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諾貝爾怎樣發明了炸葯
早在1847年,義大利的索伯萊格就發明了一種烈性炸葯,叫硝化甘油。它的爆炸力是歷史上任何炸葯所不能比擬的。但是這種炸葯極不安全,稍不留神,就會使操作人員粉身碎骨。許多人因為意外的爆炸事件而血肉橫飛,連屍體也找不到。諾貝爾決心把這種烈性炸葯改造成安全炸葯。1862年夏天,他開始了對硝化甘油的研究。這是一個充滿危險和犧牲的艱苦歷程。死亡時刻都在陪伴著他。在一次進行炸葯實驗時發生了爆炸事件,實驗室被炸的無影無蹤,5個助手全部犧牲,連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倖免。這次驚人的爆炸事故,使諾貝爾的父親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擊,沒有多久就去世了。他的鄰居們出於恐懼,也紛紛向政府控告諾貝爾,此後,政府不準諾貝爾在市內進行實驗。但是,諾貝爾百折不撓,他把實驗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繼續實驗。經過長期的研究,他終於發現了一種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質--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決了炸葯的引爆問題,這就是雷管的發明。它是諾貝爾科學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諾貝爾發明雷管的時侯,正是歐洲工業革命的高潮期。礦山開發、河道挖掘、鐵路修建及隧道的開鑿,都需要大量的烈性炸葯,硝化甘油炸葯的問世受到了普遍的歡迎。諾貝爾在瑞典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廠,隨後又在國外建立了生產炸葯的合資公司。但是,這種炸葯本身仍有許多不完善之處。存放時間一長就會分解,強烈的振動也會引起爆炸。在運輸和貯藏的過程中曾經發生了許多事故,針對這些情況,瑞典和其他國家的政府發布了許多禁令,禁止任何人運輸諾貝爾發明的炸葯,並明確提出要追究諾貝爾的法律責任。面對這些考驗,諾貝爾沒有被嚇倒,他又在反復研究的基礎上,發明了以硅藻土為吸收劑的安全炸葯,這種被稱為黃色炸葯的安全炸葯,在火燒和錘擊下都表現出極大的安全性。這使人們對諾貝爾的炸葯完全解除了疑慮,諾貝爾再度獲得了信譽,炸葯工業也很快地獲得了發展。
在安全炸葯研製成功的基礎上,諾貝爾在法國又開始了對舊炸葯的改良和新炸葯的生產研究。兩年以後,一種以火葯棉和硝化甘油混合的新型膠質炸葯研製成功。這種新型炸葯不僅有高度的爆炸力,而且更加安全,既可以在熱輥子間碾壓,也可以在熱氣下壓製成條繩狀。膠質炸葯的發明在科學技術界受到了普遍的重視。諾貝爾在已經取得的成績面前沒有停步,當他獲知無煙火葯的優越性後,又投入了混合無煙火葯的研製,並在不長的時間里研製出了新型的無煙火葯。
諾貝爾一生的發明極多,獲得的專利就有255種,其中僅炸葯就達129種。他的發明興趣不僅限於炸葯,作為發明家、科學家,他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和不屈不撓的毅力。他曾經研究過合成橡膠、人造絲,做過改進唱片、電話、電池、電燈零部件等方面的實驗,還試圖合成寶石。盡管與炸葯的研究相比,這些研究的成果不是很大,但是他那勇於探索的精神卻為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諾貝爾把他的畢生心血都獻給了科學事業,他一生過著獨身生活,大部分時間是在實驗室中度過的。他謙虛謹慎,對別人親切而忠誠。他拒絕別人吹捧他,不讓報紙刊登他的照片和畫像。長期緊張的工作,使他積勞成疾,但在生命的垂危之際,他仍念念不忘對新型炸葯的研究。
諾貝爾一生未婚,沒有子女。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忍受著疾病的折磨。他生前有兩句名言:「我更關心生者的肚皮,而不是以紀念碑的形式對死者的緬懷」。「我看不出我應得到任何榮譽,我對此也沒有興趣」。
在他的整個一生中,他身體虛弱、健康不佳,但他卻能夠在工作中建樹驚人的功績。早年的貧困與憂慮,使得他喜愛偏遠的地方和安靜的生活。盡管作為一個炸葯和武器方面的發明家和工業家,他卻厭惡暴力與戰爭,並且是一名忠誠的和平之友。他變成一位從早年起就把整個世界作為自己工作場所的徹底世界主義者。
