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連褲襪是怎麼發明的
絲襪的詳細源頭:
絲襪的發展是一段濃縮了科技與人類需求的歷史。手工到機織———絲襪的第一次飛躍。最早的襪子誕生於十五世紀,那時的襪子生產還不得不依賴於手工。十六世紀末。當時英格蘭的一位牧師發明了一種機械編織機,從而徹底改變了襪子手工製造的歷史。機械編織機的誕生受到了英國皇室的極大重視,任何膽敢私自將編織機帶出英國的人,都被處以極刑。但嚴酷的懲罰還是沒有阻止英國的殖民者將編織機偷偷運往美洲新大陸。
絲襪的歷史翻到了二十世紀初,由於成衣的普及,時尚觀念被大眾廣泛的接受。時尚已經不再是上流社會的特權,各個階層的婦女都加入了追逐時髦的行列。女裝的造型發生了突破性的變化,充滿了時代氣息。女性們也一改往日柔軟的外表,大大方方露出健美的小腿。因此,絲襪更加成為她們必不可少的配飾。但那時用來生產襪子的纖維都取自天然,如棉、羊毛和真絲。這些材料在應用前必須經過細心的切割和縫紉,而且由於它們缺乏彈性,因此製造的耗用量極大,織出的襪子也很容易松垮。
1937年,杜邦公司的一位化學師偶然發現煤焦油、空氣與水的混合物在高溫下融化後能拉出一種堅硬、耐磨、纖細並靈活的細絲。這就是後來廣為人知的尼龍纖維。尼龍的誕生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它在襪子生產中的運用更是擊潰了日本的真絲出口業。第一批尼龍絲襪於1940年5月5日上市銷售,在短短一天中就賣出了7萬多雙。
尼龍絲襪的發展無疑是襪子歷史中的一個里程碑,但在享受尼龍帶來的絲襪革命的同時,女性們發現尼龍絲襪存在的最大的缺陷就是缺乏彈性。於是紗線生產商們又開始苦思冥想地尋找解決良方。而1959年,杜邦繼尼龍纖維後,再次向世界貢獻了一種具有優良彈性的人造纖維產品———萊卡。1970年起,萊卡被正式運用到絲襪和連褲襪的生產中。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迷你裙的誕生掀起了一場服裝革命。滿街游盪的女孩們無一例外地穿著長度只到大腿上部的短裙。此時,絲襪再度顯現出它的重要地位。同時,迷你裙的出現也催生了另一個重要的發明———連褲襪。原先的長筒絲襪與內褲結合在一起,免除了穿著短裙「走光」的危險。連褲襪一經誕生,就迅速占據了70%的絲襪市場份額,直到現在,連褲襪也絕對是絲襪市場中的主力軍。
㈡ 為什麼說絲襪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如果你是漂亮的女人,但不夠性感,那麼給你的美腿穿上絲襪吧。
對於絲襪,香奈兒的創始人 Coco Chanel就專門因此而鼓勵女性,「不戴帽子就不出門,不要不穿絲襪就出門。」
為什麼說是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是因為女性對絲襪的渴求到了非常熱情的程度。在一項為女人最想要什麼東西的調查中,三分之二人的女性都選擇了絲襪,現在絲襪不僅是性感的代名詞,更是誘惑的催化劑。一些情趣產品都離不開絲襪,這是女性展現自己追求美麗的方式,受到廣大女性的追捧是理所當然的。我覺得,現在的女性已經離不開絲襪了,所以這也可以說是一項偉大的發明了。而男性,則更樂意看到女性穿著性感的絲襪在他們眼前,喜歡美麗性感的事物是人類的天性。
㈢ 褲襪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呀
