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同樣的發明創造,應該判斷是不是實質上相同的發明創造,注意,這是實質相同,而不是完全的相同。如果兩個技術方案的區別僅僅在於慣用手段的直接置換,是可以歸為實質相同的發明創造。
2. 發明專利申請判斷發明創造的標準是什麼
我們知道發明創造是製造沒有的物體,發明創造即運用現有的科學知識和科學技術,具有社會意義的事物及方法,來有效地解決某一實際需要。那麼發明專利申請判斷發明創造的標準是什麼?下面我們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來為大家解答。發明專利申請判斷發明創造的標準是什麼?(1)時間標准。從時間角度判斷發明創造是否有創造性,一般是以申請日為標准,是將該發明創造同申請日以前的現有技術相比,通過比較判斷其是否具有創造性。(2)技術標准。這是判斷發明創造是否具有突出的是實質性特點並取得顯著的進步。(3)人員標准。在判斷一項發明是 否具有創造性,是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的認知能力為標準的,對他們而言某一項發明是非顯而 易見的,該發明就具有創造性。發明創造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10版)第一章 第二條 對發明創造作出了如下定義:本法所稱的發明創造是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外型、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關於發明專利申請判斷發明創造的標準是什麼?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有更多關於專利申請的問題,大家可以繼續關注八戒知識產權,或電話聯系我們。
3. 判斷創造性的步驟和方法有哪些
1、是否具備創造性,只有在該發明具備新穎性的條件下才予以考慮;
2、整體判斷內:判斷創造性,要將解決方案容、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所產生的技術效果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
3、組合判斷:審查創造性時,可以將一份或者多份對比文件中的不同的技術內容組合在一起進行評定。
4、一項獨立權利要求具備創造性,則不審查其從屬權利要求的創造性。
5、步驟:確定最接近的現有技術:最接近的現有技術,首先考慮技術領域相同或相近的現有技術;確定發明的區別特徵和其實際解決的技術問題;判斷要求保護的發明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否顯而易見:判斷過程中,要確定的是現有技術整體上是否存在某種技術啟示,即現有技術中是否給出將上述區別特徵應用到該最接近的現有技術以解決其存在的技術問題的啟示,這種啟示會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面對所述技術問題時,有動機改進該最接近的現有技術並獲得要求保護的發明。如果現有技術存在這種技術啟示,則發明是顯而易見的,不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
4. 如何去判斷一個發明是否具有創造性
1、審查發明是否具備創造性,應當審查發明是否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同專時還應當審查屬發明是否具有顯著的進步。
2、在評價發明是否具備創造性時,審查員不僅要考慮發明的技術方案本身,而且還要考慮發明所屬技術領域、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所產生的技術效果,將發明作為一個整體看待。
3、審查創造性時,將一份或者多份現有技術中的不同的技術內容組合在一起對要求保護的發明進行評價。(與新穎性 「單獨對比」 的審查原則不同)
4、如果一項獨立權利要求具備創造性,則不再審查該獨立權利要求的從屬權利要求的創造性。
5. 指辨析判斷發明創造的能力的詞語有哪些
只有智慧、智謀、聰慧。
6. 怎樣區分一個人是否擁有創造力
主要根據之一是抄擁有創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細小的想法,知道小的創意會打開大的突破口,並堅信自己一定能使之變為現實。要做一個富有創新精神的人,就要經常保持好奇心,不斷積累知識;不滿足於一個答案,要探求新的思路;還要鍥而不舍地去做。
7. 專利申請的創造性如何判斷
根據來專利法的規定,一項發明創造自的創造性必須滿足下面兩個條件:
(1)同申請日以前的已有技術相比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
(2)同申請日以前的已有技術相比有顯著進步。
判斷要求保護的發明相對於現有技術是否顯而易見,通常可按照以下三個步驟進行。
(1)確定最接近的現有技術
(2)確定發明的區別特徵和發明實際解決的技術問題
(3)判斷要求保護的發明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否顯而易見
在評價發明是否具有顯著的進步時,主要應當考慮發明是否具有有益的技術效果。以下情況,通常應當認為發明具有有益的技術效果,具有顯著的進步:
(1)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更好的技術效果,例如,質量改善、產量提高、節約能源、防治環境污染等;
(2)發明提供了一種技術構思不同的技術方案,其技術效果能夠基本上達到現有技術的水平;
(3)發明代表某種新技術發展趨勢;
(4)盡管發明在某些方面有負面效果,但在其他方面具有明顯積極的技術效果。
8. 如何進行創造性判斷
與新穎性的單獨對比原則不同,採用組合對比的原則,採用三步法進行創造性判斷專:
第一步,確定與本發屬明最接近的現有技術;
第二步,找出權利要求技術方案中與最接近現有技術之間的區別特徵;
第三步,判斷現有技術中是否存在結合啟示,即是否顯而易見。
9. 辨析、判斷、發明創造的能力怎寫詞語
辨析,判斷,發明創造的能力。這個句子意思的詞語是---消化、吸收、創新。
供參考!!