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義大利的桑利瑪去世,終年63歲。諾貝爾的墓碑是一座高約3米的灰色尖頂石碑,看上去很普通。石碑正面刻有 「nobel」幾個金字和諾貝爾的生卒年月,墓碑兩側刻有諾貝爾4位親人的名字和生卒。墓碑右側的地上,插著編號牌:170/1678。周圍是10棵一人多高的柏樹。碑上沒有諾貝爾的肖像(據說諾貝爾生前只有一張畫像),沒有浮華的雕飾,沒有隻字關於他在人類歷史上寫下的輝煌!每一個知道諾貝爾的人、站在他的墓前,都會感到這種樸素帶給人的心靈震撼。
諾貝爾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億萬富翁,他的財產累計達30億瑞典幣。但是他與許多富豪截然不同。他一貫輕視金錢和財產,當他母親去世時,他將母親留給他的遺產全部捐獻給了慈善機構,只是留下了母親的照片,以作為永久的紀念。他說:「金錢這東西,只要能夠解決個人的生活就夠用了,若是多了,它會成為遏制人才的禍害。有兒女的人,父母只要留給他們教育費用就行了,如果給予除教育費用以外的多餘的財產,那就是錯誤的,那就是鼓勵懶惰,那會使下一代不能發展個人的獨立生活能力和聰明才幹。」
基於這樣的思想,諾貝爾不顧其他人的勸阻和反對,在遺囑中指定把他的全部財產作為一筆基金,每年以其利息作為獎金,分配給那些在前一年中對人類做出貢獻的人。獎金分成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或醫學、文學及支持和平事業等5份。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發明家,從1901年開始,每年在他去世的日子裡,即 12月10日頒發諾貝爾獎。諾貝爾對文學也有長期的愛好,在青年時代曾用英文寫過一些詩。後人還在他的遺稿中發現他寫的一部小說的開端。他對各種人道主義和科學的慈善事業捐款十分慷慨,把大部分財產都交付給了信託,設立了後來成為國際最高榮譽的獎金----諾貝爾獎金,即和平、文學、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共5項諾貝爾獎金(其中,諾貝爾經濟學獎金是瑞典國家銀行在1968年提供資金增設的)。
諾貝爾獎不僅僅表明了這位科學家的偉大人格,而且,隨著世界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越來越成為世界科學技術冠軍的標志。激勵著越來越多的精英豪傑,獻身於科學事業,去攻克一道道科學難關。同時,它也極大地促進了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世界科學文化的交流。
B. 諾貝爾是怎麼發明炸葯的
諾貝爾(1833~1896)
Noble,AlfredBernhard
瑞典化學家。1833 年10月21日生於斯德哥爾摩 ,1896年12月10 日卒於義大利聖雷莫 。諾貝爾1842 年隨家去俄國聖彼得堡居住。1850年去巴黎學習化學一年,後又在美國J.埃里克森手下工作過4年 。回聖彼得堡後 ,在他父親的工廠里工作。
1859年諾貝爾開始研究硝化甘油 , 1862 年他完成了第一次爆炸實驗,1863年獲得了瑞典炸葯專利。諾貝爾在斯德哥爾摩附近建立了小型工廠來生產硝化甘油,但在1864年工廠爆炸。為了防止以後再發生意外,諾貝爾將硝化甘油吸收在惰性物質中,使用比較安全。諾貝爾稱它為達納炸葯,並於1867年獲得專利 。1875 年諾貝爾將火棉( 纖維素六硝酸酯)與硝化甘油混合起來,得到膠狀物質,稱為炸膠,比達納炸葯有更強的爆炸力 ,於1876年獲得專利 。1887 年諾貝爾發展了無煙炸葯。他還有許多其他的發明,在橡膠合成 、皮革及人造絲的製造上都獲有專利。
諾貝爾經營油田和炸葯生產,積累了巨大財富。他逝世時將遺產大部分作為基金,每年以其利息(約20萬美元)獎給前一年在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及和平方面對人類作出巨大貢獻的人士的獎金,即諾貝爾獎,於1901年第一次頒發。1968年起,增設諾貝爾經濟學獎金,由瑞典國家銀行提供資金。
C. 諾貝爾曾發明的炸葯有哪些
諾貝爾(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 ),1833年10月21日出生於斯德哥爾摩,是瑞典化學版家、工程權師、發明家、軍工裝備製造商和炸葯的發明者。他曾擁有Bofors(卜福斯)軍工廠,主要生產軍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該公司多項產品曾授權多國生產,並受軍隊廣泛好評。