16世紀,法國宮廷及上流社會已對彩色絲襪痴迷,不過那時絲襪的穿著者主要是男性。為了加快專生產速度屬,英格蘭的牧師發明了一種機械編制機,愛上絲襪的人更多了。 美國杜邦公司成功發明尼龍之前人們用各種材料製作襪子其中包括自紡的紗布、棉布、織錦、絲綢甚至皮革這些材質的襪子缺乏彈性,穿著並不舒適,直到20世紀30年代,尼龍出現後愛美的女人們才享受到了絲襪帶來的有彈性的貼身呵護。1940年5月5日,第一批尼龍絲襪上市,72000雙絲襪在一天內被搶購一空。
求採納
㈣ 黑絲襪的起源
黑絲襪的起源:
16世紀,黑絲襪受到上流社會名媛的歡迎。20世紀30年代,杜邦公司發明了尼龍絲襪,同時也發明了黑絲襪,是二戰時期的美國空軍女兵的必備穿戴,從此絲襪開始在民間得到推廣。
20世紀40年代的時候,2美元一雙的尼龍絲襪一天能賣出7萬多雙。如今黑絲襪是女性普遍穿著的一種絲襪,簡稱黑絲。
調查顯示,60%以上的男人最先關注女性的身體部位是腿,而黑絲襪讓女性的腿部更加引人注意,更加性感。
(4)褲襪的發明是擴展閱讀:
絲襪的厚度是根據Denier來制定標準的,每一雙絲襪的包裝上都標注有多少D或多少Denier ,中文丹尼爾,簡稱丹。
D或Denier是指纖維的纖度單位。每9000米編織該絲襪的纖維重多少克就稱多少D。所以,D數越高,也就表示纖維的相對重量較高,厚度也因此而增加。
超薄的絲襪都是包芯絲或者氨綸材料的,一般薄度至超厚的絲襪材料則包括氨綸棉混紡、天鵝絨絲、絹絲棉混紡、萊卡等不同。
D數越小,絲襪也就越薄越透。越耐穿的襪子D數一般都較高。一般40-60D為春秋襪,60D以上為冬裝襪。夏季絲襪一般DEN數都在20D以下,涼爽輕薄且透明度好,超薄絲襪甚至達到了5D。
冬季選用加厚保暖的天鵝絨絲襪,而1600D以上厚度的絲襪已經跟秋褲差不多了。如果含有萊卡材料的絲襪,其實僅僅25D就已經可以在冬天代替棉毛秋褲穿了。
這也是為什麼穿絲襪要比穿秋褲好,如果把1600D的絲襪比喻為秋褲厚度的話,那麼相同的保暖度。
並且具有更加優越的防濕和隔風效果的25D萊卡絲襪或者60D的天鵝絨絲襪都要比秋褲薄了很多倍,而且比秋褲更加貼身舒適和輕盈。
㈤ 絲襪是誰發明的
是美國杜邦公司化學師卡羅瑟斯在1937年發明的。
1937年,美國杜邦公司化學師卡羅瑟斯偶然發現煤焦油、空氣與水的混合物在高溫融化後能拉出一種堅硬、耐磨、纖細並靈活的細絲,也就是尼龍纖維。
1939年10目24日,杜邦在總部所在地公開銷售尼龍絲長襪時引起轟動。
尼龍絲襪的發展無疑是襪子歷史中的一個里程碑。但在享受尼龍帶來的絲襪革命的同時,女性們發現尼龍絲襪存在的最大的缺陷就是缺乏彈性。於是紗線生產商們又開始苦思冥想地尋找解決良方。他們用帶松緊帶的襪子配襯連衣裙,使襪子不再移動,並且綳緊,保持人體的S形曲線。
二戰後,杜邦公司又發明了萊卡,彈性是尼龍的4-7倍的材料。萊卡絲襪的誕生還直接導致的連鎖反應就是迷你裙的橫行。
(5)褲襪的發明是擴展閱讀
絲襪的厚度是根據「Denier」來制定標準的,每一雙絲襪的包裝上通常都標注有多少"D"或多少「Denier」(D或Denier是指纖維的纖度單位,每9000米纖維重多少克就稱多少D)。所以,「D」數越高,表示纖維的相對重量較高,厚度也因此而增加。「D」數越小,絲襪也就越薄越透。
超薄的絲襪一般都是包芯絲或者氨綸材料的,其他的絲襪材料則包括氨綸棉混紡、天鵝絨絲、絹絲棉混紡、萊卡等。
絲襪的標准中,分超薄的3D至12D,一般薄的為12D以上至39D不等,中厚的40D至200D,加厚的300D至2000D不等,2200D以上都屬於超厚的(雙層加厚)。
一般邏輯上來說,夏天選用超薄的,春秋季節選用中厚的,冬季選用加厚保暖的天鵝絨襪,而1600D以上的厚度的絲襪已經跟秋褲差不多了。
㈥ 絲襪是希特勒發明的嗎
16世紀出現絲襪雛形,1938年才出現我們現在的絲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