讓幼兒發揮想像,添枝加葉。如教師示範一隻小兔,小班時讓幼兒聯想小草及綠色的草地,中大班聯想到兩只、三隻,聯想至蘿卜、白菜、田野、森林,烏龜、小鳥等,一幅生動形象的畫面躍然紙上。 2、情景再現,幫助理解主題,大膽創作。 教師用通俗、生動的語言,再現情景,進行情緒的渲染,有助於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大膽創作,充分想像。如初次學習畫人—可愛的海騰,教師:海騰去廣州已有半個月了,我很想他,你們呢?幼:想,我都想死他了。教師:那我們來畫下笑眯眯的他留作紀念,好嗎?幼:好。教師:怎麼畫呢?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邊用手摸身體的各部分邊感知如何用美術語言表達人物。在水泥地上,可愛的海騰形態萬種:有大頭小身卡通式的、有坐在地上的、有兩腳*開手長在頭上的、有單腳側身的……更值得一提的是子琪的畫,他的表達是又高又大的是嘉嘉,小一點的是海騰,最小的是我,他是那麼形象地再現了他們三的關系和他們的身高比較。 3、游戲法激發創造的熱情 根據幼兒好玩好動的特點,應力求繪畫活動游戲化。如開展「小小攝影家」的游戲,游戲前,教師發給每位幼兒一架玩具照相機,請他們做小攝影家,他們的顧客是教師事先放在教室各個地方的漂亮的布娃娃,積木房、小雞、小鴨等玩具,要求每給它們照一張相就要畫一比張照片。當幼兒聽說要當攝影家時,高興得又蹦又跳,按下快門前還要向小動物們提醒道:「不要動,笑一笑。」模仿起成人來惟妙惟肖,津津有味,並認真畫下每一張照片。這樣不僅大大地激發了幼兒的創作熱情,而且使幼兒陶醉在游戲當中,他們玩得是那樣的開心。其它的還有繪畫接力,合作畫等游戲形式,幼兒都很喜歡,樂於參與。 4、多種領域活動相結合,啟動想像的翅膀 美術活動中,多採用與多種領域活動相結合的方式,激發的情緒感,將繪畫與音樂、散文、故事、詩歌相結合,調動幼兒的聽覺,根據聽到的引起聯想和想像,啟動幼兒想像的翅膀。欣賞一些名曲,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並把所聽所感畫下來,如:欣賞《獅王進行曲》時,讓幼兒隨著音樂進行表演,幼兒自信、自如的表演栩栩如生,表演各種動物的走路姿態,幼兒展開想像,筆下的動物也就千姿百態躍然於畫紙上。幼兒還喜歡聽故事,利用這一愛好,要求幼兒聽完故事後,回憶故事情節及主要角色特徵、動態,給幼兒計講童話《小兔歷險記》引導幼兒大膽想像故事高潮後將會發生什麼,鼓勵多種設想,幼兒敢想了,創造性思維活躍了,自然而然孩子們的繪畫表現就會更加積極投入,所表現的內容豐富奇妙,充滿熱情。 5、動手做做玩玩,感受創作樂趣 美術動手操作能力對提高審美能力,促進幼兒發展創造力有著重大的意義。多給幼兒動手的機會,讓幼兒手和腦並用,是美術創新教育的必要的途徑。幼兒動手動腦,獨出心裁地創作,能感受到美術創作的樂趣,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應積極為幼兒創造動手操作的機會,盡可能開展多種手工操作活動,如:紙團印畫、印章畫、吸管吹畫,樹葉粘貼、泥工塑造、蔬菜拼盤……在「蘿卜黃瓜拼盤」中可見幼兒的創造想像是多麼豐富的,他們無拘無束的隨心所欲增將現實和想像的東西拼制出來。 6、幼兒做幼兒講,在自我表達中提高創造表現。 「小孩子得到了言論自由,特別是問的自由,才能充分發揮他的創造力」。我在美術活動中,給幼兒以充分的機會,讓幼兒積極地提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所想,所感。給幼兒講的機會,讓幼兒能充分的表達自己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有利於教師讀「懂」幼兒的作品,引導幼兒繼續創造。如:在繪畫「秋天的果實」活動中,一個幼兒在畫好的大樹上畫滿了各種各樣的水果,教師問:「你的水果樹很漂亮,你為什麼這么畫?」這個孩子樂滋滋地回答