10. 如何判斷一項專利申請有無創造性
創造性的判斷標准參照下文。創造性的判斷本身就是一種主觀性較強的判斷,當然有模稜兩可的情況了。 在國內外的專利法中,關於創造性的判斷標准均是定性的描述,沒有一個完全客觀的定量標准,各國現行的專利判斷方法都是只能盡量將判斷標准客觀化。因此在專利的審查過程中,創造性的把握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審查員的主觀判斷。但是,審查員的主觀判斷又是在對技術方案和專利法的理解基礎上,進而採取某種判斷方法得出的,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創造性的判斷方法就是判斷標準的體現。如果審查員所採取的判斷方法不能客觀的體現一項發明創造的創造性高度,對專利制度的發展非常不利。 為了盡量消除創造性判斷中的主觀成分,各國在多年的專利實踐中均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判斷方法。例如美國在其1952年修改的專利法中首次規定了創造性的非顯而易見性標准,該法增加了第103條:「一項發明雖然沒有像本法第102條所規定的那樣被相同地披露或記載過,如果要求專利保護的發明主題與現有技術的區別,使得在該主題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從做出該發明的時刻來看,該發明作為一個整體是顯而易見的則不能獲得專利權。可專利性不因做出發明的方式而被否定。」而在1966年,美國最高法院在Graham v.John Deere CO.案的判決中對第103條的適用做出了司法解釋,該判決得到了美國專利商標局的認同,並總結出了「Graham四要素——即:現有技術的范圍和內容;現有技術與所審查的權利要求之間的區別;相應領域的普通技術水平;輔助性考慮因素,包括商業上的成功、長期渴望解決的需求、他人的失敗等」,並要求審查員按此標准進行創造性的審查。而歐洲專利局的審查指南則規定,為了客觀地、可預期地判斷是否具有發明步驟,審查員應採用所謂「問題——方案法」,也稱作「三步法」:第一步、確定「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第二步、確定要解決的「客觀技術問題」;第三步、考慮所申請發明,以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和客觀技術問題為出發點來看,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是否顯而易見。 我國在從外國引進專利制度的同時,也對西方國家關於創造性的判斷方法進行了吸收,並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進行了適當的修改。目前對於專利創造性的判斷方法採用的是最早於2001年版《審查指南》中提出的「三步法」。所謂「三步法」,在我國現行的2010版《審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四章3.2.1.1小節有詳細介紹,即:(1)確定最接近的現有技術、(2)確定發明的區別特徵和發明實際解決的技術問題、(3)判斷要求保護的發明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否顯而易見。誠然,該判斷方法簡便易行、條理清晰,是我國的專利工作者在參考了發達國家上百年的專利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專利工作的實際而總結出的一套比較合理的創造性判斷方法,該判斷方法的精神也與世界上主流的判斷方法大體相同。在我國的專利審查過程中,該方法得到了最廣泛的運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