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馬鈞傳中馬鈞的主要發明

馬鈞傳中馬鈞的主要發明

發布時間:2020-12-22 19:18:12

① 《馬鈞傳》介紹馬鈞在科學技術革新的5個貢獻是什麼

織機五來十條經線者有五十躡源(腳踏操縱板),六十條經線者六十躡,便將織機一律改為十二躡,大大提高了功效。在洛陽時,又發明了排灌水車,名叫「翻車」。它利用流水作動力,可連續自動提水,操作方便,效率大增。他還研究製造出指南車,改進了諸葛亮的連弩,改進了攻城用的發石車。他製造的「水轉百戲」以水為動力,以機械木輪為傳動裝置,使木偶可以自動表演,構思十分巧妙。由於他在機械製造方面造詣頗深,在當時被譽為「天下名巧」。

② 急急~~幫我從 <馬鈞傳> <蘇武傳> 兩文中找出賓語前置,狀語後置,定語後置,省略句,被動句,並且翻譯!

蘇武傳,

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定語後置句,正常語序「送留在者回漢匈奴使」答。

(2)為降虜於蠻夷。狀語後置句,正常語序「於蠻夷為降虜」。

(3)何以女為見。賓語前置句和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見女為」

(4)子卿尚復誰為乎。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子卿尚復為誰乎」。

(5)何以復加。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復加」。

省略賓語。有動詞賓語的省略。例如: 匈奴以(之)為神。(班固《蘇武傳》)

省略句:單於募降者,赦罪

③ 馬鈞傳的性格和家世

《馬鈞傳》,選自裴松之注《三國志-杜夔傳》的注文。馬鈞,三國時魏國人,我國古代有名的科學家,擅長發明創造和革新機械。

④ 馬鈞傳 課文講述了馬鈞的哪些革命和發明

織機來五十條經線者有五十源躡(腳踏操縱板),六十條經線者六十躡,便將織機一律改為十二躡,大大提高了功效。在洛陽時,又發明了排灌水車,名叫「翻車」。它利用流水作動力,可連續自動提水,操作方便,效率大增。他還研究製造出指南車,改進了諸葛亮的連弩,改進了攻城用的發石車。他製造的「水轉百戲」以水為動力,以機械木輪為傳動裝置,使木偶可以自動表演,構思十分巧妙。由於他在機械製造方面造詣頗深,在當時被譽為「天下名巧」。

⑤ 馬鈞傳內容

網上到處都是!去下個教案看看!

⑥ 《馬鈞傳》翻譯

馬鈞傳

傅玄

馬鈞先生,字德衡,是天下聞名的技術高超的人。他年輕時過著游樂的生活,自己不知道有技術。在這時候,他從不對人家談到技術,又怎麼談得上有人知道他呢?

他當了博士,生活貧困,就想改進織綾機,不用說什麼人們就知道他技術巧妙了。舊式的織綾機,五十綜(綜:織綾機上經線的分組)的用五十個躡(躡:織綾機上的踏具),六十綜的用六十個躡,馬先生認為這樣的設計費力費時,於是他改進機械,全都改用十二個躡。

改進以後,可以隨心所欲織出各種奇妙的花紋,織成後看上去像是天然形成的一樣,又像陰陽二氣反復變化無窮。這正像製造輪子的工人(輪扁:古代製造輪子的工人)回答別人的詢問:那巧妙的地方是沒法用言語說明的,又怎麼能用言語去檢驗它呢?

先生任給事中官職時,有一次,和散騎常侍高堂隆、驍騎將軍秦朗在朝廷上爭論關於指南車的事。他兩個說,古代根本沒有指南車,記載上的說法是虛假的。先生說:「古代是有指南車的。我們沒有去想到它罷了,哪是什麼遙遠的事呢!」兩人嘲笑他說:「先生大名是鈞,大號是德衡。『鈞』是陶器的模具,『衡』是定東西輕重的,你現在這個『衡』定不出輕重,還想做得出模具來嗎!」。

先生說:「講空話,瞎爭論,還不如試一試可以見效。」於是兩人把這事報告明帝,明帝下令要先生把它製作出來,後來,他就把指南車造成了。這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又是沒法用言語說清楚的。從此之後,天下人都佩服他的技術高明了。

他住在京師,城裡有地可以種植菜蔬,但愁的是近旁沒有水可以灌溉。先生就製作了翻車,叫年輕人(童兒:年輕人)轉動它,汲來的水可以自行倒出流到地里,翻車里外轉動,效率大大超過平常水車。這是第二件奇妙的事情。