㈢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中為什麼要引導幼兒傾聽聲音和學習聲音的表現

幼兒還小,理解力較弱,所以能表達的東西不是很多。 但這個時期又是模仿能力很強的一個階段,對語言的學習可謂剛剛萌芽,主要可以選擇一些辨識度的東西來學習,比如聽音(這是輸入),以及模仿其表現(這是輸出)。 跟任何一門藝術的學習過程一樣,語言也是由模仿階段開始的,模仿的好壞源於對被模仿事物辨別得准確與否。

㈣ 幼兒園音樂活動中利用故事導入起什麼作用說課稿

《我有一雙小小手》班隊說課稿
一、主題設計的背景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習慣是一回種頑強答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而我們中國也有「三歲定八十」的老話。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同學們的不夠主動用手,如何用好手的認識不夠多。通過這次班會,使小朋友認識到雙手的作用,會用手,用好手。用自己的雙手學到更多的本領,充分激發學生行為習慣學習的主動性。
二、活動目的
1、知識和技能:通過各種活動,讓學生充分認識自己的小手在學習和生活上能把哪些事情做好。
2、過程和方法:通過猜謎語,兒歌朗誦和開展比賽等各種方式讓學生充分參與其中。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主題班會,讓學生認識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做好,激發學生用手的積極主動性。
三、活動形式
猜謎語、朗誦表演、展示台、小組討論、比賽
四、活動准備
1、學生准備
(1)
收集關於手的兒歌。
(2)
准備自己製作的手工作品。
(3)
排練節目。
2、教師准備
(1)
准備主持稿和指導排練節目。
(2)
准備比賽的獎品

㈤ 幼兒園音樂創造性名詞解釋

幼兒園音樂創造性: 通過聆聽的方式及其他輔助手段體驗和領悟音樂的真諦,從而得到精神愉悅的一種審美活動。傳統的音樂教學忽略了對孩子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對幼兒的個性發展及創造力的培養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今音樂教育提倡適宜兒童個性,擴展創造性經驗的音樂欣賞教育

㈥ 急需一篇幼兒園優秀音樂律動教案!拜託了!