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義大利的聖雷莫因病去世,終年63歲。諾貝爾一生擁有355項專利發明。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立囑將其遺產的大部分作為基金,將每年所得利息分為5份,設立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及和平5種獎金(即諾貝爾獎),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人造元素鍩(Nobelium)就是以諾貝爾命名的。
D. 諾貝爾發明炸葯的故事
諾貝爾於19世紀60年代在法國進行炸葯的研究。在一次事故中,他的弟弟被炸死。父親受重傷。浴室他租了一條駁船在馬拉倫湖上開啟了炸葯的新研究。
一次試驗中,一隻裝有硝化甘油瓶破碎,流出的硝化甘油被瓶底下用來減少震動的惰性粉末硅土吸收。諾貝爾意外地發現,硝化甘油與硅土混合物不僅使炸葯威力不減,而且生產、使用和搬運更加安全。後來,他用木槳代替了奎土,製成了新的烈性炸葯稱為達納炸葯,。
1887年,諾貝爾用硝化甘油代替乙醚和乙醇,也製成了類似的無煙火葯。他還將將硝酸銨加入達納炸葯,代替部分硝化甘油,製成更加安全而廉價的 「特種達納炸葯」,又稱 「特強黃色火葯」。諾貝爾的眾多發明,使他無愧於 「現代炸葯之父」的贊譽。
(4)諾貝爾通過關察什麼發明了炸葯擴展閱讀
炸葯的歷史發展
炸葯經過苦味酸、黑索今等的發展,逐漸成為C4塑料炸葯。1771年由英國的P·沃爾夫首先合成苦味酸。1899年由德國人亨寧發明的黑索今是在原子彈出現以前是威力最大的炸葯。
C4塑膠炸葯原產捷克,現在美國也是主要生產國。這種炸葯能輕易躲過X光安全檢查,這一點是恐怖分子喜歡使用的原因。未經特定嗅識訓練的警犬也難以識別它。正是由於C4的這些性質,所以它一般都是各國軍隊使用的,普通民間難以得到。
E. 諾貝爾這篇短文中,諾貝爾發明的三種炸葯,分別是什麼
諾貝爾無意間把硝化甘油撒在地上 他把浸了硝化甘油的泥土帶回去做實驗 結果發明了用硅藻土吸附硝化甘油的到的達納炸葯 另一種則是把硝化棉溶解在硝化甘油中的黏綢物質 諾貝爾稱它為炸膠 這是世界上第一中雙基炸葯 第三種麻…忘了
F. 諾貝爾發明炸葯
1850年離開俄國赴巴黎學習化學,一年後又赴美國在J.埃里克森(鐵甲艦「蒙尼陀」號的建造者)的指導下工作了4年。返回聖彼得堡後,在他父親的工廠里工作,直到1859年該工廠破產為止。重返瑞典以後,諾貝爾開始製造液體炸葯硝化甘油。在這種炸葯投產後不久的1864年,工廠發生爆炸,諾貝爾最小的弟弟埃米爾和另外4人被炸死。由於危險太大,瑞典政府禁止重建這座工廠,被認為是「科學瘋子」的諾貝爾,只好在湖面的一隻船上進行實驗,尋求減小搬動硝化甘油時發生危險的方法。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硝化甘油可以被乾燥的硅藻土所吸附;這種混合物可以安全運輸。上述發現使他得以改進黃色炸葯和必要的雷管。黃色炸葯在英國(1867年)和美國(1868年)取得專利之後,諾貝爾進而實驗並研製成一種威力更大的同一類型的炸葯爆炸膠,於1876年取得專利。大約10年後,又研製出最早的硝化甘油無煙火葯彈道炸葯。他曾要求彈道炸葯的專利權要包括柯達炸葯,但遭到法庭否決。諾貝爾在全世界都有炸葯製造業的股份,加上他在俄國巴庫油田的產權,所擁有的財富是巨大的,他因此不得不在世界各地不停地奔波。諾貝爾本質上是一位和平主義者,希望他發明的破壞性炸葯有助於消滅戰爭,但他對人類和國家的看法是悲觀主義的。
G. 諾貝爾在什麼地方發明了炸葯
16歲那年,諾貝爾到法國巴黎求學,隨後又到美國紐約,給一位工程師學習機械製造及化學知識。在這里他被科學所吸引,並樹立了一輩子為科學獻身的信念。四年後回到聖彼得堡父親的工廠,投入到火葯的研究,以取代伊曼紐發明的水雷。在研製炸葯的一次試驗中,硝酸甘油爆炸燃起了火災,他的弟弟和許多人都喪了命。他和父親因外出不在現場,僥幸躲過了這場災難。但是諾貝爾並沒因為此停止研究,而是繼續奮發努力,在1875年發明了明膠炸葯,確保了安全系數,因而獲得了瑞典科學院授予的「萊阿斯蒂特別獎金」。
H. 在《諾貝爾》一文中,諾貝爾一共發明了哪三種炸葯
爆炸膠,達那馬特,柯達
I. 《諾貝爾》這篇短文中,諾貝爾發明了哪三種炸葯
爆炸膠,達那馬特,柯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