後來有人進貢一套雜技模型,只能作擺設不能活動。皇帝問先生:「你能使得它們動起來嗎?」回答說:「可以活動。」皇帝說:「可以做得更巧妙些嗎?」回答說:「可以更好。」於是他就接受皇命製作了。他用大木頭又雕又削,做成輪子的形狀,放在地上,下面設機關用水力發動。

上面製作了女子奏樂舞蹈的形象,還有木偶打鼓、吹簫、疊羅漢,還可以使木偶丟木球、擲劍、走繩索、翻筋斗,動作靈活,還有木偶坐堂審案,舂米磨面、斗雞等各種各樣的動作。這是第三件奇妙的事情。

先生看到諸葛亮設計的連弩,說:「這東西巧是很巧,但還不頂完善。」他說,他可以在這基礎上改造連弩,發箭的效率能增加五倍。又認為發石車效果差,如果敵人在城樓邊掛起濕牛皮,發過去的石子碰上牛皮就滑落下來,發石車又不能連續發射。他想製作一種輪子,掛上幾十塊大石頭,用機械轉動輪子,輪上懸石的繩子按一定節奏斷掉,石子拋射到敵人城樓,可以迅速地接連拋射。他曾經試驗用個車輪掛上幾十塊磚頭瓦塊,可以拋射到幾百步遠的地方去。

有位裴先生,是京師的著名人士,見識精深,聽到先生的事情,就譏笑他。他去到先生那裡和先生辯論,先生被他說得沒法應對。裴先生自以為擊中先生要害,不停地滔滔議論。傅先生對裴先生說:「您的長處是會講話,短處是沒有巧思。

馬先生的長處是有巧思,短處是不會講話。用您的長處,攻他的短處,當然他不能不屈服了;但如果用你的短處,去較量他的長處,那您一定有許多不理解的地方。機巧之類,是天下極微妙精深的事情,您並不理解還要不停攻擊,那攻擊的內容,一定離題萬里了。他內心並不同意您,但嘴上又說不過,這就是馬先生不再應對你的責難的原因了。

傅先生去見安鄉侯,談到裴先生和馬先生說的一套話,安鄉侯的看法和裴先生一樣。傅先生說:「聖人一身之中,具有各種才能德行,他選取人才並不局限於一個方面。有的以品德方面選取,有的從口才方面選取,有的從能力方面選取。

從品德方面選取的人,不聽他的言論就能看出他的誠心誠意,象德行類的顏淵等人就是。從口才方面選取的,能明辨是非、有機變,言語類的宰我、子貢等人就是。從能力方面選取的,如政治上有能力的冉有、季路,文學上有能力的子游、子夏。即使聖人有理解一切的明智,但要選用人材,就一定要先加以考驗。

因此,他就考驗了冉有、季路的政治才能,考驗了子游、子夏的文學才能。對這些人尚且如此,何況不如他們的人呢!為什麼這樣?空談理論,有很多事情是無法講得清楚的,如果加以實踐,講不清楚的地方,一考驗就容易得到證明了。

現在馬先生所要製作的,是國家精密的器械,軍事上重要的戰具,化費十丈木材,用去兩個人的勞力,不需多少時間,就可知道是錯是對。去責難那種很容易考驗出結果的事情,隨便用言語去壓抑別人的才能,這猶如用自己的老一套去做天下的事,用不變的方法看待層出不窮的新事物,事情當然就辦不好了。

馬先生所製作的,都是創新的東西,因此他開頭的所說所為,不會馬上就正確,由於他有時會有錯誤,就不去支持他、任用他,那麼傑出的奇才就無從產生了。同時愛一個人的人們相互妒忌,同類工作的人互相誹謗,一般人都不能避免。所以君子不因為個人的私心去傷害別人的事業,一定要以實際考驗來作標准。丟開實際考驗這個標准不用,這就是為什麼明明是塊美玉為什麼會被誣說是石頭,卞和要抱著玉璞痛哭了。

安鄉侯聽了,就明白了,他就把這享告訴了武安侯。武安侯並不重視,也不去考驗馬先生的製作。馬先生的特異才能已經為大眾公認。這種很容易考驗效果的事情,還忽略而不去考查,何況那些被埋沒的人才,不出名的玉璞呢?後世的君子,要以此作為教訓啊!