活動預備: 頭飾:(豬小弟、豬媽媽、小羊、小兔)。 活動過程: 1、猜謎語。 教師請幼兒猜謎:「肥頭大耳一身膘,天天吃飽睡大覺,走路搖著小尾巴,嘴裡唱著哼哼調。」猜一動物名稱。 2、學唱新歌 1) 聽音樂《豬小弟》,進行提問:「豬小弟去找了誰?發生了什麼事?分別又說了什麼?」幼兒進行模擬小動物們所說...的話及進行發明其動作。 2)幼兒跟著錄音機唱新歌1~3段,並唱出其切分音及念出對白處-「臟死啦!走開」念出其厭惡、討厭(與幼兒進行討論) 2) 啟發幼兒用不同的表情和方式演唱,教師進行提問: 1、豬小弟找朋友玩時,他的心裡怎樣(興奮)應該怎麼來唱(稍快且跳躍) 2、豬小弟哭著回家時他的心裡又是怎樣(傷心)應該怎麼來唱(慢且較連貫) 3) 隨音樂〈洗澡歌〉做洗澡的 動作。 師:「聽!這是什麼聲音啊?哦是小豬在洗澡!讓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做一做洗澡的動作。」(隨音樂與幼兒做洗澡動作) 4、創編第4段歌詞,讓幼兒知道干凈的孩子人人愛。 1)音樂結束,出示干凈小豬。師:「澡洗完啦!小豬變得怎麼樣啦?(與幼兒進行討論)這時的小豬再去找他的朋友玩時,他的朋友會怎樣來看待他呢?豬小弟變干凈了,他的心情怎麼樣?會說些什麼?」 2)教師幫助幼兒創編歌詞並填入歌曲中。 5、分角色進行表演 豬小弟(3) 活動目標: 1、學慣用快且跳躍和慢且連貫的兩種不同的方式歌唱,唱出其切分音,以表示歌曲的形象、內容、情感。 2、在老師的啟發幫助下 ,學習為歌曲創編第4段歌詞。 3、學習體驗在歌唱活動中進行發明、合作表演、游戲的快樂。通過 歌曲《豬小弟》讓幼兒知道干凈的孩子人人愛,建立幼兒愛清潔講衛生的觀念。 活動預備: 1、頭飾:(豬小弟、豬媽媽、小羊、小兔)。 2、圖片:豬小弟(正反面)。音樂〈〈洗澡歌〉〉 3、各種不同小動物的紙偶。 活動過程: 2、猜謎語。 教師請幼兒猜謎:「肥頭大耳一身膘,天天吃飽睡大覺,走路搖著小尾巴,嘴裡唱著哼哼調。」猜一動物名稱。 3、導入 教師出示一隻臟豬,進行提問:「這是只什麼?你們覺得他怎麼樣?這只小豬要去找朋友玩,請幼兒想想看會發生什麼事情(幼兒進行討論) 3、學唱新歌4) 聽音樂《豬小弟》,進行提問:「豬小弟去找了誰?發生了什麼事?分別又說了什麼?」幼兒進行模擬小動物們所說的話及進行發明其動作。豬小弟 (1) 活動目標: 1、學慣用快且跳躍和慢且連貫的兩種不同的方式歌唱,以表示歌曲的形象、內容、情感。進一步感受和表示歌曲的前奏、間奏和尾奏。 2、在老師的啟發幫助下 ,學習為歌曲創編第4段歌詞,並努力發明出與他人不同的表示親熱的動作。 3、學習體驗在歌唱活動中進行發明、合作表演、游戲的快樂。 活動預備: 請大班小朋友學會分角色有表情地進行歌表演。 活動過程: 1、猜謎語。 教師請幼兒猜謎:「肥頭大耳一身膘,天天吃飽睡大覺,走路搖著小尾巴,嘴裡唱著哼哼調。」猜一動物名稱。 2、欣賞歌表演。 (1) 教師請大班小朋友分角色(小豬、小羊、兔子、豬媽媽)有表情地進行歌表演1~3段,並組織本班幼兒欣賞,知道歌曲中的人物、事件。 (2) 請幼兒再次欣賞歌表演,並要求幼兒一起隨節奏念中間對白處臟死啦,走開!念時應表示出厭惡的情感。 3、學唱新歌。 (1) 教師帶領幼兒學唱新歌1~3段,並提醒幼兒在間奏和尾奏部分的等待。 (2) 啟發幼兒用不同的表情和方式演唱,教師提問: 1)豬小弟去找朋友玩的時候,他的心裡怎樣?(興奮)應該怎麼唱(稍快且稍跳躍) 2)豬小弟哭著回家時,他的心裡又是怎樣?(傷心)應該怎麼唱(慢且較連貫) 4、創編第4段歌詞及尾奏部分的親密動作。 1) 師:「大家都喜歡干凈的孩子,現在小豬洗干凈了,他的朋友會怎樣看待他呢?」