馬先生技術的巧妙,就是古代的公輸般、墨翟、王爾,近代漢朝的張衡,都不能超過他。公輸般、墨翟都在當時受過重用,所以他們的技術對國家有用處。張衡雖做侍中,馬先生雖做給事中,但他們的官職都不是工程一類的,技術的巧妙不能貢獻給國家。用人不用他的專門才能,知道有才能又不讓他去實踐,這實在是可惜之至了。

裴先生,是裴秀。安鄉侯,就是曹羲。武鄉侯,就是曹爽。

(6)馬鈞傳中馬鈞的主要發明擴展閱讀:

簡介

《馬鈞傳》,選自裴松之注《三國志-杜夔傳》的注文。傅玄(217-218),字休奕,泥陽(今山西耀縣東南)人,三國魏末到晉初時的思想家。曾撰有《傅子》一書,現已失傳。《馬鈞傳》所記述的馬鈞,是三國時魏國人,我國古代有名的科學家,擅長發明創造和革新機械。

作品知識

本文《馬鈞傳》選自裴松之注的《三國志》卷29《杜虁傳》。傳主馬鈞被世人稱為扶風先生,他的生平在陳壽所著的《三國志》中沒有專傳,只是裴松之在《三國志·杜虁傳》的注文中引用了這篇文章。

傳主馬鈞是三國魏國的一位科學家,他善於發明創造和革新機械,和那些只會說空話、不重視科學實踐的豪門貴族有著本質的不同。

作家簡介

本文作者傅玄,三國魏末到晉初時的思想家。少年時家境貧困,經過個人努力,官至散騎常侍,受封為子爵。此人學問淵博,精通音樂,文章也寫得很好,也算一個多才多藝的人。他的已經失傳的《傅子》,是討論當時學術思想和政治制度的著作。

⑦ 課本《馬鈞傳》馬鈞的革新和發明在當時為什麼得不到重視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在封建制的社會環境下,在人民大眾的意識回里,社會階層是答按照士、農、工、商的順序排列的。革新和發明在當時屬於手工業者,屬於奇巧淫技。而手工業者的低位僅僅處於投機商人之上,社會地位可想而知。所以就得不到重視了。

⑧ 馬鈞傳中馬均既然得不到統治者的重用他 為什麼還是要改造連弩和翻石車

馬鈞,字德衡,扶風(今陝西興平)人,生活在漢朝末期,是中國古回代科技史上最負答盛名的機械發明家之一。馬鈞年幼時家境貧寒,自己又有口吃的毛病,所以不擅言談卻精於巧思,後來在魏國擔任給事中的官職。指南車製成後,他又奉詔制木偶百戲,稱「水轉百戲」。接著馬鈞又改造了織綾機,提高工效四五倍。馬鈞還改良了用於農業灌溉的工具龍骨水車(翻車),此後,馬鈞還改制了諸葛連弩,對科學發展和技術進步做出了貢獻。

⑨ 比諸葛亮還牛的人才,發明了哪一物現在還在使用

眾所周知,一個時代的發展,離不開發明和創造,現代如此,古代亦如是。例如張衡,發動了地動儀,蔡倫發明造紙術,畢升發明活字印刷,等等。雖充滿了戰亂與硝煙,卻人才輩出的三國時代,更是不缺發明大家。例如即有理民之干,又有將略之才的諸葛亮,“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除此之外,他還發明了孔明燈、孔明鎖、饅頭等事物,堪稱奇才。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彼時還有一個發明大家,在發明創造這一方面,比起諸葛亮有過之而無不及,只不過到了如今,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這個是誰呢?


此人名為馬鈞,字德衡,生於漢末三國時期,是扶風人氏。此人並非能言善辯之輩,卻非常擅長機械,是一個能工巧匠,終其一生,他還原過古物,改造過時物,也曾進行過發明。雖然他名聲不顯,但是諸葛亮發明的一樣東西,他認為不夠完美,進行改造後,發揮了更大的作用;他自行創造的一樣東西,則造福了無數百姓,延用至今。那麼,他到底製造過哪些東西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馬鈞的確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家,比起魯班、墨子等人也會遜色,只不過漢末三國時期,能夠出人頭地的,要麼是武將,要麼是謀臣,要麼是政客,像馬鈞這樣的人才,根本得不到重用,只能被埋沒。更可惜的是,不但當時的當權者埋沒了他,歷史也同樣埋沒了他。到了如今,世人皆知諸葛亮造木牛流馬,又有幾人知道馬鈞造龍骨水車,改善織綾機呢?

⑩ 三國時期的機械大師馬鈞,木牛流馬的發明是他創造的嗎

不是馬鈞發明的!木牛流馬是諸葛亮發明的!

閱讀全文

與馬鈞傳中馬鈞的主要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