請幼兒一起討論 2) 教師幫助幼兒創編第4段歌詞並填入歌曲中。 3) 教師鼓勵幼兒在尾奏部分發明出與他人不同的親密動作(如擁抱、觸摸等),並請幼兒中做得比較好的面對大家單獨表演。 5、分角色進行歌表演 (1) 教師請幼兒再次欣賞大班小朋友分角色歌表演(1~4段),引導幼兒觀摩時,注重觀察大班小朋友的表情。 (2) 教師請幼兒自由結伴,自己分配角色模擬大班小朋友進行歌表演,並在尾奏部分盡量想出與他人不同的親密動作,並有感情的表演出來。 豬小弟(2) 活動目標: 1、學慣用快且跳躍和慢且連貫的兩種不同的方式歌唱,以表示歌曲的形象、內容、情感。進一步感受和表示歌曲的前奏、間奏和尾奏。 2、在老師的啟發幫助下 ,學習為歌曲創編第4段歌詞。 3、學習體驗在歌唱活動中進行發明、合作表演、游戲的快樂。2)幼兒跟著錄音機唱新歌1~3段,並唱出其切分音及念出對白處-「臟死啦!走開」念出其厭惡、討厭(與幼兒進行討論) 5) 啟發幼兒 用不同的表情和方式演唱,教師進行提問: 1、豬小弟找朋友玩時,他的心裡怎樣(興奮)應該怎麼來唱(稍快且跳躍)可以做什麼動作? 2、豬小弟哭著回家時他的心裡又是怎樣(傷心)應該怎麼來唱(慢且較連貫)可以做什麼動作? 6、隨音樂〈洗澡歌〉做洗澡的動作。 師:「聽!這是什麼聲音啊?哦是小豬在洗澡!讓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做一做洗澡的動作。」(隨音樂與幼兒做洗澡動作) 7、創編第4段歌詞,讓幼兒知道干凈的孩子人人愛。 1)音樂結束,出示干凈小豬。師:「澡洗完啦!小豬變得怎麼樣啦?(與幼兒進行討論)這時的小豬再去找他的朋友玩時,他的朋友會怎樣來看待他呢?豬小弟變干凈了,他的心情怎麼樣?會說些什麼?」 2)教師幫助幼兒創編歌詞並填入歌曲中。 8、分角色進行表演 1)引導幼兒觀看時,注重觀察其表情。 2)分組進行表演(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紙偶做道具)。 大新中心幼兒園「三課一評」活動記錄 活動名稱 豬小弟 日期 2005、5 執教者 周潔、吳麗娟、曹芳 參加人員 李桂芹、李英、吳麗娟、王芳 活動情況記錄李英: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有趣的聲音能夠大大吸引幼兒的注重力。可讓幼兒先聽聲音再猜小動物。猜到了再讓幼兒學一學動物走路的樣子。並說一說。李桂芹:教學具的預備不夠精巧,如歌譜的字有的大、有的小,沒有美感,游戲時的指偶分配不科學,應該4個人一組,兩個小動物,一個豬小弟,一個豬媽媽,這樣就可以與音樂匹配表演。吳麗娟:《豬小弟》,這是一首表演歌曲,在幼兒初步了解歌詞內容的基礎上,利用頭飾開展情境表演,讓孩子體會到小動物們不喜歡小豬的原因是小豬不講衛生,不洗澡,後來小豬知錯能改,把自己洗干凈,小動物們又接收了它。王芳:雖然這則情境表演語言不多,但 幼兒能充分展開想像,用各種各樣的動作表示歌詞或故事情節,充分體會其情感變更,把握了歌曲內容,使後面的完整學唱變得輕松自如。通過歌曲豬小弟,讓幼兒知道干凈的孩子人人愛。 反思:這堂課的容量太大,難度量不適合中班幼兒,上下來覺得幼兒有點不能完全的接收。應該把重點放在引導幼兒表演和創編上,會唱豬小弟這首歌應該放在預備里。幼兒在創編過程中還有所欠缺。在整堂課中,大部分幼兒對角色表演愛好很濃,能夠較好的進行表演。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創造性音樂活動聲音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